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的由来、实质及应对之策
2018-01-23宋振华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海洋资源的日益重视,南海的海洋资源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南海问题也随之而来。文章首先梳理了南海问题产生的由来,指出南海问题表面上是中国与沿海国之间的主权争端,其实质是中国与美国海权的较量。针对这一看法,提出解决南海问题的措施,即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在南海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加强海上巡逻力度、加快实际开采步伐。
【关键词】 南海问题;主权;海权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2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823000平方公里。[1]近年来,随着各国对海洋资源的日益重视,南海的海洋资源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南海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的。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
1、中国通过“先占原则”取得了南海的领土主权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国家可以通过时效、添附、先占等方式取得领土。中国自古代以来就依照国际法的“先占原则”取得了南海的主权。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发现了南沙群岛,此后许多的文献中都有关于南海的记载。例如三国时期万震所著的《南洲异物志》和康泰所著的《扶南传》,都对南沙群岛的地理位和基本情况进行了记载。中国历代政府也对南沙群岛给予管辖。永乐年间,郑和在七下西洋的过程中,就已经对南沙群岛的地理特征进行记载,这一历史事实说明中国政府自古以来就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政府收回南海主权
二战期间,日本通过不平等条约占领了中国南海。1943年和1945年签订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则明确规定日本通过武力夺取的中国领土战后必须归还。20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权益基本未受到挑战。越南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海的领土主权,马来西亚等国也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1968年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组织了一次从黄海到南海的科考活动,这次活动发现南海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南海群岛领土主权纷争由此开始。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规定导致了中国与周边国家主权的重叠
20世纪八十年代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临海国家除了享有12海里的领海主权,还享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利。所谓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沿海国对此海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享有主权。[2]专属经济区的规定唤醒了沿海国家开发和维护海洋资源的意识,依据这一公约,南海国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对专属经济区享有权利的主张。南海海域面积较为狭窄,地理情况较为复杂,周边国家之间没有足够的海洋空间,因此各个国家所主张的权利范围会出现重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世界各国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了规范,但是在专属经济区的问题上也引起了国家主权矛盾。对于该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只提出了由相关国家根据公平原则进行平等协商,但这种比较宏观的解决办法基本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有学者指出,该公约导致的问题比解决的还要多。
二、南海问题的实质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博弈,南海海域及其岛礁形成了被六国七方(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台湾)分别控制或声称拥有主权的复杂局面。[3]南海相关国家由于位置相近,其所提出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利主张呈现出交错重叠状态。南沙有180多个岛,许多岛屿存在主权争端。不仅是中国同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着海洋权益的重叠,其他国家之间也都存在海洋权益冲突。
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护卫舰非法闯入我国黄岩岛地区并抓扣中国渔民,非法扣押中国渔船,中国海监船赶到后制止了菲律宾的这一挑衅行为。此次事件引发了双方一个多月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将此问题提交国际仲裁,在美国等国家的授意下,2016年7月12日,仲裁庭对“南海仲裁案”作出有利于菲律宾的“裁决”。关于这次仲裁,我国政府认为仲裁庭没有管辖权,菲律宾政府将这一问题提交国际仲裁的做法违法,中国政府和人民不接受,不承认对这一问题的裁决。
南海问题非常复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引起了相关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同时复杂的地域政治较量的因素更为南海问题增加了不确定的因素。南海危机表面上看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关于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的主权争端,实质是中美海权的较量。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逐步从陆地走向深蓝,对海洋资源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如何维护海洋权益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美国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在太平洋中形成既得利益,中国发展的需求和美国的战略利益相互碰撞,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中美角逐的关键点之一。近来,美国与南海国家加强合作,联手制约中国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中非黄岩岛争端和南海仲裁案中,美国不仅从军事上积极支持菲律宾,而且为了达到自己投机的目的,为自己及其盟友不惜打开海洋法治的“违法之门”。同时日本、印度等国也趁此机会加强自身军事实力,联手遏制中国,南海问题由于域外国家的插手而更加复杂。
三、解决南海问题的措施
1、积极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实现南海国家共同发展
面对南海问题日趋复杂的情况,中国不但要面对菲律宾、越南等声索国的问题,又要考虑到美国的立场变化。中国政府在1984年提出了“共同开发”的构想,在1990年正式表述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的坚定立场。[4]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推动了南海周边国家进一步增信释疑。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最重要之处是有关各方承诺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由南海相关国家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协商来解决这一问题。2016年6月30日,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就职,2016年10月18日,杜特尔特訪问中国,两国关系回暖。10月21日,中国政府和菲律宾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同意继续商谈建立信任措施,提升互信和信心,并承诺在南海采取行动方面保持自我克制,以免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双方承诺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愿共同努力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5]
2、在南海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为了加强对南沙群岛以及周边群岛的管理,2012年7月24日,中国政府宣布在永兴岛成立三沙市,这是中国政府维护自身海洋权益的重大举措,也向世界其他国家表明了中国政府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勇气。
3、组建新的海上巡逻队,加强装备更新和巡逻力度
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大力加强海上执法力量建设,组建新的海上巡逻队伍,便于整合海上维权执法力量,克服多头管理带来的低效和无力状态。加强海上巡逻队伍建设,既是加强南海海域管理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必然选择。
4、加快实际开采步伐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深海海洋资源调查和开发的高技术装备,要加快南海石油钻井平台的建设,这不仅是开发海上资源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显示了中国在南海区域的主权。还有例如加强对海洋权益的宣传保护、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只有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维护自身的权益,才能在争取国家主权的博弈中占据主动。
【参考文献】
[1] 江红义,周理.关于南海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4)12.
[2] 全永波,周鹏,王心.海洋权益管理与中国之实践[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5.33.
[3] 刘阿明.南海问题的实质演变及其未来发展[J].国际观察,2013(5)51.
[4] 魏茗远.南海问题中的中美博弈探究[D].吉林大学,201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16-10-22(3).
【作者简介】
宋振华(1981-)男,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思政部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