APP下载

论主体间性在当代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

2018-01-23徐敬范会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

徐敬 范会勇

[摘要]针对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教育主体和被教育者的整体情况,本文着重论述主体间性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否会影响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主体间性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特殊性。以及在主体间性观照下,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影响人的最大限度和可实现性。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是针对人本身的活动,即围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展开的传授知识和经验技能的活动。参照亚里士多德所说,一切人类知识都来源于人类本性的一种基本倾向。那么教育主体自然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值得探究和深化的概念。在主体哲学理论发展的前提下,从主体性到主体问性再到近年来讨论尤为激烈的他者性,教育已经从主体化迈向去主体化,从教育者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框架中逐渐抽离出来,在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以及积极配合中成就教育的优化本质。那么取代主体性作为现在教育成果的主体间性在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不契合的情况?并且在教育的这种去主体化的进程中,主体间性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特殊性究竟体现在何处?

一、主体间性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困境

(一)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发展路径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从古至今都是人和人的相互认识和相互较量。正如卡西尔在《人论》开篇中提到的怀疑论思想家蒙田所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提升了人的地位和美化了人的形象,但是追根到底只是一种浅层的分析和无力的辩白,尽管这种勇气在当时来说实属难得,但并没有对人类认识自我的本质产生根源性的影响。直到笛卡尔说出“我思故我在”,人才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主体性的存在地位。关于人的认识继续向前走,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更是确立了一种主体的必然性,显示了一种主客二分的知识观。这种强调主体性的主客二分也是作为一种认识常态在教育中起作用。

这种主体哲学作用下的教育法即是主体性教学:把教师和学生放到主客对立的两面,在单方面教授或是单方面反馈的过程中实现一种教室内的长距离隔空对话。以教师为主体是传统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最初的经验教学中这种主客对立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说这种遵从某一固定主体正是知识得以传递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慢慢随着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的出现和发展,先验概念的提出和在诸领域的广泛融合,主体都在经受着一种消解和弥漫。这种主体的消解也在拷问着传统教学模式:一味遵从教师主体是否能够达到知识传授吸收最大化,而学生主体又能不能够作为沿袭经验知识的有效保证?况且无论是教师作为主体还是学生作为主体,这种以经验为基础的教学关系对立都是教学发展的困境。就像舍勒说过,事实的财富并不必然是思想的财富。同样,经验带来的副作用慢慢出现并成为教育过程中的难以克服的瓶颈。

于是主体间性的提法应运而生。主体间性的问题不是如何通达他人,主体并不是在一个封闭的“自身”中的,自我和他我并没有在两个层面上,不存在如何的问题,而是必然的发生。比如进入一间满是人的屋子,“并不是仅仅能意识到复杂的语言内容,还包括眼神和身体姿势的交流。”依据海德格尔本体论的主体间性阐释,人更能了解的是私人场中即具体生活境域中人的处境。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这是教育理论一直在寻找的关键点。传统教学模式一直不断在教师身上下工夫,而忽略掉了更为直接的师一生教学交往。教学交往很大程度上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种交往衍生出的主体间或是主体际关系即是主体间性。这就是最根本的教师和学生的交互和共同作用。

也就是说,当教师走下讲台,不再仅仅把学生当作对象,不再高高在上之时,才能够更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所以主体间性虽然强调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共同主体地位,但更突出主体双方关系的协调与一致。这样就使师生关系摆脱了那种机械式的交往图谱,在相互平等地位的对话中实现教育影响人塑造人的良好图景。

(二)主体间性在教学中的优势

在主体间性理念掌控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实际上构成了学生的智力和文化背景以及潜在的处世标准和待人理念。具体说来,教学中的主体间性交往具有几个层次的作用:

1.经验共享。在知识性教学中,当概念融合在各种背景下并以各种方式来表达时才最容易把握,因为这可以确保有更多种多样的形式使概念牢牢扎根于学生的知识系统中。对主体问性教学交往的强调,意味着不仅从结果上重视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且更重视学生在过程中怎样学。进一步说,这更意味着对学生个体的经验的重视和对学生个体生活世界的积极观照。通过交往,主体超越自我的界限,在自我的不断开放和更新中,与他人达到一种对话、沟通和理解的层次。

2.学会合作,消除个人中心以及孤独感。教学性主体间性交往对于增进人与人尤其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温情与信任,让学生掌握处理人际关系技能以及学会有效地表达自我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人中心主义经常是让老师头疼的事情,而在主体问性理念之下,学生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某个人,而是集体中的一员,有助于消除孤独感,从而加强集体凝聚力和个人的依附感。

