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的舞蹈艺术新征程—在改革中开辟院团生存发展之路

2018-01-23杨泽平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院团舞剧本院

杨泽平

四川省歌舞剧院成立于1953年,是四川省内第一批国办文艺院团,具有鲜明的中国西部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2009年被确定为全省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10年转企改制为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进入新时代,本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企业的形式继续着舞蹈艺术之路,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推动巴蜀文艺进步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开始探索国有文艺院团的市场化发展路径,以精品打造带动院团发展,注重人才培养与后备资源储备,着力培育演出市场、观众市场,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打造巴蜀文艺精品,提升院团艺术气质

巴蜀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本院近年来深度挖掘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结合现当代的审美方式,从实际出发,以兼具时代性与国际性的视野,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巴蜀风格,能展现巴蜀气派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地展现了其艺术创作实力与打造精品力作的决心,提高了其艺术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在大型剧目创作方面,本院近年来创排出品大型剧目4台:舞剧《红军花》获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舞剧《川茶铺子》获四川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舞剧《家》获201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十大重点扶持剧目、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2017年度滚动资助项目、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舞剧《长风啸》获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合作创演大型剧目2台:音乐剧《丝路恋歌》《我是川军》,均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舞蹈《永远的川军》《银塑》分别荣获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此外,还打造了多部文化旅游精品剧目。例如,打造《蜀道山水情》(与广元市合作)、四川国际旅游博览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眉山首届樱花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第八届(眉山)中国泡菜博览会开幕式、仁寿首部大型音乐剧《抬工魂》、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演出《月圆人团圆》、四川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2016攀枝花欢乐阳光节专题演出《乡愁米易》等,共计文化旅游演出15余部。

二、引进培育优秀人才,激发院团发展活力

人才培育与建设是院团永葆发展生机的关键,本院历年来都十分重视演员的选拔与日常训练、编创队伍的组建与培养,始终坚持以作品出人才、以人才创精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式,不断强化舞台艺术人才的支撑。不仅成立何川、马东风、马琳、刘凌莉名家工作室,建立艺术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同时与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开展院企合作,共建演艺人才培养阵地。

每年本院相关领导均会带队前往艺术院校选拔优秀舞蹈人才,为院团发展注入新鲜的优秀血液。近年来相继从北京舞蹈学院、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本科院校,吸收引进45名青年专业艺术人才,完善了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了创演水平,为本院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人才支撑,新引进的演员在舞剧《家》、舞剧《长风啸》等演出中经受了锻炼,均有突出表现。同时,积极鼓励演职人员在高等院校学习进修,学习观摩优秀剧目。2017年,公司累计组织编导20余人次赴北京、重庆等地学习观摩优秀剧目,开拓艺术视野,积蓄创作力量。

本院在节目创作编排中,大胆起用青年编导,给他们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既给青年编导“搭梯子”,更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的艺术才华得到充分展示提升。在2017年全省舞蹈比赛中以及各类演出创作中,鼓励青年编导参与作品的创作编排,一批青年编导逐渐成长,在全省、全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三、建立艺术创作管理机制,严格把关作品质量

为加强艺术指导机构建设,本院设立艺术委员会,加大对巴蜀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完善对艺术创作投入前的指导评审,推动艺术创作投入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聘请了敖昌群、王玉兰、廖全京、丁鸣等10名省内知名艺术专家鼎力加盟。同时,为适应市场化的艺术生产机制,建立了项目论证制度,制定《剧(节)目创作生产论证评估办法》,对作品的创作推出,从项目定位、投资渠道、受众认同、运作方式等方面加以充分论证。将创作生产收益和风险管控结合起来,建立激励约束的机制。

四、争取多方资金,保障艺术创作品质

艺术创作生产不仅需要编创演出团队,还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为了减轻院团自身压力,本院广泛争取多方面的资金扶持与注入。自2015年起,连续三年有三部大型舞台剧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舞剧《家》获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项目资助、2017年度又获得滚动项目资助,音乐剧《我是川军》获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项目资助,舞剧《长风啸》是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

