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龙精神简说

2018-01-23《客家文博》编辑部

客家文博 2018年2期
关键词:客家人磨难共治

人类的历史反复证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这个民族的最根本特征,深深地刻在民族内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只要这种精神不灭,这个民族就算由于天灾人祸等各种原因暂时衰弱,但终究会靠着这种精神重新站立起来,向世界宣示自己的存在。

中华民族凭借着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在其他几大文明相继走向终点后,历经种种磨难而始终顽强地延续着。客家作为源出于汉民族的民系,与汉民族一起历经无尽磨难而顽强地保存了自身,其精神就是中华文化精神最好的代表。而围龙屋作为与客家人相生相伴的民居形式,是客家精神的物质化载体,其所体现出来的围龙精神值得研究。

围龙精神是见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创精神。客家人每一次迁徙都伴随着灾难和血泪,在所要客居的新地方举目无亲,除了自己勤劳的双手几乎一无所有。要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建造体现自己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同时具有良好功能的房屋,最需要的就是一种决心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

围龙精神是融合方圆、善于转化利用的创新精神。围龙屋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外圆内方,可以说是将人类最常运用的两种规则几何形状进行了完美融合。在概念上,人无法想象出一个“圆的方”,但客家人却将圆的方建造成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所在,其中体现出的创新精神令人叹为观止。

围龙精神是共治共建共享的大同精神。从人类意识到自己为人类开始,就同时在脑袋里构思着大同理想。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甚至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在在都体现着人类对大同世界的想象和不懈追求。围龙屋,其从建设之初就要集中全体的智慧和力量,其建成之后也由全体成员共同分享居住,居住在围龙屋内的人,主要按照孔子设计的宗法进行管理。虽然,其共建共治共享的程度和我们现在所要奋力实现的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不可能完全相同或说存在着很大差距,但其体现的大同精神同样光辉夺目。

围龙精神是人与自然相生相长的和谐精神。“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天地人三才,人为其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围龙屋处处体现着人对自然的尊重。不管是用八宅法还是三合法作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围龙屋,都是在模仿《易经》的太极八卦图,展示的都是宇宙生化模型。其设计理念既不现代也不先进,但其与自然浑然一体而绝无突兀之感的建筑理念值得现代人认真反思,其体现出的和谐精神在今天愈显其价值。

猜你喜欢

客家人磨难共治
打造“五维共治”体系 提升居住安全指数
“多元共治”乐融融
客家人
夜里的光
文学里的磨难:经历终将变成铠甲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让磨难为生命着色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食品安全共治 各方需依法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