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2018-01-23钟丽娜李松柏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达标率陕西省现代化

钟丽娜,李松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农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经济基础,更是人类生存之根本,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长期以来,陕西省致力于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并将其加入地区的发展规划之中。2011年1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16年3月陕西省农业厅印发了《陕西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指出:政府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优先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业改革,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十三五”既是陕西省社会经济“追赶超越”的攻坚时期,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及时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动态,以便于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在“十三五”期间能够得到更高水平和更准确方向的发展。然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很有必要建立一套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对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定量综合评价。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不仅可以分析陕西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结构特征,更能准确的把握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优势和短板。

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农业现代化评价进行了理论体系构建和实践运用。辛岭和王济民[1]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从农业发展水平、农村城镇化水平、政府支持保护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角度出发,对全国县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张萌等[2]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测算了珠海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张熠和王先甲[3]、龙冬平等[4]、林正雨等[5]、吕杰和赵红巍[6]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来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张荣天[7]利用熵值法,从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4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张航和李标[8]将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划分为4个维度(产出、人口、效益、技术)和15个基础指标。杨宏力[9]、高芸和蒋和平[10]从评价方法、指标构建、权重确定和目标值确定等维度综合探索了农业现代化定量研究的规律。牛敏杰等[11]、王波[12]、黄宇[13]分别从生态、休闲、可持续的视角入手,建立了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已有研究,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方法上,最经常使用的是多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同时,它们也是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中比较权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环境、农业投入产出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因此,本研究从当前研究的薄弱之处入手,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围绕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4项准则指标和13项具体指标构建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和多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测评模型。分析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动态及其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陕西省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优势和短板。以促进陕西全省现代农业的建设,为陕西省“十三五”实现“追赶超越”提供理论和数据的支撑。

1 研究方法

1.1 评价指标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全面、综合的发展过程。陕西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即选取的指标要尽可能全面概括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的各个方面,且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保持一定的联系。2)精确性。即指标选取既要考虑全面性,又要把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到少而精。3)代表性。即选取指标应尽可能的反映农业现代化本质特征,并紧密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农业发展特色[14]。4)可得性。即要选取可能(易于)得到的指标,尽管有些指标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十分重要和关键,但由于数据无法获得,指标不具有可操作性应该放弃,而采用可操作的指标。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同时也参照、综合了国内同类研究成果[15-17]。其中,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是根据国内学者对农业现代化的定义分析,将农业现代化分为4个方面的发展,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通过对现有指标体系的对比和分析,并结合陕西省的地区特色,综合选出13项具体指标,包括劳均农业耕地面积、单位面积农机总动力、有效灌溉率、农业科技人员比重、农业科技贡献率、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村人均纯收入、农业劳动力就业率、恩格尔系数、森林覆盖率和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

1.2 数据获取及标准化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2007-2016)、《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各官方网站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有部分数据是通过综合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得出,如农业科技人员比重是农业技术人员数占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劳动生产率是农业总产值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的比;农业劳动力就业率是农业就业人口与总劳动年龄人口的比。

由于农业现代化各项具体指标的原始数据具有不同质性,因此采用设定指标标准值法对各项指标数据作标准化处理,使其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首先,参照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为具体指标设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标准值。如果具体指标能够达到标准值,即可视为该指标已经达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实际上,标准值只是一个现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而非终极目标。

其次,将各项具体指标的实际值通过与标准值的比较,得出统一化、可比较的指数(达标率)。

设Xij为指标层指标实际值,Yij为指标层指标标准值,dij为指标层指标达标率。由于指标层指标中恩格尔系数、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为负向指标,其他指标为正向指标。当具体指标为正向指标时,计算方法为:

当具体指标为负向指标时,计算方法为:

1.3 指标权重计算

在目前研究领域中,指标权重计算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主观经验法、多元回归分析法和多层次分析法(AHP)等,每种方法的使用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为了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标权重,本研究将德尔菲法与多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并利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方法为:

1)绘制层次模型。将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总指标、准则指标和具体指标制作成有序递阶的层次结构。

2)构建判断矩阵。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将指标的重要性划分为9个层级(表1),专家们根据指标重要性比例尺度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作出指标重要性判断,并综合专家意见构建判断矩阵。

