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计算机网络课程导学探讨

2018-01-23王建军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导学计算机网络新媒体

王建军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微平台等新型媒体得到了快速普及。我校开放教育课程导学也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体传播渠道的变化而发生了质的变化,由计算机网络化学习模式迅速向移动开放式学习模式转变。移动学习、微课程、微平台、云教学等新媒体正在成为开放教育教学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我校开放教育计算机网络课程导学进行探讨。

關键词:新媒体;计算机网络;导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是我校开放教育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本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操作性和实用性。课程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配置方法,把握新媒体环境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做好课程导学一体化设计

课程导学一体化设计是以成人在职学生为主体的比较有效的教学辅导方法,导学设计将理论知识和实操训练结合起来,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既便于导学教师的“教”,又便于学生的“学”。导学一体化设计将教材知识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按章节划分教学辅导模块,每个模块又由多个学习任务组成,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知识点从而掌握知识要点,达到教学辅导的目的。

1.课程导学资源准备

文字教材:《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录像教材:《计算机网络》录像带第33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在线资源: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提供的《计算机网络》视频点播课件。

2.课程辅导过程设计

(1)课程要点辅导:主要为课程及每章导学、章节辅导,通过视频直播课堂、集中面授辅导和网上讨论辅导等方式进行。(2)形成性作业辅导: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及导学进度一般布置四次形成性作业,及时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3)个性化学习指导: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4)期中考核测验:通过期中阶段性知识检测,考查学生对半学期课程学习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导学进度和内容。(5)课程实验操作: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六次单元实验,具体内容和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

3.新媒体使用准备

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QQ、微信等方式进行主动引导式教学辅导,使学生逐步产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能够积极配合导学教师开展教学辅导活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学设计时,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内容,根据成人在职学生的特点,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个性化学习课程打好能力基础。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导学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4G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应用,人们已经快速进入了移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作为新技术系统下产生的一种媒体形态,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导学服务。

1.现代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日趋完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装备得到迅速提升,智能手机、移动电脑等新媒体终端设备已经得到了普及,使学生的开放式学习、移动式学习成为可能。

2.提供了可以随时学习的平台

利用短信息、多媒体信息、移动邮箱等方式,教师可以将学习资源或作业发送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同样的方式学习、提交作业或与教师交流。而移动式学习的出现,让学生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行学习。

三、课程导学亟须解决的问题

将新媒体运用在实际的课程辅导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差、兴趣的持续性不强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符合开放教育成人在职学生移动学习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目前,新媒体环境下的移动式学习的资源主要还是文本、微视频、图片等常见媒体形式,用移动设备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课程导学资源比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用新媒体开展移动式的个性化学习服务。第二,使用移动通信服务开展移动式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费用和成本,尽管在目前的条件下,通过微信、QQ或移动通信方式,可以实现导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但学生容易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和质量。

在运用新媒体开展导学服务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运用新媒体学习的方法,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达到课程教学辅导的最佳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学计算机网络新媒体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