此外,本院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与主流演出商、艺术制作公司等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拓展演艺市场。2017年上半年,公司与四川民族歌舞团在街子古镇合作的文化旅游演出项目《蜀歌蜀嫁》,继续开展常态化演出。与四川民族歌舞团在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打造《丝路恋歌》演出项目,自2017年4月首演以来,已演出12场。公司积极探索演出市场,大力拓宽发展空间,受到了市场的好评。

五、搭建演出平台,开发文创产品

2017年8月25日—9月5日,本院成功举办2017当代艺术演出季,12天时间内共计演出11场次,7个来自国内外的优秀剧目上演。本次演出季以舞蹈为核心,融合时尚流行元素,既有传统舞台艺术形式,又有新锐现代舞呈现。还邀请了澳大利亚演出项目,打造中西文化盛会,实现当代艺术跨界融合,在国际新锐艺术和大众审美之间架起桥梁,互动交流,增进了解,引领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通过本次演出季,不仅盘活了本院的剧场,吸引了社会的瞩目,也在西南地区推广了现代舞艺术,为本院的现代舞蹈团聚集人气,也丰富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巴蜀文艺的气质。

此外,为了推进舞蹈艺术的发展,我们还将文创产品开发纳入院团的发展规划中。例如,现已开发的舞剧《家》的文创产品包括:剧中人物漫画形象手机壳、变色水杯、纪念版原著小说、舞剧画册等;再如,根据2017当代艺术演出季的主题思路,开发了帆布包、POLO衫、雨伞、手机壳等相关产品,在艺术演出季期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接下来,还将计划开发音乐剧《我是川军》、舞剧《长风啸》的相关文创产品。

艺术类文创产品的开发,必将为舞台艺术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作为一种软性的宣传手段拓宽舞台艺术生产的发展路径,从而反哺艺术创作生产的良性发展。

六、培育演出市场,坚持观众购票入场

自转企改制以后,本院坚持走市场化的演出道路,将精品力作推向市场。大型舞剧《家》已完成70余场巡演,足迹遍布北京、上海、西安、乌鲁木齐、重庆等地,音乐剧《我是川军》也已完成30余场巡演,并在建川博物馆实现驻场演出。上述巡演场次,大多数以市场化方式、较为优惠的价格向广大观众进行售票,不再发放赠票,以培养广大观众购票入场观剧的习惯。

此外,为了拓宽票务推广渠道,除开通团购通道以外,加大了对舞台作品的宣传投入,除运用自身的微信、微博、网站等官方平台进行宣传外,也与国内主流媒体、电视台、门户网站、微信大号等开展合作,以票务置换的方式获得版面,或是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现在已拥有了一定数量的粉丝群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新宣传方式,在带动票务销售,推广高雅舞台剧目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宽西南地区的演出市场。

七、举办惠民演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本院主动担起国有院团弘扬主旋律的社会责任,组织到市州贫困山区、革命老区以及校园等开展惠民演出,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基层艺术人才的建设。2017全年公益演出共计86场,参加省文化厅送文化下乡到茂县演出2场,参加省委宣传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赴南充、仪陇开展惠民演出,共计12场,舞剧《家》先后到南充、广安、资中、岳池、眉山、乐山等省内市州和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开展文化惠民演出,以及在崇州街子古镇《蜀歌蜀嫁》常态化惠民演出20场,锦江区院坝文化惠民演出10场。这些演出给基层观众带来了独具四川特色的高雅艺术享受,获得了基层观众的热烈欢迎。

同时,四川省歌舞剧院精心编排《百花争妍》《节日盛装》等品牌舞蹈节目,参加文化部组织的“欢乐春节”,赴加拿大温哥华、美国旧金山和拉斯维加斯等地演出13场,为外国友人和当地华人华侨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四川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获得了观众的称赞。2017年9月,本院现代舞蹈团受邀赴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演出4场,将四川的现当代艺术展示给澳洲的国际友人及海外华侨,展现了四川发展的新风貌。

在新的一年里,本院将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精神,履行国有文艺院团的职责与义务,继续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将优秀的艺术作品带给更广大的群众,继续创演更多的舞台艺术精品,在探索舞蹈艺术市场化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院团舞剧本院
百科全书舞剧
基层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策略研究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舞剧《瑞鹤图》剧照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体制改革对艺术表演团体财政补贴效率的影响*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演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兴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