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战争史上的以弱胜强的思考

2018-01-23邱剑敏

孙子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弱者战争战略

邱剑敏

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并不少见,但其在学术界的争论却从未停止过。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学者对中国战争史上屡屡出现的“以弱胜强”的战争现象感到困惑,尤其对毛泽东重新诠释并实践的“以弱胜强”思想提出质疑,认为军事上历来是以强胜弱,不可能有什么以弱胜强,以劣胜优和以弱胜强的理论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持此论者,对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要么是一无所知,要么是视而不见。囿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以及思维之差异,西方学者对“以弱胜强”观点的非议或许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正确认识强弱与胜负的辩证关系,澄清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弱胜强的科学内涵

以弱胜强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运作并实现的,强与弱相比较而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强可转化为弱,弱亦可转化为强。为了论述强弱与胜负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强弱概念作出明确的规定。《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指出:“强与弱,反映的是战争力量的量的大小和质的优劣的一对范畴。”①强弱大致可以分成综合性因素的强弱、硬件性因素的强弱和软件性因素的强弱三种情况。对这三种情况不加区分,其与胜负的关系就无法讲清,甚至会因概念上的混乱而导致错误结论。

综合性因素的强弱是指敌对双方战争力量诸因素的综合对比,包括物质力量因素与精神力量因素、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现有力量与潜在力量的综合对比。强者由优越的政治条件、强有力的兵力、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的作战准备、正确的作战指导、有利的自然条件、良好的民众基础和国际援助等因素综合而成。弱者则往往在战争力量和作战态势上处于比对方弱小和不利的地位。《孙子兵法》认为,衡量敌对双方的强弱必须做到“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①《孙子·计篇》,见《十一家注孙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3页。,体现了以综合力量看强弱的思想。敌对双方整体力量的强或弱,并不意味着他们各自构成整体力量的各个要素、各个方面都处于强或弱的状态,而往往是强中有弱,弱中有强。硬件性因素的强弱,是指军队人员数量、质量、武器装备、军事经济、后勤供应等物质性因素对比的情况。软件性因素的强弱则是指国内政治因素、军队体制编制、将帅指挥能力、军队士气、联合作战能力等非物质性因素对比的情况。一个国家或政治集团的综合力量不等于其硬件因素和软件因素的简单相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二者相乘。如果其软件因素是零,甚至是负数,其硬件因素再大,乘积也只能是零或负数。反之亦然,如果不重视硬件因素,没有足够的物质力量,到了战场上就很有可能吃败仗。人们判断交战双方力量强弱时,往往偏重硬性因素,而忽视软件因素;也有的片面夸大软件因素的作用,贬低硬件因素的作用,因而导致对双方强弱的对比情况作出错误判断,其对双方胜负的预测自然也就不准确了。

