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泑水”“泑泽”之“泑”考
2018-01-23任乃宏
任乃宏
(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5)
《山海经》[1]言及“泑水”者凡三处。一在《北山经》:“北山之首,曰单狐之山,……漨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另外两处在《西次三经》:“长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泑水。”“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北流注入泑水。”言及“泑泽”者凡四处,三处在《北山经》:“边春之山,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灌题之山,匠韩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原。”一处在《西次三经》:“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崇岳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
在《泑泽考》[2]一文中,笔者以“河出昆仑”为支点,依据《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志》[3]提供的河源走向,结合《山海经》的具体描述和有关地质学理论,断“泑泽”即今星宿海。在《稷泽考》[4]一文中,笔者断“泑水”即今那棱格勒河。虽然笔者对上述结论充满自信,但两文中提供的论据却稍嫌单薄。近日,笔者在翻阅《格尔木市志》时又发现了一条新证据,或许有助于打消疑虑。
原始资料载于《格尔木市志》第二章:“博卡雷克塔格山,位于格尔木西南175公里处,……长约180公里,最高峰湖北冰峰海拔5769米,蒙古语,意为难以翻越的山,因其山陡峭而得名。”“那棱格勒河,发源于求勉雷克塔格东麓,注入东台吉乃尔河,……全长439.5公里。河两岸为天然草场。蒙古语,意为溪流河,因该河由数百条溪流汇聚而成得名。”[5]
关于星宿海,《元史·地理志》的描述十分直观:“河源在土蕃尕甘思西鄙,有泉百余泓,沮洳散涣,弗可逼视,方可七八十里,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以故名火敦脑儿。火敦,译言星宿也。”[6]又,《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志》对星宿海的描述亦可资参考:“星宿海是一片宽5~6公里,自北向南然后转向东长约20公里的水泊群集可通行的沼泽草甸区,藏语称‘错岔’,意为‘花海子’。其间水泊大者数万平方米,小者仅数平方米。”[3]
笔者以为,对同一座山、同一条河、同一个沼泽而言,其汉语名与蒙古语名应有大致相同的涵义。《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7]宾”者,从也。又,《荀子·正名》:“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8]成俗”者,固有之习俗也;“曲期”者,普遍之认可也。既然蒙古语“那棱格勒”意为“溪流汇聚”,“泑水”之“泑”是否也有大致相同的含意呢?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古文字界对“泑”之本意仍未给出合理的解释。《汉语大字典(缩印本)》:“《说文》:‘泑,泽,在昆仑下。从水,幼声。’……古泽名,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的罗布泊。”[9]以今视之,如果“古昆仑山”的位置无法确定,则《说文》之“泑,泽,在昆仑下”等于没说。至于《汉语大字典》编者以“泑泽”为“罗布泊”,不过是延续了一个长期的误读。
“礼失求诸野”,笔者以为,“泑”之本意应即蒙古语揭示之“溪流汇聚”,引申之即“聚小成大”。“泑水”,即众多小河汇聚成的大河;“泑泽”,即众多小池沼汇聚成的大泽。舍此似无他意。验之以笔者之《定位“古昆仑山”》[10]《泑泽考》《稷泽考》诸文的相关结论,实若合符节矣。
[1]山海经[M].方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2]任乃宏.泑泽考[J].文物春秋,2015(5).
[3]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志[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4]任乃宏.稷泽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6).
[5]格尔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格尔木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70—72.
[6]宋濂,等.元史: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1564.
[7]庄周.诸子百家丛书: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6.
[8]荀子简注[M].章诗同,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44—245.
[9]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672.
[10]任乃宏.定位“古昆仑山”[J].群文天地,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