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孙子的“无为而无不为”
2018-01-23王廷文
王廷文
我们知道,“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的主要思想,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的思想观点。老子思想的精髓,深蕴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之中。其实,《孙子兵法》中也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只是孙子没有像老子一样提出这一概念,而是将“无为而无不为”运化于军事活动和军事谋略,完美体现在了“不战而屈人之兵”②《孙子兵法·谋攻篇》。和“全胜略”战略思想之中。
一、“不战”——孙子“无为而无不为”在战争观上的反映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讲述战争战略的奇书,最重要的是它的全胜之道,而全胜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战”,即“不战而屈人之兵”,它是《孙子兵法》的灵魂,是孙子全部战略思想的制高点,是孙子超越时代的杰作。
1.孙子“不战”思想的含义。正确理解“不战”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不战”的本义。在古代,“不”字是个多义词,即有“否、非、无”等否定含义,又有“勿、未”等未定含义。穆志超先生《孙子学文存》一书中解释,“(不战)此处有二义:一是否定,即不必交战,只用‘伐谋’、‘伐交’就可以取得胜利;一是‘未’义,即在开战之前,多方设法削弱敌人,‘先胜而后求战’。许多注释只释前义而忽略了后者”③穆志超:《孙子学文存》,白山出版社2010年10月版。。按照穆先生的解释,“不战”即“非战”“无战”“未战”。孙子借此阐释战争战略上的“不战”,正是沿用了“不战”的本义。
《孙子兵法·谋攻篇》列举了“不战”的几种境界,即“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是通过运用谋略挫败敌人,其次是运用外交手段挫败敌人。台湾中华战略学会李启明先生在《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战略学》一书中,将“不战”划分为三个层面,也暗合孙子此道。李启明先生所说的最高层面,是不经过战争,而仅用外交、政治、经济、心理等手段与“弭兵”政策,既能达成国家的政策目标。这可以说是“不战”的最高境界;第二个层面,就是尽量不经武力战,或者少用武力战,尽量以外交、政治、经济、心理等手段,必要时在有限的武力配合之下,屈服敌人,达成国家政策目标或战争目标;第三层意义,是不经过会战(决战),仅凭创造有利的战略态势(状况),即可使敌人屈服,或者形成有利的战略态势之后,仅以轻微的会战,用最小的代价而能赢得最大的会战胜利,做到“兵不顿而利可全”,也能算作是“不战而屈人之兵”①李启明:《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战略学》,黎明出版社2006年。。
2.孙子“不战”思想的哲学内涵。《孙子兵法》被称为“武经之冠冕 ”,有“百世谈兵之祖”的美誉,为历代军事家所顶礼膜拜。时至今日,《孙子兵法》的影响早已超出了中国的范围,为世界所公认。究其原因,就在于《孙子兵法》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一特定阶段战争作出一般意义上的解释,而是针对战争现象最深层次原因和规律的揭示,包含了人类普遍的价值理念与思考在里面。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指出:“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二千多年前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②孙中山:《三民主义》,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孙中山先生不仅指出了《孙子兵法》属于军事哲学的范畴,而且进一步指出了其在中国兵学文化中所占据的突出地位。20世纪30年代,著名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在写《中国哲学史》时,认为兵家著述是哲学以外的东西,没有收入《孙子兵法》。然而,在1962年,冯友兰先生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正式把《孙子兵法》收了进去。他评价说 :“ 它(《孙子兵法》)是古代一部优秀的兵书 , 也是一部出色的哲学著作。”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孙子出身于军事世家,在传承家学的同时,吸收、借鉴前人关于战争的论述,运用军事唯物主义、辩证法等哲学原理,加上对战争本质的把握,撰著兵法十三篇,一举将其军事思想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这其中最能代表其哲学高度的,是孙子在“无为而无不为”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不战”思想,即“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略思想。
