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痹胸痹心痛病名及治法演变初探❋

2018-01-23时晓迟王保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痛胸痹胃脘

刘 茜,时晓迟,王保和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250;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250)

“心痹”最早出自《素问》,《金匮要略》将“胸痹”“心痛”病分为2种疾病来描述,到隋唐时代的《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都分别对其进行过详细描述并给出治疗的方药。近代发现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式》一书中提到“心痹”的治疗方法。迨至金元少谈胸痹病,且朱丹溪认为“心痛即胃脘痛”,丰富了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一时风靡。明清时期又进行了心痛是否仅是胃脘痛之争,同时相当于清中后期日本的汉方医如汤本求真、大塚敬节也对胸痹心痛进行了讨论。

1 心痹

1.1 心痹病名的沿革

《灵枢·寿夭刚柔》:“病在阴者为痹。”痹者,内经原文中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从书中描述可以看出,各种痹症大多得之“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而出现气血凝而不通的病证。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中训“痹”为不通,藏气不宣行也。故此可得出,心痹应该是心脏感受风寒湿邪而导致气血不宣行的一种阴证。《素问·五脏生成》 云:“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千金要方》中描述与此处一致,有可能是孙思邈将素问中原文引入该书中。

《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前文似乎描述了“心痹”得之的病因,后文似乎描述了“心痹”的症状。《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素问·热论》云:“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嗌干善噫,或为思虑损及阳明太阴,心中气血不足则病心痹,然后“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心脉)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千金要方》引用此说。《诸病源候论》:“心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愊愊如满,蕴蕴而痛,是之谓心痹。诊其脉,沉而弦者,心痹之候。”自此“心痹”一病的理论渊源就此奠定,后世医家多从以上说法,并无新增。

由上可以看出“心痹”一病的大致轮廓:这是一种由于思虑过多、心脉虚弱,再有邪气乘虚而入,客于经脉脏腑,积气在胸中,出现心中隐隐满痛,但痛势不强;如果心气更虚,邪气更甚者会出现心烦、气喘、嗌干善噫,或逆气上乘于心而恐惧,其脉或微或微大或沉弦,但必为阴脉的疾病。

1.2 心痹的治疗

在历代典籍中并未有明确记载心痹的方法,但无独有偶,近代发现的相传陶弘景所做的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式》中治疗“血气虚少,心中动悸,时悲泣,烦躁,汗出气噫,脉结着方”[1]120的小补心汤,由旋覆花、竹叶、代赭石(一方作牡丹皮,当从)、豆豉(一方作山萸肉,当从)组成,治疗症状更重“心中虚烦,懊怔不安,怔忡如车马惊,饮食无味,干呕气噫,时或多唾,其人脉结而微”[4]121的大补心汤,由小补心汤加人参、炙甘草、干姜组成,上述两方描述的症状及病机与以上的“心痹”类似,又立补心汤,丰富了心痹病的治疗。

2 胸痹心痛

2.1 日本医家对胸痹与心痛区别的疑问

胸痹心痛病大多数中医人最初是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了解的。日本汉方医学家大塚敬节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心与胸之部位,完全同欤?抑不同欤?若谓同,则何以又有心胸中大寒痛云云?予抱此疑问数年来迄不得解释。或系心之病位深,胸之病位浅,即或胸近于表,心近于里欤?然经种种考虑,亦未能释然也,此则只好姑置耳。[2]76”白水栋认为“胸痹者,病名也。此举一病中之大证以为名,而统其余证也,心痛,短气皆其中之曲证也,不足为病名也。[3]”喜多村直宽认为:“盖胸痹心痛二证相似,其药亦可互通,窃尝以为胸痹即胸中有痹寒之状而痛,心痛则痛楚特甚而无痹闭之象也,然心痛证治恐不止于此,或有遗脱,未可知矣。[4]”这里两位医家都不赞同将胸痹心痛分为两个病名论,喜多认为胸痹心痛药可通用,心痛是胸痹的重证,可以看出日本许多医家认同这种说法,然胸痹心痛果如此耶?

