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梅州知识分子与南社
2018-01-23刘奕宏
刘奕宏
南社是20世纪初中国最大、最有影响的文学社团,由江南同盟会员陈去病、高天梅、柳亚子在清宣统元年(1909)创立,以弘扬民族气节,鼓吹反清革命为宗旨。南社在学术上,提倡国学和诗词改革,继承明末“复社”传统,亦开始吸收西方文化。其近1200名成员中,既有黄兴、宋教仁、于右任、苏曼殊、柳亚子等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又有黄宾虹、欧阳予倩、李叔同、包天笑、吴梅等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还有黄节、古直、蔡哲夫、邓尔雅、潘飞声等著名学者,更有邵飘萍、叶楚伧、林百举等知名报人。南社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社团,对近代中国革命史、文化史、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大部分成员具有同盟会员身份,为辛亥革命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南社核心成员接近1200人,分布区域广泛,既有全国性社团的特征,也拥有斑斓的地域色彩,文化的差异性还带动南社的影响走出国门,远及海外地区。
在南社成员中,江苏、浙江、广东的成员人数位列前三名,而广东的170多名社员中,梅州就占了五分之一。梅州籍的南社成员有34人,其中梅县籍的南社成员有27人(含今梅江区),是继江苏吴江、江苏金山(今属上海)两县之后,拥有南社成员人数居全国第三位的县份,影响深远。[1]为什么当时梅州会有如此众多的南社成员?他们在南社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是南社中的梅州文化现象,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化现象,是值得研究的。
一、梅州籍南社成员的分布
从清宣统元年至民国13年(1909—1924),南社总共存在15年。其后则是短暂的新南社和较长期存在南社湘集,那虽然也是南社的余音,但在文化的全国性影响力上已经退却,这里姑且不述。在那15年里,加入南社的梅州籍文化人士,可以说是梅州历史上的社会精英,他们绝大部分对家乡的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有不少更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发挥巨大作用。笔者通过考据与田野调查,对这些成员的地域分布、教育背景、专业取向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进行钩沉探佚,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结果。
梅州籍的南社成员中以梅县籍(今梅江区和梅县区)的最多,共有27人,按填写入社书序号先后分别是:
林百举(1882—1950),名钟鑅,号一厂,梅县金盘堡人氏(今梅县区丙村镇银竹村)。晚清秀才,同盟会员,著名报人。
古直(1885—1959),字公愚,别号层冰,又号孤生,梅县龙文堡人氏(今梅县区梅南镇)。同盟会员,著名学者,中山大学教授、文学系主任。
曾勇甫(1890—1965),家名传鸾,又名曾赜,别号繁霜,梅县梅屏堡人氏(今梅县区城东镇黄竹洋)。曾留学日本,同盟会员,辛亥革命梅州光复的领导者,“五甫闹梅州”的主角之一。
曾择(1879—1942),家名传惠,字伯慈,梅县梅屏堡人氏(今梅县区城东镇黄竹洋)。曾勇甫的堂兄。曾留学日本,冷圃诗社成员。
李闵(1889—?),字涤筠,梅县人,通讯联系地址:城内淳笃李公祠。