3.孙子“不战”思想来源于“无为而无不为”。孙子的战略“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是这一战略思想的出发点,是指导原则;而“不战”的哲学基础,则是孙子内心深处的慎战思想,是孙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客观反映。可以这样说,孙子世界观中的“无为”,衍生出了“不战”思想;孙子哲学层面的“不战”思想,又衍生出了战争战略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将用兵的艺术进行高度凝练和概括,并将自己世界观中的“无为”思想即哲学层面的“无为”观,巧妙融合进这门军事艺术之中,从而提出了战争战略上的一种全新的观点——“不战而屈人之兵”。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在《兵以诈立——我读孙子》序言中说:“《孙子》是一部兵书,但不是一般的兵书,而是具有战略高度,带哲学色彩,侧重于运用之妙的兵书,在兵书中地位最高,是经典中的经典。”④李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中华书局2006年版。我们不妨接着李零教授的话,这样说,“不战”是这部经典兵书的灵魂,而“无为”则是支撑其军事谋略大厦的哲学基础。
二、“道无为”——孙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根源
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无为”,反映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就是反战、不战。而孙子的“不战”思想,正是“无为”世界观在战争战略上的客观反映和体现。从“道无为”这个哲学层面上分析,孙子、老子的思想是相通的。
1.孙子“不战”与老子“无为”思想的关系。老子《道德经》中有许多反映战争的语句。如:“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①《道德经》,第三十、三十一章。老子认为,国家不要以武力逞强于天下,因为军队待过的地方,经济凋敝;战争之后,灾荒连年。所以老子认为,战争乃不祥之物,人们应该厌恶它,应该远离它。正因如此,孙子“不战”思想的来源,大多数专家认为来源于老子的“无为”。 如南怀瑾等大师认为,《孙子兵法》源于老子的思想,孙武的军事哲学思想及所著《兵法》十三篇,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体现着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用道家的“无为”看孙子的“不战”,会使我们对“不战”理解得更加透彻。
与此相反,也有专家认为老子的思想来源于孙子。 1984 年李泽厚先生在《哲学研究》第4期发表文章《孙老韩合说》,认为“中国思想,从《孙子》的军事辩证法发展到《老子》的哲学思想,从《老子》的哲学思想发展为《韩非子》的帝王术,……都是不可辩驳的事实。”持这种观点的还有何炳棣先生,何氏在其文章《有关〈孙子〉、〈老子〉的三篇考证》中提出,《老子》的辩证思维来源于《孙子》,《老子》书中辩证词组及论辩方法大都衍生于《孙子》。就辩证思维而言,《孙子》为《老子》之祖。②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华书局2012年6月印刷。
无论是孙子的思想来源于老子,还是老子的思想来源于孙子,因为他们同处于一个时代,其思想都深受时代的影响,必然带有时代的印记。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孙子“不战”和老子“无为”思想产生的根源,应该是起于春秋中期的“弭兵”运动。
2.“弭兵”运动对“无为”思想的影响。“弭兵”运动对春秋时局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是推动春秋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老子和孙子,以及同处一个时代的孔子、墨子,他们同普通民众一样,从现实社会里看到、听到和悟到,诸侯国之间连年的征战、杀伐,无数次的战争给民众带来的灾难,所有社会乱相都是掌权者的为所欲为、恣意妄为和穷兵黩武引起的,归根到底都是人祸。所以,他们都反对战争,采取种种方式来制止战争的发生。
四位杰出的思想家在意识形态上各有建树,自成体系,观点明确。在政治观点和治国主张上,四大家也是针锋相对、相互攻击。然而,唯独在对待战争的问题上,四大家又空前的统一,都持慎重态度,都反对战争。这难道是巧合吗?显然不是。这是春秋末期社会时局的写照,是他们所处时代民众的真实要求。在各自的政治主张中,孔子讲“慎战”,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老子推崇“无为”,孙子力主“不战”。
孙子作为军事家,和老子一样认为兵事不祥,希望尽量用非军事手段解决战争问题,主张“不战”。他一再告诫人们对待战争要慎之又慎,不要擅动刀兵。《孙子兵法·计篇》开篇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要求统治者对是否发动战争、参与战争,在战前一定要认真考察、研究和论证,绝不能以自己的喜怒、好恶而轻开战端。即使不幸卷入战争或迫不得已发动战争,也要尽可能快速结束战争。对此,《孙子兵法·作战篇》指出,“兵贵胜,不贵久”“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孙子“不战”思想还体现在具体战略、战术上。《孙子兵法·谋攻篇》指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从“无为”哲学思想出发,站在军事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用兵最高境界。世界上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其所体现的主要思想竟然是“不战”,这恐怕是孙子留给我们后人最大的一笔财富吧!