(一)强与弱的关系具有相对性

强与弱的相对性关系可从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一是整体要素的强与弱的相对性。强和弱本来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战争的双方总是有所强又有所弱,只是在仔细权衡之后,强者强的因素居多或居重,弱者弱的因素居多或居重,因而产生了强与弱的差别。这里就存在一个对强与弱的鉴别的问题。实际情形是强者非一切皆强,弱者也非一切皆弱,强者不会各项指数都强,弱者并非各项指数都弱,强者也有弱点,弱者也有强项。只有正确地辩证地看待双方的强弱对比,才有获取胜利的可能。分析中国古代以弱胜强的战例,可以发现弱者之所以能够战胜强者,关键在于以弱者中的强项去打击强者中的弱点,即扬己长而击敌短。在西汉末年的昆阳之战中,王莽拥有42万兵力②《资治通鉴》卷39,淮阳王更始元年三月,载王莽军四十三万;《汉书·王莽传下》和《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载为四十二万。本文从后说。,而绿林军不足2万人,双方兵力十分悬殊,但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王莽军貌似强大,但内部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士兵多为临时胁迫来的农民,有厌战情绪,战斗力不强;更主要的是王莽军骄傲轻敌,指挥笨拙,在主观指导上犯了一系列的错误。严尤先后建议“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③(汉)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页。“‘归师勿遏,围城为之阙’,可如兵法,使得逸出,以怖宛下”④(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83页。,但这一正确主张屡被拒绝,使得王莽军丧失了战争主动权,从而陷于多面作战的被动态势。绿林军尽管兵力少,但战斗力强,斗志旺盛,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正确地研判了形势,认为“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⑤(汉)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页。;制定了坚守昆阳,牵制敌人,调集兵力,积极反攻的正确方针;在作战中,绿林军发挥了起义军英勇战斗和机动灵活的特点,城内城外及时配合,内外夹攻,最终全歼强敌。昆阳之战充分说明,仅仅只是兵力的优劣并不足以决定战争的胜负。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组织实施孟良崮之战前,对当面之敌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认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虽是强敌,但也有弱点。该敌是重装备部队,进入鲁中山区,地形对其不利,机动受到限制,重装备不能发挥威力,甚至成为其拖累;该师兵骄将悍,轻视我军,同时与友邻协同较差,等等。因此,在承认敌军强的一面时,也须看到其弱的一面,即强中有弱,从而为实现“以弱胜强”提供了可能。后来的事实为此作了有力的佐证,在华东野战军优势兵力的分割围歼下,整编第74师虽顽固抵抗,终被我军消灭殆尽。

强弱具有相对性,这在现代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依然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从整体要素上看,美国拥有强大的军事整体实力,但在其整体要素之强下仍有其弱。美国人自己也承认,打信息化战争,建数字化部队,价格昂贵,信息系统极易受人为因素以及气候、地理、电磁等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他们最害怕对手攻击其包括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等在内的信息系统。尽管美军一再防范,网络“黑客”依然能进入美国国防部及其他要害部门的网站窃取核心机密、篡改网页内容、随意进行后台操作。不完善而易受攻击的信息系统正是美军在强大的表面下无法掩盖的弱点。看到了强中有弱点,就为以弱胜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是单个或部分要素的强与弱的相对性关系。我们既要对战争双方的强与弱作整体的、综合的分析,又要对其中单个或部分要素作具体、量化的分析,这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强与弱的相对性的内涵。这里所谓的强与弱的相对性关系,既包括硬件因素,也包括软件因素。赤壁之战中,就军事实力这一硬件因素而言,曹操军队与孙权、刘备军队的强弱具有相对性。曹军号称80万(实则20万左右),孙权与刘备联军共约5万。曹操修书一封,声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①(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江表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18页。,冀图以此恫吓孙权集团。若单从兵力而论,确是曹强孙弱,但同时也须看到曹军在后方安全、兵种结构、将卒士气、军需供应等其它方面都存在致命缺陷。周瑜认为曹操有四个用兵之患:“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②(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61-1262页。,主要有远来疲惫、不习水战、舍长就短、马无饲料等弱点;孙刘联军虽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但具有以逸待劳、长于水战、给养充足等强项。诸葛亮、周瑜等人对曹军实际兵力、作战特点、战场条件和后方补给等情况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看到了曹军强中有弱,存在许多“用兵之患”,因而得出了曹操是“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③(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62页。,孙刘联合以长击短可破曹的结论。战争的发展印证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孙刘联军扬己之长,击敌之短,最终击败曹军,成了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二)强与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战争中以弱胜强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这样认识问题的依据是:强弱转化是战争中客观存在的一条规律;敌对双方战争因素的综合对比变化是以弱胜强的客观物质基础;中国古代、近代与现代战争以弱胜强的实践,是以弱胜强的最有力的证明。