表1 指标重要性比例尺度Table 1 Weight scale of indicators

3)一致性检验及排序权重计算。由于指标的复杂性及专家认识的主观性,难以一次性构造出符合要求的指标。因此,需要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并对不一致的判断矩阵进行调整修正。最后得出指标权重计算结果(表2)。

1.4 模型选择

根据陕西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将测评模型分为总目标模型与子系统模型。通过运用建立的测评模型,可以对总指标、准则指标与具体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从而较为直观、准确地评价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其具体数学表达式为:

表2 陕西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Table 2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式中:A为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得分,Bi为准则层指标得分,Mi为准则层指标权重,n为准则层指标个数。dij为指标层指标达标率,Nij为指标层指标权重,m为指标层指标个数。a为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达标率,bi为准则层指标达标率,W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取值为90。

1.5 农业现代化阶段划分

本研究参照国内大多数研究者对农业现代化的划分标准[18-20],将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5个阶段: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完全实现阶段(表3)。相应的达标情况划分为 4 类,分为优、良、中和差(表4)。

表3 农业现代化划分标准Table 3 Standardiz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表4 达标水平划分标准Table 4 Standardization of standards

2 结果与分析

2.1 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

2007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稳步增长,从2007年的起步阶段稳步跨入2015年的基本实现阶段,从良好达标水平发展到优等达标水平。2007年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得分为47.04分,达标率为52.26%。到2015年,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得分为75.40分,达标率为83.78%(表5)。全省农业现代化综合得分提高了28.36分,达标率提高了31.52个百分点,并以平均每年6.1%的速度平稳增长。

表5 2007-2015年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Table 5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07 to 2015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识。近10年来,陕西省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为社会经济稳步、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陕西省现代农业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与政府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不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了农业的结构化调整、完善了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陕西农业经济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与“十一五”规划纲要不同,“十二五”规划纲要使用了“农业现代化”一词,提出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更加强调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21]。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为“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得到初步构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22]。因此,“十三五”不仅是陕西省社会经济“追赶超越”的攻坚时期,更是全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决胜时期。

2.2 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结构特征

2007—2015年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的4项准则指标中3项指标均呈现出增长态势(图1)。其中,农业产出水平增长最快,其次是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投入水平增长最为缓慢。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其他3项指标相比,较为稳定,但其总体水平较高。2007—2011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他3项指标;到2012年,只有农业产出水平超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图1 2007-2015年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结构Fig. 1 Horizont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07 to 2015

表6 2007-2015年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准则指标发展水平Table 6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tandards i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07 to 2015

1)农业投入水平。2007年陕西省农业投入水平综合得分为47.46分,到2015年综合得分为61.05分(表6)。从2007—2015全省农业投入水平提高了13.59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2%。“十一五”期间,陕西各地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十二五”期间,陕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农业投入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近年来,陕西省农业投入水平稳步增长,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这不仅为陕西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更是提供了人才力量支持,为提高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注入新鲜血液。

2)农业产出水平。2007年陕西省农业产出水平综合得分为37.28分,到2015年综合得分为90.18分(表6)。从2007—2015年全省农业产出水平提高了52.9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7%,说明2006年以来,政府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陕西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直接反映了农业的发展效益和竞争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素。2006年陕西各地政府将提高农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并实施耕地保护制度和“沃土工程”,确保农田面积“量”不减少,农业生产“质”不减少。在此基础上,农业机械化操作得到了广泛运用,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3)农村社会发展水平。2007年陕西省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52.54分,到2015年综合得分为74.77分(表6)。从2007—2015年全省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了22.23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5%。其增速最接近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十一五”以来,陕西省各政府立足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和谐陕西”建设,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陕西社会全面发展,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4)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2007年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71.59分,到2015年综合得分为78.03分(表6)。总体来说,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动不大。究其原因,一是2006年陕西开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要重点抓好六大工程,包括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防护林建设、淤地坝建设、江河治理、秦岭生态功能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六大生态工程建设极大地提高了陕西省森林覆盖率。二是陕西省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加大了对农药、化肥的使用,使得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下降。三是陕西省森林覆盖率的增长水平与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的增长水平相当,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因此,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并未取得较大发展。

2.3 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指标达标分析

虽然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已经进入基本实现阶段,但指标层中仍然有些指标发展程度较低,制约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13项具体指标进行分析,更加清晰地了解目前陕西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优势和短板。

