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修补”语境下的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

2018-01-23张晓辉

中国名城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张晓辉

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城乡格局和城乡面貌发生了空前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根本改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城镇化质量不高、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城市病”现象突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等。尤其在城市文化传承建设方面,不是简单模仿西方城市的文化符号,就是单一复制明清建筑风格,缺乏与外来文化的有机融合与衍生进化。城市多呈现圈层式拓展,基本丧失了本土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和中国式的城市文化意象。城市景观风貌和建筑风格雷同,“千城一面”现象突出,城市个性化、差异化严重缺失,城市文化基因对城市增长贡献力偏弱。大规模的工业化已经透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给人类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以牺牲生存空间谋求发展的旧有模式已力不从心、难以为继。面对严峻的挑战,发达国家纷纷选择以城市文化引领城市转型,开创了促进城市永续发展的新动力。文化不应简单被看作城市的某种功能,而应该作为城市灵魂加以重视,“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但城市不能仅仅是容器——城市更应当具备对优秀文化的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1]。在全球一体化和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当代城市需要坚实地植根于地方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融合外来文化,不断衍生和创造出新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实现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共进,实现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的华丽转身,从而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1 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以自然山水环境为基底,经济活动为基础,社会交往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为居民提供生活、生产、交通、游憩的场所,而且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

文化缔造城市,城市承载文化。

1.1 城市文化的内涵

长久以来,城市文化一直是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在概念的界定和描述上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共识。

吴良镛先生认为,城市文化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层。“广义的城市文化包括:文化的指导系统,主要指对区域、全国乃至世界产生影响的文化指挥功能、高级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社会知识系统,主要指具有知识生产和传播功能的科学文化教育基地,以及具有培养创造力和恢复体力功能的文化娱乐、体育系统等多种内容。狭义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文化环境,包括城市建筑文化环境的缔造以及文化事业设施的建设等。”[2]

单霁翔认为:“城市文化是指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在各种文化融合中逐步发展,并以其独有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给城市留下难以抹去的文化烙印。”[3]

张钟汝、章友德认为:“城市文化又称都市文化,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4]

王立也认为,城市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社会成员在特定城市区域内,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社会成员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5]

邓述平认为:“城市文化的概念包含了文化的各方面。从城市建设及建筑领域思考的文化内容实际上是建筑文化。城市建筑文化主要反映在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城市街道格局、城市空间与尺度等要素上,形成特定的风格和城市建筑文化。”[6]

张景秋认为:“城市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它既具有物质实体表现,如建筑物、构筑物、消费品、城市景观、艺术及艺术品等,又具有精神表现,如思想意识、行为规范,或生活于其中的感受等,这些无形的精神文化同样成就了一个城市独特的形象和风格,它由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所承载,最终又会以某种物质形态表现出来。所以,城市文化是一种具有独特性、空间性和综合性的文化形式。”[7]

城市文化通常表现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层面:物质文化指城市所处的自然山水环境、城市肌理和空间格局、文化遗址、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群等;非物质文化指一个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如城市风俗和生活习惯等。在总结前人对城市文化描述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城市文化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气质和个性,它是随着社会变迁不断更新演变的,是根植于旧有传统之上,交融多元文化,随社会改造缓慢演进创新,不断形成再平衡的现象。

1.2 城市文化的特征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文化是城市的活力源泉,它反应了城市的时代精神。文化不是短期形成的城市产物,是在长期演变中不断进化而成的,具有“文化基因”稳定发展的特性。同时,城市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多元融合性,可以唤起曾经的“城市记忆”。

1.2.1 传承性

长久的时间打磨和积淀形成了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文化的传承和演进,城市文化在漫长的城市发展史中沉积固化并缓慢演进,形成特有的发展脉络,构成城市发展的完整画卷。当今社会,历史传承已经成为文明的核心,文化复兴成为城市崛起的助推器。罗马、巴黎、巴塞罗那、平遥古城等中外优秀历史文化城市均保留下传统的城市格局、历史建筑和公共空间,并将历史元素与现代生活有效融合,展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样需要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从这一层面上看,城市文化的传承更多在于城市精神的积累,凝结为城市文化的灵魂。

1.2.2 差异性

城市所处的地域空间、文化背景、地理气候的不同,形成了城市各具特色的个性特征,此种先天的差异性本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自然而然的现象。但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之下,自然选择的差异性反而成为城市个性的重要特征。由于每个城市的种族和民风民俗的不同,以及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的差异,形成了城市文化元素的多样性,恰恰此种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城市文化的差异性。“差异性是城市文化的根本,是城市独特的元素,是这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标记。”[8]

