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国农村财务监督的途径研究
2018-01-23蔺雪娜
◎蔺雪娜
财务问题是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从2005年《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颁布实施以来,农村财务管理得以规范化、制度化运行。然而我们也看到,该会计制度的颁布已达十数年之久,农村的经济结构和财务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这过程中,迅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与相对滞后的管理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起完善的农村财务监督体系,做好农村财务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好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我国农村财务监督的现状
(一)农村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监督机制不甚健全,致使村干部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等经济活动中行为缺乏有效监督,直接侵害到群众利益。首先国家对财务监督的财政投入倾斜度不够,据相关调查,国家每年对农村建设的投入高达两千多亿,其中仅有近三成用于农业生产,而在这近三成中,用于农村财务监督的寥寥无几,财政的不足造成政府的关注力度降低。其次,在农村集体经济中,村干部和农民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村干部产生于群众,群众监督村干部的工作。但是由于我国村民的文化素质偏低,仅关心自己的收入,缺少财务监督意识,对村务参与较少。而作为行政一方的乡政府,大部分时间代为行使监督工作,不仅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也极易与村级干部结成同盟,共谋私权。最后,就村级财务工作的直接监管对象而言,存在缺位现象,大部分的监管工作由村干部进行而不是专业的会计师进行监督,这是极其荒谬的。由此种种导致农村财务监督的主体不明确,职能部门缺乏,权利得不到落实,整个财务监督体系处于尴尬地位。
(二)农村财务会计制度不规范
会计制度作为农村财务管理的最基本制度,在整个村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农村财会制度多次改革,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及农村经济模式的制约,农村财务会计制度依旧问题重重。首先,财务制度不够规范,对会计账簿的设置不完善,一些地区甚至没有引进较为先进的电算化制度,会计工作冗杂且效率低下。其次,会计手续不严格、漏洞百出。尤其在相关票据的报销程序上,虽然法律相关规定报销必需以合法有效正规的原始凭证和相关手续为依据,但一些地方的村干部仅靠村长的签字就能堂而皇之的报销。最后,村会计作为农村经济体制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村集体,其工作不可避免的受到村干部的影响,不能保证其独立地行使职权。
(三)农村民主监督制度形同虚设
虽然在农村设有民主理财小组,但是民主理财小组存在着不理财、难理财等现象,形同虚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未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选举,而是由村干部直接任命,这就导致民主理财小组组织结构不健全,更有甚者,民主理财小组只有形式上的名单,从未行使过理财权利,履行理财义务,不能代表村民充分发挥民主理财作用。二是理财专用章和民主理财组长的个人私章由个人保管,村支部书记对理财小组的工作影响很大,在民主理财小组理财时,村支部书记成为“一言堂”。此外,农村财务公开工作常常不及时、不全面、不真实,部分甚至弄虚作假,欺瞒群众,抑制了群众参与财务监督,参与村务管理的热情。
二、加强农村财务监督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财务监督有利于开展农村反腐倡廉工作
农村财务问题密切关系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农村财务管理是否能顺利开展,与村务监督的成效是分不开的。提升农村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做好农村财务监督工作,监督村干部的管理,使其公务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下,让群众放心。同时,只有让权利置于阳光下,才能保证村务的廉洁。财务问题透明化,不但可以消除农民的疑虑,做好自我管理,也有利于让群众对政府放心,缓和干群关系,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二)加强农村财务监督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和国务院连续几年发布一号文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政府投入到农村的惠农资金连年增多,做好农村财务监督,让资金物尽其用,发展农业生产,最大限度的惠及群众利益,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因此,伴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日益壮大,要实现经济的有效循环,使投入的资金获取更大的收益,就必需加强财务管理与监督,这样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乡村振兴就指日可待。
(三)加强农村财务监督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国加强补短板,弱强项。农村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要但薄弱的一环,只有补好这块短板,才能协调好整体经济发展。要维护农村经济的平稳运行,完善农村财务监督是重要保障。财务工作置于完善的监督下,财务活动处于正常平稳运行,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个人利益得到维护,如此以来,农民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因此,加强农村财务监督,维护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才能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三、农村财务监督乏力的原因
