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捕蛇者说》看蛇药价值

2018-01-23袁蛟

天津药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捕蛇太医药用价值

□袁蛟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生于773年,卒于819年。距今已有1200年了。

他一生留下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他的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黔之驴》《捕蛇者说》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一直被选入我国中学语文课本,成为学生必学之古文经典。

其《捕蛇者说》这篇散文,通过一位农夫的口述,“哀民生之多艰”“斥苛政似猛虎”,爱憎分明地体现了一代文学家、思想家朴素的民本思想和情怀,读之令人肃然起敬。同时,文章开头又非常概括地把蛇的药用价值说的是那样精准、确切。可见古之许多文人必读医书、精通医道,有许多文人本身又是医术高明的郎中,文人、医家集于一身者大有人在。

《捕蛇者说》开篇第一段就对毒蛇的习性和药用价值讲述得既凝练且又传神——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这段文字用现代白话文来说就是:“永州的野外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它是)黑底子,白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咬了人,没有能够抵御毒蛇的办法。然而捉到它后,把它晾干,制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大风、挛、瘘、疠等疾病;还可以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那时开始,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这种蛇的人,(用蛇来)抵他们的赋税。永州的人都争着去干这件事。

蛇类入药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而且全身都有药用价值,称:蛇肉有活血驱风、除痰祛湿、补中益气的作用,对风湿关节炎、肢体麻木、气虚血亏、惊风癫痫及皮肤瘙痒等症都有较好的疗效。蛇胆、蛇骨、蛇蜕(处方名青龙衣,俗称蛇壳、蛇衣)、对治疗坐骨神经痛,偏头痛、风湿关节痛和晚期癌症、麻风病等有较好的疗效。蛇毒价格比黄金还贵十倍,是国际市场上十分紧缺的药源。故有“天赐良药”之美称。

闻名中外的“三蛇酒”,就是以眼镜蛇、金环蛇、灰鼠蛇三种毒蛇做成的,而“五蛇酒”则是上述三蛇再加剧毒的银环蛇和另一种无毒蛇而成。随着蛇类药用价值的提高,目前,蝮蛇等毒蛇,赤链蛇等无毒蛇也渐渐被用作浸制蛇酒的好材料。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居于京城待奉皇帝的太医,手捧圣旨带了大队人马,兴师动众去到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的穷山僻壤,搜求一种“啮人,无御之者”的极毒蛇。这种“黑质而白章“的蛇,即为五步蛇。据《本草纲目》记载:五步蛇可以治疗麻风病、痉孪病、颈肿、恶疮,消除坏死的肌肉,杀死多种寄生虫等,而这些用途在许多医学典籍上写得十分清楚。难道唐朝皇帝也患有这些病,以至要大规模地去搜罗这种毒物?

传说唐明皇日夜迷醉于杨贵妃,“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就是说他的。日子一久,他就面黄肌瘦,四肢倦怠,疾病缠身了。为此,太医向明皇推荐服用湘西民间的一种养生酒,饮后数日,果然神清气爽,百病渐愈了。而在浸泡该养生酒的一些药材中,五步蛇首列其中。

现代研究也证实了蛇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其蛋白质含量高于牛肉。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组合而成的,人类在消化吸收过程中,需要把蛋白质化整为零,拆成氨基酸后,再用这些氨基酸加工成自身需要的蛋白质。决定一种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另一因素是它所含的8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这8种氨基酸为什么称之为“必需”呢?这是因为它们在人体中不可缺少,而人体又不能制造,需要依靠“进口”。蛇肉中含有这8种必需的氨基酸。蛇肉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丰富,而这种生化物质对防止血管硬化有一定的作用。人们用蝮蛇制品做过动物试验,证明它具有刺激脑下垂体、性腺、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器官分泌激素进入血液的作用,这一来就起到协调和强化某些生理功能的特殊作用了。

蛇酒虽具滋补作用等,但通常是把它作为祛风湿的灵药。在我国的酒林中,蛇酒早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在唐、宋时期,已能用含有草药的酒曲酿酒,再与毒蛇配制成蛇酒,治风湿痹、半身不遂、口面歪斜等疾患。

猜你喜欢

捕蛇太医药用价值
浅析消防救援队伍“捕蛇”工作
蜗牛
仇敌与恩人
细说荷花的药用价值
皇上的药太医的汤
太医不好当
橄榄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鸡犬不宁
我国首获重大药用价值欧洲基因发明专利
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