第一,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10项具体指标达标率增加,3项具体指标达标率减少,但变动幅度各不相同。其中有10项具体指标达标程度进入优良水平,3项具体指标达标程度停留在到中等水平。

除了有效灌溉率、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农业劳动力就业率3项指标外,其他指标达标率都有所增加,且各指标达标率变化差异较大(表7)。其中,农村人均纯收入、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指标达标率增幅都在40%以上;单位面积农机总动力、恩格尔系数、农业科技人员比重指标达标率增幅在20%~40%之间;农业科技贡献率、劳均农业耕地面积、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森林覆盖率指标达标率增幅在1%~20%之间。而有效灌溉率、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农业劳动力就业率的指标达标率分别降低了3.04%、19.37%和23.54%。

第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中,优等水平的指标数量逐渐增多,差等水平的指标数量逐渐减少。

2007年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指标达标程度在优等水平的是只有2项,良好水平的有6项,中等水平的有3项,差等水平的有2项(表7)。土地生产率、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劳均农业耕地面积、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就业率、农村人均纯收入等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指标,其中只有2项指标处于优等水平,2项指标处于良好水平,其余3项指标均处于中差等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人员比重、单位面积农机总动力、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率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标,其中4项处于良好水平,2项处于中等水平。农业现代化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中只有2项指标达到优等水平,说明2007年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总体水平较低。

2015年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指标达标程度在优等水平的有5项,良好水平的有5项,中等水平的有3项。其中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指标中有4项达到优等水平,2项达到良好水平,只有1项处于中等水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标中有1项达到优等水平,3项达到良好水平,2项处于中等水平。说明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已经脱离了差等水平,逐渐开始进入优等水平。但仍然有3项指标的达标水平处于中等阶段,有待提升。

表7 2007年和2015年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指标达标水平Table 7 Standard achieving level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07 to 2015

与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比,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指标层中农村人均纯收入、劳均农业耕地面积、有效灌溉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7项指标达标率均低于全国水平,而且有效灌溉率、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2项指标的达标率不升反降,从2007年的良好水平降低到2015年的中等水平。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研究表明,从2007—2015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现代化4项准则指标中,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和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农业产出水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从2007年以来并未取得任何进展,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此外,农业现代化的达标水平虽然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发展结构不平衡等问题。说明陕西省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还存在很多短板,陕西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及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将其存在的短板作为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3.2 建议

1)加强农业生态保护,提高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水平。2007年以来,陕西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并未取得较大进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陕西全省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在生态的可持续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陕西省在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2)主攻现代农业薄弱环节,优化农业现代化整体达标结构。在农业现代化指标层中,劳均农业耕地面积、有效灌溉率、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仍然处于中等阶段。因此,陕西省各地政府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提升3项中等水平指标的发展水平。首先,要不断创造出大量非农业劳动力就业的机会,将农业劳动力吸纳到非农就业岗位,进而增加劳均农业耕地面积[23];其次,要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灌溉,积极推广高效节水技术的使用,提高全省节水农田灌溉面积[24]。另外,要严格规范生产行为,按照标准化、绿色化原则进行农业生产,减少农业种植中农药、化肥的施用量。

3)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追赶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陕西省与全国相比,指标层中一半以上指标达标率均低于全国水平。因此,陕西省应注重内在力量的驱动,通过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农业成为依靠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发展的产业。具体来说,可以与各大高校合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重点培育创新型人才,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1] 辛岭, 王济民. 我国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基于全国1980个县的实证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35(6):673-678.Xin L, Wang J M. Evaluation 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evel of China’s counties: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of nationwide 1980 counties[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4,35(6): 673-678.

[2] 张萌, 闫玉科, 张苇锟. 珠海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算及政策建议[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 33(3): 295-300.Zhang M, Yan Y K, Zhang W K. Policy suggestion and measure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Zhuhai City[J].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rket, 2017, 33(3): 295-300.

[3] 张熠, 王先甲. 湖北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6, 46(3): 154-159.Zhang Y, Wang X J. Research on establishing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ng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Hubei Province[J].Mathematics in Practice and Theory, 2016, 46(3): 154-159.

[4] 龙冬平, 李同昇, 苗园园, 等.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J]. 地理学报, 2014, 69(2): 213-226.Long D P, Li T S, Miao Y Y, et al.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ypes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2): 213-226.