吴幹(1883—?),字小枚,梅县松口堡洋坑村人氏(今梅县区松口镇)。曾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同盟会员。民国护法运动时,出任广东省花县县长。
梁龙(1888—1968),字云从或云松,梅县松口堡人氏(今梅县区松口镇车田村)。晚清秀才,同盟会员,剑桥大学留学生。先后任中华民国政府驻捷克、罗马尼亚大使。
王锡民(1888—1977),号疾鸣,梅县金盘堡鹧鸪坳人氏(今梅县区雁洋镇鹧鸪村)。同盟会员,曾参与为黄花岗起义募款,追随姚雨平北伐。
邓树南(1875—1925),家名戴曾,梅县白土堡步岗岃人氏(今梅江区三角镇上坪村)。积极支持辛亥革命的南洋侨商,上海太平洋报社顾问,梅县大生银庄创办人。
朱骞(1888—1914),字谨侯,梅县龙文堡人氏(今梅县区梅南镇罗田下村)。学者古直、诗人李金发的同乡。
李煮梦(1886—1914),名李才,字小白,梅县隆文堡人氏(今梅县区隆文镇木寨村)。毕业于江苏高等学堂,晚清举人,同盟会员,叶剑英的启蒙老师,梅州首位大量创作小说的作家。
谢英伯(1882—1939),原名华国,号抱香,梅县金盘堡人氏(今梅县区雁洋镇文社村)。同盟会员,同盟会澳门支部主盟人,著名报人,社会政治活动家。
黄慕松(1884—1937),原名承恩,梅县松源堡人氏(今梅县区松源镇宝坑村)。民国陆军上将,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广东省政府主席。
谢星乔,梅县丙村咀头村人。同盟会员,曾随军参加姚雨平领导的北伐,民国时期曾任福建省长汀县县长。
钟动(1879—1943),字辟生,别号寒云,梅县东厢堡三坑约人氏(今梅江区金山街道东街)。曾留学日本,同盟会员,辛亥革命梅州光复的领导者。云南护国军《讨袁檄文》的草拟人。云南护国军第二路军司令部秘书长,云南教育司司长。
温见(1882—1941),家名继先,字著叔,号天籁,梅县西厢堡洋门人氏(今梅江区城北镇洋文三村)。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生、冷圃诗社成员,广东省翁源县知事,后在梅州中学、潮州金山中学等校任教。
梁扩凡(1883—1927),又作拓凡,字纪梅,梅县白土堡人氏(今梅江区三角镇圣人寨)。他是外交官、前清举人梁诗五的侄子。同盟会员。
谢良牧(1884—1931),字叔野,号圉人,梅县松口堡人氏(今梅县区松口镇铜琶村)。曾留学日本,中国同盟会的创始人之一,首批同盟会员,国会参议院议员。
黄澜(1878—?),又名黄之骏,字篑孙,号定禅,梅县东街堡人氏(今梅江区攀桂坊)。黄遵宪堂侄,清代进士黄基的长孙,曾被黄遵宪派往日本留学。
饶一梅(1875—1945),原名饶真,梅县松口堡人氏(今梅县区松口镇车田村)。早期同盟会员,留学日本时加入同盟会。教育家,松口中学第一任校长。
温静侯(1877—1916),又作靖侯,名士璠,梅县松口堡人氏(今梅县区松口镇)。翰林温仲和之子。清末廪生,早期同盟会员,留学日本时加入同盟会。松口体育会创始人。
谢碧田(1882—1929),梅县丙村镇程江村人。早期同盟会员,印尼美仑公益书报社负责人,华侨联合会主要负责人。
饶芙裳(1856—1940),名集蓉,梅县松口堡人氏(今梅县区松口镇车田村)。前清举人,《光绪嘉应州志》分纂人。嘉应教育会副会长,广东教育司司长,民国国会众议院议员,琼崖道道尹,马来亚槟城中华时中学校校长。
吴其英,又名畸,字其隐,梅县松口堡洋坑村人氏(今梅县区松口镇),吴幹之妹。早年在上海读书,后在南洋荷属东印度任教。
吴肃群(1883—?),梅县松口堡人氏(今梅县区松口镇)。在南洋荷属八打威(今印尼雅加达)八帝贯中华学校任教。
丘新荣(女,1895—?),字辛梅,又作冠梅,梅县雁洋堡人氏(今梅县区雁洋镇长教村)。毕业于东京英文女子大学。在爪哇巴城生活,是著名侨领丘燮亭的小女儿。
熊理(1889—1953),字衡三,梅县白土堡人氏(今梅江区三角镇泮坑村)。同盟会员。民国时期曾任梅县民选县长。
平远县籍南社成员有2人,分别是:
姚雨平(1882—1974),字宇龙,平远县大柘镇丰光村人。同盟会员,黄花岗起义参与者,辛亥革命期间广东北伐军总司令。