以弱胜强基本上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依据强弱的相对性关系的原理,通过弱方采取正确的策略,并利用强方出现的失误,最终战胜强者;另一种情形是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依据强弱转化的规律,弱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化,同时采取措施使强者发生由强到弱的转化,最终一举胜之。这里要谈的正是第二种情形。强弱转化规律揭示了战争双方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对比变化决定优劣转化这一必然趋势,而优劣强弱转化又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因而强弱转化是支配战争运动的一条普遍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弱胜强是强弱双方矛盾运动的结果,伴随着弱方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强者则出现了一系列错误,主观上骄傲轻敌,军事上失策,最终招致失败。正是强弱双方出现的这些变化,为弱者战胜强者奠定了基础。强弱转化规律主要是反映战争力量的动态变化,即反映战争力量的强和弱,由于一定的客观条件(强弱的相对性)和主观条件(自觉的能动性)的作用,所发生的自身强弱因素以及交战双方强弱对比等方面的动态变化的规律。“以弱胜强”是通过多个战局的转化、最终变成了新的“强胜弱败”。如果不存在转化的条件,不能最终实现强弱的转化,以弱胜强就成了一句空话。正因如此,《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指出:“以弱胜强是战争力量强弱转化的结果,没有强弱的转化,以弱胜强是不可能的。”①姚有志主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哲学》(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6页。

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军40万,号称百万;刘邦军10万,号称20万,双方力量悬殊。显然,项羽在兵力对比上占据优势,但是由于项羽在各阶段犯下了一系列错误,比如大封诸王、放纵士卒烧杀掳掠、不注意争取同盟、不善于用人、不重视后勤和根据地建设,再加上其“为人意忌信谗”②(汉)司马迁:《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55页。和“妇人之仁”③(汉)司马迁:《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12页。的弱点,屡犯战略错误,一再丧失良机,渐渐失去战争主动权,一步步由强走向弱。与此同时,刘邦则集思广益,采纳了萧何提出的“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④(汉)司马光:《资治通鉴》卷9,汉高帝元年二月,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07页。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从而逐渐地壮大了自身力量,一步步由弱转向强,终于在最后决战阶段时的力量对比上超过了项羽。项羽与刘邦的强弱发生改变,刘胜项败已成必然。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初起之时只有数千人,而唐朝政府拥有百万之众。在强弱悬殊的态势下,黄巢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指导方针,率领起义军转向唐王朝统治力量薄弱的南方,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信州大捷后黄巢起义军发展到60万人。由于唐军大部兵力屯驻边疆或为各藩镇所控制,能为唐廷直接调遣的军队分驻于关中周围,兵力分散。黄巢机敏地察觉并及时把握了战机,统率起义军从南方开始北伐二京(长安、洛阳),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夺取了唐朝都城,仅用一年时间就获得了重大胜利。不得不说这与起义军成功扭转敌我力量对比、转弱为强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我军巧妙地与敌军周旋,避免不利决战,并抓住有利战机,适时组织战役战斗决战,逐步削弱敌人力量,不断缩小敌我力量之间的差距。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敌我力量对比已由战争初期的3.4:1下降到1.3:1。敌人在战略上已陷入被动,其在长江以北的几个主要战略集团已被我方分割,处于相互不能支援的状态;内部矛盾加剧,进退失措,陷入了很大的困境;政治和经济上也陷入危机之中。与此相反,我军经过两年的作战,武器装备有了明显改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炮兵和工兵部队,积累了丰富的攻城作战经验,具备了攻克敌大中城市和歼灭敌重兵集团的作战能力。虽然我军在总兵力上还居于劣势,但机动兵力已经大大超过了敌军。同时,解放区的面积已扩大到23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4.5%,拥有大中城市586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9%,人口已达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5.3%,后方日益巩固,支援战争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军之所以能够最终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不能不说与在此之前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发生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敌军犯了一系列错误,力量逐渐被削弱,一步步地由强转向弱;而我军采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力量,一步步地由弱走向强,敌强我弱的态势发生改变直至最终易位。