[5] 林正雨, 李晓, 何鹏. 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35(1): 15-19.Lin Z Y, Li X, He P.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Sichuan Province[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4, 35(1): 15-19.

[6] 吕杰, 赵红巍. 辽宁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及对策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2(1): 74-82.Lü J, Zhao H W.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J].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42(1): 74-82.

[7] 张荣天. 长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评价及空间分异[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2): 111-117.Zhang R T. Evalua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5, 36(2): 111-117.

[8] 张航, 李标. 中国省域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J]. 农村经济, 2016(12): 53-57.Zhang H, Li B.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level of China’s provinces[J]. Rural Economy,2016(12): 53-57.

[9] 杨宏力.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测研究综述[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6): 66-72.Yang H L. Summary evaluation of the level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J].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4(6): 66-72.

[10] 高芸, 蒋和平.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综述[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3): 409-415.Gao Y, Jiang H P. Review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6, 37(3): 409-415.

[11] 牛敏杰, 赵俊伟, 尹昌斌, 等. 我国农业生态文明水平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6(3): 17-25.Niu M J, Zhao J W, Yin C B, et al. Evalua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research of the agricultural eco-civilization in China[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6(3): 17-25.

[12 王波. 休闲农业效益评价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选择[J]. 世界农业, 2017(4): 61-68.Wang B. Construction of benefit evaluation system and selection of development path for leisure agriculture[J]. World Agriculture,2017(4): 61-68.

[13] 黄宇. 西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6): 158-163.Huang Y.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Xi’an leisure agriculture[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5, 36(6): 158-163.

[14] 杨万江, 徐星明. 农业现代化测评[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Yang W J, Xu X M.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M].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1.

[15] 于正松, 李同昇, 龙冬平, 等. 陕、甘、宁三省(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格局演变及其动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4, 34(4): 411-419.Yu Z S, Li T S, Long D P, et al. The pattern evolution and it’s reasons about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Shaanxi-Gansu-Ningxia region[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4): 411-419.

[16] 张香玲, 李小建, 朱纪广, 等.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 36(3): 142-147.Zhang X L, Li X J, Zhu J G,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evel in Henan Province[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7, 36(3): 142-147.

[17] 李丽纯. 基于灰色优势分析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与波动趋势分析[J]. 经济地理, 2013, 33(8): 116-120.Li L C. Chines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evel measurement and volatility trend analysis based on grey superior analysis[J].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8): 116-120.

[18] 施晟, 卫龙宝, 伍骏骞.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定位及区域聚类分析[J]. 经济学家, 2012(4): 63-69.Shi S, Wei L B, Wu J Q. The stage orientation and regional clustering analysi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J]. Economist, 2012(4): 63-69.

[19] 靳淑平.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演进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5): 95-100.Jin S P.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4, 35(5): 95-100.

[20] 柯炳生. 对推进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几点认识[J]. 中国农村经济, 2000(9): 4-8.Ke B S. Some ideas on promoting China’s basic re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0(9):4-8.

[21]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陕政办发〔2011〕1号[A/OL]. (2011-2-10)[2017/7/25]. http://www.shaanxi.gov.cn/gk/zfwj/47206.htm.General Office of Shaanxi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Circular of Shaanxi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on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OL]. (2011-2-10)[2017/7/25]. http://www.shaanxi.gov.cn/gk/zfwj/47206.htm.

[22] 陕西省农业厅. 关于印发陕西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陕农业发〔2016〕27号[A/OL].(2016-12-09)[2017/7/25]. http://www.pcagri.gov.cn/templet/sxny_gov_cn/showarticle.jsp?id=574152.The Agriculture Depart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Notice on the issuance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lan in Shaanxi Province (2016-2020)[A/OL].(2016-12-09)[2017/7/25]. http://www.pcagri.gov.cn/templet/sxny_gov_cn/showarticle.jsp?id=574152.

[23] 林毅夫.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 农业经济问题,2003(1): 19-24.Lin Y F. The “rural, agricultural and farmer’s problems” and the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03(1): 19-24.

[24] 刘亚克, 王金霞, 李玉敏, 等. 农业节水技术的采用及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6): 932-942.Liu Y K, Wang J X, Li Y M, et al. Study on the adoption and determinants of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technologies[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1, 26(6): 932-942.

猜你喜欢

达标率陕西省现代化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粤北地区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营养素摄入情况调查研究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