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传统“兵学”的文化元素

2018-01-23扈光珉

孙子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兵学和平中华民族

扈光珉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全方位全领域,这一思想根植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鲜活实践,根植于建党后近百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同时也根植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其中也深深地打着中华优秀传统“兵学”文化的烙印。尤其是习总书记早年的军事工作实践经历,更加重了思想中的传统“兵学”文化元素分量。

那么,传统“兵学”文化元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哪些体现呢?据不完全统计,在习总书记的著作文章讲话中,涉及的我国军事家及著作有:孙武及其《孙子兵法》,司马穰苴的《司马法》,提到的军事家有尉缭子、荀子、曹刿、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等。总括起来,这些传统“兵学”文化元素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和平、崇尚稳定的民族,在我们的基因里、血液里流淌着爱好和平的理念。这不仅表现在儒家的“和为贵”、墨家的“非攻”理念,而且在我们的军事家的思想中,也深深地根植了“和平”理念。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面,他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指出:我们始终奉行和平合作的理念,在国际上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旗。经过不懈的外交努力,把我们主张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平外交是高频用词,据不完全统计,两卷中的这两个词汇反复出现近百次,而这一理念直接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兵学”的传统文化。

早在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的十八届政治局第三次学习时就强调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247页。在这里他就明确提出了“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一贯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多种场合引用齐国军事家司马穰苴“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名言,来阐明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基因,论证我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文化基石。2014年3月,他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说:“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融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265页。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并讲话。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讲话中又再次引用了“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句话,来说明中华民族爱好者和平的传统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月于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又着重提到了《孙子兵法》中的慎战思想,他强调:“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中国《孙子兵法》是一部著名兵书,但其第一句话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义是慎战、不战。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数百年前,即使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民深信,只有和平安宁才能繁荣发展。”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545页。

“好战必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中华民族的元典《尚书》(孔子编定)中,就突出表现了崇尚和平的思想秉性。体现姜太公思想的《太公兵法》,虽然成书晚一点,但体现的是周初政治家军事家姜太公的思想,被司马迁称之为后世“皆宗太公为本谋” 。在《太公兵法》里面,姜太公把农、工、商称之为国家的“三宝”,要求统治者备加珍视,这本身就是说:社会稳定、生活安定、人民乐业才是根本,研究战争本身的兵法并不把战争列为最重要的事情,从此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他追求和平、向往安定注重发展的本意。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管仲,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多有建树。在反映其思想的《管子》一书中明确指出,“贫民”“伤财”“危国”“忧主”是战争年代的四大危害,兵虽然不可以废除,但必须认真审慎地对待战争,虽然“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是霸王之本也”,但是,从另一方面讲也是“与危亡为邻矣”。战争是决定国家兴旺发达、存续危亡的重大事情,是不可以“数战”的。

被宋代列为武经七书的《司马法》,作者司马穰苴也是孙武的叔父,而《司马法》则是孙氏家族的重要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中许多思想的滥觞。在这部军事著作中,慎战止战的思想至今让我们津津乐道。他铿锵有力、振聋发聩的豪言就是“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司马法·仁本》),至今警示着国人,震慑世界上的任何好战分子,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同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最多的名言之一。

至于孙武的《孙子兵法》,那堪称是世界上阐释“慎战止争”的范本,孙武是主张“慎战止争”的典范,慎战止争是孙子兵法的“基”与“魂”。其开宗明义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决定着国家兴亡,军人死生,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生活福祉,不能不高度重视、慎审对待、认真研究。战事一经开启,劳民伤财,生灵涂炭。败者固然奴颜卑膝、割地赔款、人财两损,胜者也是代价惨重、元气大伤,战争没有任何一方是赢家。因此,“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孙子兵法·火攻篇》)。

历史上称为齐孙子的孙膑,生活在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战国时代,在他的《孙膑兵法》中,人们可以了解到一代军事家的慎战情怀。孙膑从战争关系着国家安危、社稷存续的高度,主张不能轻言战事。他说:“战胜,则所以在(存)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面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孙膑兵法·威王问》)战胜固然可以兴国,但一旦战败则“危社稷”,所以不能不慎重考虑。真正是爷孙一脉相承,如出一辙。他还警告说:“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如果喜好战争,好大喜功,结果必然是“乐兵者亡” 。在此,他不是在重复呐喊《司马法》中的“好战必亡”吗?在此同样是爷孙不谋而合,不约而同。这不是什么巧合,而是理念的契合!

