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姜叶柯研究进展

2018-01-23吴东蓉郝梓敏付继珍张亚洲

贵州农机化 2018年4期
关键词:三萜类老叶黄酮类

吴东蓉,郝梓敏,付继珍,张亚洲

(贵州理工学院食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0 引言

来源于茶科(Theaceae)茶属(Camellia)植物的茶叶是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对世界经济贸易、生活健康以及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在我国生态、民族、文化多样性下,也出现了茶的多样性。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和传统,不属于茶科茶属来源植物的,迄今仍在民间作茶饮的至少有二十多种植物作茶叶饮用,我们称之为别样茶(Other Kinds of Tea)。

研究我国长江以南部分地区民间饮用的木姜叶柯甜茶的应用历史和现状,通过文献整理发现木姜叶柯 Lithocarpus polystachyrus Rehd,别名甜茶(通称)、甜叶子树(云南)、胖稠(广东)、甜味菜、大叶稠子、甘茶(贵州)、多穗石柯等,系壳斗科石柯属常绿乔木。以野生状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海拔500-2500米以上的低山密林中,尤以江西、广西、湖南、安徽等省资源丰富,广东、云南、四川、福建等省次之。印度、泰国也有分布。木姜叶柯甜茶为木姜叶柯的叶经加工而成的代茶饮料和保健食品,民间常采集木姜叶柯的嫩叶食用,其茶甘甜清爽,香气浓郁,色泽鲜艳,回味持久,风味独特,据称有生津止渴、消除疲劳之功效。近年来,木姜叶柯甜茶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具有良好的降糖等作用,已为广大消费者和研究人员关注[1-2]。

1 化学成分研究

木姜叶柯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和三萜类成分,黄酮类主要分布于叶部位,而三萜类在茎和叶中均有分布。

(1)黄酮类化学成分,杨大坚、李胜华,肖坤福,Chen Z H等[3-7]已从木姜叶柯叶部位地上部分分离、鉴定出至少22种黄酮类成分。其中三种二氢查尔酮葡萄糖苷:根皮苷、三叶苷和3-羟基根皮苷为木姜叶柯甜茶的主要甜味成分。另外还含有槲皮素类和木犀草素类黄酮等成分。

2)三萜类化学成分,三萜类成分主要由香港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报道,李胜华,Hui W H,Arthur H R等[4,5]研究发现在茎和叶中均含有,其结构类型主要为齐墩果烷、达玛烷、环菠萝蜜烷等类物质。

2 相关提取和含量测定研究

(1)提取研究,张亚洲等[7-8]已从木姜叶柯老叶进行了相关提取方面的研究。实验通过采用正交提取实验结果发现了木姜叶柯老叶提取工艺为使用水为溶剂,样品不用浸泡,加水量为16、13、13倍量,提取 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 20、10、10 min。含量测定老叶中的根皮苷提取率可以达到85.57%,而三叶苷的提取转移率为79.68%,结果说明提取时三叶苷溶解效率不及根皮苷的溶解好,在提取中应注意对它的相关考查。

(2)含量测定方面,张亚洲等[9]对部分市场上及自采的木姜叶柯样品进行了检测,发现收集到的不同产地的共15批样品根皮苷与三叶苷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样品中老叶与枝条中成份以根皮苷为主,最高达到了9.04%,茶叶制品与鲜叶中成份以三叶苷为主,最高达到了22.79%;另外根皮苷与三叶苷总量上来讲,茶叶制品与鲜叶远大于老叶和枝条,其中以标示产地为广西南宁南阳乡木姜叶柯种植地区的质量为较优,根皮苷与三叶苷总的含量相对较高,达到了31.62%,分析原因在于茶叶制品均为鲜叶加工而成,其成份含量较高,并均以三叶苷为主,根皮素含量偏低,未能在同一方法中进行检测。

3 药理作用研究[10-12]

(1)降糖作用,韦宝伟等研究表明木姜叶柯总黄酮对四氧嘧啶诱发的小鼠高血糖模型,链脲佐菌素诱发大鼠高血糖模型都显示出降低空腹血糖作用,对高血糖大鼠和小鼠的糖耐量也有提高作用。

(2)抗过敏作用,李晚谊等研究表明木姜叶柯甜茶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其中醋酸乙酯组分抗过敏作用最强,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率为70%。成分预试验结果显示,抗过敏有效成分可能为黄酮类化合物。

(3)抗氧化作用,Yang W M.,Lu Y.等研究表明木姜叶柯叶片中的三个化合物三叶苷-2-醋酸盐,根皮苷和三叶苷,在体外有较弱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根皮苷在体内能被水解脱去糖苷基生成根皮素,具有更好的抗氧化能力。

(4)抑菌作用,李胜华等研究表明木姜叶柯茶叶对6种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同提取液中以70%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MIC为 0.03125 g/ml。

(5)改善记忆力,Yang X., Briski K,Marshall E.等研究表明根皮苷可以促进大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并有拮抗胰岛素减弱记忆保持的能力。根皮苷抑制血糖进入大脑,因此根皮苷增强大脑的记忆能力的机制显然是独立于血糖水平或大脑吸收糖能力之外的。

(6)毒性作用,木姜叶柯甜茶经千百年的民间应用并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因此有良好的安全性。传统上认为根皮苷有毒,长期使用根皮苷会导致肾脏肥大,会引起尿糖,但Vallon V,Richter K等研究实验证据显示,根皮苷处理糖尿病大鼠近端螺旋小管影响单个肾单元小球的滤过率,肾脏对流体、Na+、C-、K+的再吸收下降了,而根皮苷处理正常动物并未发生这些现象。可见,使用根皮苷引起的尿糖增加,并不是根皮苷引起血糖上升而导致的毒性效果,相反,是根皮苷抑制了体内糖的再吸收、增加了尿糖分泌所致。

4 结语

总之,对木姜叶柯甜茶的研究表明主要含有黄酮类和三萜类成分,其中二氢查尔酮类是其主要的甜味成分和有效成分,现代研究初步表明具有降糖、抗过敏、抗氧化、抗菌和改善记忆等多种作用,并安全无毒。

木姜叶柯甜茶的主要甜味成分是根皮苷,含量可达干重2%以上。大量的研究表明根皮苷在治疗糖尿病、肥胖、应激性高血糖及抗氧化、膜通透性、抗衰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活性,广泛用在食品、饮料、食品添加剂、药物和化妆品中。特别是在糖尿病的研究中广泛而深入。另外,根皮苷还具有重要的植物化学分类学意义,在植物界主要分布于蔷薇科、杜鹃花科、壳斗科等少数植物中,而且大多含量较低,因此木姜叶柯甜茶中含量较高是值得利用的宝贵资源。

木姜叶柯甜茶在我国南方,如福建、江西、湖南、四川、重庆、湖北等地民间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随着对其研究和认识的加深,近年来,木姜叶柯甜茶已走出民间,形成了商品化,各种散装茶、袋泡茶已在市场上流通,除了作为甜茶饮品外,主要用其降糖的保健功能。

然而,对木姜叶柯甜茶的研究依然不够深入,限制了其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需要从植物资源、质量控制和产品深度开发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从而使其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猜你喜欢

三萜类老叶黄酮类
白芨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优化
板栗壳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MS-DAIL联合MS-FINDER鉴定中药黄酮类化合物
老周
悬钩子属三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膜荚黄芪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陈砚章
药桑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老 叶
灵芝三萜组分增强紫杉醇诱导HER2+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