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ACS病人PCI术后血清脂联素、瘦素、抵抗素的影响
2018-01-23,,
,,
近年研究认为脂肪因子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c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治疗ACS的重要手段,但是PCI术后较高的再狭窄率直接影响临床效果,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PCI的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既具有降脂作用,又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新生内膜增生、改善内皮功能及抗炎等作用。本研究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ACS病人PCI术前后血清脂联素(APN)、瘦素(LPT)、抵抗素(RST)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 1月—2011年10月疑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85例住院病人,经冠脉造影证实为ACS并行PCI治疗的病人190例,冠脉造影正常95例。将190例行PCI治疗的ACS病人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95例。95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C组)。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入院后A组、B组、C组病人均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片300 mg,以及扩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粥样斑块等常规治疗。选择急诊PCI的病人再追加氯吡格雷片300 mg,并给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J20030048)20 mg,每日1次;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每日1次。
1.2.2 冠状动脉造影及PCI 病人平卧于手术床上,常规桡动脉区消毒,铺无菌巾,局麻后以Seldinger技术穿刺桡动脉,成功后将6F桡动脉鞘置于桡动脉。经鞘管内注入肝素3 000 IU,行左右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先将多功能冠状动脉造影导管送到左冠状动脉开口,至少三个体位投照(前后位+头30°~40°、前后位+足位25°~30°、右前斜位30°+足位25°~35°、右前斜位30°+头位30°~40°、左前斜位45°+足位25°~30°、左前斜位45°+头位20°~25°),接着行右冠状动脉造影,将多功能冠状动脉造影导管送到右冠状动脉开口,至少两个体位投照(左前斜位45°、右前斜位30°、前后位+头位25°~30°),同步记录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判断狭窄程度。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对靶血管病变狭窄≥75%者且符合植入支架的病变血管行PCI:沿导引钢丝送入导引导管,一般选择6F EBU3.5及左、右JudkinS4.0导引导管,导引导管到位后,沿导引导管送0.014″导引导丝至病变血管的远端,经导引导丝送支架至病变处;对于严重狭窄或钙化明显的病变,先用球囊充分扩张后,再送支架到病变处。
1.3 指标检测 采用 ELISA 法测定空腹APN、RST、LPT水平,试剂盒由北京博蕾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 结 果
2.1 各组治疗前血清APN、RST、LPT水平比较 A、B两组LPT、RST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APN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A、B两组APN、RST、LP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各组治疗前血清APN、RST、LPT水平比较(±s)
2.2 A、B两组血清APN比较 术前A、B两组A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APN水平术后1个月显著高于术后1周(P<0.05),术后1周APN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B组术后1周APN水平、术后1个月APN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详见表2。
表2 A、B两组血清APN比较(±s) mg/L
2.3 A、B两组血清RST比较 术前A、B两组R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RST水平术后1个月显著低于术后1周(P<0.05),术后1周RST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B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RST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详见表3。
表3 A、B两组血清RST比较(±s) μg/L
2.4 A、B两组血清LPT比较 术前A、B两组LP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LPT水平术后1个月显著低于术后1周(P<0.05),术后1周LPT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B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LPT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详见表4。
表4 A、B两组血清LPT比较(±s) μg/L
3 讨 论
近年来,PCI已经成为治疗ACS的主要手段,但是PCI手术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ACS的危险因素和已发生的不可逆心肌损害,术后较高的再狭窄率直接影响临床效果,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PCI的临床应用。
APN是免疫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而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保护因子[1]。LPT可以导致炎性损伤,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2]。RST影响内皮细胞功能,导致炎性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炎症标记物[3]。本研究结果显示,A、B两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APN水平明显降低,LPT、RS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PCI术影响了APN、LPT、RST水平的血浆浓度水平,PCI术可能对冠状动脉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并且引起炎性反应,这与国内外研究报道相符[4]。
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转录后机制稳定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提高一氧化氮含量,改善内皮功能,具有抗炎,稳定斑块,使部分斑块进展减慢或回缩的功效[5]。本研究结果显示,A、B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APN水平明显升高,LPT、RST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对脂联素的消耗,同时减少瘦素、抵抗素对血管的损伤。相关文献研究报道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壁的沉积,改变斑块内的脂质核心,减轻对纤维帽的张力,使斑块趋于稳定,防止斑块破裂,并且具有改善内皮的合成和内分泌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调节凝血级联反应、早期快速抗炎的作用[6-7]。
本研究结果发现,A、B两组病人术前APN、LPT和R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A、B两组APN、LPT和R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阿托伐他汀药物40 mg/d剂量与20 mg/d剂量的药物疗效不同,40 mg/d剂量具有更为显著的防治作用。相关研究报道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早期改善冠心病病人相关危险因素,能够短时间内抑制全身炎性反应及改善血脂代谢紊乱,有利于血压和血糖的控制,从而促进脂肪组织代谢[8-9]。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药物可调节ACS病人血浆APN、LPT和RST的浓度,从而在预防PCI术后再狭窄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并且40 mg/d大剂量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1] 张德龙,姜芳,殷莉,等.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关系[J].临床荟萃,2013,28(7):804-805.
[2] Patel SB,Reams GP,Spear RM,et al.Leptin:linking obesity,the metabolic syndrome,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urr Hypertens Rep,2008,10(2):131-137.
[3] Jamaluddin MS,Weakley SM,Yao Q,et al.Resistin:functional roles and therapeutic consideration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J].Br J Pharmacol,2012,165:622-632.
[4] Ran K,Hong MK,Tio FO,et al.In-stent restenosis contribution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arterial injury neointimal hyperplasia[J].J Am Coll Cardiol,1998,31(1):220-230.
[5] Grund YSM,Cleeman JI,Merz CNB,et al.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guidelines[J].Circulation,2004,110(2):227-239.
[6] Li JJ,Zhang YP,Wang C,et al.Impact of direct sirolimus-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on the early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compared with complementary stent implantation[J].Coron Artery Dis,2009,20(1):65-70.
[7] Balanescu S,Calmac L,Constantinescu D,et al.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early atheroma formation:are they related[J].Maedica (Buchar),2010,5(4):292-301.
[8] 师姗姗,刘幼文, 金光临,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脂联素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3):303-306.
[9] 张博雅.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脂、脂联素和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4):60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