1.2.3 融合性

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城市文化的构成,同时也为城市文化融合演进搭建了平台。城市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开放、宽容的外部环境。面对不同种族、不同流派、不同需求的文化,要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实现和谐共生的生存环境,就需要不同文化间相互融合,演进成为适合时代要求和居民生活诉求的新文化,进而推动城市历史车轮前行。城市文化需要不同文化的不断交流和相互融合,只有主动融入世界文化的潮流,历练打磨,才能形成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1.2.4 映射性

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全体市民的创造和奉献,市民对城市的热爱依赖于城市文化和对城市的集体记忆。城市的营建离不开自然山水环境,城市空间形态一定程度上是对地形地貌和水文气候等自然特点的映射,比如我国古代营城讲究“天人合一”,就是利用山形水势映射城市生活。城市历史建筑的更新保护是对既有建筑当时生活空间的再现,是对原有城市记忆的追思,比如城市纪念性广场,就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念唤起民众对城市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在多元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将先进文化的时代性传递给其他地区,促进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

2 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

截止到201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发展质量有待提升。2013年12月12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着眼于健康城镇化的推进,强调文化传承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指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的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9]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没有既往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总结发达国家成功转型的经验,将城市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推进我们的城市转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2.1 文化产业对于城市复兴的贡献

2.2 文化传承与健康城镇化

文化传承促进城乡融合,提升城镇化质量。英国在城镇化建设中以文化传承与弘扬为导向,进行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城镇建设,制定专项法律规范历史文化遗存和地域文化特色资源保护,充分发挥城镇文化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援作用,将城镇文化塑造与突出地域性文化巧妙结合,有利推动了英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德国在城镇化进程中更加注重多元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建立一系列政策鼓励外来移民融入社区和城镇。城镇建设依托自然,注重维持生态原貌,使得城镇自然与人文社会和谐发展。对自然环境、人文传统和历史建筑的热爱与尊重,使德国小城镇成为历史人文内涵与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国际典范。

城镇化不是破坏原有的农村,更不是破坏原有的文化根基,而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形成城乡优势互补、和谐共生的良性局面,使得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长久持续。

3 我国当前城市文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城市建设割裂城市文化

经过三十多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城市建设缺乏基本的人文意识和文化认同。在实用主义驱使和城市政绩压力双重作用下,城市建设重物质追求,轻文化培育;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盲目攀比,轻特色保有。“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和“造城运动”,无不损毁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短时期的大拆大建和简单复制“西洋建筑”,切断了城市文化记忆,甚至某些地方文化特征显著的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传统文化特色沦丧的危险。盲目追新求大,过度强调城市功能使用,逐渐消解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继承,给城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恶果。

3.2 城市发展缺乏文化内涵的把握

城市发展战略是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期性、决定全局的谋划和规划。简单的说,就是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现状及其区域地位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所做的重大的、全局性的、长期性的、相对稳定的、决定全局的谋划。当前,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比较多的聚焦于城市产业定位,而缺乏对城市资源环境特点和人文历史要素的客观认识,进而导致城市定位缺乏远见性和科学性的判断,城市职能和固有特征未能得到进一步挖掘和体现,城市发展战略雷同现象明显。

3.3 经典文化得不到弘扬,城市文化体系研究尚待强化

我国城市不乏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城市建设方面“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就是旨在描述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经典文化,我国现存的众多历史文化名城营建过程充分运用了人体工学理论,使得城市空间尺度和街巷肌理更符合人的感受,“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充分体现。当前的城市建设和营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优秀的传统营城思想也鲜有应用。相反地,我们的“天人合一”“回归自然”“以人为本”的思想主旨却在西方国家大放异彩。

由于我国古代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城市规划理论,在操作层面难以发挥较好的应用作用,导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的城市建设,造成城市空间环境缺乏本土文化元素,迷失城市空间意象,城市景观混乱等。因此在理论层面上,需要强化城市文化、城市精神与城市特色空间环境以及城市建筑布局间联系研究,重塑城市文化价值,避免建设活动破坏城市原有肌理与格局。

4 “城市修补”语境下的城市文化创新

城市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期积淀的产物,是城市灵魂所在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当前我们需要从文化的角度高度发掘传统文化根脉,以此滋养城市创新和转型。笔者试图从城市融合多元文化和创新本土文化的角度,为城市永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健康推进进行理论探索,并提出相关建议。

