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说书:土生土长的本土曲艺
2018-01-23徐东智
徐东智
“浦东说书”又称“沪书”,因单手击打钹子,也称“钹子书”、“唱单片”、“敲刮子”,源于田间地头,根植于百姓,是上海市郊,特别是浦东居民十分喜爱的一种草根艺术。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生土长,源于民间
浦东说书是上海土生土长的极具乡土特色的地方曲艺。它源于浦东,是唯一以浦东地名命名的、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民间曲艺。
浦东说书又称沪书、农民书,始于清嘉庆年间。浦东说书通俗易懂,脱胎于佛教劝人向善、宣传因果报应的说唱形式,那些生活在浦东的唱导法师手敲小钹,结合了浦东语言语音语调,自击自说唱,又吸收了浦东的山歌、田歌、盐歌、渔歌即兴创作的旋律,再结合出于佛教歌曲的莲花落,逐渐变成摆脱“梵呗”的“因果调”,故浦东说书最原始称为“说因果”或“因果书”(至今崇明和流传到浙江平湖、嘉兴等地的浦东说书仍称“因果书”)。
由于浦东说书源于民间,不受封建统治阶层重视,史志记载极少,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颐安主人所著石印本《沪江商业市景词》中记载:“茶寮里有说书人,海市蜃楼幻作真,一扇一瓯聊佐讲,偷闲争听味津津。”可见当时“浦东说书”已形成一定规模。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创刊,由孙兰荪等为主要画师,孙家振等为主要撰稿人的《图画时报》营业写真“三百七十三”中,便有记载“说因果”的表演内容和形式的图文。该图题“说因果”图中立者站立街头,用竹签敲击“单片”演唱,周围六人听其说唱,其中有穿马褂的,也有穿“短打”的平民,图中配诗:“手敲小钹说因果,口唱还将手势做,多人环听笑眯眯,只为乡音真清楚。”可见浦东说书在当时已很兴盛。1936年版川沙志记载,清乾隆年间,高桥镇就有浦东说书的书场了。
从业艺人大多是半农半艺,农忙种田,农闲在农村集镇的茶馆演出说书糊口,每逢庙会、节庆时演出频繁,日夜两场演出熙来攘往,门庭若市,余音绕梁。他们以浦东方言表演,一般为单人坐唱,演员拿钹子,身着长衫,演出开始用竹筷敲钹子唱四句诗或词,再唱开篇,后说长篇正本,在长篇时开头也是唱一段,长篇以说为主,时有穿插唱。敲钹子打出许多花样,以渲染气氛,给人美感。钹子声的轻重缓急都是为了表达书中人物思想、感情、动作的停顿和转换。曲调节奏明快,朗朗如诉,有长调、慢调、急调、哭调等。浦东说书的说表既有第三人称的表叙,又有“起角色”第一人称的代言,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描绘故事生动灵活。其演唱曲调优美,具有浓浓的江南水乡风味,加之浓重的浦东乡音,构成了独特的艺术形态,散发出南方曲艺特有的艺术魅力。
形式多样 盛极一时
1949年后,浦东说书在表演形式上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双档、多个档、小组唱和表演唱。演出时演员左手持钹,右手持一根筷子或竹签,称之为“鼓签”或“击心”。用竹签敲击小钹,打出各种不同的节奏。演出前,艺人还常敲击钹子表演击钹技巧,用以吸引观众及静场,称之为“钹子闹场”。“闹场”,以敲击钹子不同部位而产生的音响与左手拇指和食指抵、按钹子产生的不同音色,以及打击钹子快慢而产生的节奏变化来进行组合,可产生十余种不同的技法,用以烘托气氛,调节气息。唱书行腔为上下两句,腔似吟诵。表唱一般用本嗓,演花旦时用假嗓唱,落腔末字有明显的唱腔特征,东乡调、西乡调,两者正好成为上四度的转调关系。评话只说不唱,说表用浦东和上海方言为主,常用醒木、扇子、手帕等道具辅助表演。演员可讲各地方言,武打场面有程式动作,节目大多以讲史、侠义、公案及灵怪为主。
根据《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上海卷》记载,老艺人以师承上推,浦东说书当始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创始人为顾秀春。顾秀春初时只在浦东农村或集镇说唱,后来逐渐去浦西和浦东大城镇演唱。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料缺失,现在还不能理顺师徒代代相传的关系。但以老艺人回忆的传人谱系来看:第二代是高足褚兰芳,他将“说唱因果”广传浦东浦西,在松江领了个徒弟唐振良(第三代)又传到松江、青浦、金山及浙江省平湖、嘉兴等地。褚兰芳传傅炎泉(第三代),又传吴朝荣(第四代),再传张景山(第五代),第六代是季凤山等一代,第七代传至施凤飞等“四大飞”,他们在自己说唱的基础上广收门徒,使浦东说书得以代代相传,传至解放前已有一百五十多人。
1932年时,还出现了两个比较有名的行会组织,浦东说书也走向“职业化”的道路:一个叫“大团开智社”,设在南汇县大团镇;一个叫“上海永裕社”,设在川沙县洋泾顺风茶园,全称为上海市永裕说书研究社。那时艺人占领浦东绝大部分茶园书场,浦西南市老城厢也有演出,可谓盛极一时。
由盛转衰 几经波折
抗战爆发后,说书行会组织全部散伙,从此一蹶不振,从兴盛走向没落。1949年上海解放,成立了“上海市沪书改进协会”。上海浦东县建制时,建立上海市浦东县沪书演出队。1961年浦东县建制撤销时划归南市区,又改名上海市浦江沪书队,也几经波折。
1959年时,上海市浦东县沪书演出队收6名学员,但1961年却因为6名学员全是农业户口,只能解散。1962年浦江沪书队又培养出6名学员,还曾组织上海市沪书会演,可惜之后又遇上了“文化大革命”。1966年6月起基本停止演出。1966年8月被改为上海市红卫曲艺团,1971年12月又被撤销,学员们也只能转业。之后,原浦江沪书队施春年等部分老演员于1978年筹建沪书演出团体,上海浦江沪书队也得以在1979年5月恢复并改名为上海市春江沪书团,队员18人,队部设于小世界内。但1987年上海市春江沪书团全体转业,浦东说书职业演出团体就不复存在了。
浦东说书是地域性汉族民间艺术,既有师徒传承,也是家庭传承,还有社会传承,早期浦东广大农村大部分乡镇都可见说书人的踪迹。人称“浦东说书末代皇帝”的施春年,自幼随父施凤飞学艺,后以季凤山为师,父子师承一人门下。施春年生前欲将他毕生积累的书目、经验和史料保存下来,但随着他的病逝人去艺绝。
由于时代变迁,各类传统戏曲和曲艺传承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城市化迅速变化,乡土文化逐渐消失,浦东说书传承人也难以寻觅。而且浦东说书主要靠师徒口口相传,随着许多说书人相继老去,浦东说书也一度“濒危”。包括浦东说书的市级传承人陈建纬在内,会浦东说书的艺人也只有寥寥数十人。但浦东说书是浦东文化的一个亮点,更是海派文化中的一部分,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2008年6月,浦东说书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蔡镇政府成为浦东说书的保护单位,并为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工作。浦东说书也走进课堂,在校园埋下了传承的种子。北蔡镇中心小学、北蔡中学相继成为“浦东说书”传承基地。北蔡镇中心小学开设唱腔、形体、故事班,学员以小学二年级为主体,训练期为3年。北蔡中学学员以预备班学生为主,还与北蔡镇文广中心联合编撰了《浦东说书教材》,填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浦东说书教材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