以弱胜强是基于无数战争事实作出的科学表述,实质上具有丰富的内涵。以弱胜强应被视为一个过程,包括以弱抗强、以弱变强、以弱胜强三个阶段,伴随着弱向强转化的同时,则是强向弱的转化,切勿把以弱胜强作为一个单纯孤立的结果来看待。当然,它绝非随时随地都能够发生,以弱胜强是有条件的,即弱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比较成熟的客观条件。首先,弱方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注重发展生产以增强军事实力,从而奠定以劣胜优的经济基础,如此才具备以弱打强、由弱转强的可能性。发展经济与加强国防相统一的“富国强兵”的思想,是中国兵家关于加强经济实力以实现以弱胜强的思想的核心。越王勾践在会稽(今浙江绍兴)战败后,能够认真吸取教训,正确认识越弱吴强的客观事实,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等措施,卧薪尝胆,“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①(汉)司马迁:《史记》卷41《越王勾践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42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②《左传·哀公元年》,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606页。,勾践最终灭吴而一雪前耻。战国时期,赵国吸取长平之战失败的教训,对外大搞合纵,对内积极进行抗秦准备,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整顿军备,巩固国防。赵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逐渐得到了恢复,为最终取得秦赵邯郸之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弱方须有成熟有利的客观形势及外部环境。若要以弱胜强,仅有内在依据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如幅员辽阔,回旋余地大;战争潜力雄厚,可持久作战等。离开了这些条件,就不可能出现从弱者向强者转化的过程,也就不会达成以弱胜强。

二、以弱胜强必须采取正确的策略

从中国战争史上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中可以看出,弱者之所以能最终战胜强者,并非是指弱者无所作为也能赢得战争的胜利。以弱胜强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清醒分析战争态势,全面周详地进行战略筹划,实施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等等。毛泽东同志基于对历代战争胜负规律性的认识,曾经明确地指出:“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2页。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事实说明,弱者如果能够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即使在战争初期处境不利的态势下也同样能够变弱为强,战胜强者。中国各时期的战争指导者总结了以往小国打败大国、弱军战胜强敌的历史经验,并且在不断概括和吸取当时以弱胜强的实战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寡可以胜众、弱可以胜强、劣可以胜优的军事思想,尤其强调了正确战略策略的重要性。纵观古今战争史,弱者能够在群雄逐鹿中以弱胜强,建国安邦,无不与此相关。没有正确的战略策略,要想在战争中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是不可能的。弱者采取正确的策略,由弱者转化为强者,并最终赢得胜利的例子比比皆是。春秋时期的长勺之战,弱小的鲁军最终战胜了强大的齐军不是偶然的。从军事角度看,鲁庄公及时采纳曹刿提出的适合当时战场情势的战争指导意见,制定了后发制人、敌疲我打的作战策略。在这一战略策略的指导下,鲁军正确地选择了战场、选择了开始反攻和开始追击的时机,一举打败了强大的齐军,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以弱胜强的战略防御战样式。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革命武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最终打败强敌,其中蕴含的以弱胜强的军事思想值得后人深刻总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人民游击战争,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发展、积蓄、壮大力量,为最终实现以弱胜强作好准备。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正确分析了国际、国内的形势,指明了抗日战争的特点,批判了“速胜论”与“亡国论”,提出了持久取胜的战略,主张我军的战略方针基本上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张采用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直到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其核心内容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以阵地战、游击战为辅,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及时转入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实施战略追击等。可以说,没有正确的战略策略,也就不可能以弱胜强,更不会有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面、彻底的胜利。

如果弱者自甘处于弱者的地位,不能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也就不可能转化为强者,更不可能以弱胜强。自立国以来,南宋的基本国策是妥协求和,偏安自保。在这一国策的主导下,南宋最高统治者重用投降派,在军事上则采取消极被动的单纯防御,把希望寄托在对金的和议上,限制、约束广大将士和人民的抗金活动,以秦桧、贾似道为代表的投降派一贯打击残害主战将领,破坏抗战,导致许多有价值的抗金战略策略没有付诸实施。“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恰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最好写照。错误的战略策略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最终葬送了赵宋王朝。