萧公望,字韵珊,平远县八尺镇肥田村人。曾留学日本,同盟会员。民国时期曾任广东省兴宁县县长。
五华县籍的南社成员有2人,分别是:
李思辕,五华县横陂镇锡坑人。早期同盟会员。
李杞芳,字柳汀,五华县安流镇人。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20世纪20年代初曾任广东省五华县民选县长。
丰顺县籍的南社成员有2人,分别是:
谭炳堃,字愚生,丰顺县大龙华镇人。韩山师院、中山大学教授。
李沧萍,又名汉声,字菊生,丰顺县小胜镇人。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
大埔县籍的南社成员有1人,是:
邹鲁(1885—1954),字海滨,大埔茶阳镇人。著名同盟会员,中山大学首任校长。
34位梅州籍社员的教育背景具有从传统士人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的特征。他们之中具有参加科举并获得科名的有饶芙裳、李煮梦、温靖侯、黄澜、钟动、林百举、梁龙、姚雨平,其中饶芙裳、李煮梦还获得举人的头衔,其他则是秀才的身份。而具有到海外留学背景的成员则有温靖侯、黄澜、钟动、梁龙、李杞芳、丘新荣、饶一梅、谢良牧、谢英伯、黄慕松、曾勇甫、萧公望、温见。而有南洋华侨或游历南洋背景的社员则有谢良牧、丘新荣、熊理、饶芙裳、李思辕、吴肃群、吴其英、吴幹、谢碧田、邓树南、谢英伯、饶一梅等人。
二、梅州籍社员加入南社的缘起
梅州地处岭南,远离江浙地区,却有那么多文化名人加入发轫于江南地区的南社。这是为什么?原因有二:一是作为客家人具有较强烈的民族意识,较早接受孙中山等人倡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二是与该地区的海外关系颇为密切相关,特别是与梅州籍东南亚华侨的巨大作用力有关。故梅州与周边的江西赣州、福建龙岩,乃至粤东的潮汕、河源惠州对比,参加南社的人数显得特别多。
结社是明末文人的风气,江南尤盛,故有复社、几社的风行。而在粤东,明遗民李士淳、罗万杰、何士冡等曾结“陶社”,也是习气使然。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初,嘉应留日学生钟动回国,倡议在梅城成立冷圃,鼓吹反清革命,一批留日梅州学生和在梅州的青年士子纷纷加入。钟动化名寒云,曾勇甫化名繁霜,曾伯谔化名积雪,古直化名层冰,李季子化名朝露,曾蹇化名断魂,温见化名天籁。意谓“冰雪万里,潜育春阳。革命大业,宜有预备。一为文学鼓吹,二为教育灌输。”冷圃早于南社成立,实则异曲同工,上述7名成员,有4人后来均加入南社,可谓革命先声夺人。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汕头成立的《中华新报》,是梅州人士加入南社的一个重要节点。汕头是临海大埠,也是客家梅州人水路前往香港、南洋和北上京沪的重要港口,故聚集了众多的客籍人士。《中华新报》是一份由粤东同盟会员谢逸桥、谢良牧、梁少慎(千仞)等创办的报纸,三人均为嘉应州(今梅州市梅江区、梅县区,下同)松口堡人氏。
《中华新报》的创办,在经费上获得南洋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华侨丘燮亭、廖煜光、梁映堂的鼎力支持。丘燮亭是梅县雁洋镇长教村人士,早年出于生活所迫,到南洋谋生,后在雅加达与祖籍松口堡大黄村的梅县同乡廖煜光创建联兴公司,经营商业,后将事业向米业、商业银行等领域拓展,成为巨富。在20世纪初,丘燮亭与同乡松口籍侨商梁映堂等参与创办中华会馆、八帝贯中华学校、毅成学校,大力推动印尼的教育事业。[2]梁映堂也是松口大力村人氏,其父梁采臣在清光绪初年搭乘“大眼鸡”帆船,越洋过海前往爪哇的巴达维亚经商。梁映堂继承父业在荷属南洋茂南经商,开设德瑞,事业兴盛,清光绪年间被当地侨商推举为巴达维亚中华商会会长,并被殖民政府委任为巴城“甲必丹”。[3]
