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志编写初探
2018-01-23王复兴
王复兴
(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山东 济南 250021)
乡镇志是记载一乡一镇范围内自然和社会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综合资料性著述。乡镇志编修较府、州、县志晚,据《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①金恩辉,胡述兆.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M].台北:台北汉美图书有限公司,1996.记载,始修于宋,已知共四种,分布于今江浙两省,流传下来的只有常棠的《澉水志》(澉水属今浙江海盐县)。元代一种,属浙江。明代53种,今存16种,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和广东。清代318种,今存208种,分布地区扩至安徽、台湾、湖南、湖北等省。民国时期66种,现存54种。②褚赣生.明清乡镇志发展的历史地理考察[A].历史地理(第8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0世纪80年代,全国掀起修志热潮,虽然列入规划的只有省、地市、县三级志书,但许多地方为给县志编修提供资料,同时也编修乡镇志。乡镇志编修在全国渐成趋势。认真研究乡镇志的体例、内容、编写方法和审稿验收等问题,不断提高乡镇志编纂质量值得深入研究。
一、编修乡镇志的意义
(一)详细记述本乡镇的历史和现状,补充县志内容的缺略
“志贵周详”。一部县志理应较详细地记述本县各方面的情况。但是,由于一个县包括十几个到几十个乡镇,县志记事的时间断限又较长,而篇幅却有限(一般要求五十万字到一百万字),这就决定了县志记事的详备程度只能是相对的。那些被县志不记或略记的人与事,只有靠乡镇志来记载了。乡镇志和县志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比如某些河流、山陵,在一县之内地位并不重要,县志无需详述,而在本乡镇内可能占有重要地位。其他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及人物等方面都是如此。又加乡镇范围小,需要收录的人和事比县少得多,因而能够记得更具体。这就能保存许多县志和其他志书不记或不详的资料。如清代上海《法华乡志》记徐光启,收录了许多同时代的《上海县志》和《松江府志》没有的资料。正如清代温汝能在《龙山乡志·序》中所说:“郡之视邑,犹邑之视乡。郡不能专而详,必有待于邑,邑亦不能专而详,不又有待于乡耶!”①温汝能.龙山乡志[A].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13-14.乡镇志所记多是比较微观、具体的内容,这些翔实的资料能够更好地为各级领导研究乡镇的历史和现状,以制定发展规划、进行科学管理等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依据;能够为今天和后世的历史学家研究基层社会提供真实素材。
(二)与行业志编纂互为补充
有人说,有了行业志就行了,乡镇志无关重要。其实不然。行业志按系统写,关于一县某系统面上综合的材料多,而关于一乡一镇的点上的材料少,这就需要乡镇志来提供,以乡镇为单位的统计数字,各乡镇的风俗民情、方言俚语、奇闻异事、名胜古迹及有关典型材料,就更非靠乡镇志不可了。总之,乡镇志能为行业志提供重要资料,不编写乡镇志,行业志的资料势必会出现缺漏。
(三)留住乡镇记忆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每年都有许多村庄消失,存在数百到数千年的村落,连同村落中的老屋街道、家庙祠堂、老井古树消失得无影无踪,代之而起的是集中建设的高楼大厦、居民新区。村庄被社区代替,村委会被居委会代替。与村庄、村委会一起变化的还有乡镇。多个村庄集中为一个社区,社区比村庄数量减少了,相应的,许多乡镇消失了:有的撤销,有的合并,有的改为街道。随着一些乡镇的消失,许多人在考虑留住乡镇记忆的问题。从现实情况分析,要想留住乡镇记忆,编写乡镇志是最好的方法。现在熟悉情况的人还在,有关资料还在,许多实物或遗迹还在,调查采访人们头脑中的记忆还比较容易,所以现在是编写乡镇志的最好时机。随着时间的流失,熟悉情况的人越来越少,有关乡镇各方面的情况会逐渐从人们记忆中淡忘,各方面的资料也会逐渐散失,到那时再想记载乡镇各方面的情况或编写乡镇志就十分困难了。机不可失,尚未编写乡镇志的要尽快行动起来。乡镇志传承和抢救乡土历史文化和历史记忆,是奉献给当地居民的乡情乡音,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宝贵。
(四)有利于乡镇领导熟悉当地情况和知识化
乡镇领导特别是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为了更好地工作,应了解和熟悉本乡镇的全面情况,借助乡镇志是最好的途径。上级领导阅读乡镇志,也能很快地对这一乡镇有个大致的了解。通过乡镇志掌握情况,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干部队伍知识化。有了乡镇志,乡镇领导能缩减熟悉乡镇地情的时间,很快进入角色,增加了决策兴业的时间,还为决策提供了依据,这对乡镇各业发展和乡镇领导实现任期目标都是很有利的。
二、乡镇志的体例
(一)断限
