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侨胞是建设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以南非客家人为例
2018-01-23邓锐
邓 锐
2018年3月17日,笔者与梅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黄伟华代表市人民政府前往南非,参加南非客家联谊会第五届会长、理监事会就职典礼,陈云生担任第三、四届会长后,祖籍梅县的乡贤温耀滨就任第五届会长。参加此次就职典礼的主要嘉宾有:中国驻约翰内斯堡总领馆副总领事屈伯勋,中国驻南非大使馆领事部副主任谢炎春,以及南非大约堡市公共安全局局长孙耀亨,南非客家联谊会资深荣誉会长李铿发及其他荣誉会长,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主任吴少康,南非客家联谊会前任会长、南非中国深圳联谊会、总商会会长陈云生,约堡第一唐人街联谊会主席潘国伟,南非华侨联卫会所会长何斌祺,南非顺德联谊会会长卢伟亮,南部非洲江苏同乡总会会长陈辉,南非-中国合作论坛主席盛立华,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席韩芳,约堡华星艺术团团长黄晶晶,南非洲广西总商会会长覃昌华,全非洲华人女企业家工商联合总会会长何增林、荣誉会长张晓梅,南非中华辽宁总商会会长方德增,南非洲陕西总商会会长杨军等几十位南非侨领;中国银行副行长高德胜等中资企业代表以及南华寺依淳法师、南非客属会代表、南非各兄弟侨团会员等近千人。
一、南非客家人
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的南非,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有“彩虹之国”之誉。南非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拥有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比勒陀利亚,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为布隆方丹,立法首都(国会所在地)为开普敦。
中国与南非的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客家人为了逃避战乱,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断迁徙,从中原到梅州,客家人骨子里的开拓创新,促使他们为了更加幸福的生活,不断的迁徙,又从梅州到海外。在海外,他们中的一些人继续迁徙,正如,客家人的名言“有钱转(回去)唐山,无钱番(外洋)过番”(意思是在海外发了财才好回国,否则只好从这个侨居地转到另埠,以求谋生),就是对海外客家人具有较广泛流动性的最好诠释。
一些客家人从客家地区迁徙到南非,或者从东南亚等地迁徙到南非等地,客家人是最早涉足南非的华人之一。经过100多年的迁徙,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南非三个首都比勒陀利亚、开普敦、布隆方丹和商业中心约翰内斯堡、德班、伊丽莎白港等地,其中商业中心约翰内斯堡最多。历经数百年的历史演进,南非客家人已广布南非各地,他们在融入住在国主流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逐渐为当地所接受,社会地位不断得到提高。
二、团结拼搏,开拓创新
历经长期的迁徙,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客家人形成了“大同”的思想,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提倡“天下客家一家亲”,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客家是一个没有地域概念的族群,艰难困苦的迁徙铸就了客家人团结合作,开拓奋斗的品德。
在南非艰难的生存生活,白人政府统治时期的各种苛例,再加上南非客家先辈(清朝期间迁徙南非的华侨)以及他们的后代的老者,只会客家和广东方言,不会讲国语,被称之为老侨民,增加了谋生的艰难。为生计,为保护群体的权益,南非客家人继承客家传统,他们摒弃地域观念,靠共同的客家情结和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乡缘关系,团结互助,致力解除苛例,种族隔离政策,南非客家人先是修建各类庙宇、善堂或公墓,这些寺庙既是客家人宗教信仰的精神支柱,也是以神缘作为纽带团结客家人的团体。后来南非客家人又成立了以地缘、血缘、业缘为纽带的各种各样的社团和会馆,随着客家人的日益增加,这些地方成为既是华侨酬神祈福、拜祭祖宗之处,也是他们联络感情,开展福利(救济孤老寡幼、贫病者及办理丧事等)和排难解纷的场所。居住在南非的华人在约翰尼斯堡、伊伸莎白、开普敦、东伦敦德班和金必利先后成立了先后成立了梅县同乡会(又叫梅侨公会)、梅侨商会、南非东伦敦中华会馆、维益社、南非中华公会、南非联卫会所等社团会馆。
