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沙本土音乐教育与传承问题高层学术论坛”综述
2018-07-14谭婧慧李小雷
谭婧慧李小雷
(1.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2.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一、卓越音乐教师的专业形象与自我成长
这一论题主要从卓越音乐教师的基本内涵、专业形象和自我成长三个方面,解读有关卓越音乐教师培养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尚建科教授对卓越音乐教师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他认为卓越音乐教师的内涵应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2、衡量卓越教师的五个基本维度(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反思能力、发展能力)。3、音乐教师教育的当代使命。同时,在教师个人层面他强调卓越音乐教师应该具有自我调控、自我掌控、自我反思的能力,最后达到自我提高。关于卓越教师的专业形象,尚建科教授认为:“教师专业形象是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对教师典型特征的概括。”卓越音乐教师不依赖于特定的教学经验、原理和技术,而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探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音乐教学情境中的复杂问题。他将卓越音乐教师分为三种,实践型教师(情境性实践、生成性实践、伦理性实践)、智慧型教师、专业型教师。卓越音乐教师的自我成长是卓越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结果,是强调以终身学习为特征的自我成长。他强调卓越音乐教师实现自我成长有三个基本维度:1、专业品质。2、专业知识。3、专业能力。最后尚建科教授对卓越音乐教师提出了希冀:“教师不仅要从能力方面加以改善和提升,更主要的是引起知识观方面的转型。”在当代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双重语境下,明确卓越音乐教师的基本内涵、专业形象以及自我成长,对于未来的教师而言具有重要的目标指向意义,同时也是从普通教师走向卓越教师的必由之路。
二、文化认同与本土音乐教育
本土音乐,在共时性层面是一个空间文化概念,是指生活在某一区域的人们所共同创作与享用的音乐文化。在历时性层面又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指涉的是某一族群音乐文化历史流布的时间轴和记忆流。农耕时期,本土音乐作为族群身份的文化标志维系着不同族群独特的社会结构,以及作为族群文化的“血肉文本”被享用、珍爱甚至是坚守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本土音乐在现代音乐“中国化”以及传统音乐“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拉开序幕。如:上海音乐学院的民族班、贵州大学的芦笙选修课、内蒙古艺术学院的民族传承班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念的提出,本土音乐的学校教育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中小学广泛推开,到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以来,本土音乐的学校教育更是以一种“国家行为”的策略被彰显出来。在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框架中,本土音乐的学校教育属于应用民族音乐学的范畴,这一行为表达了民族音乐学者“回馈田野”和“抢救濒危音乐文化”的学术理想。但它往往又与现代文化的工业性生产、现代观念的中心主义、现代学理的本质主义纠结在一起。它在多大程度上表达了本土音乐固有的“族群文化身份”?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本土音乐“维系族群社会结构”的本源性功能?本论题将在“文化认同”视域中切入这一问题的梳析与反思,在族群认同、区域认同和国家观念的问题意识中进一步考量本土音乐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
杨曦帆教授从电影《百鸟朝凤》与云南洱海边的个案作为解读文化认同的视角切入点,他认为:“文化认同,不仅与音乐音响有关,与音乐的创造者、欣赏者、传承者等个体,以及所进行的音乐行为都密切相关。”他进一步强调:“音乐是文化认同的关键。”通过文化认同,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音乐所涉及的民俗、信仰、仪式、政治、性别等问题,有利于我们理解文化对于音乐传承所起到的作用,加深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杨曦帆教授同时也谈到了本土音乐如何进入学校音乐教育的问题,他指出:“要意识到本土传统音乐文化是填补现代城市年轻人内心追问文化身份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人心智与精神成长的重要环节。对于生存于世的人们而言,本土传统音乐并不仅是一个作为作品的知识对象,而是以文化认同的方式构成我们的‘音乐生活世界’。”同时,他还对我们如何面对本土传统音乐文化,面对本土传统音乐文化要怎样做,提出了三点建议:重构传统的精神、面向世界的传统、对传统的批判。
赵书峰教授着重探讨了关于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现状问题。他指出:“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主要建立在西方古典音乐教育与以汉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在这里,本土音乐文化有两个概念,一是有关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本土化的音乐文化传承,其实就是一个以局内人的身份在原生性环境中自发的传承模式。二是学校音乐教育(或者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承,其实质就是音乐文化教育“在地化”的教育传承。同时,他认为要解决当前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问题,就是要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对本土音乐教育传承的对策,即汉族的主流音乐文化与作为弱势群体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博弈过程中,要达成一种认同意识,并把高校传承与民间本土化的传承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本土音乐教育的传承。
