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童心 履故知新
——《儿童音乐》沿革与思考

2018-01-23■刘

人民音乐 2018年2期
关键词:儿童音乐栏目创作

■刘 京

《儿童音乐》期刊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文联十佳报刊之一,是我国刊登儿童音乐创作及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的国家级刊物。历任主编李群、谷建芬、孟卫东都是儿童音乐创作的名家,各位编委也都是儿童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领域的杰出人物。在社会上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

《儿童音乐》创办于1958年,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六十个年头,六十年的风风雨雨,中间经历了多次变革。尤其改革开放40年,人们的生活观念、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儿童音乐》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音乐》的变革和创新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笔者2001年参加工作不久就进入《儿童音乐》任编辑工作,在《儿童音乐》深耕十余载,见证和参与了《儿童音乐》近些年的重大变革。也欣喜地看到《儿童音乐》影响力及读者群的不断壮大,更感受到了少儿音乐创作中的一些问题。于《儿童音乐》创刊60周年之际,仅以此文记叙我从事儿童音乐编辑工作以来的一些思考,以期对今后儿童歌曲创作与传播起到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一、《儿童音乐》栏目设置与历史沿革

儿童歌曲作为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时代性特点。随着中国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儿童音乐》栏目也在不断变化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儿童音乐》除发表一些儿童歌曲外,还设置了“幼儿歌曲”“外国歌曲”“音乐家”“历史歌曲”“器乐曲”“农村儿童的歌”“民歌精选”“音乐家的故事”“小论坛”“歌词”“音乐家”“教学经验点滴”等等栏目,这些栏目特色鲜明,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这一时期儿童歌曲也引发了大批优秀的词曲作家的关注,如乔羽、谷建芬、潘振声、李幼容、徐沛东等。

进入21世纪后儿童歌曲创作迎来黄金期、繁荣期,《儿童音乐》担负着历史和现实赋予的使命。儿童歌曲需要新的时代内容、新的语言、新的表述。依据以上指导思想,结合编委会专家讨论、读者来信反馈意见等,《儿童音乐》于2006年对栏目设置做了重大变革,剔除了一些有时代局限性的栏目,将《儿童音乐》重新划分为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理论两大板块。音乐创作主要栏目有“名家新作”“低幼歌声”“少儿旋律”“五线谱之夜”等栏目。音乐教育理论部分有“课堂内外”“教学体验”“教案选粹”等。新栏目的设置使读者更方便阅读,归类更有条理,读者也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改版后的《儿童音乐》在影响力和传唱度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以下重点谈谈笔者参加工作后体会较深的几个栏目:

《名家新作》栏目

《名家新作》栏目,一直是精品栏目,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设置该栏目的初衷是,名家的作品不仅含金量高,在提高刊物质量的同时可以扩大刊物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也代表着当前时期儿童音乐创作的最高水平,对儿童音乐创作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有着承上启下不可替代的功能。编辑部对该栏目的设置也得到了编委会认可。栏目得到了谷建芬、晓光、王健、龚耀年、金波、李幼容、魏群等一大批儿童音乐创作领域的专家的大力支持。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有谷建芬的古诗词少儿歌曲系列如:《游子吟》《春晓》《悯农》《明日歌》等,在校园内外广为传唱。2008年底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音协承办,专门为谷建芬老师在北京国安剧院举办了《新学堂歌——谷建芬古诗词少儿歌曲演唱会》专题演唱会,在校园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由李幼容作词、朱思思作曲的《北京胡同》获得2010年全国儿童歌曲大奖赛金奖。李众词、孟庆云曲《有位叔叔叫雷锋》在中央电视台《音乐快递》栏目播出。而且,曾在本刊发表的许多名家作品又被收录在2011年庆祝建党90周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童歌唱给党》歌曲集成、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聆听未来的声音》歌曲集成,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这些优秀作品在本刊发表之后,许多词曲作者把这些优秀歌曲当作范本来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由此可见名家之作对广大读者、作者在儿童歌曲创作方面的示范性和引领性非常重要。

