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版本

2018-01-23

黄河之声 2018年23期
关键词:奏鸣曲贝多芬钢琴

李 竹

(昭通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ng van Beethoven)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首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他的作品在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作品的标志性特点是英雄性、戏剧性和思想性。他自己曾经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钢琴奏鸣曲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但包含了他的音乐创作过程,而且为钢琴音乐从古典主义进入浪漫主义搭建了桥梁,这对后世的作曲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贝多芬的奏鸣曲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圣经”,在钢琴音乐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众多钢琴演奏家中,演奏贝多芬奏鸣曲的代表有施纳贝尔、肯普夫、里赫特和阿什肯纳齐。

享有“超级神童”美誉的阿图尔·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自幼对音乐就有一种天生的领悟力,7岁时投在名师施密特门下学习钢琴和乐理知识,8岁时就能公开登台表演。9岁时,师从于大名鼎鼎的莱舍蒂茨基,又跟随著名的奥地利指挥家、音乐学家曼蒂切夫斯基(E·Mandycaewski,1857—1929)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创作。11岁的施纳贝尔在维也纳正式举行首场独奏音乐会。

施纳贝尔几乎把一生的心血都用在贝多芬、舒伯特和莫扎特的音乐中。他对贝多芬音乐的贡献主要在于对演奏音的彻底解放。在演奏贝多芬的音乐时,他从不刻意的摆放手型,也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然而当他奏响第一个音符时,音乐厅顿时一片安静,人们仿佛在庄严肃穆的教堂里感受音乐和心灵的交汇。每当音乐会结束后,让人难忘的除了他高超的技巧外,还有音乐对精神的洗礼、净化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威廉·肯普夫(Wilhelm Kempff,1895—1991)出生于德国东北部布兰登堡的尼特堡,9岁那年,他进入柏林高等音乐学院深造,1916年,年仅21岁的肯普夫就以独奏家的身份登台表演,因背谱并移调演奏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而轰动了整个柏林演艺界。

肯普夫是一位跨世纪的钢琴演奏巨匠,享有“贝多芬作品演绎权威”的称号,他演奏的贝多芬是将心中的音乐理念转换为音乐的形象,让旋律线条自然朴实地突显出来。他的演奏中完全没有阴郁沉闷的气氛,没有刻意营造恢宏的气势,更没有把贝多芬阐释成人们普遍理解的扼住命运喉咙的“英雄”或“斗士”,而是通过自己深刻的理解和丰沛的情感投入,赋予贝多芬一个拥有博大的爱与崇高理性的形象。

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1915—1997)出生在乌克兰的吉特米尔,15岁那年,跟随阿特利学钢琴。1940年秋,里赫特结识了大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1944年,里赫特以优异的成绩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次年在全苏演奏家钢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里赫特的演奏风格直率、严谨,他演奏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以一种快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速度使听众瞠目结舌。在他演奏的贝多芬奏鸣曲中,有旋风般的轰鸣效果,连奏触键,弹跳技巧,有清新的流畅,还有诗意韵味和浪漫情怀,他的演奏体现了贝多芬奏鸣曲多方面和立体的特点。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素有“键盘运动的马拉松健将”之美誉,他出生于莫斯科附近的高尔基城,6岁时开始学习钢琴,7岁时登台演奏了海顿的钢琴协奏曲。1956年,他参加了布鲁塞尔伊丽莎白王后国际钢琴比赛并夺得了第一名。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演奏特点,那就是避“重”就“轻”,阿什肯纳齐对弱音踏板有极好的控制能力,使演奏出的音色充满着柔美的性情和浪漫的情怀。他认为,有时候用力敲击琴键,会让某些声音变得生硬,而把音乐的内涵处理得过于粗糙;而控制手指的触键方法和声音的力度,反而能让音色变化丰富,让听者回味无穷。

各位演奏家对于贝多芬奏鸣曲的演绎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我们作为钢琴音乐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应该综合各种演绎风格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演奏。

贝多芬的音乐充满生命力,自然、优雅、富有感情,强烈的节奏和极具个性的旋律贯穿其中,所有人类的情感与经历都在他的音乐中有所体现。他除了继承C·P·E·巴赫、海顿、莫扎特这些音乐家的传统之外,早期也受到其他一些作曲家的影响,但他的每一首奏鸣曲都含有自己的惊人创造力,成为了钢琴音乐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

猜你喜欢

奏鸣曲贝多芬钢琴
手机上的奏鸣曲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春天的奏鸣曲
饥饿奏鸣曲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