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西传看中西文化交流❋
2018-01-23王亚丽陈雨菡
王亚丽,陈雨菡
(1.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阳 550025; 2.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418)
文化交流史上,西学东渐、东学西渐都是中西文化流动的形式。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大多取决于各自的文明强盛程度以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强势程度的间接或直接影响,当然还有科技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众所周知,近代以来西医东渐,从教会医院发展到政府主导、民众接受的主流医学并逐步取得主导地位。中医在西医的冲击下,历尽艰辛和磨难,曾一度被禁止,但中医作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最终还是形成了中西医学同生共存的目前状态。
但文化的流动从来都不会是单向的,而多是交互的,因而中医西传也是势所必然,只是与西医东渐相比,中医西传的动力更多的是文化流动,很大程度不是来自于临床需求。
中医文化作为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视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强势的独特东方文化特征,在东亚、东南亚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随着人口的流动,如传教士、商旅、华裔等流动,或者随着汉籍的流动等原因,中医文化也绵延不断西传甚而流播世界各地。
1 中医西传异域的历程
1.1 以药材为介质沿着丝绸之路传播
秦汉始,药材随着商旅沿着丝绸之路流布世界各地,文献多有记载。陆上丝绸之路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1]。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海上丝绸之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意大利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13世纪就曾沿陆上丝绸之路来华,他在《马可波罗行记》中记述了来中国的见闻,其中有贩卖中药材相关记载:“行此十日毕,抵一别州,名曰肃州(Suctur)*肃州在今甘肃境内。……如是诸州之山中并产大黄甚富,商人来此购买,贩售世界,居民恃土产果实为活。[2]”丝绸之路众多的贸易商品中,药材也是其一,尽管丝绸和瓷器才是大宗,但有中药材随着丝路传播各地,也是不争的事实。
1.2 以翻译和著述为主要途径向西方传播
中医药学真正系统地向西传播到中东国家和地区,其标志为用波斯文写成的系统介绍中国科学与医学成就的书籍《唐苏克拉玛》。《唐苏克拉玛》成书于14世纪初,由波斯国(今之伊朗)宰相拉什德于1247年到1318年主持并组织学者编译。拉什德是波斯杰出的科学家,曾派年轻的医学生远行中国学习,并带回了一些中医药学的相关书籍。拉什德领导和组织收集中医药学文献,并整理编译成波斯文。《唐苏克拉玛》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中医药学波斯文译本,这是中医药学向西方传播的有力佐证。
17世纪40年代来华的传教士卜弥格是马可·波罗的研究家,是第一个将中国古代科学和文化成果介绍给西方的欧洲人。所著《中国医药概说》(现藏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收录中药若干种;《中国诊脉秘法》(现藏英国国家博物馆)介绍了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以及中医舌诊。从《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传教士卜弥格认识中国脉诊理论的一把医学的钥匙》一书可以看到,卜弥格不是翻译中国医籍,而是对《黄帝内经》《脉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等中医典籍深入研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吸收和梳理,形成自己的著述,全面介绍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本草知识、针灸等。中医文化全面西传,他是做出重大贡献的第一人。
法国杜赫德四卷本《中华帝国全志》,集合17世纪来华传教士的报道,是18世纪欧洲人中国知识的重要来源,其中有中医药内容,如赫苍璧翻译的晋·王叔和《脉经》和《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19世纪,本草被更为深入和广泛地介绍到西方。1813年,法国人勒帕日根据巴多明和吴多禄寄回的通讯稿,整理写成《关于中国之历史研究》,对《本草纲目》进行了重点介绍。英国人里夫斯于1826年发表“中国人所用某些本草药物之解说”一文。法国植物学家于安1847年在巴黎发表与本草相关文章“关于中国药物学的信札”。俄国布道团医生塔林诺夫对中药也有所研究,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医史,1853年发表名为“中国医学”的长文,详细介绍了《本草纲目》。
