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教学因素在大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课堂点名机制及作业体系

2018-01-23

黄河之声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专业课作业课程

李 春 张 万 福 王 企 鲲 孙 跃 东 武 卫 东 朱 坚 民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大学生更侧重于“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方面的培养[1-5],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工科建设对高等教育的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6-9]。一方面,专业课教学作为大学本科后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期基础课的综合运用与检验,起着从基础理论向实践应用衔接的承上启下作用,其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显然不言而喻;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学无疑是目前新工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向。因此,研究提高在大学“收获”阶段和理论综合应用阶段的专业课教学质量和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目前,在高校的教学培养计划中,应新知识、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10],因其应用的广泛性和通用性而引入培养计划。如,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即便在中小学阶段也开始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自然地为适应这种发展也必须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相应的更加深入和专业化的课程安排[11]。在国内高等教育的任何改革时期,都十分强调基础的作用[12],在大学年限未增加的情况下,新增知识所需课时必然占用原有课时,此已成为高等院校各专业的制订培养计划时难以调和/解决的突出矛盾[13]。鉴于数学、物理和思政类基础课的重要性,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时的一般做法往往是,压缩专业课教学学时数,使得专业课课时比相应基础课的教学时数要少很多。虽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在专业课学时压缩后,尽量保持原有教学内容。但课时数与内容成正比是毋容置疑的,原本现代化教育技术作为对授课内容加深拓展、易于理解、增强情趣和扩充知识的辅助作用。现在用于专业课学时缩短后对内容方面的补充显然是不得以的一种手段。此外,按传统及知识的循序渐进规律,在培养方案中专业课教学往往被安排在大三下半学期与大四上半学期,此时学生即将面临毕业,就业、考研、出国和创业等现实和实际压力会使学生分心,导致无法全身心地投入专业课学习。因此,在这种客观、现实大背景下,如何利用有限的已严重压缩的教学学时,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学的效率与效果自然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教学管理人员所面临的挑战问题。

笔者所在教学团队一直承担着《泵与风机》课程的教学任务,并长期致力于该课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本课程2013年、2015年分别获上海市重点课程和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该课程是热能动力工程类本科专业的专业课,共32学时。每年均面向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整个大四毕业班学生开课,每届听课学生将近五百余人,分六个教学班同时授课。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们发现,在毕业班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学内容的夯实、教学方法的完善、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等纯粹教学因素对专业课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一些非教学因素,如“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和“灵活的点名方式”对教学效果也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课程兴趣、增进师生情感、了解学生动态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如若能对这些非教学因素把握得当并加以有效利用,必将有望在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中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方面,鉴于目前很多同行专家已对《泵与风机》课程中纯教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14-19];另一方面,本文仅以《泵与风机》课程作为案例,旨在从一般专业课普适性角度总结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即从教学过程中的非教学因素的实施技巧与成效分析等方面出发,探讨专业课课程建设与改革设想,探索提高大学毕业班学生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新思路。这些非教学因素的设计与运用,已贯穿于本教学团队近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实践表明其成效显著,在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适性和推广价值、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本文就此进行归纳与总结,希望能对广大专业课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灵活机动的课堂点名机制

课前点名是传统教学中常规点名方式,是了解学生出勤率、对课程兴趣的有效手段。一般地,其通过“由教师按点名册顺序依次报出学生姓名并由学生应答”的方式实现。这种传统的“点到式”点名可使教师准确地获得学生听课的出席情况,这不仅有助于教师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名人对应尽快熟悉学生,而且也可作为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显然,这种传统点名方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首先,传统点名方式耗时较长、效率较低且枯燥乏味,一个学期如此机械地点名师生双方均会有走过场感觉。对于专业课教学班的学生数相对较多的情况,此问题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上课每点一次名往往需要花费近五分钟的时间。若每次课都点一次名,整个学期仅点名总耗时将长达两学时,这对于教学时数相对匮乏的专业课教学,显然是浪费时间。因为是点名,只能在课程开始进行,一般也只能每次课进行一次(第一节课不来,或第一课听课第二课又缺席等情况,都是传统点名方式所无法解决的)。如果出现学生代答情况授课教师也不易发现(每点一次再检查应答学生,不仅浪费时间,也不现实)。