4.1 把握城市文化内涵,明确城市发展定位

全球一体化背景之下,城市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单纯的经济提升,更多应关注于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动力,在城市发展战略上把文化创新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引领力量。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城市品牌的核心,没有灵魂的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不会持久发展,城市品牌也无从建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城市规划界提出了“文明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理念,并成为各级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文化的树立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为城市的差异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入研究和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准确提炼城市文化精华和其它城市不能替代的文化特征,便成为城市应该明确的方向,它们将形成城市文化的品牌差异,进而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3)落实地方责任。乡镇人民政府是组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危房改造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和负责具体实施。

4.2 传承经典,多元融合,变革创新

4.2.1 守望经典传统文化

城市生长有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自然环境基底和地域文化背景是城市特色最本质和持久的构成要素,是城市最直接、最容易被感知的元素。城市空间格局、城市肌理和历史街区是历史建筑、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是经过长期打磨和文化浸润的产物,承载着城市历史生活的延续和文化演进。城市空间格局和特色空间是城市文化最为精华的部分,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突出内容。因此,充分尊重城市所在区域的山水情节,保护城市空间格局、特色景观风貌、街巷肌理、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存等,是延续城市历史、传承城市传统文化的基本条件。

4.2.2 融合外来优秀文化

全球一体化浪潮已不可逆转,融合多元文化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不但要探索静态保护方法,更要探索保护与发展结合的方法,探索历史遗存与新建设共生创作方法,新旧共生能为城市特色发展创造新的路径”[10]。 “城市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理念与状态,而且还深刻改变着城市物质环境。全球化的深入加上我国处于历史转型期的现实,使本已多元的文化处于难以选择的困境,城市文化的迷失不可避免而又无可奈何。”[11]融合外来文化要高度重视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文化趋同现象,重视城市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区域文化的差异,重视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面对外来文化的强势来袭,我们的城市文化首先应保留完整的物质空间载体,借鉴巴黎、巴塞罗那等更新改造古城的成功经验,强调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提升和环境改造美化。在不改变城市肌理和空间尺度基础上,对建筑功能进行转换,赋予物质空间新的功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实现城市精明增长。其次应倡导“天人合一”,让文化元素渗透到城市的自然基底,实现生态、低碳、智慧多维度的融合。

4.2.3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城市永续发展动力

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已经难以为继,文化价值提升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认同和重视。城市不应单单作为“文化容器”存在,而更应当具备对优秀文化进行再选择和创新的能力。英国、新加坡、日本、美国相继制定并实施了文化创意产业战略,从实施效果来看,对国家经济贡献度持续提升,创造了全新、可持续的动力源泉。我国文化底蕴深厚,可以充分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动力,加大优秀文化传统的宣传,以制作优秀人文动漫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产业兴起和复兴传统文化的突破口,提振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城市永续发展动力。

4.3 倡导部门协作,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城市文化往往是通过城市意象和特色空间集中展现的,加强城市特色的塑造成为城市文化继承和演进的主要表现形式。城市文化涵盖了自然山水、人文历史、城市建设、村镇发展和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涉及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城市建设、文物保护等多个职能部门,需要行政部门间的互信协作,共同管理。城市特色的塑造,一定程度上需要通过建立适度的集权保障体系来引导城市形成稳定的文化保护模式。比如霍斯曼的巴黎改造和博洛尼亚的红墙都是通过地方法令的推行实施,得以塑造出特有的城市特色。此外,城市特色主要展现在城市定位、城市格局、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脉、城市建筑、公共空间和城市色彩等方面,这些方面无不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必要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城市特色框架系统,以此来指导城市空间特色的营造。

5 结 语

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长时期的历史人文积淀,既反映了这座城市历史的过往,也映射出这城市对未来的憧憬。在城市转型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城市发展需要我们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并将这种文化主动融入世界多元文化的格局中,以此衍生出适应时代发展方向的新文化,建立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城市意象、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特色空间,构建属于未来城市的集体记忆,增强城市可识别性和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经济发展方面赢得全世界的认可,更需要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方面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尊重。

参考文献:

[1]张鸿雁.论特色文化城市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与实践创新—中国本土化特色文化核心价值的理论体系与范式构建[J].南京社会科学,2012(8).

[2]吴良镛.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

[3]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7(5).

[4]张钟汝,章友德.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5]王立.城市文化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8(3).

[6]邓述平.文化·城市文化·建筑文化[J].理想空间,2006(6).

[7]张景秋.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规划中的辩证统一[J].规划师,2008(11).

[8]艾伯庭,刘建,等.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研究—以天津市为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9]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EB/OL].(2013-12-20)http:// www.360doc.com/content/13/1220/16/6391637_338707181.shtml.

[10]卢济威,刘祖健.城市特色塑造途径的探索[J].城市规划,2013(3).

[11]陆枭麟,张京祥.当代中国城市文化迷失与规划师角色再塑[J].规划师,2009(5).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