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创新
——论混声合唱The conversion of Saul的创作特色
2018-01-23袁凯
袁 凯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一、结构分析
扫罗从信仰犹太教到皈依基督教、从屠杀生灵到悔过反思、从仇视耶稣到传播福音的转变是作品的主旨,作曲家化繁为简高度浓缩了故事中“人性的转变”这一深刻主题,采用复二部曲式在乐部间构建戏剧性冲突。第一乐部采用带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其中的A与A'段音乐材料具有统一性,每个乐段由五句构成,以迭句的方式发展各自的规模,在局部呈现为个别旋律音的替换、节奏的填充、旋律的加花等动力性特征。第一句同音反复f通过两次音型化模进将音域从同度扩展至一个八度,其器乐化的特征构成了引子的作用。第二乐部是并列式单二部曲式,B段是转折性乐段,其三个乐句在速度上由快到慢、力度上由极强转极弱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连接性。C段前四个乐句具有起承转合的方整性特点,第五句虽然材料延续第四乐句,但已是尾声的作用了。
二、主题分析
音高材料的选择是创作的核心问题,从肇始于古希腊的教会调式体系到从其剥茧而出的大小调体系本属西方音乐发展的历时性过程,在各自所属的时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作品独具匠心的在第一乐部和第二乐部分别以调式体系、调性体系对主题进行两种模式的构建,以此达到双重表情的对峙。横向上调式调性经历了f弗里几亚调式、bG大调、b小调、bE大调的发展过程。
(一)弗里几亚主题模式
第一乐部以f弗里几亚调式组织旋律的音高材料,以四音列“F、bE、bD、C”上下行级进形成主要的表情性旋律,并在局部增添“bG、bA”形成六音列的迭句加强语气,在持续不断的八分律动中形成了动力性节奏特征,表现扫罗转变前迫害杀戮基督教徒的卑劣行径。
(二)大小调主题模式
第二乐部C段运用小调主题模式表现扫罗转变的过程,在53-56小节中bG大调Ⅴ级音的持续象征了圣光普照,与之对峙的却是b小调Ⅵ级音g与Ⅱ级音#c构成的减五度晦涩音调,这表现了上帝的责问及扫罗纠结的内心活动。D段的大调主题模式则以bG大调为中心展开,旋律游走在主功能和下属功能交织的背景上,音乐情绪逐渐从冷酷紧张转变为温暖宽广,最后向bE大调的转调表现扫罗已转变。
三、和声分析
(一)双调式叠置
随着大小调体系的解体,20世纪西方现代和声手法个人主义大行其道,如勋伯格无调性及十二音和声、巴托克的调式综合体系、梅西安的有限移位调式、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兴德米特对泛音的重新求证等。其中巴托克调式综合体系包括了横向调式综合与纵向复合调式。作品在A、A'段中分别采用等音阶的f弗里几亚调式与c洛克利亚调式叠置,不同音阶的f弗里几亚调式与c弗里几亚调式叠置,这是典型的巴托克式的和声语汇,这种手法将不同的调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纵向上双调式的和声特点。
(二)双调性交替与叠置
和声的双调性特点体现在两个声部或声部层有各自不同的调中心音,且二者的音阶和音列之间亦有差异,形成不同调性的同时(有时亦可能稍有先后)叠置。作品的B段中首先在b1、b2、b3句间采用bG大调与b小调的交替,这种横向上的调性交替加强了大小调的调性对比。其次在b2句中采用高声部与低声部间的调性叠置,体现为长音与旋律的结合。高声部bG大调属音bD的等音为#C,该音恰为低声部b小调的上主音,虽然作曲家通过记谱法刻意强调双调叠置,但高声部形成的属持续音却与低声部的减五度旋律形成了事实上的调性融合。
(三)半音化和声
半音化和声是现代音乐中一项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风格与手法特征,它在音响造型与结构布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作品在A'段a8句中在女声部中运用半音阶的同向与反向对位化和声塑造出惶恐、混乱的场面。在C段c1句中音块化的半音和声进行突出连接段的特性。
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以二战结束为标志的第一阶段(1900-1945)与第二阶段(1945-世纪末)。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继承发展了之前的经典传统。第二阶段是发展异化阶段,在新的作曲技法系统中产生更多标新立异的流派。期间音乐创作呈现出各种大行其道的主义、特立独行的事件、形形色色的技法,这些创作观念与技法不断的扩展音乐的外延与内涵,但其超前的发展必然拉大新音乐与受众间的距离。作为上世纪中叶出生的美国作曲家兰朵·斯特鲁普身处其中,其创作观念必然受到剧烈的影响,但他也清醒的意识到合唱的写作不可能像器乐写作那样无节制的采用实验性创作手法。以此观念出发,他的合唱创作实践不断体现着现代与古典的平衡。本文对作品乐观的分析中找到几处阐释作品的立足点,但不足以论及创作的所有细节,以期达到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