《低幼歌声》栏目

《低幼歌声》是面向低龄儿童的栏目,这个栏目的绝大部分来稿符合低龄幼儿的特点,篇幅短小,词意浅显,音调、节奏简单,音区相对集中。代表作品有:王致铨词、罗大明曲《甜甜的咧》、李茹词曲《夜空开满美丽的花》等。笔者认为,在创作与“低幼歌声”栏目相适应的作品时,应当注重词曲创作要能够引领低幼天性的特点。天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可用一词以概之“趋乐(le)避苦”,这里不得不称赞古人造字的精妙——“乐(le)”与“乐(yue)”同字异音,由此可见,追求快乐也就是追求音乐,故寓教于乐(le)也可理解为寓教于乐(yue),此为天性。对于低幼来说,乐(le)就是游戏,又与诸多音乐教学法(如:奥尔夫、柯达伊、铃木等教学法)在游戏中学习音乐不谋而合。由此,对于“低幼歌声”的创作,为了能够引领低幼的天性,便于孩子的接受,应具有一定的“乐(le)性”。

低幼歌曲看似简单,实则繁难。越是看似简单的曲调旋律、词意内容,越是难以掌握其精髓,而且这些短小、浅显、简单恰恰成为创作中的限制和框框,让作者们难以施展拳脚,出作品易,出精品难。

《少儿旋律》栏目

“少儿旋律”是面向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的栏目。歌曲来稿大部分都是投给这个栏目的,稿件数量很大。这个栏目的稿件题材丰富,内容涉及孩子的学习、生活、娱乐、心理等方面,优秀作品比较多,有:阮志斌词、金奇曲《乌鸦与狐狸》,李众词、颂今曲《看木偶》,车行词、李昕曲《中国少年》,李幼容、晓丹曲《哈哈七巧七巧》等。笔者认为,在创作与“少儿旋律”栏目相适应的作品时,应当在引领少儿天性的基础上注重激发少儿灵性及唤醒儿童悟性上下功夫,因为这也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阶段。一是灵性,是人类天赋的智慧,对于音乐而言,每个少儿的灵性是不一样的,是一种潜质,也是一种敏感性。举个例子:对音乐具有先天灵性的人,一首歌听三遍就比没有天赋的人学十遍要唱得好。就是一种敏感性的体现,是一种追求艺术的关键动力。当然,灵性在每个少儿身上或多或少,通过后天的努力也是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由此就又产生了少儿的另一个潜能特点,即模仿性,少儿的模仿能力是超强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完全来自模仿,拟人化的少儿歌曲作品更易于孩子们的接受。二是悟性,是对事物的感知力、思考力、洞察力,此时处于儿童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对音乐和歌曲简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儿童的悟性是这一时期的重点。这种悟性是通过群体间交流或别人赞扬可以逐步建立的。因此,这一阶段的少儿歌曲创作应以唤醒儿童悟性为主要创作方向,创作一些适合群体性歌唱的儿童作品,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同时,创作一些具有赏识性内容的作品,积极配合学校的寓教于理的素质教育。

二、与时俱进,不断调整编审思路

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音乐》约刊发近七千首青少儿歌曲。尤其是新改版后的几年,销量可观。不过随着近些年新媒体的出现,纸媒传播受到网络多媒体的冲击影响较大,销量也有所下滑。个别栏目如《音像世界》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故已撤销。在保留其他优秀栏目的同时,《儿童音乐》也紧随时代步伐在特定时期推出专门栏目。如2008年奥运期间,专门设置了《奥运歌声》栏目,发表孩子们积极参与奥运的歌曲。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编辑部多期推出《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专栏,对灾区小朋友进行精神抚慰与心灵关怀。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编辑部专门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栏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进行重点推荐。

《儿童音乐》期刊的编辑坚持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在充分了解作者的理论修养、专业水平基础上,取其所长,舍其所短,对于采录稿件的质量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同时也通过反馈了解所刊发稿件的生命活力和广大少年儿童的审美需求。通过《儿童音乐》发表的作品,在社会上都取得了不错的影响力,简单举例:

在《名家新作》栏目发表的李绅词、谷建芬曲《悯农》。在爱奇艺网络平台播放达24.6亿次;在《音像世界》栏目发表的李明圣作词、鄂矛作曲《卢沟谣》,被教育部收录于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在《音像世界》栏目发表的潘振声作词、沈尊光、石铁民作曲《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被教育部收录于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义务教育教科书;在《音像世界》栏目发表的韩景连作词、平安俊作曲《童心是小鸟》,被教育部收录于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义务教育教科书,辽海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义务教育教科书;在《少儿旋律》栏目发表的阮志斌词、金奇曲《乌鸦与狐狸》,被教育部收录于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义务教育教科书;在《少儿旋律》栏目发表的李众词、颂今曲《看木偶》,2015年央视少儿频道播出;在《少儿旋律》栏目发表的车行词、李昕曲《中国少年》在中央电视台《音乐公开课》栏目播出,由银河少年电视艺术团演唱;在《少儿旋律》栏目发表的李幼容词、晓丹曲《哈哈七巧七巧》在广西电视台《直通2017少儿春晚》节目播出;在《少儿旋律》栏目发表的何正祖词、丁缨曲《我多么羡慕你》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届全国少儿歌曲大赛上被多位选手演唱;在《低幼歌声》栏目发表的李茹作词作曲《夜空开满美丽的花》收录于2013年酷狗音乐《国语新儿歌(二)》专辑;在《歌词推荐》栏目发表的吴珹作词《可可西里》获得2010全国少儿歌曲大奖赛银奖;在《歌词推荐》栏目发表的金鸿为作词《放牦牛的小卓玛》被教育部收录于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义务教育教科书,苏少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义务教育教科书,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义务教育教科书,辽海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义务教育教科书;在《歌词推荐》栏目发表的王光池作词《数大桥》由中央电视台“大手牵小手”栏目播出。

三、儿童音乐创作当下存在的问题

儿童音乐创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笔者发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儿童音乐创作群整体年龄偏大,在应对当代多元化的儿童生长坏境,把握少儿审美需求上稍显力不从心。这提示我们要积极培养儿童音乐创作人才。

2.歌词、歌曲思维成人化,很多作品把成人思想和表达方式注入到了儿童歌曲创作中,而这种表达方式不属于少年儿童的特有思维。这方面在幼儿歌曲显现的尤为突出。希望我们的创作者更加注重在引领低幼的天性、激发幼儿的灵性、唤醒儿童的悟性上下功夫,让健康、乐观、轻松、益智的儿童歌曲成为新时代的创作主流。

3.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必须注意到当下少儿接受音乐的来源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少儿不仅通过传统教育机构接受音乐,而且通过网络实时接受着来自全世界的音乐。这当然会强烈地影响到他们不成熟但相当敏感的审美心理。如何面对这种现实,需要我们的词曲作者、幼教、小学及中学教师包括传媒界深入地思考并找到应对之策。

结语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社会环境、孩子接受新事物的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新时期的大环境下,如何更好地促进少儿歌曲的创作,是我们从事音乐创作和传播者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如《儿童音乐》作为国家级专门传播儿童音乐的主流媒体,应尽快开发自己的官方网站,未来根据需求可开发手机应用,定期开设专栏,培养年轻的词曲作者,根据编委会意见恢复“外国少儿歌曲”栏目等。

针对当下儿童歌曲创作面临时代变化所遇到的瓶颈现象,面对当下少儿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协调行动。建议召开全国性的,有教育界、创作界和传播界人士参与的少年儿童歌曲创作及传播研讨会。以期集中社会力量,取得有理论探索也有实操方案的成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响年轻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孩子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音乐,有了音乐的滋养才能成长得更茁壮。我们处在这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音乐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忘童心、履故知新。《儿童音乐》的作者们有责任为孩子们创作出属于他们的好歌曲。希望广大的作者们更多地写出孩子们的心声,令他们的音乐世界更丰富多彩,让他们在音乐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长大!

刘京 中国音乐家协会《儿童音乐》编辑部编辑

猜你喜欢

儿童音乐栏目创作
关于栏目的要求
《一墙之隔》创作谈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关于乡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
宋明蒙学中的音乐教育对当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启示
创作随笔
文化浸润:儿童音乐教学的审美之维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