魏琳琳教授的《文化认同与本土音乐教育—以内蒙古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传承班与“呼麦才人培养”项目为例》是以内蒙古艺术学院为个案进行的本土音乐文化实践与研究。她对民族音乐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如何安排,以及如何处理及协调“民间传承”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都进行过广泛实践与深入思考。她为我们展示了潮尔琴传承班、锡林郭勒民歌传承班、呼伦贝尔命格传承班等典型案例。最后她强调:“只有我们立足于本土,立足于百姓民众的需求,立足于民间乐种与民间传承机制,按照我们自己的传统进行人才的培养,才能凸显自我的特色,彰显自身的文化认同。”因此,我们面对民间传承与学校教育之间二者关系的时候,应该在不断吸收、借鉴国外教学体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更为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胡晓东教授主要探讨了本土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问题。他认为:“首先是一个互为主体的关系,在文化身份和地位上是平等的;其次是一个互需、互利的关系。学校音乐教育需要本土音乐来充实教育内容,本土音乐教育也需要借助学校音乐教育来推广、创新、传承。再次是一个单边学习的关系。当前我们大都是全盘西化的教育,学校教育应该体现一种服务角色,应该向本土音乐传承者学习。”通过对本土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关系的了解,我们要处理好本土音乐的主体与客体、学校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我们本土音乐教育步入一个良性轨道。他还指出本土音乐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动机不纯。2、关起门来传承。3、忽视了其特有的传承方式。4、忽略了本土音乐中独特而又深刻的表演手段。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忽视了文化语境,忽视了本土音乐文化生存的土壤。本土音乐教育与传承不仅不能朝着以上方向发展,并且还要适当走出去,让学生体验、体悟。此外,他还着重探讨了文化认同中同质认同与异质认同的关系,他说到:“异质认同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认同,这是同质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他引用张诗亚先生的话,“文化认同就是讲清楚自己。然而,要弄清楚自己则必须先区别他者,作为一个民族认同的主体,不是一般意义上自内向外认同,而是一个民族内部的反思。找准一个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现在主体精神是什么,在这样的时代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的本土音乐教育就是要区别他者,在此基础上谈同质认同,其实质就是建立一种多元文化观。
三、学术座谈与论文写作
杨民康教授做了《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及书写方式》的精彩学术讲座,讲座中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为什么民族音乐学学者要做田野考察?他认为:“首先要从观念上明确民族音乐学像音乐人类学一样,主要关注的对象是非文字(乐谱)传承、传播的口传音乐及其表演过程。”早期的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是从关注无文字(乐谱)族群的音乐表演活动开始的。其次,“口头传承和传播至今仍然是人类音乐(尤其是传统音乐暨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主要生存方式和途径,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仍然把田野考察视为自己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可见,我们应该从观念上明确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所关注的对象与传承方式的问题。与此同时,音乐的口头传承与传播是所有口传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并作为一种具体的表演行为过程,同时存在于使用文字(乐谱)符号传承与传播的其他音乐文化类型之中。杨教授用一幅图为我们进一步讲解了为什么要做田野考察?
由(图一)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民间音乐的传承与西方音乐的传承有很大不同。西方音乐很大程度上必须要依赖乐谱,而民间音乐主要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因此,活态音声符号及其音乐表演行为过程,便成为所有音乐文化类型所共有的基本活动内容,而田野考察(实地调查)也成为可供其使用的共有研究手段之一。2、田野调查与书写方式的关系。在田野调查与书写方式上,研究者是通过什么形式进行的?对于民族音乐学来说,首先进入表演语境去听,通过观看、录像等方式把乐谱记录下来,这就建构了音乐或文字文本。然后从中提炼、归纳作曲家的模式。最后上升到建构模式,整个研究的过程是反向进行的。如:(图二)
(图二)
3、怎样进行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和书写?人类学者往往通过对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的田野考察及体验过程,主要采用文字的方式和手段来描写、构建其对象文本和文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兼有文字和影像的民族志文本。杨教授认为:“民族音乐学则主要通过对音声表演的田野考察及体验过程,间接依赖和采用具有音声、语言(文学)产品性质的对象文本,在此基础上撰写兼有文、谱、声像的音乐民族志文本。”民族音乐学或音乐民族志的田野考察也有不同于音乐人类学的地方。从考察对象上,杨教授将其分为聚合型、离散型。考察方式分为聚焦式、融入式。摄录视角分为长镜头和短镜头。此三者,均为民族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各倚为重,各有所长。民族音乐学主要是前者,人类学更注重后者,杨教授用《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一书里个案研究的例子做了生动的阐释。
学术座谈的内容是分别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老师,以及参与首批湖湘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系列丛书撰写的老师,展开学术对话与座谈。主要座谈对象及其人物如下:杨曦帆—宁勤亮、雷慧玲;赵书峰—李琪、范华继;魏琳琳—杨思思、何念忠;胡晓东—张澄宇、黄葶。这部分交流主要是根据每位老师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的提问的互动环节,有效地解决了各位老师在不同领域、学科、经验等方面的困扰。
学术论文写作是针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学生进行的专题讲座,因其对象的复杂性、专业的多样性,赵培波教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将本土音乐教育与传承问题结合学生专业进行具体解答与释疑。赵培波教授除了给在场的老师、同学们分享自己论文写作经验,还从四个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1、选题。2、资料的收集与处理。3、研究方法。4、篇章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四、结语
此次“中国·长沙本土音乐教育与传承高层学术论坛”紧扣“本土音乐教育与传承问题”的主题展开,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在此,本研究根据以上专家和学者所讨论的问题与焦点进行了简要归纳与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2、传统与现代。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学校教育传承与民间传承。5、文化认同。6、宏观与微观。张应华教授代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进行闭幕式发言,他谈到:“湖南一师城南书院图书馆上面有一句话‘改造中国与世界’,我想把它套用过来,叫做‘认同中国与世界’。这就存在一个中国身份与世界身份的问题,既有世界性、共通性的品质,也有本土性的差别。我们处在全球化与本土化这样一个“双重维度”的时代,要认同中国与世界,就必须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传承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