其次,过于频繁的传统点名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里:为何不信任我们?你们教师天天讲诚信,难道这种诚信就是从不信任我们的点名开始吗?针对传统点名方式学生的反感和疑问,我们在与不同类型学生交流时确有反映!长期以往,将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更不利于师生互动式课堂氛围的培育。此外,由于受各种社会、家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往往具有“自我意识强、自尊性强、逆反性强”等性格特点[20,21]。对于这种具有“三强”特质学生教育往往不能简单延用传统教学中的老思路、老方法。频繁使用传统的点名方式,不仅会使学生因担心课程平时成绩不佳而对教师产生畏惧之心,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将学生推向教师的对立面,容易出现师生关系僵化等尴尬局面。这种局面一旦产生,将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授课效果。

大学生,已完成了从少儿到成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过渡,更多的应承担起社会的义务与责任。社会行为的规则性,是一种重要的公民意识,它维系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准时上课,为校纪校规之明文,乃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很难想象,一个连校纪校规都无法遵守的人,将来走上社会后会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这种公民意识必须及时培养,严肃对待。因此,维持并确保学生上课的出席率是每一个授课教师的应尽职责,它事关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绝不能因任何主、客观因素而发生丝毫松动。

但是从教育方式而言,不能简单地的将学生出席率与其成绩直接挂钩。众多事实表明,这种呆板地以成绩为抓手的恫吓式教育模式不会产生长远效果,如此以往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和谐。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即传授于学生“辩真伪、明是非”的做人道理,其中就蕴含了对学生公民意识的树立与培养。

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在点名时,如发现学生迟到或缺席,会利用课间时间或将省下的传统点名时间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一些公民意识方面的核心内容,而不是简单地用“克扣平时成绩”来威慑。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它能使学生的迟到率与缺席率明显下降,而且更有效能拉近师生关系。

为使点名制度能起到切实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几种灵活多样的点名方式,各种方式视课程进展程度分别采用。现分述如下。

(一)传统方式点名

传统点名方式,即是上文所指的“点到式”点名。这种点名方式虽费时耗力,但却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对号入座”,以便后期更好地掌握他们的个性与差异性。同时,这种传统点名方式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它犹如军队集合时的报名,能使学生顿然惊醒,使大脑皮层细胞迅速完成从课间放松状态到上课紧张状态的转变。当然,限于时间原因以及学生心理承受力,这种点名方式不能过于频繁使用,每次点名,也不必一次点完所有的学生。在课程伊始为熟悉学生适当采用,也可在当课中发现学生显疲乏倦意时使用,以缓解授课气氛。总之,传统点名方式只要运用得当,将会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轮换座位目测点名

与中、小学不同,大学生上课的座位并不固定,往往由学生在上课前临时自行选择。这种做法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主选择座位的空间。但国内大学课堂一般情况是,选择靠近讲台的前排座位的学生不多,时常会出现前排座位空闲而后排座位拥挤的尴尬局面。当然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完全是学生厌学情绪所致,而更多的是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不愿意过分表现自己。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尝试:课前教师根据座位分布情况,预先指定学生的座位表并公布于课程网站,要求学生下次上课时按该座位表就坐。授课教师手中有一份与教室周围布置完全相同的分布表。如此,教师根据目测座位的闲置情况很容易完成点名并确定缺席者姓名,这有效地缩短了点名时间。不仅如此,这种座位安排方式(点名方式),我们一个月随机调整一次。通过预定座位的点名方法,一方面既在教学中体现或传递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和社会精神,也让学生感受到法制社会的这种道德意识。一般而言(教学团队统计也表明),坐在前排“最佳”位置的同学多为学习勤奋、上进且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另一方面,这种根据教室指定学生座位的点名方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敢闯敢做的“大气”。我国灌输式以教师为主的教育模式,学生往往缺乏自信、不善于表达自我,听课时远离教师,教室经常出现的“前排空荡荡、后排人满满”的现象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的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学生自信心是很有裨益的,它既有利于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与同事、领导的交流,也是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之一。最后,因这种点名方式的快捷性,可在课前、课后任何时间进行,达到全面、准确了解学生出勤率的目的。

为了使上述做法更具有实际可操作性,除提前在课程网站公布座位安排,我们还按教室的实际情况绘制了包括教室座椅颜色、门窗分布、讲台位置等精细的教室座位分布图,以使学生快速地“按部就班”。这些做法在使学生更容易准确找到各自的座位外,还能使其感受到做事所应有的严谨。