大多数乡镇是第一次编修志书。因此,为全面反映一乡一镇古今的全貌,首次编修的乡镇志可不设上限而统合古今,凡是有资料、有内容可写的,可向上追溯,一般从事物在本乡镇的发端写起。如果上轮修志本乡镇已编修过志书,本轮乡镇志上限一般定在上轮志书下限的次年,或以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为上限。乡镇志的下限可定在编修志书的上一年,这是为便于统计数字。有些篇章,如区划沿革、自然地理、名胜古迹、宗教、风俗等,更不受断限的限制。整个内容的安排要遵循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原则,重点记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内容。
(二)体裁
乡镇志的体裁与市、县、区志相同,主要有概述、大事记、志、传、图、表、录,另外书前有序、凡例,书后有跋(或称编后记、编纂始末)。
(三)结构
有的乡镇志按类立志,设大编;有的按所谓“事业”立志,设小编。由于记载的地域范围较小,乡镇志与市、县志相比,篇幅短,字数少,因而按类设大编较好;有的按所谓“事业”立志,设30多小编(或称章),若没有多少东西可写,分量太轻,会给人以架子大、内容空的感觉,不太适宜(如果大乡镇面积大、人口多,可记内容较丰富,也可用小编体)。乡镇志采取编、章、节、目或章、节、目等层次,结构的安排一般是横向展开,先横后纵,横排纵述,即先分类横排,然后纵述。
三、乡镇志的主要内容
(一)特色事物
特色事物是乡镇志的精华和亮点,要写全、写深、写透。各乡镇的特色事物不同,有的是历史上的,有的是贯通古今的,有的是现在的,在特产方面,有的已开发利用,有的尚未开发,等等不一,要认真研究分析,力求找准。
(二)人物
人物历来是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称“方志半人物”,是说人物在志书中占的分量很重,所用篇幅很多,人物种类也分得很细,有名宦、师儒、流寓、忠勋、文人、忠节、贤良、进士、乡举、岁贡、吏员、隐逸、义门、孝子、顺孙、义士、节妇、寿官、义官、医术、能书、善画、仙释、方伎、异行、正学、孝悌、节义、直臣、治行、耆旧、隐德、儒雅、贞女等。乡村光宗耀族思想很重,很看重各方面的名人,对本村甚至邻村的名人如数家珍,非常熟悉,调查起来比较容易。所以乡镇志更应注重记载人物,要把在某一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物都记入志书。事迹突出的去世人物可立传,除全面记载一生主要事迹,特别要注重记载青少年时期在家乡成长的情况。遵照“生不立传”的原则,在世人物不入传,也不能以“人物简介”的名目变相为生人立传。做出突出贡献的在世人物,可用“以事系人”法在记述相关事物时一并记其事迹。
(三)世家望族
各地大多有显赫乡里的世家望族,有的在历史上兴旺发达,或为官,或治学,或从医,或经商,扬名史册,有的辈辈相传,直到现在仍人才济济,在各自领域多有建树。所以成为望族,得益于良好的家学、家教、家风、家训,乡镇志记载下来,反映出人杰地灵,也可为教育研究提供资料,而且对教育青少年,培养青少年优良的道德品质仍有现实意义。
(四)诗文选录
有些乡镇志设置艺文志记载民间故事、诗词歌赋、碑文墓志等,这样安排欠妥。方志中的艺文志是从史书学来的,而史书中的艺文志只记著述书目,不记文选。清代著名史学家、方志学家章学诚也主张方志艺文只记著述书目。如果本乡镇古今著述颇丰,可设艺文志记古今著述书目。如果本乡镇古今著述不多,设一分志记书目分量太轻,可不设艺文志而设置诗文著述志,在记载诗文选后,再记著述书目。不记书目的可设置诗文选录(也可称诗文选萃等)志,记载本地的诗词歌赋、楹联、谚语、民谣、谜语、歇后语、轶闻传说、民间故事、碑文墓志、记序书牍等。
(五)村庄简况
各村情况各有特点,要据实记载。主要内容有:位置,建村年代及村名由来,隶属沿革,下限年分户、人、姓氏、民族、土地面积,公益设施建设,村中要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变化等。村庄不设类目标题,按类目内容记载即可。每村的字数视乡镇志的总字数和村庄的大小而定,一般情况下大村1500字左右,中村1000字左右,小村500字左右。
四、乡镇志的篇目设计
为在内容选择和类目设计方面开阔乡镇志编修者的思路,下面选录几种类型的篇目,供参考。
(一)大编类篇目
全志设10编以下的称大编。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志》设10编。第一编概况,下设位置、境域,建置,环境、资源,人口、民族四章;第二编张秋运河,下设综述、管理机构、河道管理(含堤防、漕闸、疏浚三节)、仓储、漕运,运河影响(含古镇建设、商贸、文化教育三节),运河人物、河政敕书六章;第三编经济,下设农业(含概述、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蔬菜业、林果业五节)、水利水务(含管理机构、河渠堤闸概况、农田水利建设、河道治理及重点工程、防汛五节),工业及民营经济(含管理机构、发展概况、重点民营企业三节),商业贸易(含发展述略、供销商业、其他商业、集市贸易四节),财税、金融、经营(含财政税务、金融保险业、农村经济事业管理三节),地方名产名吃(含土特名产、风味名吃二节)六章;第四编政治,下设中国共产党张秋地方组织,行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组织,武装(含驻张秋军事机构、镇(区、社)人民武装机构、驻军、民兵、兵役五节),政法,社会团体(含抗日救国团体、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二节),重大活动纪略(含军事活动、政治活动二节)八章;第五编社会事业,下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政劳动、计划生育、环保旅游六章;第六编城乡建设,下设镇城建设、公路交通、邮政通信、供水、供电、供气六章;第七编村庄,下设概述、行政村分述二章;第八编民俗,下设风俗习惯(含饮食起居、婚丧生育、重要节日三节),方言谣谚(含方言、土语,谚语、民谣二节),轶闻传说三章;第九编人物,下设辛亥革命前人物(含人物简介、人物名录二节),辛亥革命后人物(含革命英烈、原张秋县时期党政负责人、历届张秋镇(区、社、乡)党政领导正职、正科(营)级及以上党政军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各界知名人士民营企业家七节)二章;第十编艺文,下设诗赋、墓志,记序书牍二章。