虽然海内外的社会环境有了很多变化,但客家人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本色不变,中国改革开放后,南非社团得到大发展,2001年,以南非中华公会为基础,联络一部分台籍人氏和梅侨公会、福建同乡会、上海工商联合会,粤港澳商会等,成立了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面对越来越多的客家人从中国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四川等地进入南非,侨居南非客家人不断增多,时任梅侨公会主席的李铿发是一个非常热心客家事业的人,李铿发的初衷是“取之社会,回馈社会”。50多年来,李铿发在南非侨社中出钱出力,捐资捐物关心关爱南非华人老人院、华人学校、华人体育会等,在华侨社会中,李铿发影响巨大。李铿发深深感到南非必须有一个属于所有客家人的组织,2005年8月28日,在李铿发弟弟李杰发和客家乡亲李凤光、陈云生、陈焕全、温耀滨等共同筹划,经过多方联络,在时任中国驻南非全权大使刘贵今、侨务参赞陈玲、中国驻约堡唐庆恒总领事的大力协助下,在南非具有代表性新、老客家乡贤的支持下,在广大客家乡亲的热烈响应下,秉承“传承客家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宗旨,以“亲缘、地缘、业缘、血缘和文缘”为纽带,为客家乡亲和朋友构筑来往的桥梁,促进客属人才的成长服务,将一个世纪前就成立的“南非梅侨公会”和“梅县同乡会”发展成立南非客家联谊会,李铿发担任荣誉会长,李凤光担任会长。南非客家联谊会回归初心、坚守初心:讲团结、重奉献、善于培养接班人,在客家老前辈李铿发的关心支持下,南非客家联会的两任会长李凤光和陈云生以拳拳赤子之心,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下,南非客家联谊会成为会员团结,团结华社,为侨服务的社团,南非客家联谊会还在德班和伊利莎白等地成立分会,现有会员家庭五百多户,逐步形成一个相当稳定和统一的社会。从南非客家联谊会的前身一个世纪前成立的“南非梅侨公会”和“梅县同乡会”开始,因旅居南非的客家同胞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乐善好施,刻苦耐劳,爱国爱乡,团结共进,在南非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南非客家联谊会的成立光大了这些传统,南非客家联谊会成为南非侨社中最纯洁的团队,成为南非侨界一支爱国爱乡、服务侨界、服务当地的中坚力量,在南非侨社中得到良好评价。
2004年1月,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成立,为侨民侨胞提供警务及法务咨询、沟通、协调等服务。2008年6月18日,南非中华总工会主席客家人Patric钟向法庭陈述,华人在南非在种族隔离时期被列为黑人是遭迫害的族群,经过八年诉讼最终胜诉。由于南非政府的种族政策好转,给了客家人生存和发展空间;由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与南非的关系友好,提高了客家人在南非的社会地位;由于客家人积极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现在生存环境得到较好的改善。
今天,新一届客家联谊将秉承前辈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倾情投入,团结协作,以弘扬客家精神,传承客家文化为己任,在联系乡亲,在建设和谐侨社、平安南非,在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昌盛,在支持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祖国和平统一,在为增进中南两国友好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尊祖爱国,自强不息
华侨华人是“天然的爱国者”,富有爱国传统的南非客家人在为住在国的民族独立、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他们也高举革命旗帜,为祖(籍)国的民主,明智地选择帮助孙中山先生开展民族革命事业,从创办兴中会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无论是经费,还是人员都得到了南非华侨华人的支持和拥护。当祖(籍)国受到侵害时,抗日战争爆发后,南非客家人挺身而出,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为祖(籍)国完整和独立,他们同祖(籍)国人民风雨同舟,不惜倾家荡产,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血泪和生命谱写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当祖(籍)国要发展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兴建公益事业、振兴民族工业时,他们又作出无私的奉献,这就是华侨华人一群由于身居海外,受尽欺凌和压迫,希望祖(籍)国繁荣富强的人。