(三)签到式点名

所谓“签到式点名”是指将一张包含所有听课学生学号、姓名的签名单发给前排就坐学生,然后依次往后传递。当每个学生拿到签名单后,应在自己名字旁边的空白处签上自己姓名,以表示出席。当签名单最终被传回授课教师手上时,根据签名情况很容易判断学生的出席率。在学生签名或传递签名单的同时,教师可直接进入上课状态。这就极大地缩短了点名时间。

诚然,这种签到方式完全是建立在师生互信的前提之上,即教师应完全相信学生在签名时不存在“他(她)人代签”的现象。因此,我们设计这种点名方式目的主要为:一是培养学生的诚信,强调现代社会诚信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发现,每次均存在“代签”现象,我们不认为此是“坏事”,关键是如何将“坏事”变“好事”。针对“代签”现象(通过下文的“纸条式点名”、“纸质作业”、甚至“签到式点名”本身,很容易发现代签),我们强调代签者和被代签者均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步入社会将是“一票否决”的行为,经教师在课上阐明其危害性后,实践表明这种类似现象基本杜绝。我们也尝试过在课程结束时,让代签者和被代签者主动、自觉承认错误,几乎所有涉事同学都主动承认、承担了错误。二是通过“签到式点名”学生的签名可以大致了解学生的一些情况。如签字工整程度往往与其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形象思维的同学签名往往如书法般漂亮,也有些逻辑思维同学签字“难看”,但在复杂的计算流程及逻辑关系方面表现一流。我们将会在考研、就业时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给予具体指导。通过这种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签名方式,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也有助于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信。

(四)纸条式点名

所谓“纸条式点名”,即授课教师在课上请学生各自拿出一张纸,签录学生的姓名、学号、手机号码、QQ号、微信号、电子邮箱地址等信息。我们设计、实施这种点名方式,与其说是一种签到形式,倒不如说是一种学生信息的有效收集方式。获得这些信息后,教师可以建立学生的通讯档案,并根据他们各自的QQ号和微信号建立相应的QQ群和微信群,以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师生的实时通讯。这为以后的课程答疑、师生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电子平台。此外,所谓“字如其人”,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字迹,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该生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

(五)课堂随机式点名

“课堂随机式点名”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机性地选择上述四种点名方式之一进行点名。一方面,这种点名方式在点名时间上的灵活性更大,更有助于杜绝一些诸如“课间早退”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教师在发现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留神”时可以作为课堂氛围的一种调节手段,让学生迅速“回归自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上课点名制度应成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必要长期贯彻。点名仅仅是一种形式,其目的绝非通过点名来威慑学生以提高其上课出席率。如果这样,则表明教师对点名意义理解片面,从而容易导致:或因点名浪费时间而不做,或仅为点名而点名,成为毫无用途的过场或形式。点名制度应该成为教师授课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要对点名方式把握得当、点名时间拿捏得当、点名内容详略有序,灵活机动的课堂点名机制必将成为保证教学秩序、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的非教学因素。

二、形式多样、目的各一的课程作业体系

要特别重视大学专业课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课程作业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师、生双方均十分重要:于学生,可使学生巩固与消化所学课内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是学生课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培养能力、学生间交流与沟通及查找信息资料重要方式。于教师,作业是师生互动的重要纽带,是教学改进的重要依据,更是了解和掌握学生习得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教学目的是否实现、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到,这些均可相当程度地通过作业审阅和批改中获得反馈信息。因此,本教学团队视作业为师生间教与学的沟通桥梁、也是教与学的“晴雨表”。

教材与学术专著最大的区别之一是,各章结束后均有一定难易程度不同的思考题和计算题,旨在检查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同时也便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如果简单地仅依据这些布置课外作业尤其是大学专业课教学不仅很难体现“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等现代教学理念,关键是许多通过课外作业所能所需达到的功能无法实现。

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99年的扩招至今,高等教育已从文革后回复高考时的“精英阶段(毛入学率小于15%)”,步入到“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小于50%)”,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毛入学率达到50%[22-24]。显然,高校扩招后毛入学率的提高必然导致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与基础、智商与、情商、悟性与品行等特质差异性化的增加。此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后的大学教学与管理所面临的颇具挑战性问题。这也为大学专业课教学开展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教学提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针对大学专业课作业应根据学生特质的差异性设计的思路,同时充分体现作业的“系统性”、“层次性”、“创新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学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针对《泵与风机》课程作业,设计了三大类型,以达到不同教学目的,适应不同特质的学生的需要。

