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创新预测预警机制 帮百姓“捂紧钱袋子”

2018-01-23

中国防伪报道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反诈分局派出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不断翻新,案件高发。为进一步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重拳出击,通过提高打击效能、增强预警预防水平,切实遏制了此类犯罪的上升态势,全力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浙江金华、宁波等地当地公安机关借助反诈中心,不断完善优化快速接警、快速查询、快速封控、快速止付、快速劝阻等机制建设,筑牢反诈“最后防线”,有效帮助群众免遭损失,帮受损群众及时挽回损失,走出了一条反诈防骗新路。

不到10分钟挽回损失三万元

12月3日16时25分,余女士打电话向金华市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求助。

余女士称,当日14时许,有人冒充其儿子急要一笔“培训费”。爱子心切的她没多想,将3万余元分多笔通过转账方式汇出。汇款后,余女士给儿子打电话确认时发现被骗。

金华市反诈中心接警员接到报警后,一边确认案发情况,火速填好接警单,一边喊来反诈中心民警蒋施媛进行处理。

接警单上简单地记录了案件的基本信息,其中特别标明了骗子的收款账号。蒋施媛拿着接警单直接走到设立在反诈中心的某银行席位,经过授权,将骗子的收款账户冻结,止付成功。而此时距离接警时间还不到10分钟。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接警单,之后我们还会就该案进行详细的记录,再流转给办案单位,方便下一步做资金的返还工作。”止付挽损必须讲究一个“快”字。

金华反诈中心曾一天共接警33起,涉及被骗22起,查询、止付银行卡12张,止损金额超过20万元。

反诈中心民警郑晨斌介绍,这里还内设了人工干预工作组,除了受害人主动报警外,还会根据信息研判主动出击开展反制,对正在被骗的群众及时进行人为干预,“和传统的刑警办案不同,这里的民警都需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积极帮助被骗群众醒悟,不听骗子的话、不汇款。”

据介绍,作为全国八个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研判中心之一,金华市公安机关不断提高预测预警能力,一直以来将获取的预警数据向全国发布。“2018年前11个月,我们就已经发出预警信息4.2万余条。”金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张宁说。

创新推广“反诈公益水”

“网购商品有问题主动退款?这可能是骗局!”“防骗谨记‘四个不’,不轻信、不汇款、不泄密、不链接。”……义乌市公安局将这些反诈骗标语引在瓶装水上进行宣传推广。这些特殊的瓶装水,除了写明饮用水的基本信息外,腰封上还印着反诈提示,一名民警双手摆出一个“×”,格外醒目。

义乌作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小商品集散中心,随着电商经济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员来到义乌做起电商生意。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红火的外卖生意。

为了让所有来义乌的商贩有效辨别电信诈骗,免遭经济损失,义乌公安在10月下旬创新推出了“反诈公益水”,联合外卖平台向本地订餐者免费发放,受到了广大电商从业者的好评。

“我们特别选择在‘双11’前期开始推广‘反诈公益水’,5天时间就发出去将近1万瓶。由外卖骑手充当反诈宣传员,将这瓶水的来历介绍给订餐者。”义乌市公安局反诈科副科长熊永清表示,“不少人还在外卖订餐平台上留言表示感谢。”

针对义乌快递业的兴盛,当地公安机关还将推广在快递包装上贴印反诈宣传标语,据介绍“这些创新的宣传手段都是警方根据义乌社会经济发展特征而制定的,为的是真正取得效果。”

“因地制宜”,说的不仅仅是反诈宣传,义乌公安从2009年起就建立了“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及经济案事件预警平台”,将来义乌做生意的外贸公司和货代公司纳入诚信监督,方便商户查询。平台建立以来,陆续收录了9300余家公司信息,收到信用评价40余万条,义乌市的合同诈骗从2009年的159起降至2017年的22起,为市场经营户直接挽回损失2.6亿元,持续守护着这座因“信”而兴的城市。

积极返还被骗资金

“我压根没想到钱还能回来。”来自上海的吴女士在宁波市公安局填写通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申请表时难掩喜悦心情。在12月5日宁波公安举行的通信网络诈骗案件涉案资金集中返还仪式上,她拿到了2016年以“推荐股票”为名被骗的20万元。

