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兵法》“明”于吴,而“言”于齐

2018-01-23

孙子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兵学孙武兵法

古兵家齐人孙武是一位值得国人为之骄傲的历史名人。他一生的重大建树有二:一是以“外臣”(汉墓竹简《见吴王》孙武自称;《越绝书》称“吴王客”)的身份,与亡命奔吴的楚人伍子胥、伯嚭一起,佐吴伐楚,以少胜多,取得“五战入郢”(郢,楚国都城)令中原诸侯列国为之震惊的重大军事胜利;二是在继承齐国兵学传统和兵学文化的基础上,对古代战争经验进行了“舍事言理”的总结,创立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兵家学说,为后世留下了一部闪烁古今、影响中外的军事名著。两大建树中,著成《孙子兵法》无疑是他的主要成就。

传世的《孙子兵法》由十三篇组成。宋“武经本”称“五千九百余字”;“十一家注本”称“六千余字”。早在战国后期,这部兵学名著已在北方逐渐流传开来。哲学家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有“境内皆言兵,藏孙(孙武)、吴(吴起)之书者家有之”一说。此后的两千余年间,这部古典军事名著更是被后人奉为指导军事斗争的圭臬。

古往今来,对这样一部杰出的古典军事著作,人们在探求它所昭示的科学真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根求源,去研究其《孙子兵法》产生与形成的文化渊源。远的不说,就近30多年而言,国内兵学界、学术界人士发表了许多著论,多方面阐述和论证《孙子兵法》的文化属性及其成书渊源,出现三种说法:

第一、认为《孙子兵法》深深地扎根在齐国肥沃的土壤,产生于崇尚兵学传统的军事大国——齐国,是齐文化的产物

这方面的著论有:任继愈《浅谈孙子》(1992);安作璋《把孙子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1992);孙开泰《孙武与齐文化》(1992);徐北文《关于孙子的刍荛之见》(1992);张颂之《兵家文化与儒家文化》(1992);王德敏《孙子兵法与齐文化》(1992);谢祥皓、李政教《兵圣孙武》(1992);谢祥皓《孙武军事思想的渊源及其形成》(1992);骆承烈、孙子平《文、武两“圣人”》(1992);顾伟康《〈孙子兵法〉与齐文化》(1992);乐山、吕世忠《中国孙子与齐文化讨论会暨山东古国史研究会第五届年会综述》(1992);李学勤《〈孙子〉篇题木牍与佚文》(1993);逄振镐《孙武、膑〈兵法〉与齐文化》(1993);燕国桢《从思维发展水平三个基本层次看〈孙子兵法〉的产生》(1993);骆承烈《泱泱齐邦盛兵学》(1993);赵金炎《孙子与齐文化》(1993);荣斌《〈孙子兵法〉的时代印记》(1994);黄朴民《孙子评传·齐国·军事家的摇篮》(1994);刘庆《先秦齐国兵学的产生与发展》(1994);李金海《孙武产生于齐原因试析》(1995);黄宝先《齐国兵学基本特征论纲》(1995);刘春志、刘思起《孙子兵法教本·孙子兵法产生的历史背景》(1995);田旭东《先秦齐国兵学渊源略论》(1997);王连升《齐国的军事史·序》(1997);刘庆《先秦南方兵学及其与齐国兵学之比较》(1998);于汝波《孙子兵法研究史·〈孙子兵法〉酝酿产生时期——远古至春秋》(2001);任重《齐国是中国兵学的摇篮》(2002);颜炳罡、孟德凯《齐文化的特征、旨归与本质——兼论齐、鲁、秦文化之异同》(2003);刘斌《孙武对齐国兵学文化的贡献》(2004);于孔宝《先秦齐国兵学的传统与地位》(2005);孟祥才《先秦兵学与齐鲁文化》(2005);李桂生《先秦兵家流派初探》(2005);扈光珉《滨州历史名人——武圣孙子》(2005);宣兆琦《孙子兵法的齐文化内涵》(2005);李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2006);姚有志《齐鲁兵学甲天下》(2007);赵承风《齐鲁文化与齐鲁兵学》(2008);赵承凤、田兆广、高珊《中国兵学发祥地探源·古代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奠基于齐国》(2010);薛国安《兵学双璧的比较研究》(2012);赵承凤《齐国古都临淄在中国兵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2012);黄朴民、冯良《〈孙子兵法〉成书的历史契机》(2017),等。