(一)村干部对财务问题重视不够
当前农村干部普遍存在着轻视财务管理的心理,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认为农村的工作只要搞好经济发展、把经济收入提上去就万事大吉,岂不知若财务经济管理不善,就会给农村的稳定持续发展埋下隐患。一些村干部不熟悉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不按照财务规章制度办事,不采纳财会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要把钱花在了群众身上就是一名合格的村官,至于记不记账、用不用对财务进行管理无关紧要,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农村财务管理新老问题不断出现。再者,一些村干部缺乏农村财务法制化管理意识,不愿受财务管理制度的约束,他们在各项财政收支往来中不遵守具体流程,甚至自己写发票报账,村民自治逐渐变成了村干部自治。还有一些村干部法律意识严重淡泊,认为自己就是村主人,各项经济事务也没有公开的意识,他们常常凭借自己手中权利,花钱不节制,收支不入账,造成农村财务混乱。最后,一些村干部党性觉悟太低,思想素质也不高,他们借助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造成了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农民的权益被侵占,整体监管失控。
(二)财务监督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目前,我国农村的财务监督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主要指财务系统以外的监督方式,主要指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两种。政府监督指的是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对其进行财务监督管理。依据法律规定,农村财务问题相关的事项属于村民自治的范畴,由村委会和理财小组共同决定,作为上一级的监管部门只能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不允许进行行政干预。但由于上下级之间的直接管辖关系,在现实中极易形成乡镇政府直接控制村政府财务的使用和调配,根本谈不上监管一说,这使得政府的财务监督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实际作用。就社会监督而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根本涉及不了农村财务监督领域,社会监督几乎不存在。外部监督的不力使得农村账目混乱,资金使用无序。另外,农村财务内部监督机制缺失,是造成财务混乱的根本原因。名义上作为农村财务监督的村委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受制于农村基层管理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往往是村干部一人独大,根据个人意向擅自专断,造成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严重扰乱了农村经济的正常秩序,损害农民的经济利益。
(三)农村财会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农村财务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村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虽然我国对农村的改革力度逐年加大,但是农村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依旧参差不齐。一是农村财务人员流动大,不稳定。每逢村干部进行换届,新上任的村干部就会任用自己的亲信管理财务,会计人员的调任凭领导的喜好而定,一些有能力的财务人员发挥不了应有作用,而一些没有能力胜任者却长期霸占岗位。再加上领导调动频繁,任期也不长,造成会计人员也不稳定。二是部分会计人员业务能力水平低。农村的很多会计人员都是属于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一些文化程度低,没有经过系统会计的培训,工作效率低下。还有的虽然属于正规的会计人员,但是缺乏会记电算化的学习,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农村财务发展。三是一些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低下,违法乱纪现象层出不穷。作为农村经济组织的守护人,会计人员要维护好农民的利益,而不是与村干部形成利益联盟,同流合污。部分会计人员私下收受村干部财务,对村干部财务的违法乱纪行为置之不理,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四)法治建设与惩处机制不相适应
当前不少省份已陆续颁布了关于乡镇财务监督的相关规定,但总地来说农村财务监督制度尚不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上建设滞后,尚无全国性条例,缺少专门的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对农村具体财务行为的调节和监督主要依靠国家政策,不能做到“有法可依”。由于具体的审计制度的缺失,对一些违反农村财务制度的行为,在调查过程中不仅难以保证审计独立性,而且取证难度加大,一些财务违纪行为仅仅警告就完事,得不到实在的惩罚,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惩处,犯罪人员得不到法律的严惩,难以形成威慑力,村干部的违法成本低,获得的非法利益高,这也是村官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加强农村财务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村干部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乡村干部作为农村财务的直接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农村财务问题的重要性,积极学习,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与水平。首先,通过开展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和政策教育,实实在在的解决村级领导的思想和观念上存在的问题。