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河文化与兵学文化(一)

2018-01-23

孙子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兵学夫差吴国

中国大运河文化和中国兵学文化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的开凿、开通、漕运、航运和充分利用,与中国历朝历代的战争、战事和军队建设息息相关。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孙子兵法》的问世几乎在同一时期,2500多年来所形成的运河文化和兵学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认真研究这两大文化的独特优势、有机融合、作用发挥等,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一、吴国开凿邗沟与孙武向吴王献“十三篇”

世上无独有偶、历史巧合之事并不鲜见。大运河文化的起源和《孙子兵法》的诞生竟然都在中国春秋时的吴国。春秋末年,成长于齐国军事之家的孙武为避难在吴国“避隐深居”①《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期间,结识了在吴国避难、一度“退而耕于野”②《史记·吴太伯世家》。的楚国军事家伍子胥,相同的遭遇使二人结为好友知己。当伍子胥成为吴王阖闾的行人(相当于宰相)后,便以讨论兵事为由,多次向吴王举荐孙武。公元前512年,吴王答应用高车驷马礼聘孙武携兵书来见,果然发现孙武秉性刚直,有鸿鹄之志,且学识渊博、谈吐不凡,尤其是他献出的“十三篇”,更是以约赅博、以简驭繁,在精准的概念和凝练的语言中包含了极深邃的思想,从而对其倍加赏识。后经过“吴宫教战”的演练,对其信任有加,委以重任。此时,中国历史上以“十三篇”为内容的《孙子兵法》横空出世,并开启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纪元。随着历史的深入发展,《孙子兵法》被誉为“兵经”“武经”“世界第一兵书”,孙武被誉为“兵圣”“武圣”,智慧的化身。明人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对孙武和《孙子兵法》给予高度评价。

《孙子兵法》使吴王阖闾受益匪浅,促使他“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③《吴越春秋》卷四。。在伍子胥、孙武等人的辅佐下,吴国国力强盛,军队雄壮,具备了与强国抗争的实力。伍子胥为复仇攻克楚国而开挖运河,使吴国的战船顺利到达楚境,经过激烈战争,吴军攻破楚国都城郢。后来秦出兵救楚,击败吴师。越国也乘机攻吴,吴国只好退兵。在此后与越国的战争中,吴王阖闾受伤而死。他的儿子夫差继位后,励精图治,立誓报杀父之仇,吴国势力蒸蒸日上。夫差二年(前494),吴军伐越,在夫椒(今江苏太湖椒山)大败越军,乘势攻破越国都会稽山城。越王勾践卑辞言好,俯首称臣,并被迫到到吴都(今苏州)做人质。吴王夫差以为在江南没了敌手,于是决心北上与齐、晋一决高低,争当中原霸主。

吴国地处水乡泽国,“以船为车,以楫为马”①《吴越春秋》卷六。,舟师是吴军的优势所在。军队要北上争霸,首先要解决水路运输问题。当时从吴国到达中原的唯一水路是由长江入海,再由海上北行进入淮河。海上风急浪险,行船安全难以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吴王夫差总结了伍子胥开挖运河的经验,在其即位的第10年(前486),便开始开凿由长江直达淮水,即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南北走向的人工运河。在开凿运河的时候,夫差在运河入江处修筑了一座城池,名叫邗,运河因城得名,称为邗沟。“邗沟”便是京杭大运河的渊源。吴国开凿邗沟(运河)与孙武向吴王献《孙子兵法》相隔26年。至此,兵学文化与运河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公元前485年春,邗沟凿通后,吴王夫差率军北上,他的船队从邗沟抵达淮水,又由淮水入泗水,一直到达鲁国。吴军会同鲁、邾、郯三国军队攻打齐国南部。此前,夫差曾和齐悼公相约,联合攻伐鲁国,由于齐鲁两国重新修好,齐悼公拒绝伐鲁,夫差乃转而联合鲁国进攻齐国。迫于吴国的压力,齐国人杀死了齐悼公以取悦于吴。这时吴将徐承率领的从海上攻齐的水军被齐人打败,夫差才退兵回国。公元前484年,夫差借助运河再次北上,会同鲁国伐齐。吴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大败齐军,俘虏了齐国大夫国书等,俘获齐兵车800辆、甲士3000人,齐、鲁两国从此归顺了吴国。当时伍子胥规劝夫差:“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得其民不能使。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于我亦然。……今释越而伐齐……虽胜之其后患未央。”②《吕氏春秋·贵直》。伍子胥认为,吴与齐、鲁习俗不同,语言不通,即便威服齐、鲁,对吴益处也不大,反而吴国的近邻越国则是心腹之患,如吴国出兵中原,越国乘机发展,必然对吴造成巨大威胁。然而,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谏,执意出兵,降服齐国后,伍子胥被赐死。