军事家反复倡导、再三强调的“安国全军”“好战必亡”“乐兵者亡”的慎战观念,都牢牢根植在历朝历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心中,流淌在历朝历代政治家、军事家血液中。人文化成,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以后,更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深感战争给社会、人民带来的破坏,更对战争是慎之又慎。

二、“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

在《习近平的知青岁月》一书中,曾与习近平一起插队的知青年雷平生说:“近平喜爱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①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部著:《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版,第57页。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存智慧,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一个特质。安而不忘危,防范各种风险,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思想,也体现了总书记的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能力。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成功应对国际国内各种风险考验的重要保证。凡事有底线思维,常怀忧患之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更稳重、更清醒、更自信的表现。

早在2012年12月9日,刚刚履新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把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广东作为其离京调研的第一站,那时他就告诫大家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2014年4月十八届政治局第十四次学习时,习总书记就引用了《周易》中的名句来警示全党,他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从而“有效地防范、管理、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社会安定挑战”。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202页。

2014年4月15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

2018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总书记又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在此,特别把“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作为必须“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再清楚不过地标明习近平同志的忧患思想。

这种意识正是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优秀的传统兵学文化。“安而不忘危”这句经典语句正是出自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周易》,在《周易·系辞下》中就清楚地告诫人们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在《尚书·说命》中篇,傅说对武丁进谏道:“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傅说劝诫武丁,凡事考虑好再行动,行动时还要抓住时机。自夸其善和自矜其能都会走向反面;事事要有防备,有了防备就不会有患难。傅说的话,堪称言言药石,句句金玉,其中“有备无患”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同样在《尚书·周官》还有“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的警句,也是警示后人居安思危的。

前面曾提到的《司马法》里面有两句非常有名的话,两句话可谓姊妹篇,前一句是“故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论述,而后一句则是“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的追求和平的理念和捍卫和平的信心,体现了不惹事也绝不怕事的英雄气概!

《孙子兵法》中虽然没有安不忘危的辞句,但它深含着同样的理念,《孙子兵法》强调,“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形篇》);“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篇》)等,都充分体现了孙子兵法有备无患的思想。

历代军事家提倡的这种“安不忘危”思想,犹如警钟,常常回响在耳边,时刻警示着人们提高警惕,捍卫和平。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威海刘公岛考察,在参观了北洋海军炮台遗址、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后说:我一直想来这里,来感受一下,受受教育。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奋图强。

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高尚境界。习近平同志说“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这既是其内心独白,更是对全党党员、全国人民的无形感召和深切勉励。

习近平同志曾深情地说:“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估计也就是五六岁,母亲带我去买书……当时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岳飞传》,一套有很多本,里面有一本是《岳母刺字》;还有一个版本是专门讲精忠报国这个故事的,母亲都给我买了。买回来之后,她就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①《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4日第24版。

在其他多个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到了岳飞。如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专门提到了岳飞的《满江红》,其后2015年9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学习时强调岳飞与宋高宗的对话时说的“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命”的名言,可见习总书记对岳飞记忆得刻骨铭心。

“精忠报国”四个字出自宋朝著名的将领岳飞,千百年来,岳飞的这句名言一直鞭策和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

“精忠报国”的理念是我国的兵学家、将军孜孜以求的境界。绝大多数的军事家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誓死捍卫国家、民族利益,有的杀敌立功,有的为国捐躯,有的杀身成仁,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和豪迈壮言。春秋时期军事家管仲就表达了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他说:“夷吾之所死者,社稷破,宗庙灭,祭祀绝,则夷吾死之;非此三者,则夷吾生。夷吾生,则齐国利;夷吾死,则齐国不利。”(《管子·匡君大匡》)表达了与社稷共生死的报国情怀。

把匈奴赶到漠北的西汉将军霍去病面对汉武奖赏给他的豪华府第,他斩钉截铁地拒绝,并发出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的豪言壮语。

西汉大将陈汤,出兵西域斩获郅支单于首级去见皇帝时,说出了至仍今读来令国人无比自豪的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壮士言。他说:“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服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蛮夷槁街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东汉将军马援也曾誓言:“男儿当为国战死边野,马革裹尸而还。”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在其诗《韬钤深处》写道:“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正是他崇高爱国精神的写照。

管仲“为社稷死”,陈汤的“虽远必诛”,马援“男儿当为国战死边野,马革裹尸而还”,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等等,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生动例子和豪言壮语数不胜数。虽然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相距几千年,但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建功立业的军事家,他们誓死报国的铮铮誓言一脉相承,如出一辙。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报国基因与情怀,这一基因直到现在仍然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