南非客家人虽侨居南非时间长,但是爱国观念,乡土根源没有变,他们尊祖爱国,坚守华风,心怀乡邦,多以爱祖(籍)国为己任,牢记自己对祖(籍)国的责任,奋发有力,自强不息。老一辈客家人主要经营杂货店、洗衣店、蔬菜店、茶馆和餐馆,受过良好教育的新一代客家人从事制药、电子、电脑、电器、金融、饮食、商贸、旅游、建筑、渔业、纺织等行业,或者成为各行业的专业人士,或者就职于中资企业,不少客家人还加入南非执政党,供职于政府部门,新客家移民以经商为主,不少人也从事各种新兴产业,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都可以看到南非客家人越来越活跃的身影,他们为南非的独立富强,为发展南非的各项事业贡献才华。
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的数量不断增加,群体不断壮大,其中也涌现出一大批知识层次高、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人才,华侨华人群体也以新的姿态和面貌呈现于世界舞台,其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如上世纪30年代,祖籍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的黄兆君从梅州前往南非经商,1952年,在南非生下来黄馨祥,在众多客家人的帮助下,黄馨祥成为名医生,后来移民美国,成为著名企业家、美国华裔首富、世界上最有钱的医生、生物医学界“奇人”、慈善家。
100多年来,南非客家社团的奉献精神延续和发展了客家精神,他们关心支持和帮助客家人在南非的生存发展,他们为侨社的发展默默地奉献。同时,南非客家人对家国的热爱延伸到爱国的义举中,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南非客家人不仅捐献了大量资金,而且购置了大量公债、国债,他们认为既然是支持国家,就不兑换了。因此,至今他们购买的大量公债、国债仍然没有兑换,同时,他们还派出人员回国参战,抗战时期,南非客家青年梁喜华、李长发等回国参加抗战。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南非客家人出钱出力建设美丽的家乡。
今天,中国政府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契合各国人民共同期盼,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开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探索和实践的时候,南非客家人与家乡一道,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厚植中华文明优秀传统,讲好中国故事、客家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南非,增强中华文化在南非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他们发挥侨的优势,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彰显侨的优势,既当“红娘”,又当“新娘”,直接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南非侨领陈云生、温耀滨、熊琰如等投资中国,兴办实业。
正如,在南非客家联谊会第五届会长、理监事会就职典礼上,屈伯勋副总领事所言:南非客家联谊会在传承中华文化、支持祖籍国扶贫救灾、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牵线搭桥及建设和谐侨社、平安南非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主任吴少康也对客家人给予很高的评价:客家人是一个团结奋斗、简朴正直、提倡孝道、爱家爱国的族群。客家人是最早来到南非的中国人。他们在南非发扬中华民族刻苦勤劳的传统,尤其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遭遇不公正待遇的特殊历史阶段,顶着重重压力和苦难,更加坚韧不拔、开拓创业,并取得了辉煌成绩。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是南非客家人能够在南非开创一番天地的法宝,勤劳节俭也是他们成功背后的重要动因。
据侨居南非50 多年的梅州籍侨胞李铿发回忆:我侨居南非50多年,使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华侨(包括华裔)的爱乡和爱中国之心。不管在任何城乡,不管在异国已传了五代、六代的华裔。不管贫富,不管行业,不管政治宗教信仰如何,“都有一颗中国心”。大家自称是中国人、唐人、中华人、炎黄子孙,他们一代传一代,始终保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风俗,从姓名、称呼、婚礼、葬礼、祭仪、礼节、教育直到过年过节等等,一律是沿袭祖(籍)国传统的。若随便问一个华裔:您的祖籍在哪里? 他会很快说出其祖籍。如此庞大的华侨华人群体是中国软实力构建的独特力量,他们在中国软实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进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四、创办学校,传承文化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向南方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客家文化,客家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凝聚力,形成了锐意进取,四海为家,艰苦创业,守望相助,崇尚节俭,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客家精神是客家人的优秀思想、伦理观念与文化习俗的集中表现。