当时北方地区以齐国、晋国最为强大,齐既已归服,晋国便成为夫差攻取的目标。从齐地西进晋地,如同由吴地进军齐地一样,路途遥远,陆路运送军队和给养也非常困难。当时的泗水与济水之间是一片沼泽地,除了水面广阔的大野泽之外,还有雷泽、菏泽等等,相距都不很远,开凿运河不会费大力气。于是夫差利用开凿邗沟成功的经验,又开凿了一条沟通泗水和济水的水道,后人称其为菏水。菏水的开凿,开辟了夫差西进与晋国争雄的水上通道。《国语·吴语》这样记载:“吴王夫差既杀申胥(伍子胥),不稔于岁,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公元前482年,夫差“秣马厉兵”,倾全国精兵北上,沿邗沟、菏水进发,到达与晋国会盟的济水岸边的黄池(今河南封丘南)。夫差摆下赤、白、黑三个万人大方阵,以兵威胁晋国。由于吴国多年北征,军事疲惫,国内空虚,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时刻准备乘机攻击吴国。他见吴军远在北方,乃命大夫范蠡自海道入淮,断绝吴军归路,自率大军攻入吴都,焚烧姑苏,夺取了吴军大批船只,斩获太子友等。夫差闻讯后,虽强作镇定,但晋人还是发现他神色惶恐,推测吴国国内肯定发生了大事。为避免同亡命之徒争强斗狠,在夫差同意不称王而称公的条件下,晋让吴先歃血主盟。会盟仪式一结束,夫差便急急南归。越国知不能一举灭吴,乃同意吴王议和的请求。自此以后,吴国的军队受到重创,元气大伤。越国迅速崛起,吴国从霸主地位上一落千丈。公元前475年,勾践率大军包围吴国,围困三年,吴军不战自溃,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从很大程度上讲,吴国得益于《孙子兵法》而富国强军,得益于开通运河而北扩称霸。最后又因违背《孙子兵法》关于“非危不战”①《孙子·火攻》。“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②《孙子·作战》。等思想和原则;违背运河文化“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等思想,而导致兵败国亡。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历史警醒。

二、运河文化与兵学文化的有机融合

早期的运河和运河文化,从春秋末期吴国开凿的邗沟,战国时期魏国在中原地区开挖的鸿沟,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开凿的灵渠,到三国时曹魏在华北平原开的白沟、平虏渠、利漕渠,(东)吴国在江南开的破岗渎等,都直接体现在战争上,表明谁利用或控制了运河,谁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谁就能扩军称霸,建立政权。隋唐以后,运河的开凿与开发,虽然直接目的仍然出于军事需要和经济需要,但多是围绕巩固和强化皇权统治展开的。隋代先后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凿成和疏通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隋朝开河,唐宋受益”。金、元、明、清四朝都建都北京,进一步开凿沟通河北、山东运河河道以南接江淮各地。尤其是元朝世祖忽必烈开凿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遂使大运河直接贯通南北,也使前代呈多支型分布的运河转变为单线型的大运河,奠定了此后南北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走向。由于运河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始终处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中心地位,因而成为历代封建皇朝重点控制的区域,当皇朝递变与变革之际,发生在运河区域的战争,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农民战争和民族战争最多,也最为激烈。这就促使运河与战争、运河文化与兵学文化交织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沉淀了丰厚的知识智慧与理性思辨,也为推进军事思想文化和运河文化的创新奠定了独特优势。

(一)“运河、兵学”文化的战略思想。战略思维、战略考量始终是战争和开凿运河的首选。《孙子兵法》立足于大战略系统论证了国家兴衰成败和人民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战争与和平、政治与军事等重大问题的客观规律,形成了“五事七计”“修道保法”“自保全胜”“安国全军之道”“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战略思想。运河的开凿开发,既是战争战略的重要内容,本身又有着深刻的战略思考。历朝历代“愚公移山”式的开掘运河,实际上也是对中华民族的战略思想、战略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和挖掘。

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位集兵学文化和运河文化于一身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曹操熟读兵书,一生征战,他曾首次为《孙子》作注。他在《孙子略解》自序中写道:“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子所著深矣。”连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也称赞他:“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作为军事家,曹操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黄河以北地区大规模开挖运河的人。研究三国,常有人说,曹魏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所谓曹魏得天时,是指曹操善于把握历史大势,具有战略头脑。曹操在与袁绍政权及北方乌恒族的战争中,每向前推进一步,都要开挖运河以供给粮饷。建安元年(196),曹操将汉献帝迎至许昌,取得了“奉天子以令不臣”①《三国志·魏书·毛玠传》。的有利政治地位。同时在许昌周围大兴屯田,积聚军粮,其军事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他所处的中原地区,交通发达,易于向四方扩张;但无险可守,也很容易受四方军阀的侵袭。曹操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败袁术,杀吕布,而后便开挖通往官渡的运河——睢阳渠,准备与袁绍决战。结果曹操以少胜多,战败袁绍。接着又开挖白沟,作攻取邺城的准备。由于军需运输及时,故顺利攻下邺城,杀袁绍之子袁谭,平定了冀州。他将河北之邺城作为其政治中心和军事根据地,继续向北开挖运河,转输军饷,发展经济。继而击败乌恒,平定辽东,将黄河以北地区全部纳入了他的统治范围。曹操统一中国北部的胜利,与他开挖运河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看出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之重要。从兵法文化和运河文化中寻求战略思想之“根”,有助于我们学会从战略上观察当今时代,洞悉当代中国,指导本职工作。