(一)课内作业

课内作业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随堂布置的作业。由教师事先准备“试卷”,一般在授课结束前十至十五分钟,让学生其当场完成并上交。这种“短平快”式的课内作业往往针对讲授内容中重要的基本概念设计,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及内容。这类作业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它有助于学生加强对课程的理解及知识的拓展,也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和检验授课效果。

因课内作业需在授课时间内完成,我们在设计该类作业时,往往以选择题(包括多选题)、填空题等以考察基本概念,知识点覆盖面较广的客观题型为主,以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其好处在于:作业内容本身就是提纲挈领式的知识点罗列与总结,可成为学生在课后或期终复习时系统复习提纲。

(二)规定作业

规定作业即指传统作业,学生通过纸质“手书”完成。其多为教材中的思考题和计算题,其目的是复习、巩固授课所学内容。这种作业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系统复习所学内容后,经过思考而独立完成并上交作业本由教师批阅。

由于教材一般要求精炼性,它只是起到一个学习指引作用。因此,其课后练习题的配置往往会追求少而精且往往考虑一般性。因此,完全依赖于课后习题则明显不够。对新知识需要一个反复巩固、变化应用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鉴于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也会从其它教辅资料、相关专著、国外教程、文献中精选一些内容,整理成作业作为教材习题的有益补充。这些补充作业学生可在课程教学网站上下载。

(三)研究与拓展型作业

这类作业的特点是难度较大、完成时间长、需要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最终形成具有一定意义的研究性“论文”或为参加各类级别的赛事做准备或改为撰写专利等。带有较强的学术研究与探讨性质。其主要针对“学有余力”的少部分学生,较之前两类作业(每人均需完成的“规定动作”),属非“强制性”的“自选动作”。目的在于有意识地培养高年级本科生基本科研素养、科研基本方法和过程。对于一些有见地和一定深度论文,经教师适当修改与润色后,鼓励直接向专业学术期刊投稿。

研究与拓展型作业专为“学有余力”或对课程某一部分内容十分感兴趣或毕业后励志从事课程相关领域工作学生设计。因此自由度很大,学生可根据各自兴趣、志向而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向(实践中也往往在教师指导、交流过程中有很大调整),也可以由几位兴趣相投的学生组成研究小组集体完成,这类作业完全取决于学生自愿而非教师强制性要求。

我们设计这类作业有以下特点:

1.作业内容完成的非纸质化与递交的网络化

研究与拓展型作业的最终形式为电子文件,递交方式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微信文件、QQ文件等必须通过网络技术递交。实践下来这种“强制性规定”的确达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于网络递交。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书写”邮件时的基本规范和礼节、礼貌等文明习惯,同时培养学生“一切为他人着想”良好品德。受国内某著名出版社内部规定及我们多年科研实践的经验和体会,附件的文件名(即上交教师的作业)的命名一定要不仅使接受方容易识别的3W原则(Who谁的?What什么?When时间?),还要易使自己日后能够方便找到该文件(因文件命名不当,如,一般多为系统缺省给出,日后需要时查找花费大量时间的事情相信许多人都经历过,尤其是重要文件!)。譬如,邮件及附件名称应尽可能反映其基本内容,我们提出应按“姓名+题目/内容+完成日期”的形式,并列举很多因文件命名不当产生的后果。针对与学生通过各种网络技术交流时,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的“空心邮件”问题:邮件本身无任何内容,附件名及附件内容均无法判断“何许人也!”,这种啼笑皆非的无用功的无效邮件事件不在少数。为此,强调邮件中应适描述本次邮件的内容、发件人、日期以及结束时的“祝好!”、“祝冬安!”、“某某敬上”等礼貌用语以示对收件人的尊重。在做此类作业点评前,我们往往首先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真实的案列,使学生受到如“当事人”感的教育,其效果异常显著!基本不再发生此类“事件”。通过一些容易被学生忽略的“琐碎”问题入手,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穿插入传统礼仪等人文知识的效果点评,其成效的确出人意料!