中华新报筹办顺利,梁千仞担任社长,林百举担任总编,陈迪予任总经理。其时,江苏籍同盟会员陈去病因组织秋社,集会悼念被清廷杀害的秋瑾而遭到追捕,因而前往岭南避难,遂应邀担任该报主笔。半年后陈去病返回江南,他的同乡叶楚伧南下接任主笔。《中华新报》成为同盟会在岭东鼓吹反清革命的重要舆论阵地。由于陈去病、叶楚伧后来参与组织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影响了当时在《中华新报》社任职的大批梅县知识分子,也开始先后加入南社。冷圃的多名成员以及汕头岭东同文学堂的学生不少参与了《中华新报》的编辑工作。今考察南社入社书,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加入南社的梅州文人有林百举、古直、曾勇甫、曾择、温见,其中林百举与古直是南社中的活跃社员。[4]此后,李煮梦、朱骞、李闵等亦在潮梅地区入社。
《中华新报》因陈去病、叶楚伧相继担任主笔,名声大振,蔚为岭南革命喉舌。报纸发行日盛,不仅发行内地,还远播南洋各埠。它与上海、北京等地的革命报刊相呼应,不但以言论抨击清廷,并暗中作为联络海内外志士的中转站。时任广府中学监督的爱国诗人丘逢甲,寒暑假由广州返里过汕,必至报社与林百举、叶楚伧以诗唱和,凡作诗文亦多寄《中华新报》发表。
梅州文化人士加入南社的另一重要缘起,则是民国元年(1912)初《太平洋报》在上海的创刊。4月13日,上海的名流雅集之地——愚园的楠木厅,这天迎来一批特殊客人,其中有不少是江浙革命人士,更有一批操着客家口音的南方人,其中一位正是卸下戎装的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这晚,楠木厅的宴会接风对象是积极支持革命的南洋侨商邓树南,同样是来自嘉应州(今梅州)的客家人。他们相聚在一起,商谈由南社成员创办的《太平洋报》的有关事宜。[5]
邓树南,清光绪元年(1875)出生在今属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一个寂静的村落——上坪村。他出身家境清贫,少年时代远渡重洋,往荷属东印度(今印尼)的泗水一带谋生。在黄花岗起义前夕,邓树南经营一家“德彰”公司,股东有陈、巫、廖等同乡。进入民国,由平远县人、蕉岭县县长朱浩怀所著,经姚雨平审定的《姚雨平先生革命史》曾提及邓树南为黄花岗起义的举事捐出一大笔钱,接受款项的经手人——梅县雁洋镇鹧鸪村人氏王锡民,正是姚雨平派往南洋募款的代表。
指挥广东北伐军凯旋的姚雨平此时卸下军装加入了南社,与一批南社人士柳亚子、苏曼殊、叶楚伧等一起创办《太平洋报》,自任社长。邓树南获邀与南社元老、同盟会员陈陶遗一起任报社顾问,参与办报的梅州籍人士还有林百举、王锡民、梁龙。正是因为与南社成员一起办报,姚雨平、邓树南、梁龙、王锡民、谢星乔等在此时都加入了南社。其后谢碧田、钟动、谢良牧、黄澜、黄慕松、邹鲁等在京沪也相继加入了南社。
这里还要提及南社在广东成立分社。由于梅州籍的谢英伯是同盟会广东支部长,也是加入南社的积极分子,他与先期参与发起成立南社的蔡哲夫一起,推动了大量广东文化人士加入南社。因他们的人脉关系,像李思辕、梁扩凡、李杞芳、谭炳堃、李沧萍等先后加入。熊理、丘新荣、吴肃群等是在南洋地区任教,被福建籍的南社成员介绍入社,其华侨身份也算是梅州籍南社成员的一大特点。
三、在南社雅集和创作上的表现
南社作为一个文学社团,在其存在期间,虽然也因成员的文学主张、政治见解乃至个性的抵牾,曾经出现一些纷争和矛盾,但大体保存了正常的交流活动,并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统一发声和行动,相对团结。作为社团活动的平台,一是坚持了社员的雅集活动,二是陆续出版了20多期的社员作品集《南社丛刻》,而且这还不包括一些特定雅集的出版册子。
命名《南社》的《南社丛刻》诗文集刊刻起始于清宣统元年(1909)冬,第一、二、三集均为刊载梅州籍社员的作品。惟第一集载有高旭的词一阕,题为《满江红·吴君小枚移书告其妹其德女士自殉事,倚此吊之》,涉及后来的南社成员吴幹,吴幹之妹吴其德与未婚夫饶可权(辅廷)因感情纠葛而自杀,高旭回信安慰。