南非的客家人爱家、爱客家、爱民族、爱祖(籍)国,持之以恒,克服重重困难,砥砺奋进,弘扬客家文化,将客家文化、客家精神带到了南非,在南非,客家文化、客家精神和南非的文化互相碰撞,互相促进,互相吸收,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19 世纪后期,清政府开始注重推行保护和利用华侨的政策:设置领事馆保护和管理侨民以及发展海外华文教育等重要侨务活动,中国在海外设立领事馆,保护海外华人,是努力培养中国文化认同的一个里程碑,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重大影响。
客家人移居南非的初期,整个南非只有几间聘请儒士执教的私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重点,没有正式的华文学校。鉴于海外华侨的经济实力及所处地理环境具有战略地位。20世纪之初,得益于时代的进步,华侨华人在南非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很多华侨华人在南非成家立业,养儿育女,侨社对外衍生事务也随着增加,当时的南非客家乡贤钟傅元、李善钦、朱印山、朱磊、李贤盛、李天良、李仕华、林绍长、黄泮坑、黄钧祥和侯湖元等前辈担负解除苛例和分区法案、改善我侨待遇,致力华文教育。虽然南非客家人也曾遭受迫害,南非的华文教育饱经沧桑,华文学校属民校,经费来源于学生学费、个人及团体捐助,在历届政府时紧时松的政策夹缝中生存,也经历了种族歧视的最黑暗时期。如,1950至60年代,当时的李德礼夫妇、林善长夫妇在伊利莎白港学校教书因传播爱国言论而遭南非政府遣返出境,但是在侨社不断努力下,南非客家人创办学校,传承文化的初衷不变,南非客家人潜意识上的家国情怀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出来。在南非,他们将所赚到的钱用于购置产业,兴办中文学校。上世纪20年代,南非客家人在约翰内斯堡、伊丽莎白港、开普敦等地先后开办了华文小学,40年代约翰内斯堡增设了华文中学,50年代以后,华文学校规模得到扩大。他们开办的近代教育,提高华侨华人和当地人民和的素质和文化生活,文教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保持和弘扬中华文化延续百年。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南非客家人坚持“保留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把根留住”, 为了学习一种语言技能、了解中华文化,鼓励后裔进入华校,回到祖(籍)国学习汉语,凝聚了海外华侨华人心向祖国的赤子情怀和向心力。
五、家国情怀,关爱家乡
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已逝的过去,而是连接过去的现在和奔向未来的今天。近代远赴南非的客家人,身在海外心系祖国,他们身上所彰显的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爱国爱乡优良传统、创办学校,推广中华文化以及土生华侨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对当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的借鉴启示意义。
当家里的父老乡亲有困难时,南非客家人都会及时的将钱物寄回家乡,孝敬长辈,赡家糊口。为了繁衍后代,他们中的不少人带着“衣锦还乡”“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汇款或回祖籍买田造屋,修葺祖宗庐墓、家庙、修建寺宇等等。南非客家人对家国的热爱,不仅将从南非省吃俭用下来的积蓄寄(带)回家乡,赡养父母,抚养妻儿,购置房产,购买土地,兴建洋楼;在汕头、梅州等南非客家人出入的地方购置会所,方便南非客家人回家乡,他们还将积蓄寄(带)回家乡,建设家园,南非客家社团会馆还在家乡购置会所、产业,服务回乡同胞。
综观南非客家人的历史和他们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海外侨胞是建设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拓宽全球视野,强化战略思维,精准掌握侨情数据,突出重点任务和重点对象,努力做好新时代侨务工作,将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和宝贵资源,转化为推动我省跨越发展的强大现实动力是我们每一个外事侨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