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海短波
2018-01-23海南省文联
金钟之星耀三沙 南海滔滔共高歌
2017年12月16日,中国音乐家协会“扎根沃土 服务人民”慰问演出在三沙市永兴岛某水警区礼堂举行。来自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的众多知名音乐家、艺术家为驻岛官兵、干部群众送来高水准的文艺演出。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书记、省文联主席孙苏,海南省三沙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冯文海等出席活动。
演出在歌唱家万山红的独唱《祖国在微笑》中拉开序幕。海南籍知名歌手汤子星演唱了三沙主题歌曲《三沙之歌》,让台下观众倍感亲切。歌唱家李丹阳献唱的军歌《军歌声声》深深打动现场官兵。歌唱家高保利邀请现场观众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吕继宏与战士合唱《向快乐看齐》,让演出现场气氛掀起高潮。董蕾蕾、王传越、郑洁、吕继宏等歌唱家先后带来了《红旗飘飘》《我的太阳》《我和我的祖国》《咱老百姓》等知名歌曲。众多艺术家纷纷献艺,口技名家李进军表演的《欢庆锣鼓》,李梦楠、龙云侠表演的杂技芭蕾《九儿》轮番登台,为三沙驻岛军警民送上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演出。三沙军警民被歌唱家们的倾情演绎所感动,沉浸在每首歌曲中,每一首歌曲落下,掌声雷动。演出在合唱《歌唱祖国》中落下帷幕。
没有舞台,没有闪耀的灯光,没有华美的演出服,艺术家们身着便装,顶着大风为战士们演唱。观看演出的战士们纷纷说,能在岛上看到这么多艺术家的精彩演出,很激动很开心。歌唱家们纷纷表示,能够来到祖国的最南端,为驻岛官兵和建设岛礁的亲人们演唱、表演,很激动很自豪。本次活动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音乐家协会、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三沙市委主办,海南省音乐家协会承办。
(海南省文联供稿)
赫哲族伊玛堪歌舞剧《拉哈苏苏》在京上演
2017年12月11日,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团晋京展演项目——大型原创赫哲族伊玛堪歌舞剧《拉哈苏苏》在北京民族剧场上演。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黑龙江省考察调研,其间来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看望赫哲族群众。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以及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倾力合作,精心打造了一部原创歌舞剧《拉哈苏苏》。
“拉哈苏苏”是赫哲语“故乡”之意。一曲悠远的伊玛堪说唱拉开了演出的序幕,带观众走进赫哲族逝去的岁月,重温那浸透民族风情的梦境,了解和认识这个古老的渔猎民族,感知其精神魂魄和文化魅力。伊玛堪是赫哲族特有的口耳相授、世代传承的古老民间口头说唱艺术,是赫哲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象征,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活标本”。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伊玛堪歌舞剧《拉哈苏苏》,以伊玛堪传统经典故事为基本创作素材,深入挖掘东北三江流域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讲述了古代赫哲氏族部落迁徙至黑龙江、松花江相汇的三江口,两个部落分别时,将祖传圣物萨满神衣、神帽分别保管,并相约圣物合一后,拥有者为三江的赫哲首领。多年后两个部落因误会产生矛盾,其中牵扯着几代人的爱恨情仇,最终在保护神的帮助下,两个部落重归于好共同建设拉哈苏苏美好家园。该剧反映了赫哲族传统的理想、价值观和民族精神,传达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融洽,所有生命共生共存的生态理念,表达赫哲族人民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剧中还融入了萨满舞、天鹅舞、鱼皮传统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
本剧主创聚集黑龙江省和全国优秀的创作人才。剧作脚本由谭博编写;导演由徐丽霞担任;音乐由程矛创作,主要角色扮演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天鹅舞”传承人齐艳华、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学员尤畅、尤迪、以及汉族演员王东明、李登伟等;参演人员除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伊玛堪传习所学员,专业演员外,还包括机关人员、在校学生、渔民、农民等,其中最小的赫哲族演员杨安泽才六岁。通过该剧的编排演出,培养了一批赫哲族文化的爱好者,其中涉及了各个工作领域的群众,也跨越了老中青多个年龄层。
《拉哈苏苏》正是来自东北边陲赫哲族人民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真情表达,也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在国家政策多年扶持下的成果展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层工作者,我们将竭尽全力继续为全国人民展示更多更好的民间文化。
(孙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