从第四集开始,“丛刻”已由柳亚子负责编辑。刊发的诗作是古直的《冷圃曲》《虬髯客》《今夕行》,时间为1911年6月26日。其中《冷圃曲》是纪念已故冷圃社主李季子的作品,李季子逝世于1910年春。古直又有诗《亚子书来问冷圃风景赋此答之》,刊登于《南社》第五集。其诗云:
“多君问冷圃,贱子试言诸。近市异晏宅,面城同潘居。门前玉池水,亭亭发芙蕖。右有疏树林,左有稻蟹区。夹路长草木,萧萧悲黄芦。遥遥对兰若,钟声时有无。行行临荒原,高坟互相逾。日暮苍烟合,茫茫满平芜。主人爱此地,邀友结吾庐。手艺百盆兰,复聚千卷书。啸傲南窗下,栖迟常多娱。悲来发浩歌,往往缺唾壶。方将招梅鹤,何期竟兰枯。门巷长依然,风景将无殊。感此用长叹,吾怀良难舒。”[6]
可能是柳亚子接到古直的投稿《冷圃曲》,对冷圃这一社团的由来很感兴趣,故致书古直询问。事实上,冷圃的确是一个早于南社成立的文学社团,其成员古直、钟动、曾勇甫、温见、曾择后来也加入了南社。据三堡学堂校长谢鲁倩的儿子撰文,与冷圃来往密切的谢鲁倩是南社成员,但目前未发现直接的证据。冷圃也有自己的刊物,杂志名为《梅州》,社员古直等人在上面发表的部分作品,也有后来在《南社》上再次刊发,进而扩大了其影响力。事实上,在冷圃中创作力最为旺盛的古直,也是梅州籍南社成员在《南社丛刻》上发表作品较多的成员,发表诗文词近100篇。
在《南社丛刻》的第六集上,出现了另一位创作力旺盛的梅州籍成员的作品,他就是林百举。林百举是晚清秀才,毕业于岭东同文学堂,与丘逢甲有师生之谊。他早年在《岭东日报》担任编辑,后由谢逸桥介绍加入同盟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应邀担任《中华新报》总编辑后,结识了来自江南的文士和同盟会员叶楚伧,两人结下终身的良好友谊。
正是因为与叶楚伧的友谊关系,林百举随姚雨平北伐军到了江南,又在上海参与兴办《太平洋报》,后在北京任职,积极参与南社活动。在汕头蛰居一段时间后,他又获叶楚伧之荐,在江苏省政府民政厅工作,后入国民党中央党史会任编撰,辗转南京、重庆等地,直至晚年回乡逝世前。
林百举除在南社丛刻上发表100多篇作品外,也是南社雅集的积极参加者,这在梅州籍的南社成员中也是个特别。由于岭南与江南相去甚远,很多社员终其一生也没有参加过雅集一次,古直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像钟动、谢英伯、姚雨平、黄澜、谢良牧、王锡民、曾勇甫、萧公望,也只是利用在京沪短暂停留的机会,偶尔参加过一两次的雅集活动。只有林百举是南社雅集的积极参与者,他参与的雅集活动有10多次,地点有上海、北京、吴江、汕头等地。另外,林百举还参加了国学商兑会、新南社的活动,作为第一位加入南社的梅州人,可谓与南社始终相伴。
从文献看,在南社丛刻以及南社丛刻未刊稿中,刊有诗文的梅州籍社员尚有李煮梦、钟动、谢英伯、黄澜、谢良牧、曾勇甫、温见、吴其英、朱骞、饶一梅、饶芙裳、李沧萍、谭炳堃、邹鲁等人。他们的参与,大大丰富了南社历史的内涵。
四、梅州籍南社成员的历史贡献
南社的文人性格各异,才情别有一番张扬之处。他们一度汇聚在反清的旗帜下,但在护国战争以后,成员们各自选择新的人生走向。梅州籍的成员也是如此,他们分别在政界、商界、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地方教育等方面扮演了不同的历史角色。