四、“兵无常势”的创新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欣赏“兵无常势”这句话,他曾多次引用孙子的这句名言,用来表达不拘泥成规以求变化的思想。早在2004年4月在浙江任省委书记到富阳调研时的讲话中,他就引用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句名言。当时在谈到浙江的粮食自给时,他指出:“现在全国大形势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也应跟着变,必须更加重视粮食生产和供给,确保粮食安全。‘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讲的就是这个道理。”①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长江,在谈到保护长江生态时,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要“立规矩”“下禁令”,总书记用兵法来比喻:“发展也要讲兵法,‘兵无常势’。有所为是发展,有所不为也是发展,要因时而宜。”“秣马厉兵,清扫战场。大保护工作也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粮草就是思想认识。”②《习近平考察长江时的这些细节值得注意》,中国日报网, 2018年4月28日 。

在谈到创新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引用了其他一些名言,如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就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战争及其军事斗争,敌情、我情、客观情况千变万化,将帅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创新,因此成功的军事家都是不拘泥于陈规条文,而是根据情况进行创造创新,都讲究创新。

如前所述,因为战争充满了计谋,战争的决策高度保密,又由于战争情况的瞬息万变等,决定了战争的理论与实践不能墨守成规、固定呆板,战争的这种特质也决定了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创新与创造。因此,创新的理念在齐鲁军事家的思想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最早讲变革的还是《周易》,“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在此提出了“唯变所适”的思想,实为难得。在创新变化方面,《孙子兵法》体现得最为显著。孙武在《虚实篇》中就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此“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并着重指出“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因为每一次作战取胜所采用的战术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针对不同的敌情灵活运用、变化无穷,因此战道的关键是创新。孙武还在《九地篇》中提出:“践墨随敌,以决战事。”这里的“践”,是实践、履行的意思;“墨”,即绳墨。意思也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战略战术。

孙膑继承了孙武“战胜不复”的思想,把复杂多变的战法视为夺取胜利的关键,在他看来,“形胜之变”可以像天地一样没有穷尽,制胜的情形“以楚越之竹书而不足”(《孙膑兵法·奇正》)。

战国时期秦将白起善于用兵,征战沙场近四十年,未尝败绩,为什么?司马迁称赞说“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黄石公三略·上略》也精辟地论述道:“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故能图制无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极,密定九夷。”也就是说,战争的情况变化无常,只有根据敌情变化采取应对措施;事先的计划筹算,也不能一成不变,而是应该根据实际状况的变化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匡正天下。

军事家不仅在理念上讲究创新,在实践中的创新更是淋漓酣畅。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孙膑的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减灶诱敌,大将军韩信疆场上的成功也是求变的结果。井陉背水列阵等经典战例,至今为人称颂。这都是创新的千古魅力,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绝妙解读。

五、“同舟共济”的聚力情结

“同舟共济”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原意是在困难、挫折、挑战、危险面前要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而现在我们更赋予它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合作共赢的意思,这是中华民族“和合”思维的体现与表现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倡导坚持同舟共济。如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时指出:“我们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2016年11月21日,习总书记在秘鲁国会的演讲的题目就是“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482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上海精神”是我们共同的财富,上海合作组织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继续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同舟共济,精诚合作,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最早明确提出“同舟共济”思想的正是《孙子兵法》。孙子说道:“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九地篇》)这也是“同舟共济”成语的出处,孙武用“同舟共济”的比喻说明,即使像世代为仇的吴国人和越国人,一旦他们同坐一条船渡河,遇到风浪也能够互相合作,取得共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度重视人与人、不同的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赢。即使在血与火的战争理论中,也贯穿了合作共赢的理念。早在《尚书》中赞扬尧帝时就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虞夏书·尧典》)。在这里,已经提出了“亲九族”“和万邦”的理念。在《周易》当中有一卦叫同人卦, 是专门论述团结合作的。《周易》说“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就是说同心同德、内外一致、合作共赢,就能克服困难,这是最大的吉利。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继承了乃祖的这一思想,在其兵法中也强调了“和”的极端重要性。他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孙膑兵法·月战》)

在这里,孙膑几乎与儒家的集大成者孟子同时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一个军事家与儒家在和合方面的思想如出一辙,这不是巧合,而是中华民族合作共赢思想的生动体现。

总之,在博大精深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含有丰富的兵学文化智慧,但限于水平,以上只是一管之见,敬请读者指正。

猜你喜欢

兵学和平中华民族
兵学商用人物
——刘家文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