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直肠阴道瘘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2018-01-23王廷敏周俊萍
王廷敏 周俊萍
(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 300134)
小儿直肠阴道瘘是小儿消化道畸形,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肛门直肠发育不全,直肠和阴道两上皮表面之间相通有细小的裂缝通道[1],临床较为少见,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排气排便,合并感染时外阴红肿,有脓性分泌物,一般无法自愈,尤其小儿排稀便时,更难自愈,需要手术干预,4岁以后手术效果较好。我科收治1例直肠阴道瘘患儿,由于年龄小同时合并感染不宜手术选择保守治疗,经过门诊治疗配合家庭护理后患儿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儿,女,40 天,外阴红肿 3 天,大便稀(3~4 次/天)2 天。大阴唇内左右两侧皮肤破溃1天,就诊于外科新生儿门诊,入院查体:外观正常,左侧阴唇下方可见红肿破溃,有脓性分泌物,用棉签探及破溃处,患儿哭闹,可见有大便样物从破溃处溢出,有臭味。进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2×109/L;CRP:10 mg/dL。临床诊断:新生儿直肠阴道瘘合并外阴感染。医嘱给予:口服头孢克洛每次10 mg/kg,每日3次、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半包/次,每日2次;伤口护理采取了创面清创、外用红霉素眼药膏,定期复诊,患儿30天复诊时,直肠阴道瘘闭合痊愈。
2 护理
2.1 创面清创 将患儿平放于治疗床上,双下肢外展平放垫好治疗巾,充分暴露破溃创面,用3%的双氧水棉签涂擦炎症破溃创面及瘘道内至出血发泡,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外阴,再用盐水棉球清洁表面及瘘道内,清洁干净后,用0.5%碘伏棉签消毒破溃创面及瘘道内,消毒后创面均匀涂以红霉素眼药膏,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后固定。
2.2 家庭护理指导
2.2.1 创面护理 由于会阴直肠瘘部位特殊,尿液及粪便对创面产生刺激、污染,影响愈合。指导患儿家长将患儿创面敷料打开暴露,使用尿布时下铺上盖禁止包裹,尿布选择柔软纯棉质,严禁使用一次性尿不湿包裹,每次大小便后及时更换尿布,及时清理创面及周围皮肤,保持局部干净干燥。每日为患儿温水坐浴2次、1:5000高锰酸钾水坐浴1次[2],每次坐浴时间10~15分钟。每次坐浴后用0.5%碘伏棉签消毒破溃创面及瘘道内,消毒后创面均匀涂以红霉素眼药膏。患儿保持平卧位,哺乳时上半身抬高。
2.2.2 哺乳护理 每次哺乳前洗手,清洁乳头,挤出乳头残留奶,再进行哺乳。患儿水瓶、奶具等每次用后水煮沸30 min,自然晾干。患儿母亲饮食选择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食品,忌食海鲜牛羊肉,因这些食物中含过敏原可通过母亲的乳汁传播到婴儿体内,加重局部炎症反应,不利于炎症的修复[3]。
2.2.3 排便观察 每日观察患儿大便性状,维持其黄软便、成形大便,一旦患儿排泄稀便,次数增多,及时来院就诊。
2.2.4 生活护理 指导患儿家长做好患儿的日常生活护理,患儿衣物需棉质柔软、整洁、舒适,每日换洗,洗后用热水浸泡5 min,在阳光下暴晒自然晾干。室内空气每日早晨通风1次,时间30 min,通风时将患儿抱出,通风结束后关闭门窗,室温恢复后再将患儿抱回。每日定时用加湿器加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一定的湿度。指导患儿家长,每次接触患儿前先洗手,避免因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导致患儿外源性感染加重疾病症状。
2.2.5 复诊指导 指导患儿3天、14天、30天复诊,病情有变化随时复诊。患儿3天复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7×109/L;红细胞:4.5×1012/L;CRP<8 mg/d L。患儿查体,外阴红消退,破溃处红肿好转,无脓性分泌物,大便黄色软便成条状,遵医嘱停口服抗生素,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再次进行创面清创,方法同首次清创护理。患儿14天复诊,查体患儿外阴破溃处红肿减退,无渗出,用0.5%碘伏棉签探及破溃处,较表浅,患儿安静不哭闹。创面护理同前。患儿30天复诊,查体患儿外阴破溃处创面愈合、红肿消失,皮肤颜色正常,遵医嘱停用红霉素眼膏涂外阴,患儿直肠阴道瘘痊愈。
3 小结
门诊治疗直肠阴道瘘患儿较少见,大部分患儿需要手术干预,合并感染时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本例患儿通过门诊清创治疗,配合家庭护理、口服抗生素,积极治疗局部感染,严格控制大便性质,维持正常软便,杜绝腹泻,给予恰当健康指导,患儿30天复诊时,直肠阴道瘘愈合。
〔1〕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小儿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9-330.
〔2〕岑海燕.会阴直肠瘘治疗与护理 4例[J].现代护理,2010,(10):150-152.
〔3〕周俊萍.15例手指脓疱疹患儿的治疗及护理[J].天津护理,2013,21(6):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