“真的很感谢宁波警方。”吴女士特别准备了一面锦旗送给负责侦办该案的民警。

在当天举行的返还仪式上,还有其他14名代表领回了涉案资金,共计返还金额1300余万元,涉及受害群众100余名。此次涉案类型包括了利用QQ冒充老板诈骗财务人员、冒充熟人诈骗、机票退改签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等。

这已经是宁波公安2018年第二次举办集中返还活动。5月10日,宁波市反诈中心就牵头组织开展了一次止付冻结资金集中返还,共返还资金1017万元。

“对于被骗的群众来说,钱什么时候能回到口袋是他们最关心的。我们通过严厉打击和紧急止付等方式,及时将受害人的被骗资金返还,这就是对民声的最强回应。”宁波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侵财性案件侦查大队中队长刘益言简意赅。

据了解,2018年以来,宁波公安扎实推进专项打击、止付处置、技术阻断、宣传防范、源头控案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全市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数同比下降1.39%、损失总金额同比下降30.55%,发案和涉案被骗金额呈现连续下降良好势头。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通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发案趋势,深化涉案资金追查止付、主动防护预警反制、精准防控抵御发案、类案研判源头打击等有效做法,进一步加强相关措施和手段创新突破,坚决遏制通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多发高发势头,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宁波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刑侦支队支队长叶元杰表示。

“最小作战单元”成打防电诈案件“利器”

一年前,在由相关单位举办的第二届“网络新枫桥经验”高峰研讨会上,浙江省衢州市公安局衢江分局因在打击电信网络犯罪中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唯一受邀参加并作经验交流的县级公安机关。而他们打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利器”就是做强最基层、最一线的派出所“最小作战单元”。

近年来,衢州市公安局衢江分局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作案手法多变、打击难度大的实际,以建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最小作战单元”为抓手,通过组建作战单元、拓展侦查手段、延伸打击领域等举措,先后成功侦办此类案件418起,其中起诉301起,同比上升125%,抓获犯罪嫌疑人67名,起诉47人,成效显著。

派出所“单干”干出好业绩

“从2017年开始,我们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办思路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原先的‘刑大主侦,派出所主办’转变为‘派出所主侦且主办’。”衢江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郑羿介绍,“此类案件的破获数迅速增长为上一年的8.3倍,破案率同比上升125.7%。”

放手让派出所“单干”,而且还干出了不俗业绩,这当然不只是“放手”这么简单。2017年,衢江分局针对辖区治安状况,突出破本地侵财案件,推出了以夯实刑侦基础为主要目的的“平安绿洲,今日无盗”打防十项规范,落实基层派出所初侦初查“四必”工作法,派出所刑侦骨干的单兵作战能力大大提升。

基于此,分局调整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办思路,专门制订出台了派出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最小作战单元”工作制度,采取组长负责制,统筹负责电信网络诈骗案的侦破,并从接警、侦查、抓捕、办理等环节理清组内成员职责,营造分工协作、共同进退的工作氛围。

高家派出所是全局第一个“吃螃蟹”建设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最小作战单元”的派出所。“2018年以来,我们先后成功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5起,跨省、市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作战单元组长吴金林自豪地说。

众警种“力挺”挺进新高度

“我们派出所‘最小作战单元’之所以能干得这么好,关键是背后力量的强大支撑。”衢江分局廿里派出所副所长、最小作战单元组长祝志清说,“刑侦、经侦等多部门的民警是幕后英雄。”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属于非接触性犯罪,违法犯罪嫌疑人往往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网络等方式诈骗、盗窃钱财,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成本高、难度大。

衢江分局组织经侦、刑侦、网警多部门协调作战,推行“多警种协调联动,多手段同步上案”,加强线索研判、串并、取证、抓捕等各环节合作,对梳理研判中发现的案件线索开展跟踪侦查,努力挖掘深层次线索,为案件突破提供技术支撑,确保案件资金流、信息流的研判和串并及时有效开展,实施联合防范、精准打击。

