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病人PCI术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活化功能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

2018-01-23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通组活化心绞痛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升高,发病率为10%~20%[1]。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手术成为冠心病诊治的主要和有效方法,但PCI植入术易损伤冠脉血管内膜,诱发血小板聚集黏附,当血液黏度变大时,血液流动性变差,易发生脑血栓性疾病,诱发血栓形成是PCI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远期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对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活化功能产生不利影响[2-3]。冠心病归属于中医“胸痹”和“心痛”范畴[4-5]。疏血通注射液作为一种复方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水蛭和地龙[6]。水蛭破血逐瘀,地龙活血化瘀,二者合用可协同活血,具有较好的疏通血管和抗凝等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防治[7]。研究显示,疏血通注射液对TIA病人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血脂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均有影响[7-14]。同时,疏血通注射液还能延长凝血时间,减少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增加冠脉血供,改善微循环,对心肌缺血的防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6]。本研究旨在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病人PCI术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活化功能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2月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263例。入选和排除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冠心病相关标准[15];②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16];③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中重度充血性心衰或易出现脑血管意外等病人;④入选病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要求并获得批准。

1.2 治疗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130例)和疏血通组(133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低分子肝素等冠心病的常规方法治疗。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疏血通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由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每支2 mL)静脉输注,每天3支,持续用药14 d。

1.3 观察指标 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活化指标:溶血磷脂酸、血小板α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活化血小板糖基化复合物(PAC-1)。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冠心病的临床症状消失,心绞痛分级降低2级;有效:冠心病的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心绞痛分级降低1级;无效:冠心病临床症状无好转,心绞痛分级未出现任何降低[2,6]。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男女性别比例、年龄、冠心病病程、吸烟比例、冠脉病变支数及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静息心率、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疏血通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s)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人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疏血通组改善更显著(P<0.01)。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的比较(±s)

2.5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肌损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疏血通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1)。详见表5。

表5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的比较(±s)

3 讨 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冠心病与经络气血功能失调有关,疾病状态下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其病因病机有虚实两端,本虚包括气血阴阳之虚,标实有瘀血、气滞、寒凝、痰浊等,兼挟血瘀、寒凝、气滞等病变,基本病机则属于心脉瘀阻,冠心病病人经PCI术后冠脉虽然通畅,但不能解决众多病因,也不能消除瘀血[5-7]。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病人PCI术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主要成分为水蛭、地龙。水蛭具有抗凝血的作用,通过与凝血酶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复合物,从而起到抑制凝血酶以及抗凝血的作用。疏血通注射液中的水蛭素为天然抗凝剂,其抗凝活性优于肝素,具有抗凝血和溶解血栓的作用,可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的作用,阻止血液凝固,不易受到高温或乙醇的破坏;水蛭中的类组胺物质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心肌血流量,对组织缺血缺氧有保护作用;水蛭还能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8,17-18]。地龙俗称为蚯蚓,性寒味咸,具有清热、镇痉、通络的功用。地龙的提取物蚓激酶具有较好的抗凝作用,是一种纤维酶原激活剂,能溶解血栓,通过抑制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增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降低血液黏度,抗凝和抑制血栓形成,与西医的常规治疗方法联合应用能够通过清除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同时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肌缺氧,改善心肌血供,帮助恢复心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19-22]。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疏血通组低于对照组。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中溶血磷脂酸是在血小板活化初期产生的细胞膜脂质衍生物,是血小板激活、活化、凝血启动、血栓形成早期较为敏感的分子标志物[23];而PAC-1的表达是血小板发生聚集的最后关卡,其表达量能客观地反映血小板早期活化情况[24-25];CD62P是血小板晚期活化的特异性标志物。本研究结果显示:疏血通组病人治疗后溶血磷脂酸、PAC-1及CD62P低于对照组,提示疏血通注射液可改善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的血小板活化功能。两组病人PCI术后心肌损伤指标cTnI、CK-MB 及h-FABP的水平较术前升高,而疏血通组治疗后的cTnI、CK-MB及h-FABP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疏血通注射液可以进一步减轻冠心病病人PCI术所致的心肌损伤和坏死。同时,疏血通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疏血通注射液能进一步改善冠心病病人PCI术后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活化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提高临床疗效,规范应用可达到预防急性事件发生的目的。

[1] 隋辉,陈伟伟,王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要点介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7):627-629.

[2] 张彩红.疏血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心肌损伤的影响[J].中成药,2016,38(5):992-996.

[3] 张璇,肖兵,胡长林,等.疏血通注射液抗栓、溶栓作用机制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4):1950-1952.

[4] 殷运收,田中臣.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1,32(2):156-157.

[5] 柴俊德.艾麦舒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199-1200.

[6] 倪娜娜.不同剂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2):159-160.

[7] 张钟少,王雷,邝素雅,等.疏血通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内中膜、CRP 及HCY 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3-5.

[8] 郭磊,冯东泽,张保朝,等.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4):197-200.

[9] 罗小斌.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53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5):22-24.

[10] 吴波.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及微循环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1):57-59.

[11] 杨宏山,高炎超.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73例[J].河南中医,2015,35(3):532-534.

[12] 郑继珍.疏血通、奥扎格雷、阿司匹林治疗不同时间段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25-27.

[13] 谭军,陈艳.氯吡格雷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5,12(2):47-48.

[14] 韩维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8):2188-2190.

[1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9-60.

[17] 郭磊,冯东泽,张保朝,等.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4):197-200.

[18] 卢峰,乔福斌,张成军,等.疏血通注射液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5(7):715-717.

[19] 邓书禄,蒋勇,谢新凤,等.疏血通注射液协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16,17(1):49-52.

[20] 詹军娜.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艾麦舒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0):83-84.

[21] 孙晓辉.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J].吉林中医药,2016,36(2):127-130.

[22] 赵鑫峰.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0):1128-1130.

[23] 宗一,蒋健聪.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8):4173-4174.

[24] 陈晓文.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3,39(17):2063-2064.

[25] 方孝俊,谭子富,黄丽,等.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7,23(1):99-101.

猜你喜欢

通组活化心绞痛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贵阳2018年建成通组公路五千余公里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像学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基于B-H键的活化对含B-C、B-Cl、B-P键的碳硼烷硼端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