随着各类电子文档阅览、编辑软件的普及,起草、定稿、修改等过程也基本电子化。要求学生这类作业的非纸质化,目的使学生熟悉教师在对其电子文档的修改。实践中我们的确发现,由于专业课教师多承担科研任务及带教研究生,如不对修订模式、批注等的介绍,绝大多数学生属第一次,这些“习以为常”的做法往往会让从未接触过的本科生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2.作业指导、点评的科研化

我们在对这类研究与拓展型作业的指导中,旨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研究思路、正确的研究方法与技巧、严密的研究逻辑和规范的成果撰写等基本科研素养。

首先,文献、资料的查找与研读。即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献查阅的重要性并使其初步掌握科研文献的检索与阅读方法。文献查阅能力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对初涉科研领域的大学本科生而言,我们发现其不仅对此理解不深刻,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因各种原因无法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的本科生,这些基本的科研方法只能在今后的工作“摸索”,难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设计这类作业使高年级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初步接触一些科研方法和技巧不仅十分重要也是可能的。目前,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普及,科研文献、资料可方便地通过网络查询和利用,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已购买很多学科、专业的电子科研论文数据库,其对本校学生均免费开放。这为科研文献的检索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如何在浩瀚跌宕的电子文献资料中找到对自己需要却非易事。因此,对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在研究与拓展型作业的指导与点评中加以指导。

其次,应逐步培养学生科研论文撰写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就科研论文的格式与排版而论,无论是文字或字母的字体、目录规范、页码标注、序号层次、图表格式,图题表题要求还是参考文献的标注及引用格式均需符合相关标准。这些问题,即便对研究生或一些教师如无专门培训,也常会出错或忽略。对于本科生而言,我们发现这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规定和要求,往往因未触及而倍感新鲜,其接受和理解更加容易。为此,我们在这类作业点评时首先将诸如论文排版、文献引用等方面的国家标准作为重点内容,再结合学生递交作业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穿插讲授。再如,公式录入与排版是工科学生步入工作后的“必修课”,但通过我们的讲解,学生不仅不再“恐惧”繁杂的公式录入与排版且效率得以极大提高后,成为愉快的工作。以上这些做法的效果的确令人满意,很多学生在教学反馈中表示,这些课外知识虽与课程内容无直接关系,但的确十分实用,必将得益终身!

3.作业过程的指导的多元化

显然,研究与拓展型作业的性质、要求和希望达到的目的,很难也不可能利用课内学时达到,同时也难以任课教师一人之力所及。无疑,对这类作业的课内点评是实现其设置目的的十分有效手段,但全部实现其目的,我们还发挥任课教师所带研究生的作用。为此,研究生开题报告、学术活动等尽量安排在晚上所授课学生无课时进行,提前通知他(她)们参加,甚至较难安排晚上进行的研究生答辩,我们也通知相关无课学生参加,让他(她)们感受学术氛围。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研究生与承担这类作业学生的“对接”,利用年龄相近优势,相互交流,较早地了解研究生学习和工作,成为培养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这些学生多成为任课教师的后期毕业设计的学生和研究生,他(她)们较早参加科研工作的经历,为其在研究生的出色成绩奠定了基础。本教学团队许多研究生在研二获得研究生国奖奖学金(有些研二、研三连续2年获得)、直攻博等都是最好的效果证明。

实践表明,经过系统的研究与拓展型作业的训练,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兴趣得到了极大地激发、查阅文献能力得到显著地增强、撰写论文水平得到明显地提高。

课程作业作为一种非教学性因素,但它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是无容置疑的。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完善作业体系的合理性,促进作业设置的科学性,体现作业效果的多元性,将使“形式多样的作业体系”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三、结语

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热点和重点,其不仅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也是每位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首要关注的问题。为此,国家教育部曾专门下文《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教育行政主管层面多次强调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鉴于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多关心教学各环节的“主战场”的情况,教学团队根据多年一线教学实践探索和实践如何发挥教学环节的“非主战场”作用,使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有机组成部分。非教学因素有很多,我们相信并已经认识到还有许多。本文列举的仅是我们在教学中实践的部分,且实践表明,它们对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确实有着重要而明显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非教学因素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甚至不同年级、学科间非教学因素也不尽相同。许多教师在授课时很重视授课本身的教学因素,如教案、板书、语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专业课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等等,这些毫无疑问是值得倡导的,是体现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然而与此同时,应该充分重视各种非教学因素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只要对这些非教学因素进行认真总结、科学分析、拿捏准确、运用适当,使之真正融入于课堂教学之中,它们必将成为提高大学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此为亦为本文之目的所在。

猜你喜欢

专业课作业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