要时刻提醒督促他们自觉的端正思想,真实加强廉洁自我管理的意识,把加强财务方面的管理放在密切党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确保村民权益的高度认识,要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新途径,新办法,重点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民主理财观念不强等问题。其次,要加强宣传工作,宣传廉洁自律、财务监督等正反两方面的典型,通过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落实提高村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最后,将财务管理学习作为任免村干部的硬性条件,有利于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提高村干部对财务方面管理的重视,从而促使农村财务管理良性发展。
(二)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是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当前,我国民主理财主要在村内进行,任何重大开支都应当由民主理财小组进行审核讨论。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对于重大开支村民大会并未开会讨论,直接由村干部开展相关工作,村民理财小组并未发挥事前参与,事中监督,事后检察的作用。对于日常开销记录,通常由村干部到镇政府相关部门保帐,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无法参与到相关事务中,更不用提监督问题了。因此,民主理财小组应当本着民主监督原则,对于每一财务事项发生时,都应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财务事项完成后,针对每一项报账,都应仔细核对。同时,相关村干部也应厘清与村民理财小组的权属界限,充分尊重和保障理财小组的决策权和监督权。二要改革完善财务公开制度。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参与财务管理过程中,针对日常开支,通过广播、公开栏的形式予以公开,并确保内容的真实、有效;对于事关土地等重大事项的开支和农民关心的开支,均应通过村民大会向全体村民公开,并接受村民的监督。同时,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积极公开,应当随时发生,随时理财,随时公布,使村务信息透明化。三要实行农村财务重大事项的审批备案制度。对于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事项,提前进行备案并公示,使群众深入参与每一项决策。
(三)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
财务人员是村财务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加强对财会人员队伍的建设是村财务管理良性发展的应有之义。首先,要建立健全财务人员培训体系。对于在职的财会人员,通过举办长期培训、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再教育模式,提高其知识储备量,通过日常考试的形式,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在职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与业务能力。同时,对于能力强的财会人员,应当通过挂职学习、定向委培等形式不断提升个人业务能力,提高村财务管理整体水平。同时在人才引进方面,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财会人员薪金待遇,采取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吸引相关人才,通过考核择优录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学生“三支一扶”等政策引进人才,委派到各村。总之,要通过健全财务人员培训体系,吸引优秀人才,同时提高在职人才的综合素质,以期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强、职业道德优的财会人员队伍,为农村财务管理建设服务。其次,在人员任免上,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相关人员的选拔必需经正规途径进行,先考核合格再择优录用。坚决杜绝任人唯亲的不良行为,保证财务工作人员队伍的纯洁性。最后,要统筹安排财务人员岗位,确保责任到人。在过去我国的相关财务安排中往往出现简单帐多人做,复杂帐没人做的现象,这皆是由责任分配不明确导致的。因此,在对相关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时,应当将各个管区的相关财务工作落实到个人,明确每个人的责任承担问题。
(四)强化村级财务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
一是严格责任主体。作为村级财务管理的直接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应当对财务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村会计人员作为财务的日常登记、审计,账簿整理得负责人,民主理财小组作为村财务开支的监督者,乡镇财务部门作为村级财务的监管者,都应该各司其职,责任到人。二是严格财务检查。应加强对村级财务行为的日常管理工作,村财务每日对帐核实无误后方可交接,每周集中进行财务公示,对于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及时公告接受理财小组监督;乡镇财政部门每年至少开展两次不定时的村级财务检查,对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三是严格责任追究。通过法律手段强化管理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权利。另外,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农村财务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严惩不贷。因此,针对严重违反法律的责任人,应当建立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处罚在内的多层次监管机制,把相关法律责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