三、以弱胜强必须遵循的战争指导原则

中国战争史上的战争指导者围绕弱者如何战胜强者,研讨了诸如“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用之奈何”①《孙膑兵法·威王问》,见《孙膑兵法译注》,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14、22、16页。“敌众且武,必战有道乎”②《孙膑兵法·威王问》,见《孙膑兵法译注》,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14、22、16页。“以一击十,有道乎”③《孙膑兵法·威王问》,见《孙膑兵法译注》,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14、22、16页。等问题,总结了小国打败大国、弱军战胜强敌的成功经验,并且在不断概括和吸纳当时以弱胜强的新鲜实战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寡可以胜众、弱可以胜强、劣可以胜优的一系列战争指导原则,至今仍然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一是正义为基,争取民众的指导原则。战争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战争的胜败不仅仅取决于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还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和民心向背。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针对当时当地人民的现实情况,开展了一系列争取人民的政治工作,不仅争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对起义军的兵源、给养、兵器的供应以及对军队士气和战斗力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且争取了大量明军士兵和一些军官的同情和向往,达到了瓦解敌军的目的。自李自成执行“行仁义,收人心”①(清)戴笠、吴殳:《怀陵流寇始终录》卷13,辽沈书社1993年版,第242页。的战略方针以来,群众不仅拥护起义军,而且还主动为大顺军进行宣传,以致许多百姓都参加了起义军。相反,广大明军士兵也心向大顺政权,不肯与大顺军作战,并散布失败情绪,或者不战而走,或者哗变投降。大批明朝官吏、军将的投诚对大顺军获得军事胜利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古代兵家曾经提出“修道”(修明政治)和“抚众”(安抚民众)这两个从政治方面加强军事实力的重要原则,《三略》也明确指出,“制胜破敌者,众也”②《三略·上略》,见《武经七书注译》,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481、487页。“以弱胜强者,民也”③《三略·上略》,见《武经七书注译》,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481、487页。。对那些国力、军力相对弱小者来说,修明政治与爱抚民众显得尤为重要,极具现实指导意义。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进程中,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指出人民群众是基本战略力量,并把为群众谋利益作为基本战略目的。无产阶级所领导的人民战争是伟大的正义事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正是把战争的政治目的明确告知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争取了人民群众,把自愿参战的人民群众真正组织到战争中来,造成了陷敌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之势,从而形成了真正的人民战争,最终才能够战胜比自己强大许多倍的敌人。毛泽东主张把进行战争同发动人民群众紧密结合起来,用统一战线组织和团聚千千万万的民众和一切可能的革命友军去攻击最主要的敌人,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相结合,实行多种力量多种形式相配合的人民战争。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实际上就是关于如何依靠人民、动员人民、组织人民、武装人民进行战争的思想。

二是韬光养晦,壮大自己的指导原则。韬光养晦是指隐藏自己的才能,瞒人耳目,即隐藏自己的本来面目,从而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这是一种不露声色,暂收锋芒,待时而动的谋略。朱元璋夺占皖南时,当时的儒生朱升向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④(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36《朱升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929页。的建议。当时元朝虽然内部矛盾重重,但总的军事力量仍然庞大;北方的刘福通、南方的陈友谅的力量均比朱元璋强,东方的张士诚也不比朱元璋弱。朱元璋采纳了朱升“缓称王”的建议,使其得以长期利用起义军招牌,隐晦了夺取全国统治权的企图,自身力量能够稳步发展,为最终建立明王朝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可见,韬光养晦,壮大自己是弱者战胜强敌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战略指导原则。毛泽东提出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主张,实际上就隐含了韬光养晦、壮大自己的战略指导思想。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了当时的中国国情,指出中国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国家,农村自然经济可以长期独立存在,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之中长期存在并得到发展。而当时敌我力量对比强弱极为悬殊,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处于弱势,如何保存力量以求将来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毛泽东率领部队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其着眼点正是在敌人的薄弱环节求得生存。因此,毛泽东主张在农村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韬光养晦,逐步发展壮大自身力量,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三是专己分敌,避实击虚的指导原则。孙子曰:“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①②《孙子·虚实》,见《十一家注孙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39、152页。专己分敌是形成对敌局部优势、从而战而胜之的一个重要战略指导原则。隋渡江攻陈,沿江布署多路兵力,以分陈势,同时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攻占陈朝首都建康(今南京),就是对这一原则的成功运用。孙子又曰:“兵之形,避实而击虚。”②意思是避开敌人的主力所在,攻击其力量薄弱的地方。避实击虚,虚破则实减。进攻者在选择作战目标,确定进攻路线和主攻方向时坚持避实击虚,作战行动就会非常顺利。战争史上避实击虚的战例很多,“围魏救赵”便是成功典范。战国时期,魏国讨伐赵国,赵国危急,请救于齐国。齐威王任命田忌为将军,率军救赵。在正确分析敌我作战态势之后,孙膑向田忌提出了“批亢捣虚”③(汉)司马迁:《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63页。的指导原则。“批亢捣虚”强调打击敌人无法防御的空虚且要害之处,实质上就是避实击虚。忽必烈登基后,采纳刘整提出的“先攻襄阳,撤其扦蔽”④(明)宋濂:《元史》卷161《刘整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785页。建议,决心先攻襄阳,作为打破蒙宋对峙的突破口。蒙军兵力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若在各个战略方向上全面进攻南宋,必兵力分散,在四川、京湖、江淮三大战区就不可能尽克坚城,所以只能采取集中兵力,先破一点,然后全线进击的方案。忽必烈的这一灭宋方略,正是对专己分敌,避实击虚原则的成功运用。毛泽东历来重视对兵力的使用,早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的反“围剿”斗争中,就已经形成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思想。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⑤《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5页。毛泽东在其所总结的十大军事原则中,特别强调“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7-1248页。。毛泽东的上述主张包含了先易后难,从敌军薄弱环节入手,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包围敌军力求全歼等思想。由此可见,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古代兵家关于集中己方兵力、避实击虚的制敌思想。