3.“无为”思想的真正根源。孙子、老子二人在思想上的相通性,在学术界早有公论。无论是孙子的思想来源于老子,还是老子的思想来源于孙子,既然他们同属于哲学的范畴,我们不妨从中国古代哲学源头上寻找他们共同的哲学基础。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中发现了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即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和老子的《道德经》(甲乙两种),并抄写在一块绢上。《黄帝四经·道原》载:“一者,其号也,虚其舍也,无为其素也,和其用也。”一是道的名号,道寓于虚空;无为是道的本质,道是顺其自然的;“和”是道起作用的方式。《黄帝四经·道原》认为,道是未有天地以前的太虚浑沌状态,道是无所不包的。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又是万事万物的总规律。除了这个总规律之外,各种具体事物又各有它不同的规律,叫做“理”,是由道派生的。
很明显,老子的《道德经》直接汲取了《黄帝四经》的哲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引伸和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从而变成自成体系的一家之说;而孙子则将《黄帝四经》的“道无为”哲学思想具体应用到军事谋略和战略之中,形成一套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核心的军事理论体系。从“道无为”这个哲学层面上分析,孙子、老子的思想是高度相通的,它们共同的思想基础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三、“全胜略”——孙子“无为而无不为”在军事战略上的体现
基于“道无为”哲学高度,孙子提出了哲学层面的“不战”思想,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军事哲学。“不战”是一种理想与现实、战争与和平相结合的战略思想,是一种超越常规军事斗争的大思路、大谋略、大智慧,是涵盖古今所有战争规律的军事哲学。孙子的“不战”不是理想主义,不是空中楼阁,它建立在自己的哲学基础之上,有牢固的哲学根基,因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正如道家推崇的“无为而治”,“无为”不是“不作为”、什么也不做,无所事事,而是“道常无为而不为”,是顺应天道,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即所谓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①《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孙子力主的“不战”,也不是逃避战争,害怕战争,一味屈从求和,而是顺应“战道”即战争的规律,主动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再配合必要的军事活动和军事打击,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是“胜于先胜”,是“自保而全胜”②《孙子兵法·形篇》。。
《孙子兵法·谋攻篇》:“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谋攻的最高法则是什么?“必以全争于天下”,这就是孙子的“全胜”战略思想,即孙子的“全胜略”。“全胜略”是孙子“无为”观、“不战”思想得以实现的途径和方式。试想,能够在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军事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达到了主客观意义上的“全胜”,营造出一种足以使敌人屈服的无比强大的“势”,“不战”自然可以达成,“无为”自然可以实现。故孙子曰:“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③《孙子兵法·形篇》。。
1.政治上的“全胜略”。孙子“不战”思想是一种进步的人道主义的军事思想,是把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完美结合并突出政治斗争的军事思想。孙子认为,战争作为政治斗争的一种极端形式,一国之君必须慎重对待,高度重视,不是迫不得已绝不用兵。《孙子兵法·计篇》分析了决定战争胜败的“五事”“七计”,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看哪国的君主更有道,政治更清明。《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孙子分析预知顺利的五种“知胜之道”,“上下同欲者胜”为其一。另外,孙子还提出“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强调君主和将的关系和谐也决定战争的胜败,指出:“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君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将领的军事指挥,避免出现“乱军引胜”的局面;反过来,“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当竭尽全力、尽忠效命,大胆决断,“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①《孙子兵法·九变篇》。“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②《孙子兵法·地形篇》。孙子分析清明的政治统治还应该做到“令文齐武”“与众相得”。《孙子兵法·行军篇》中:“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实行政治上的怀柔宽仁统一民众的思想,通过严厉的法律手段使大家步调一致,使君主的命令能够顺畅地贯彻执行,最终达到社会和谐,政治安定,实现“不战”就有了坚固的政治基础。
2.经济上的“全胜略”。孙子洞察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关系,重视经济发展和军事实力的累积。《孙子兵法·作战篇》:“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孙子认为,进行战争前首先要计算战争所耗费的粮食、器械、车马、用具等物资,要保证战备物资的充裕供应,这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考量战备物资是否充裕的标准是:“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既然战争的消耗这么大,那么一旦发生战争,就要速战速决,不可旷日持久:“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同时,为保证战争物资的充足,消弱敌人的实力,孙子还提出了“胜敌而益强”的战争观:“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3.外交上的“全胜略”。孙子“不战”思想强调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故孙子特别重视伐交,即破坏敌人的外交关系。其实,伐交也是伐谋的一部分,是大战略上的伐谋,共同为实现“不战”战略目标服务。孙子伐交的原则是:“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③《孙子兵法·军争篇》《孙子兵法·九地篇》。即先要了解敌人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然后,再针对敌人的谋略“有的放矢”的制定相应的策略:“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④《孙子兵法·九变篇》。为达到伐交的目的,作为伐交的基础,还要善于“谋势”“造势”和“用势”,形成对敌人的高压态势和军事威慑力。“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⑤《孙子兵法·势篇》。。通过提升经济和军事上的威慑力,最终达到伐交的目的。“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⑥《孙子兵法·九地篇》。。
4.军事上的“全胜略”。战略方面,集中体现在《孙子兵法·形篇》当中。孙子强调:“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战争之前,首先要进行“庙算”,仔细计算胜负的概率,做到自己不可战胜,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在力量不如对方的时候,要善于保全自己:“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绝不可盲目致战,草率对敌。“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战术方面,集中体现在《孙子兵法·势篇》当中。孙子强调,要坚持做到“正合奇胜”、出奇制胜,“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善于把握虚实的转换,“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有效地调动敌人,从而形成我强敌弱、我众敌寡的态势。“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①《孙子兵法·势篇》。要始终牢牢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要“能为敌之司命”。实际作战中,要做到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通过“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②《孙子兵法·虚实篇》。,达到以众击寡、避实击虚的目的。要懂“迂直之计”“分合之变”,还要能治心、治力、治气,灵活运用作战的方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③《孙子兵法·军争篇》。。另外,为将者还要通于“九变之术”,懂“行军之策”,知“五危之害”,察“九地之利”,善借“水火之威”,得“用间之妙”。
总之,孙子“全胜略”是顺应和遵循战争的规律,通过积极备战,在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军事实力等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综合一切非军事手段,辅助必要的军事打击,击垮对手的信心和斗志,迫使敌人屈服,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标。孙子哲学层面的“无为而无不为”,是其“全胜略”战略思想的基础;“全胜略”是孙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在战争战略中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