上述专家学者依据各种历史文献,从“地域文化”“兵学渊源”“齐国地位”“多元学说”、“家世影响”等不同角度对《孙子兵法》产生于“齐”、是“齐文化的产物”作了阐述。代表性的著论有:

1. 谢祥皓、李政教两位先生的《兵圣孙武》,称:

兵圣孙武为什么能诞生于社会大动荡的春秋晚期?原因固然很多,然而其中不可忽略的当是深厚的齐国社会文化背景。正是齐国开放进取的社会政治环境,充满活力的文化特质,悠久长远的兵学传统以及田氏家族的进步倾向和孙武本人的家庭学术渊源等诸多条件的存在和相互作用,才促使孙武能够超越前代军事家脱颖而出,成为光耀当时、泽被千古的杰出历史人物。恰如孔子这位伟大的儒家学说创始人只能诞生于周代礼乐文明传统得到保留最多的鲁国一样,兵圣孙武也不可能产生于三晋、吴越、楚、秦或鲁国,而只能在广袤富饶的东方齐国大地上孕育成长。这是历史的必然。①谢祥皓、李正教《兵圣孙武》。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49~50页。

2. 李学勤先生的《〈孙子〉篇题木牍与佚文》,称:

《汉书·艺文志》载《吴孙子兵法》82篇、图9卷,并未将13篇分列出来。大家知道吗?《史记》本传云:“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闾),阖庐(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这说明13篇系孙武自著,在入吴前业已成书。后来《孙子》篇数续有增益,到《汉志》遂有82篇之多,这种情形与《管子》等类似。②李学勤《〈孙子〉篇题木牍与佚文》。收入《孙子与齐文化——海峡两岸孙子与齐文化学术讨论会文萃》。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版,第3页。

3.吴如嵩主编,刘庆、苏桂亮、初昭仑、于汝波副主编的《孙子兵法辞典》,称:

孙武一生著作,主要是兵法十三篇,计5000字,约草成于齐,入吴后又进行过修改。③赵承凤《孙子与〈孙子兵法〉》,载《孙子研究》,山东孙子研究会主办,2008年第2期。

4. 于汝波担纲主编,于汝波、潘家玢、苏桂亮、季德元、皮明勇五位先生合作撰著的《孙子兵法研究史》,对《孙子兵法》产生的“渊源”,概括成四点:

一、中国上古以来,特别是春秋时期频繁、激烈、多样的战争,是《孙子兵法》产生的源泉和动力。

二、已有的兵学理论成果是《孙子兵法》跃上兵学峰巅的阶石。

三、春秋时期社会思潮对《孙子兵法》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四、尚武崇智的齐文化是培育《孙子兵法》这朵奇葩的沃土。①于汝波主编,于汝波、潘嘉玢、苏桂亮、季德元、皮明勇撰稿《孙子兵法研究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24~29页。

5.赵承风先生的《齐国古都临淄在中国兵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称:

中华兵学是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取得领先全人类的及其辉煌的军事科学成就。而中华兵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尤其从上古到战国时期不论从初期形成之源头,兵家人物之众多、兵学著作之丰富,对战争和军事领域影响之深远,齐国都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稳居先秦各国之首。在齐鲁大地这片盛开中国古典兵学之花的热土上,既有中国兵学发祥之地——齐国古都临淄,又有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人——诞生在齐国的被后人称为“兵圣”的孙武。所以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兵学看齐鲁,齐鲁兵学看临淄。②赵承凤《齐国古都临淄在中国兵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收入《孙子兵学年鉴(2010~2011)》,山东孙子研究会编,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13年2月版,第439~443页。之后,赵先生又作《孙子与〈孙子兵法〉》一文,对孙子兵法的“成书地”谈了他的观点:“孙子兵法是在哪里写的?是在齐国写的还是在奔吴以后写的,回答也是肯定的,是在齐国写的,是‘言之于齐,明之于吴’的。这些文字也是出于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里的记载。……如果孙武不是生活在临淄,而是生活在远离临淄的所谓什么隐居地,与齐都的兵学大家隔离,与身为将军的祖父、父亲、叔父分开,纵然是一个天才神童,也难以写出惊世之作。”由此,他得出结论:“《孙子兵法》产生于齐都临淄,它有着丰厚的兵学理论基础,深刻的社会思想影响,浓郁的尚武崇智文化的熏陶,广远的社会实践渊源。它是中国远古时期的军事思想与春秋末期军事实践相结合的产物。”③

6. 黄朴民、冯良两位先生的《〈孙子兵法〉成书的历史契机》,称:

孙武撰著《孙子兵法》,乃是时代的要求,这是《孙子兵法》诞生的宏观历史背景。尽管诸侯列国都在研究军事、培养军事人才,但是哺育孙武成长的故土齐国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齐国主要位于今山东省境内,也占有今河北省的一小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这样的背景下,著名的军事家在齐国大地上不断涌现,精彩的军事理论著作也纷纷面世。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兵学著作大部分都诞生于齐鲁大地,收入《武经七书》中的五种先秦兵书,属于齐地兵家系统的就有三种:《司马法》《孙子兵法》《六韬》。另外,据《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载,齐国的重要兵学著述还有《齐孙子》(即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孙膑兵法》)八十九篇)《子晚子》(今佚)三十五篇。……这充分显示出齐国兵学在中国古典兵学发展史上所占据的统治地位。这样的特殊环境,对于孙武创作《孙子兵法》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①黄朴民、冯良《〈孙子兵法〉成书的历史契机》,载《文史知识》,中华书局2017年10月版,第70~76页。

第二、认为《孙子兵法》书成于“吴”,提出“孕育《孙子兵法》的基因是齐文化,而“产生《孙子兵法》的土壤是吴文化”

这方面的著论有:罗世烈《〈孙子兵法〉与吴文化》(1993);管正《〈孙子兵法〉成书渊源探析》(2000);杨善群《孙子本事新论·孙子隐居哪里撰成兵法》(2005);管正、虞先泽《〈孙子兵法〉与吴文化探析》(2005);谈世茂《〈孙子兵法〉十三篇诞生于吴地》(2006);吴如嵩、霍印章《论孙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孙子兵法的吴文化特征》(2006);杨善群;《孙武本事新论》(2005);吴荣曾《先秦兵法与孙子兵法》(2006);孟世凯《吴文化、孙子与苏州》(2006);徐亚春《浅谈春秋时期吴文化和孙子兵法的关系》(2006);杨善群《〈孙子兵法〉与吴文化的几个问题》(2006);吴如嵩《再论〈孙子兵法〉的吴文化属性》(2006);管正《吴文化是产生〈孙子兵法〉的土壤》(2006);黄俊度、谈世茂《浅谈吴文化背景下的孙子文化》(2006);汪育俊、俞朝卿《孙武对句吴文化的杰出贡献》(2006);王卫平《论吴国的兵学成就》(2006);李直《吴文化和〈孙子兵法〉的魂》(2006);徐亚春《浅谈春秋时期吴文化和孙子兵法的关系》(2006);汪育俊《孙子文化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舟侠《〈孙子兵法〉和吴文化的文脉融会》(2011)等。

上述专家学者从“吴文化”的产生、形成及其“表征”,对《孙子兵法》的文化属性作了新的探索。代表性的著论有:

1. 管正先生的《〈孙子兵法〉成书渊源探析》,称:

吴国山明水秀,河网交错,居民以舟代步,是典型的水乡泽国。吴人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等都有别于齐鲁楚地。吴地人民制造了辉煌的吴文化,吴文化孕育于水文化。吴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吴侬软语、稻、茶、蚕桑、渔、桥、服饰文化以及书画等,都与水的特性有关。孙武受到吴文化的哺育,尤其对水在军事上的利和害,更有了透彻的认识,在撰写兵法时也就更充实、更完善了。②管正《〈孙子兵法〉成书渊源》,收入《传统文化研究》第8辑,白山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34页。此后,管先生又作《吴文化是产生孙子兵法的土壤初探》,称:“从吴国军事文化的特色、吴国指导战争的“诡诈”战略思维的特征、吴国地形地貌特点、吴国政事特色四个方面作了论述。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没有吴文化土壤,是不可能诞生这部军事理论的参天大树的。”③管正《吴文化是产生〈孙子兵法〉的土壤》,收入《孙子与吴文化研究》(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06~115页。

2. 杨善群先生的《孙子本事新论》,在“孙子隐居哪里撰成兵法”一节中称:

我过去写《评传》时,由于可据资料稀少,就相信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的说法,称孙武初来吴国,“隐于罗浮山之东”。又查宋谈钥《嘉兴吴兴志》。得知“罗浮山在(长兴)县东二十五里”,即今浙江长兴县东南。我在此作考证时,就心存疑惑。孙武避乱奔吴,长途跋涉来到吴都已十分劳累,为什么还要绕过半个太湖,向西南行百余里,跑到如此偏远的地方?现在看来,冯梦龙所述完全是小说家的虚构,是不能当作真实的历史记载来读的。1998年,有学者在第四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论文,辨明孙武避乱奔吴后隐居在苏州市西郊穹窿山东的茅蓬坞中撰著兵法。当我读完这篇论文后,觉得茅塞顿开,多年萦绕在我心头的疙瘩解除了。这真是孙子兵学研究的又一珍贵发。①杨善群《孙武本事新论》。滨州学院学报,第21卷第5期。2005年10月。第93页。此后,杨先生又发表《〈孙子兵法〉与吴文化的几个问题》,称:“最后从情理上讲,孙武因避乱和寻求发展机会而由齐国南奔吴地,正遇上吴国也处于多事之秋。他必然要在吴都周围寻找一个隐居之地,暂避吴统治集团内部的恶斗。而穹窿山的特点正是其最佳选择,根据近年的多方考查,这里有孙武隐居的传说。与伍子胥的隐居地甚近,周围还有孙武演兵场、二妃墓、二妃庙等遗址,故孙武隐居著兵法地非穹窿山茅蓬坞莫属。”②杨善群《〈孙子兵法〉与吴文化的几个问题》,收入《孙子与吴文化研究》(上卷),苏州市孙武子研究会、苏州市孙子兵法国际中心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57页

3. 吴如嵩、霍印章两位先生的《论孙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在“产生《孙子兵法》的土壤是吴文化”一节中称:

作为一部石破天惊的《孙子兵法》在吴国问世,绝不是偶然的。它既与当时吴国的政情、军情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孙武在吴国“辟隐深居”,洞察吴国国情有着必然的联系。《孙子兵法》问世之时,齐国早已丧失了齐桓公称霸时的辉煌,姜齐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尽管齐景公在霸业上也有一些表现,但内政外交一片颓势。厚赋重利,民心动荡,社会危机四伏。毫无疑义,一部锐意进取、力图称霸、敢于主张‘伐大国’的《孙子兵法》不可能产生于当时的齐国,不可能产生于这样一个濒临末世的姜齐政权和毫无生气的社会环境之中。由此,文中提出了两个命题,并作了阐述:第一,“孕育《孙子兵法》的基因是齐文化”。称:“孙武是齐人,出身于陈(田)氏家族,他的祖父陈书(孙书)是一位战将,这三点决定了孕育《孙子兵法》的基因是齐文化。”第二、“产生《孙子兵法》的土壤是吴文化”。称:“关于《孙子兵法》的吴文化特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服务于‘兴霸成王’的政治要求,是《孙子兵法》吴文化属性的重要表征;二是《孙子兵法》中含有明显的吴文化特征。”③吴如嵩、霍印章《论孙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收入《孙子与吴文化研究》(上卷)。苏州市孙武子研究会、苏州市孙子兵法国际中心编,主编:黄俊度。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37页。