2.2 胸痹

2.2.1 胸痹的病名沿革 《灵枢·本脏》云:“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继而出现《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3条:“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等症状。《素问·脉要精微论》:“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寸口即《内经》上竟上也,所以寸口沉迟即为胸喉中事。《诸病源候论·咽喉心胸病诸候》中描述更加生动全面:“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胸痹之候,胸中如满,噎塞不利,习习如痒,喉里涩,唾燥。甚者,心里强痞急痛,肌肉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胸前皮皆痛,手不能犯,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癖,白汗出,或彻背。”

《证治准绳》云:“心下满而痛为胸痹。”《中国内科医鉴》:“胸痹之病,轻者仅胸中气塞而不痛,《医宗鉴》云:胸中急痛者,胸痹之重者也。又曰:胸痹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2]79-80”此说可解释《诸病源候论》中关于胸痹的描述,胸痹重证是会有胸痛,且胸痛与心痛部位相近、症状相似,似或难分,然此两证病机并必不同。丹波元胤云:“凡阴实之邪,皆得以上乘阳虚之胸,所以病胸痹心痛。[5]”《小品方》《外台秘要》和敦煌遗书《伤寒论丁本》[6]同样有“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不利,习习如痒,喉里涩,唾燥”等字样,说明这几句关于胸痹的经文就是出现于原本《伤寒论》。

再次,从病名分属入手,胸痹在《诸病源候论》中属“咽喉心胸病诸候”,《外台秘要》中属“癖及痃气积聚癥瘕胸痹奔豚三十八门”,而该门所综合的6种病皆为与气有关或气滞或气上冲等气机不畅的病证,综上可得出胸痹病是咽喉-胸-背这一条路线的因寒邪上冲阳虚之胸而发生的疾病。

2.2.2 胸痹的治疗 胸痹的治疗历代基本都以宽胸理气为主,其中张仲景创立继承的栝楼薤白剂、枳实薤白桂枝汤、橘枳姜汤、薏苡附子散、人参汤等后世皆宗之,仍为今日有效之方剂。《肘后方》《千金要方》运用橘皮枳实汤(金匮中为橘枳姜汤)治疗,以橘皮、枳实理气,生姜温寒化饮。后世直到叶天士认为久病入络,胸痹亦然,常以辛味药入络。《临证指南医案·胸痹》:“痛久入血络,胸痹引痛。炒桃仁、延胡、川楝子、木防己、川桂枝、青葱管。”不仅有通络之桂枝,亦有桃仁、元胡以活血。

2.3 心痛

2.3.1 心痛病名的争论及治疗的演变 隋唐以降少谈胸痹病,转为心痛与胃脘痛之争,许多医书已不单列胸痹病,仅有心痛、心腹痛、心胃及腹中诸痛、胃脘痛等篇章。或为该时期北宋校正医书所整理的《金匮要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已不显,从现存最早的邓珍本《金匮要略》可知,南宋时北宋本已很难见到,金元时经过靖康之乱许多书已散乱不见,故而金元医家少见其书全貌及体例。《金匮要略》并未给出心痛的定义,只是给出治疗“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乌头赤石脂丸,其大辛大热、止痛救逆。或因该章治疗心痛方药过少,后世又补充了九痛丸,从此针对九痛丸治疗心痛抑或心腹痛展开了讨论。

《诸病源候论》记载:“心痛者,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者,有久成疹者。”“心为火,与诸阳会合,而手少阴之心经也。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其痛引喉是也。”又云:“诸脏虚受病,气乘于心者,亦令心痛。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其“不死者”认为是心之别络受伤:久成疹者不死,发作有时,经久不瘥也。是久心痛,为心之别络受风邪冷热所乘。并认为五脏受邪皆可致厥心痛,增加了脾心痛、胃心痛、肾心痛。而《千金要方》补充了肝心痛与肺心痛,并增加了“心痛暴绞急绝欲死”等症状,创制了细辛散、蜀椒散、茯苓汤、熨背散等方,丰富了心痛重证的治疗。

而由于气候的变化,张仲景东汉末年时乃寒冷期,竺可桢先生有详细的考证。《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 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这是现在所能知道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东海、东莱、琅琊等郡出现水井冻冰厚尺余的现象,渤海湾也有冰封记载[7]。故张仲景方中多辛温大热之药,因气候寒冷易引发心痛。北宋亦为寒冷期,故《局方》重温补,治卒心痛用苏合香丸。元初转为温暖,可能与火热病增多有关,而时医仍守《局方》,故出现了古方不能治今病之说。故刘完素提出了“热厥心痛”,治疗以金铃子散,不止以辛温为主。朱丹溪认为心痛乃“胃脘当心而痛”,又遵从《黄帝内经》“足太阴脾之脉,复从胃别上膈,注心”认为心痛即胃脘痛。治疗均为针对胃脘之处,而又放弃热药、补药,不能不说是其学术中的瑕疵。