多部门“联防”防住点线面

在2018年的“7·11”聚兴传媒微信群诈骗案件侦破过程中,衢江分局组织刑侦、网警、反诈中心等部门联合判断,最终确定该犯罪团伙的落脚点在广东省新丰县。

7月15日,“最小作战单元”组员赶往韶关,经10余天不间断开展侦查研判,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落脚点、作案窝点及交通工具等信息,并于7月26日下午,将犯罪嫌疑人陈某、李某、潘某等人抓获,缴获作案电脑1台、作案手机10余部。犯罪嫌疑人李某为韶关市新丰县2012年一起命案的在逃人员,被移交韶关警方处理。

经查,该犯罪团伙以“聚兴汽车传媒”为幌子,以代发广告、拉人头赚钱为名义,骗取受害人交纳入群保证金,诈骗金额高达20余万元。

“打防结合,以防为主。在‘防’这块工作上,我们也是下足了功夫。”衢江分局党委委员、刑侦大队大队长万振兴介绍,“我们积极与银监、商业银行、通信管理部门、电信运营商等建立协作机制或搭建相关协作、工作平台,建立长效机制,联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与此同时,分局还协调银行在柜台、ATM机入口张贴宣传标语、提示语等,以书面形式详细列举各类引诱群众进行转账的诈骗犯罪形式,并注重发挥大堂经理与大堂保安员的作用,提示对象从在营业网点办理转账汇款业务的一般客户向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特殊客户延伸,在当事人汇款的最后关头进行合理干预,建立一道“防火墙”,切实从源头上减少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

“2018年,衢江分局还专门组织了刑侦、经侦、巡特警等部门民警对我们银行值班人员和柜台业务人员的培训,指导我们要对边接电话边汇款的老年人、妇女等高危人群汇款时多询问、勤提醒,减少受害机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衢江农商行负责人洪辉发介绍,“2017年以来,我们通过询问提醒,成功阻止了16名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转账汇款。”

为提高辖区网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衢江分局还在“衢江公安”微信公众号、“衢江公安”微博等网络宣传阵地发布工作动态、诈骗预警信息、典型案例、宣传视频。他们列举近年虚假信息诈骗种类及典型案例,逐一标注防骗提示,通过开辟网络宣传战场,提高网民的反骗防骗意识,向广大网民讲解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特点及防范对策,发动网民积极举报犯罪线索。2018年以来,衢江分局官方“两微”平台累计发布、转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类信息40余篇,制作并发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视频6个。

江苏对电信网络诈骗实行强力打击

快速处置 智能拦截

2017年,江苏公安机关重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强打击、快处置、智拦截三方面下功夫,保持“两降两升”良好态势,发案同比下降20.4%,经济损失同比下降24.5%,破获省内案件同比上升45.2%,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32.6%。

提升止付速度和能力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接警、处警、立案、调查周期长,要为群众挽回损失不易。”江苏省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此,江苏公安机关强化警情处置,第一时间开展涉案账户止付冻结工作。

2017年,江苏公安机关制定出台《江苏省公安机关处置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工作规范》,要求各地把避免和减少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作为接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后第一要务,综合采取三方通话等多种手段,确保反诈骗中心第一时间介入,最大限度提升止付速度和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

2017年以来,江苏全省共止付冻结资金15.6亿元。同时,针对当前第三方支付占涉案账户近8成的实际,打通与多家第三方公司的查询通道,有效改变了以往第三方支付账户查询周期长、手续多的被动局面。

防范也能主动出击

同时,针对突出高发案类型和易受骗人群两大防范宣传重点,江苏省公安厅会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安排省内有关媒体机构,密集播放防范宣传视频、防范宣传滚动字幕等,同时建立“江苏反诈”微信公众号,及时总结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引导群众加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猜你喜欢

反诈分局派出所
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反诈”鸡蛋 为何上热搜
电信诈骗套路多 谨慎反诈防骗局
“反诈宣讲员被骗18万元”更具警示性
“反诈宣讲员被骗”更具警示性
一分局简介
2019.10上榜派出所名录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