(二)“运河、兵学”文化的爱国思想。精忠报国、爱国卫国是兵学文化和运河文化的思想基础。《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十三篇”中,孙子将“国用”“国利”“国贫”“辅国”“用于国”“利于主”“国家安危”“安国全军”等,融入到“用兵之法”。《管子·参患》说:“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尉缭子·兵教》说:“此之谓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稷,除患害,成武德也。”孔子也说:“执干戈以卫社稷”②《左传·哀公十一年》。。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公元前486年,齐国欲发兵犯鲁,孔子得知后,动情地指教弟子说:“夫鲁,坟墓所在,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弟子们很受感动,一致表示愿挺身而出,共赴国难。孔子选中子贡出使军事外交,终于止息了齐伐鲁之战,保证了“父母之国”的安全。这里,“坟墓所处”之国就是“祖上之国”(祖国),与“父母之国”联系在一起,就是“祖国母亲”之意。

封建社会历代开凿开发运河,尽管主要是为所属政权统治服务,但它所达到的爱“社稷”效果是不容置疑的。两千多年来,围绕着开挖运河、保卫运河和运河两岸反侵略反压迫的爱国故事,可歌可泣,值得永远颂扬。仅清朝以来,在运河区域就发生了数不胜数的爱国斗争,如著名的“史可法保卫扬州”“太平军、捻军的反清活动”“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斗争”“反对天主教基督教文化侵略的天津教案、兖州教案、济宁教案及德州教案、扬州教案等”,特别是抗战期间发生在山东运河沿岸的“台儿庄战役”“范筑先聊城保卫战”和“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的抗日斗争”等,更是遐迩闻名的爱国举动。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1938年4月7日在武汉听到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后,当夜欣然命笔,以《台儿庄大战》为题作了一首长诗,其中有写运河的诗句:“运河之水成赤红,我军士气更奋扬。一度杀上前,再度往前撞。寇部溃乱不成军,一千两千来投降。我军三总攻,寇已不能抗。倭寇死伤两万余,缴获兵器难计量。”③《台儿庄大战诗词选》,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54页。著名歌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财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这歌词就是在运河城市济宁长大的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身临其境的创作,歌中所表达的家国情怀,可以说是运河文化和兵学文化最完美的结合。

(三)“运河、兵学”文化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传统兵学文化的内核。孙子倡导的“全胜”思想,以“保民”与“利主”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力求把战争的破坏性降到最低限度。因为“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①《孙子·用间》。即使“非危不战”的战争,也要尽量减轻民众的负担。孙子向吴王阖闾陈述反对兴兵伐楚的理由就是“民劳,未可,待之”②《史记·吴太伯世家》。。

大运河的开凿与贯通,充分彰显了民本思想的伟力,营造着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整个运河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推动了农业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使运河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显著提高,也使运河区域成为繁荣昌盛的新的经济带。可以说,沿运河水路网络在广阔空间上扩展开来的城市与乡村,在社会结构、生活习俗、道德信仰以及人的气质与性格上,无不打上了深深的“运河”烙印。这种以民为本的运河文明与孙子兵学的“保民”“利主”思想一脉相承。尤其是秦朝灭亡后,统治集团及思想家、政治家们既十分重视总结秦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又十分重视总结秦人开凿运河、兴修水利方面的得失,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③《贞观政要·论政体》。。秦挖运河、修水利、发展农业,收获“田野之辟,仓廪之实”,产生了“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④《管子·治国》。的效果。然而秦二世执政后,不再兴修运河和水利,却无限制地役使人民,盘剥民众,摧残了社会经济,致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⑤《汉书·食货志》。。将一个繁荣、富强、准备“传之万世”的帝国,只勉强维持了两代便土崩瓦解。这一经验教训和得失的总结,对运河文化“载舟覆舟”和民本思想的传承至关重要。今天,我们传承兵学文化和运河文化的民本思想,对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强民生建设,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作用。(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兵学夫差吴国
兵学商用人物
——刘家文
Optimal Control of Heterogeneous-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Recovered-Susceptible Malware Propagation Model in Heterogeneous Degree-Bas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GLOBAL STRONG SOLUTION AND EXPONENTIAL DECAY OF 3D NONHOMOGENEOUS ASYMMETRIC FLUID EQUATIONS WITH VACUUM∗
吴国良花鸟画选
卧薪尝胆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任性的自恋,隐忍的自强
吴国平
西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