四是分化瓦解,致敌虚弱的指导原则。中国古代兵家提出了一系列分化、削弱敌人并且行之有效的主张,其中“文伐”和“阴倾”分别是《六韬》和《太白阴经》提出的致敌强为弱、不战而胜的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原则。《六韬》提出了十二种“文伐”之法⑦《六韬·武韬》,见《武经七书注译》,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307-312页。,主张采用权谋诡诈的手段,利用并激化敌人内部矛盾,借以分化、瓦解、削弱敌人,为军事进攻创造有利条件。这是一种强调以谋为本,争取以非战的形式和平解决问题,或以尽量少流血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战略指导思想。《太白阴经》主张“阴倾”,强调“未战以阴谋倾之”“所谓不战而胜者,阴倾之术,夜行之道,文武之教”⑧(唐)李筌:《太白阴经·术有阴谋篇第八》,见《中国经典兵书》,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第763页。。阴倾之术的核心思想是“先弱敌而后战”,实质上是综合运用政治、经济、谋略、外交、攻心等多方面战略策略的颠覆战。隋文帝杨坚对突厥采用以瓦解、削弱为主,军事手段为辅的策略,费力小而收效大。毛泽东则把瓦解敌军作为我军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充分肯定了分化瓦解策略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五是与敌持久,先消后灭的指导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弱者要想战胜强者,必须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先消后灭,最终达成目的。战国时期,六国之地“五倍于秦”“卒十倍于秦”①(汉)司马迁:《史记》卷69《苏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48页。。面对强大的对手,秦国坚决实行了商鞅制定的“东向以制诸侯”而成“帝王之业”②(汉)司马迁:《史记》卷68《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2页。的战略策略,在不断增强自身国力、军力的同时,想方设法削弱对手力量,尤其是成功实施用间,除掉了李牧等劲敌,六国势力江河日下。秦国对六国实施的“先消后灭”的战略方针奏效,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提出持久取胜的战略指导原则,其中以《论持久战》为代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结合战争实践,认真考察了中国社会现状和敌我双方情况,提出了中国革命战争“不能不以持久战对待之”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4页。的结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入考察了中日两国的国情,揭示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批判了“速胜论”与“亡国论”,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60页。,并就此提出了持久取胜战略。毛泽东认为,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可以充分地发动人民,组织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并以此为依托,在战场上同敌人作长期的斗争,不断地消耗敌人,消磨敌人的意志,逐步转化敌我力量对比,为夺取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弱者战争战略
强者和弱者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被风吹“偏”的战争
弱者
他们的战争
不要把孩子从弱者变成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