①《张秋镇志》编纂委员会.张秋镇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
(二)小编类篇目
一般说20编以上的称小编。江西省高安市《相城镇志》设38章,属小编篇目。第一章建置区划,下设建置、区位面积、行政区划三节;第二章自然环境,下设地质地貌、山岭、水域、气候、物侯、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保护七节;第三章自然资源,下设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资源管理五节;第四章人口,下设人口总量与变动、人口构成、计划生育、民族姓氏四节;第五章镇村建设,下设集镇源起、集镇规划、杨柳坪集镇建设、其他集镇、集镇管理、村庄建设、村庄管理七节;第六章经济总述,下设经济发展与计划执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监督管理三节;第七章农业,下设土地制度和经营管理、区域布局与劳动力构成、耕地面积与耕作制度、水稻、杂粮、油料、棉花、园艺、其他作物、病虫害防治十节;第八章林业,下设山林资源、山权林权、植树造林、木竹积累、退耕还林、油茶果园、森林保护七节;第九章畜牧水产,下设耕牛养殖、生猪养殖、水产养殖、蜂养殖、家禽养殖、疫病防治六节;第十章农田水利,下设蓄水灌溉工程、引水灌溉工程、提水灌溉工程、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管理六节;第十一章农业机具,下设耕作机具、收割脱粒机具、运输机具、其他农业机具、农业服务与管理五节;第十二章农业开发,下设田园化建设、油茶林基地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富硒农业开发四节;第十三章农村经营管理,下设土地承保合同管理、农民负担及监督、村级财务管理、收益分配四节;第十四章工业,下设发展概况、建材企业、电力、农产品加工业、石灰石开采、化工企业、农机制造企业、其他工业企业八节;第十五章商贸服务,下设流通体制、商贸机构、集市贸易、服务业、商品购销、粮油经营、土特产七节;第十六章交通运输,下设古道、水运、公路、铁路、交通管理五节;第十七章邮政通信,下设邮政、电信、移动通信三节;第十八章财税金融,下设财政、税务、金融、保险四节;第十九章国民党地方组织,下设乡村政权组织、国民党区党部区分部二节;第二十章中共地方组织,下设早期组织与活动、党员、党的代表大会、镇(乡)党委、重要决策、纪律检查、重要工作、党的基层组织八节;第二十一章人民代表大会,下设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大组织机构、主要工作四节;第二十二节人民政府,下设政府组成、日常政务、事务管理、重要施政四节;第二十三节政协地方组织,下设机构设置、主要工作二节;第二十四节群团组织,下设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妇联、老年人体育协会、其他群众组织六节;第二十五章政法,下设机构设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工作三节;第二十六章军事,下设红军在相城活动、日军入侵相城事件、抗日战争中的相城战役、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城武装四节;第二十七章民政社保,下设机构、基层政权建设、优抚安置、移民安置、救济与救灾、老龄工作、婚姻登记、丧葬管理、安置就业、劳务输出、社会保障十一节;第二十八章科学技术,下设科普选传、科技培训、科技推广、科技成果四节;第二十九章教育,下设书院私塾、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扫盲、教师、管理七节;第三十章文化文物,下设文化场所、文化活动、民间文艺、广播电视电影、文物及文物保护、谱牒六节;第三十一节医药卫生,下设医疗网点、医疗制度、卫生防疫、妇幼保健、血吸虫病防治五节;第三十二章体育,下设传统体育、学校体育、体育设施、体育赛事四节;第三十三章社会生活,下设居民生活、民间习俗、宗教、方言俚语、歌谣谚语、民间传说、民间工艺、节日习俗八节;第三十四章艺文,下设古代文选、现代文选、诗词楹联选三节;第三十五章人物,下设人物传略、人物简介、人物名录三节;第三十六章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下设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二节;第三十七章省市驻镇单位;第三十八章村(居)委会(按村(居)一个个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