如果金元时期心痛胃脘痛之说法含糊不清,但此时已开始心痛与胃脘痛之争。然明代仍未分辨出心痛、心包络受邪或胃脘痛之区别,究其原因,明初及中期仍承袭金元时期的思想,其著名人物皆为朱丹溪、刘河间、罗知悌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故未能推翻其原有说法。再次,明代初期及中期儒学浅薄浮泛,而儒生不仕而为医者多,故医风亦浮夸不实,竞相抄袭前人说法不加思辨。直至明晚期又重新重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书,延至有清代。

明代晚期的《医学入门》澄清了厥心痛与真心痛,论述较为精到:“真心痛,因内外邪犯心君,一日即死;厥心痛,因内外邪犯心之支络,或他脏邪犯心之支脉。谓之厥者,诸痛皆少阴、厥阴气逆上冲,又痛极则生厥也。”王肯堂的《证治准绳》认为,“心痛则在歧骨陷处,本非心痛,乃心之别络耳。”此处论述的心痛与李梴论述的厥心痛类似。《临证指南医案》:“厥心痛,为五脏之气厥而入心包络,而胃实与焉,则心痛与胃痛,不得不各分一门。”书中虽然阐述了厥心痛,但仍将篇目定位“心痛”,可见叶天士认为厥心痛为心痛之一种,故未单列。《圣济总录》对此区分最为明确,将“阳虚阴厥”所致心痛称“厥心痛”,将客气乘于五脏所致心痛称为“诸脏心痛”。清·程国彭《医学心悟》中指出,心痛系当胸而下,歧骨陷处发生疼痛并非真心痛,为前胸和上腹各种痛证的合称,此说外延包含了前代所有说法的集合,未免骑墙。治疗上不似前代整体辨证,清代提出更多专入心经的药物。如屠道和《本草汇篆》记载了补心气、补心血、通心气、却心寒、破心血、泻心热、泻心热痰、散心痰湿等诸药。

2.3.2 心痛的实质及分类 《千金要方》:“邪在心,则病心痛善悲,时眩仆。”《辅行诀》记载:“邪在心,故病心中痛。[1]118”汤本求真在《皇汉医学》中认为心痛即心脏神经痛,痛可达背部,不外胸背痛之增剧者。至此可以得出,心痛病应是与胸痹、胃脘痛相区别的一种疾病,实为心脏自痛,应是沿着心-腹-背这一路线或因寒邪或热邪客于心、心包络或其他四脏的疾病。按轻重程度下分为寒邪直中心经,出现手足清冷、唇舌青紫、疼痛最剧烈及其危重的真心痛;有寒气突然客心经而心痛如绞、四肢逆冷的卒心痛;有心之别络受伤,久成疹者不死、发作有时、经久不瘥的久心痛;另外有因“阳虚阴厥”所致厥心痛,有五脏受风冷邪气所致五脏心痛,其上所有皆因脏腑虚弱而起。

这3种疾病各有其发病特点及病位特点,治疗上历代或无一定之规,或因概念的混淆而各异,临床要分辨取舍。除胸痹的治疗由《金匮要略》滥觞,今日仍行之有效。心痹、心痛的治疗并无确定之方法可宗,近代治疗心病如李士懋的平脉辨证、路志正的调理脾胃治心病等都为疾病治疗的丰富经验,可供后辈学习,但仍需今日医生在临床中不断探索与突破。

参考文献:

[1] 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钱超尘.黄煌.皇汉医学丛书·中医内科医鉴[M].徐长卿,伍悦,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3] 郭秀梅,冈田研吉.日本医家金匮要略注解辑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141.

[4] 喜多村直宽.金匮要略疏义[M].边玉麟,谭瑛,校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116.

[5] 丹波元胤.金匮玉函要略辑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8.

[6] 马继兴.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5:223.

[7]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中国科学,1973,2:168-189.

猜你喜欢

心痛胸痹胃脘
浅析真心痛与别络痛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心痛的感觉
胸痹便秘患者的中医辨证施膳护理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