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滨海新区三级文化网络正式形成
2018-01-23康传广
□ 康传广 陶 华 苏 星
为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先进文化需求,推动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瓶颈,江苏省海安县滨海新区以完善“区、村、农户”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为抓手,文化阵地呈星罗棋布之势,打通了基层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政府投入为文化“搭台唱戏”
滨海新区位于黄海之滨,古时为晋徽盐商的集散地,有着历史悠久的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区内现存宋代古井十余口,形成别具风味的古井群落。同时也是海安花鼓的发祥地,中央电视台曾来此采风拍摄《花鼓灯》;以角斜红旗民兵团为主体的红色文化影响巨大。
滨海新区目前共有省、市、县书法、摄影、文学等各类协会会员30余人。近年来,文艺工作者为繁荣新区文化事业又做出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厚的艺术成果,以新时代艺术团、圆梦演出队为代表的艺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反映海洋特色和讴歌时代发展的艺术创作精品不断涌现,文学、音乐、舞蹈、摄影、园艺、收藏等门类不断丰富,艺术品位不断提升。
2017年10月1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的特殊日子里,滨海新区文艺工作者代表们欢聚一堂,在海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严长江的见证下宣告角斜镇文联成立。区财政每年拨款20万元用于角斜镇文联、新时代艺术团正常运转,保证《角斜文艺》每季度出版一期。
角斜镇文联的成立只是滨海新区文化事业这棵大树上结出的一粒硕大的果实。
“政府搭台文艺唱戏,我们在文化阵地建设上舍得投入,就是要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兴起来。”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王晨说。
从2016年起,结合滨海新区发展实际和群众文化需求,区党工委、管委会用3年时间推动“一主三副”文化站格局建设,即在核心区、原老坝港镇区、原角斜镇区、原沿口镇区分别设立文化站,进一步扩大文化阵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也为文艺工作者搭建“唱戏”的舞台。截至2017年底,原角斜镇区文化站已完成改造升级,原沿口镇区文化站投入使用,原老坝港镇区进入实施阶段。
在建设过程中,滨海新区先期将民间文化团体新时代艺术团纳入文化站管辖范畴,除资金扶持外,更专门拿出近200平方米场地用于编排创作。书画室、排练室、录音房同时也成为了新区全体文艺工作者创作、交流、展示的重要场所。
同时通过“万里千家”惠民演出、送戏下乡、廉政法治道德文艺汇演、海洋安全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文化艺术精品。《英雄船长》《心中的呼唤》《角斜儿女咱最棒》等一大批讴歌道德模范、弘扬时代精神、展现新区新貌的优秀作品大放光彩,多次在市县获奖,带动新区文化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村史馆让“乡愁”文化落地生根
“留住青山绿水,必须记住乡愁。”走进新落成的滩河村村史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考察调研时的这一重要论述,也是村史馆的开篇之语。
为了让村民更清楚地认识本村的历史,激发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滩河村在全县率先建成村史馆,以此引领村民记住乡愁、涵育文明。
总面积400平方米的滩河村史馆以时间和人物为线索,建成13个主题板块,配以实物,让滩河村的历史得到再现。
村史馆串联起滩河村的历史文化变迁和未来展望,涵盖红色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乡风文明教育等多项内容,一段段描述浓缩着记忆,一幅幅图片记录着进程,一件件物件钩沉着历史。
多名享有威望、熟悉村史的党员群众代表组成建设委员会,历时半年有余,走访村民及各方人士近百人,对搜集的资料尤其是一些较为模糊的资料进行细致核实、整合。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捐出老物件40余件,提供老照片百余张。
“从提上议事日程,到前期筹备,经过几番修改,最终落成的村史馆,倾注了建设委员会和全体村民的大量心血。海安县供电公司作为滩河村的帮扶单位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滩河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香介绍说。
建设委员会成员唐德喜说:“滩河村距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但是一直没有对村史开展系统梳理,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上完成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完善历史文化的传承,对全体村民而言是值得骄傲和欣慰的。”
滩河村史馆不仅仅有村落历史特征的呈现,更有17位革命先烈和14位乡贤名人的形象展示,也让村史馆不仅是滩河村生产发展、生活演变的记述,更是让村民产生认同共鸣和情感共融的文化载体,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如今,村民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读书看报、健身娱乐等文化活动之余,总爱到村史馆转上一转,感受一下村居的历史文化变迁,感叹一下先烈、乡贤们的无私奉献,感悟一番“乡愁”文化的精神洗礼。
“以滩河村史馆建设为样板,目前全区各行政村均已建立村史馆建设领导机构,结合各村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力争年内全面开花,让村史馆成为新区历史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新名片。这是我区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修课。”滨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章晓丽说。
“双百工程”和百姓心手相连
3月10日,“文化中心户”张小飞家中,许多村民正在打牌、健身、看书。
“现在大家都富裕了,不愁吃不愁穿。我们除了去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一有空我就爱往邻居家庭文化室跑,看看报纸打打球,我爱人还找了几个舞伴每天晚上跳‘大妈舞'呢,现在我们的文化生活啊,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老庄村4组村民陆银放下手里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报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跟我们拉开了话匣子。
这样富有文化气息的祥和场景在滨海新区20个行政村随处可见,这都得益于滨海新区组织实施的“双百工程”。
尽管滨海新区近年来在镇村两级加大文化设施投入,但仍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一些面积较大、人口众多的行政村,文化活动设施往往出现一座难求的现象。
对此,为填补空白,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传播乡风文明,树立标杆,滨海新区党工委组织实施了“建百家文化户,立百位新乡贤”的“双百工程”。通过农户自主申报、科学选址、专人指导、财政奖补,一年的时间,遍布全区20个村落、辐射新区各个角落的一百家文化户相继建成开放。
承建文化户的都是村民信任的热心人,每个“文化中心户”设有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室外有活动场地,统一实现“六个一”,即:“一块标牌、一套规章制度、一套阅读桌椅、一组报刊、一系列实用图书、一个小型文体广场”,部分有条件的农户和文体爱好者还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了乒乓球、棋牌、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
至此,新区广大群众一般性文化需求出门走上几步就能够得到满足,看书看报、下棋打牌、健身跳舞,村民不再需要文化“快餐”,而是每天在家门口享受文化“正餐”。
文化户成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文明乡风、传递社会正能量、带动群众致富的重要场所。“双百工程”已然成为了滨海新区乡村振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成为了滨海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与基层群众的连心桥。
通过努力,滨海新区以文化惠民为根本出发点,精心打造的“群众自办服务满足日常化文化需求、村基本服务满足标准化文化需求、区精品服务满足差异化文化需求”的区、村、农户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已经基本形成。
滨海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季小平说:“健全的文化设施网络让新区的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走在了全县前列,也鼓舞了全区人民的精气神,有力地推动了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2017年度,滨海新区蝉联海安县“红旗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