(三)主体间性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但即便是这样,主体间性也有着致命的弱点,即在现今以理论知识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中,一味强调师生关系的融洽无法达到老师与家长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期待。这种融洽的关系依旧不能保证知识和经验的妥当传达。而且这种主体的消解容易导致怀疑主义的出现,会出现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情况。换句话说,主体问性只是解决了教学交往中的师生关系以及经验层面的知识共享,但是没有在以知识为背景的认识论角度解决作为交互主体的师生双方如何能更好地促进知识的传达和接受度的问题。理解是否一定能达到接受,这是目前主体间性在教育领域最受诟病的地方。

二、主体间性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既然主体间性在以知识为背景的认识论中施展不开拳脚,那么是否主体间性在教育领域毫无用武之地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学科的独特性和教法的独立性,虽然也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但并不完全受知识的束缚,以在课堂或课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和生活为重点。本身独特的学习目标会使主体间性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模式理念之一。在主体间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过程中,被教育者自身也在进行鉴别和自我思考,成为自己教育自己以及主体间相互教育的新型学习主体,形成了学生际主体间性协同学习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彰显了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价值,从而深化了教育最终是为人的主旨。endprint

(一)主体间性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首先,话语霸权的解除有助于师生增进相互理解。“他们不是企图塑造对方,而是塑造相互的关系,并在这一关系中实现主体之间的共识、理解和融合。”主体间性与对话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是一种交往行为,教育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因此,主体间性是内含着教育交往行为的。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一种对话。在教育领域,对话式教学并不是什么新线产物,如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精神助產术教学等。主体间性的对话教学突破“独白”之局限,把教学的单向传达变为师生互动。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本着改善学生不良情绪和培养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目的进行教学,师生双方相互之间没有学习成绩学习目标这些压力,能更好地达到在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互动。于是学生不再对教师有距离感和敌意,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良好学习氛围。

其次,从“学会生存”转向“学会关心”。教育不再仅仅是局限于知识和技能,而是显示出更多的社会性和协调性。这种关心会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对学生而言,个体实践主要指其学习与生活,作为未来的成人,学生在接受来自成人世界必要监督与指导之外,在遭遇学习与生活问题时,应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学生需要思考自身主体性与同学、教师主体性的关系,既要尊重、借鉴,倾听教师与同学的意见,同时又重视自身的想法,寻求自身意愿与他人意愿的平衡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面包括学生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面,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更好地调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注重学生在良好心理素质的引导之下主动的生活和社会适应,以达成个体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推动力。

最后,突出大写的“人”。“教师教育思想从强调教师职业功能性角色到强调教师作为‘人的完整认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有效的咨询关系只能是典型的良好人际关系,来访者在这种关系中,感受到被人所爱和尊重。正是以良好人际关系为媒介的基本需要满足使得来访者趋向健康。“师生交往以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是‘我与‘你之间的平等对话,交往的空间是一个民主、平等、宽容和充满活力的‘公共场域,学生将其‘受教育者的身份置于主体间性教育情境中……”不管途径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总的宗旨和理念是不会变的。

(二)主体间性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从交往模式看,心理健康教育是最符合主体间性交互式理念的教学模式。一个不停在物化学生的教师是无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的。而试想一个认真体会“他我”的教师如何能不理解学生心中的焦虑?一个认识自我又期待认识“他我”的学生如何能不向往和他人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交往内容看,共情是既是主体间性的需要,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利他行为,这与共情的结果不谋而合。据近年研究,共情有从情绪感染、同情关注到观点采择一系列的进化过程。从主体间性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看,这正是交互性主体所能、才能出现的人际关系。

从发展方向看,心理问题往往多元化和复杂化。心理问题和非心理问题并存而且彼此相互转化,心理调适不能包揽其他所有问题的解决。从这个方面来看,主体间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人的发展和人与环境的融合,更加能够让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今后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这样通过二者恰如其分的兼容,主体间性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达到教育主体即师生双方的地位平等性和关系交互性,超越自我的狭窄性和局限性,从而达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

三、小结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问题咨询以及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由于人们对心理疾病危害性的认识和近年逐渐升起的防范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无论是哪种模式,教师都需要以主体间性认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去除掉指责与干预,在共情的前提下,使学生学会生活和认识自我。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一个人的思想和心理往往是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接受思想教育,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从而外化为自己的行为。主体间性心理健康教育确立的意义在于,使教育主体双方,尤其是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被接纳和被包容,在这样一种自身价值被肯定的前提之下,更好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目前的困境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更加良好的人格形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