4. 刘亦冰先生的《孙子兵法与吴越文化》,称:

《孙子》一书,从写作动机、酝酿起草,直至最后修改定稿,均离不开吴国对外征战的特定环境;《孙子》一书中包括的诸多吴越特色,又说明这部伟大著作根植于吴越兵文化的土壤;孙武在吴的战绩,更使孙武真正名副其实、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著名军事家。④刘亦冰《〈孙子兵法〉与吴越文化》。收入《孙子与吴文化研究》(上卷)。苏州市孙武子研究会、苏州市孙子兵法国际中心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93页。

第三,认为《孙子兵法》为齐文化和吴越文化共同孕育而成

这方面的著论较少,就目前所知,有:于敬民、于建华的《〈孙子兵法〉为齐与吴越文化共同孕育而成例证十二》。两位先生称:

孙武在公元前512年为吴将之前,其社会实践主要在齐国。为吴将后的全部实践则在吴国,且其重要性和时间上远远超过在齐国。齐国悠久的兵家传统、军事人才事迹、重大的历史军事活动、兵家理论,这些齐文化的内涵对孙武撰著《孙子兵法》提供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孙武在齐国的社会实践阶段,使他写出了兵法十三篇,这是受齐文化影响而不是吴文化影响的十三篇。孙武为吴将后,体验和感受到的是吴越文化,特别是吴越文化中的军事思想的影响,因而今天人们所见到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带有浓厚的吴越文化色彩。”正是基于上述理由,两位先生得出结论:“《孙子兵法》源于齐文化,而善于吴越文化。也就是说,《孙子兵法》既不是单纯的齐文化产物,也不是单纯的吴越文化产物。既体现了齐文化的特色,也体现了吴越文化的特点。《孙子兵法》是齐文化与吴越文化的融合,齐文化与吴越文化共同孕育产生了《孙子兵法》。①于敬民、于建华《〈孙子兵法〉为齐与吴越文化共同孕育而成例证十二》。收入《管子学刊》,1992年第3期。

对于上述三种说法,笔者以为就《孙子兵法》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和细致缜密的思想体系而言,齐文化特别是齐国兵学文化和兵学传统,以及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在齐鲁大地兴起而对孙武产生的影响是第一位的;而吴越文化特别是兵文化对孙武产生的影响是第二位的。它们之间毕竟有“主”与“次”、“ 源”与“流”之别。本人同时认为:对于地处南方蛮夷之地、尚未形成成熟的兵学文化的吴国而言,《孙子兵法》毕竟是一种“外来文化”,而非吴地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笔者曾在《孙武研究新探》(注:2002年初版本)一书中作有《〈孙子兵法〉草成于齐而诞生于吴》,认为:

所谓“草成”,是说《孙子兵法》早在孙武入吴以前已初步形成,齐地和齐文化是它的“母体”。所谓“诞生”,是说孙武在齐地孕育并草成的兵法十三篇是在他来到吴地后方始问世,犹如妇女“十月怀胎”在“齐”,而“一朝分娩”在“吴”。之后,经过与吴王阖闾问对、吴伐楚的军事实践以及在吴地受到的文化影响,孙武把从齐国带来的兵法十三篇作了修改、充实,在功成身退之后,收授门徒,让更多的后生从他的兵法著作中得到启示,得到继承和发展。现在人们读到的《孙子兵法》十三篇,篇首都以“孙子曰”开头,可以说是他弘扬兵学的一个明证。

《孙子兵法》究竟是在“齐”还是在“吴”著就?其文化渊源主要是“齐文化”还是“吴文化”,或者是“齐文化”与“吴文化”交融的产物?这个问题可以继续探讨。不过,1972年4月山东临沂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兴许能帮助我们作进一步思考,从而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