除了上述医学理论和医籍等西传,中国的人痘接种法也西传。1688年,俄国人到中国学习种痘术,之后从俄国传入土耳其。1717年,又由英国驻土耳其大使蒙塔古夫人带到英国,得到了英国国王的认可,盛行于英国。
中国针灸疗法也西传。英国《英国医学杂志》在19世纪相继报道了中国针灸疗法。20世纪法国苏理莫昂专门从事针灸临床与教学,著有《真正的中国针灸术》。随后,出现了欧洲最早的中医教育机构,即法国人德·勒·富耶于1943年创办的法国针灸中心学院。
综上,14世纪以来,欧洲各国的传教士和汉学家,在中医西传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大量有关中医的著作被翻译传播。直到20世纪,才有数量较多的医学专业人士参与到中医中来,因此才有更多的中医书籍出版,也开始开设中医诊所,这与旅欧华人越来越多有很大的关系。但迄今为止,中医仍然只是西方医疗的补充手段,西方对中医的接受度、认可度也有限。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中医正面临新的机遇,正以有别于以往的形式西传,主动把中医文化送出去。2013年10月,甘肃在乌克兰挂牌成立岐黄中医学院,这是中国首次在国外建立的中医学院。2014年,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在吉国成立岐黄中医学院和岐黄中医科,此后陆续在马达加斯加、俄罗斯、法国、摩尔多瓦等国家建立了岐黄中医学院[3]。它们正在成为向丝路沿线国家推广中医药的重要基地和主要载体。借助岐黄中医学院等平台,中医专家前往所在国家开展中医教学和义诊,面对面交流体验,更直观地向当地民众宣传中医文化。
2 中医西传看中西文化交流
14世纪之前,主要以药材流动为介质,中医药西传。14世纪之后,西方开始主动获取中医药相关的知识,如拉什德、卜弥格等主动翻译和著述中医药相关书籍,但西方民众只是选择性地接受了具有东方地域特征的药材和针灸。如果说,在临床上中医在西方有什么广为接受影响的话,无疑首先是针灸被西方民众好奇进而认同。
回顾中医西传的历史可以看到,主要靠商旅、传教士、华裔等人员流动传播信息,再以中药材、医籍的流动为物质载体,基本停留在文化意识认知领域,很少在临床有长足进步。再对比西医东渐,19世纪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兴建教会医学院校和护士学校及药房,同时传教士还翻译出版西医书籍,使西医学在中国急速发展起来。西医作为西方先进文化,得到了从上到下的一致接受认同。20世纪初,当时政府甚至限制中医、推广西医,在西医东渐进入国门并不断渗透、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中医一度几近危境。其实,在对比之间可以看到,中医作为医学传到西方,鲜有作为医学技术引进的,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异域文化西传,中医西传之路是渐进而漫长的。
文化在异域的生长,与当地政府的态度、民众的心理认知度等诸多因素有关联,但与文化生长的本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强势程度也有着极大关系。当本土与异域的种种较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传到异域的文化也更易被作为先进文化吸收接纳。如果本土处于劣势,传到异域的文化也会被居高临下地质疑、审视,然后有选择地审慎或小范围的接受。但如果异域对这种外来文化已有历史渊源的积淀,也会在优选式接受时比对此外来文化一直处于陌生、漠视和临下态度的地域要容易得多。
历史上的交流,包括近代以来的中医西传基本是随着人员流动而自然流动,尽管有主动传播和主动获取的个例,但并不能改变这种文化自然流动传播的性质。但当今的中医西传正显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是积极主动送出去。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和推进,中医西传一定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期待更为全面地在异域生根发芽的未来,但我们也必须完善中医药的规范,花大力气从科技着眼提升其优质度。
参考文献:
[1] 李经纬.中外医学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21-26.
[2]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M].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26.
[3] 梁军.甘肃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第六所岐黄中医学院[N].经济参考报,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