在军政界,谢良牧、谢英伯、黄慕松、邹鲁、姚雨平、饶芙裳、钟动最为活跃,这些人士参加了反袁的“二次革命”。民国2年(1913)“二次革命”失败,钟动东渡日本撰写《失败》一书,是最早一部反思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失败的著作。在护国战争中,钟动担任护国军第二军司令部秘书长,起草《讨袁檄文》,激扬文字令人想起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文》,其后曾任云南教育司司长多年。护国战争结束后,谢良牧、邹鲁、姚雨平是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的有力支持者。在20世纪20年代,邹鲁是一名活跃的国民党右翼政客,但他最大的成就是在教育方面,两任中山大学校长,是中山大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推动者。黄慕松则以熟悉边疆地理形势的特长,荣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逝世于广东省政府主席任上。
在学术和教育上,古直先是隐居庐山治学,后在中山大学任教,专注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卓然见著,在陶渊明研究、《诗品》研究上成就斐然,晚年同时更在家乡推动地方教育,贡献和影响都极大。林百举毕生投身新闻事业,晚年同时致力于中国国民党党史和孙中山生平的研究,特别是在《孙中山年谱》的整理上作出卓越贡献。在文教领域尚有饶一梅、吴其英、李沧萍、谭炳堃等人亦成就显著。
有的成员后来淡出政坛,走上从商之路,亦有成就。王锡民先东游日本,后在香港经商。大革命时期,他曾经援救因广州起义失败后遁居香港的革命者。曾勇甫则在上海和梅州经营航运、煤炭生意。邓树南则回到梅县,经营家乡首个银庄——大生银庄。
梅州成员中也有一些令人感伤者,由于生命猝然中断,打破了他们创造更大生命辉煌的理想,他们是李煮梦、朱骞、温静侯、谢星桥、谢碧田等人。民国3年(1914),28岁的李煮梦在江苏 “锦囊呕血而亡”,创作大批小说的惊人才华被造化小儿作弄而中断。然而,一位客家青年接过他的创作大旗,数年以后这位后辈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写出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冲积期的化石》,这位作者就是张资平。李煮梦身后10多年,他的家乡梅县隆文镇,涌现出蒲风(黄日华)、任钧(卢嘉文)两位诗坛新锐。他们继承李煮梦“剑气纵横盘北斗”的奋进豪情,又告别“箫声凄咽拂南天”的颓唐落寞,创造了新诗的新境界。
李煮梦去世的次年,27岁的南社诗人朱骞也走到生命的尽头。他曾写下感人诗句:“旅况皆辛苦,人生得几何。聊倾一觞酒,与子共闻歌。病后豪情减,忧来热泪多。漫漫长夜恨,屡向梦中过。”表达对行将消逝生命的眷恋和热爱。在朱骞步入生命的漫漫长夜之时,他的家乡梅南罗田村的一位少年李淑良正在高小刻苦读书,4年以后他奔赴异国他乡的巴黎学习雕塑,以李金发之名将法国的象征诗歌引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诗歌创作,了却同乡前辈朱骞心中的遗憾。
南社成立已过百年,所有的南社成员已走进历史。然而,他们留下的著作与作品依然长留人间,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精神,犹如天上的星星闪耀苍穹,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
注释
[1]这里统计的34名梅州籍南社社友是据柳亚子、陈去病的南社社友录得出的。
[2]《丘燮亭公事略》,《梅州文献汇编》第二集,台北梅州文献社,1976年6月。
[3]李卓辉编:《七代联辉——梁世桢家族创业兴学风雨历程》,pt.Menaravisi commerce,2010年第一版。
[4] 《南社入社书》原由柳亚子保存,后来捐献给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共11册。
[5]杨天石、王学庄《南社史长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6]转引自《梅水诗丛》上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