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子孙”(《史记》语)。他在自著的《兵法·陈忌问垒》篇中曰:“明之吴越,言之于齐,曰智(知)孙氏之道者,必合于天地。孙氏者……”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对此句释为:“这里大概把孙武、孙膑的军事理论作为一家之说看待。‘明之吴越’,是说孙武运用此种军事理论于吴越;‘言之于齐’,是说孙膑以此种军事理论言之于齐威王。由于兼包两个孙子而言,所以称‘孙氏’,不称‘孙子’”。

笔者细察“明之吴越,言之于齐”, 以为“前句”与“后句”既是对称又是互为联系的“复合句”。就字义而言,“明”的一个义项是“公开”(见《汉语大词典·明》),整理小组依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云孙武“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对前句作出的解释是准确的。而对后句的解释,似有商榷之处。“言”的一个义项是“学说”(见《汉语大词典·言》),如《孟子·滕文公下》所云“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司马迁作《史记》,在《报任安书》篇中,自云:“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穷天人之际,通古人之变,成一家之言。”两处记述中的“言”字,字义相同,都把“言”字当作“学说”。由此可见,后句在于说明孙武的军事学说,立言(著书)于齐,根植于齐。而从《孙子兵法》初步作成的时间上判断,“言之于齐”必早于“明之吴越”。《史记》作者司马迁《孙子吴起列传》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更印证了孙膑所言。再说,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子孙”,学术界公认《孙膑兵法》乃受益于孙武,按照春秋礼制,孙膑作为孙武的后裔,是绝不会把自己与他的先高祖孙武并立齐名的。故而,把“言之于齐”释为“孙膑以此种军事理论言之于齐威王”,愚以为是欠妥的。

在此,笔者引用日本汉学家谷中信一的《〈淮南子·兵略训〉论略》。他对《孙子兵法》的文化渊源,有这样一段叙述:

现行《孙子》十三篇,但《汉志》说“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关于作者孙武,班固自注有“臣于阖闾”之说,可知他是春秋时代曾供职于吴王阖闾的、非常活跃的战略家。但人们不应只盯着孙子在吴的经历,而应仔细琢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开头一段话:“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这说明孙武本是齐人,在去吴国之前,已经以兵法知名或已撰成了兵法书,可见他的思想是在齐国齐文化圈中定型的,甚至连语言也保持着较浓的齐地特点——清代学者俞樾就曾指出《孙子》中使用了不少齐语。

关于《孙膑兵法》的作者,《汉志》载“齐孙子八十二篇”,肯定他是齐人,说他是孙武逝世百余年后活跃在战国时代的战略家。孙武是齐人,孙膑也是齐人,而且据《史记》说孙膑是“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二人的兵书在诸多概念范畴上又相通相近,兵法思想具有同一的倾向,可证他们与齐文化有不解之缘,和齐文化有着非同寻常的深度连结,《孙子兵法》不是孙武以来在吴形成的,而是在齐继承发展起来的。①谷中信一《〈淮南子·兵略训〉论略》。收入《孙子学刊》。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编,1993年第3期。

中国历史学家钱穆先生作有《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尽管他认为“则武殆即膑名耳”,然而在“夹注”中,他对《孙子兵法》一书指出:“书中论用兵地形皆切适于中原,未见其为其吴越水国之事也”。②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卷三)第263页。

总之,齐国兵学甲天下,其悠久的军事文化传统与浓厚的兵学氛围,应该是孙武著就兵法13篇的主要条件和依据,这是“理证”;而孙武的“后世子孙”孙膑所云“明之吴越,言之于齐,曰智(知)孙氏之道者,必合于天地”,更是《孙子兵法》“明”于吴,而“言”于齐的最有力的“实证”。

猜你喜欢

兵学孙武兵法
兵学商用人物
——刘家文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兵法大师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孙武练兵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
孙武故里今何在?
熟读兵法,何至两极?
《孙膑兵法》对《孙子》兵法的发展
“兵学泰斗”——蒋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