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

2018-01-22唐文翰

祖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思政教育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的就业市场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因此我国高校改革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找工作对于毕业生来说已经成為一种压力和难题。因此高校必须使毕业生在高校期间得到很好的就业指导教育,并且及时给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还要给予他们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本文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两个方面阐述其重要性,并且提出相关有效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思政教育 就业指导教育 高校毕业生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就业市场同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广泛话题,也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执行的,他们主要结合当代的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从而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影响,从而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培养符合社会道德观念的高材生。另外,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是为了服务学生,主要根据学生个人素质和特长,帮助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进一步增强毕业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从以上不难发现,就业指导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和载体是就业指导教育,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在新时代下已经发挥的功效越来越突出。

一、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和现状及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

(一)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

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从高校方面考虑,目前随着高校扩招,从而产生大量的毕业生,这就导致供需不平衡。另外在找工作大军中还有大量的往届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竞争。从就业市场来看,随着国家政策和教育改革,使得就业市场从买方市场变为了卖方市场[1]。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各种程度的考量,并且不得不接受高标准要求,底薪工作的条件。从结构失业问题来说,目前211/985院校的学生比其他普通学校的学生的就业情况较好,另外二线城市、一般院校等的毕业生的就业就比较困难,此外,毕业生还在各种程度上受到所学专业的限制。

(二)现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现状

1.就业指导教育意识淡薄

就业指导教育刚刚成为高校必修内容,一些具体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现在的问题是高校教师只关注自身的教学工作,并不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尽管许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相关的就业指导教学课程,但是学生和教师对该课程的认识程度不够,不能保障顺利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那么这个就业指导课程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就业指导教育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就业指导能力欠缺,主要原因是指导教师方面。因为就业指导是一项非常有针对性的课程,这就要求相关教学人员既要有扎实的政治思想教育的工作能力,还要灵活地掌握专业的就业能力。但是现在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是由辅导员开展的,他们专业背景有差异,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能力方面是欠缺的,这就直接影响高校的就业指导效果。

3.就业指导教育内容不丰富

因为就业指导教育意识淡薄,指导教师专业能力欠缺,这就导致就业指导内容不丰富,不能形成专业的和完善的系统。目前就业指导教育仅仅局限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包括求职技巧、解读就业形式,但是没有为毕业生提供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另外,现在就业指导教育欠缺对学生观、价值观的全面指导,最好的就业指导教育不明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面对以上高校毕业生的严峻压力,以及新时代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问题,相关国家单位需要做出调整策略。为了实现就业市场的良好发展,这就需要高校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的结合。

(一)提高大学生素质必须开展思政和就业指导教育

随着新时代下,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带一路的深入,使得我国经济从沿海的繁荣延伸到内陆。我国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具有很强的生产力。那么人才就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还要有良好的品行道德和心理素质,因此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的结合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因此这就要求高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毕业学生的情况,去制定适合的人才计划,实现就业指导教育的系统进程,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就业指导教育中,实现二者结合,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切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相辅相成

1.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首先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就业指导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就业指导作为载体,因此在高校就业教育实践中必须将二者进行整合才能快速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2.就业指导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保证

在经济社会中,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在社会的熏陶下,变得功利性,在就业过程中,主要以薪酬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准。在越来越功利性的社会环境下,出现了一大批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丧失的人才,对社会和国家负部分责任的人才。这些思想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对社会和国家负全部责任的人才。

3.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就业指导教育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下,高校应该在现有形式下,积极地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到大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地端正大学生的就业态度,使其清晰地了解到就业的严峻形式,在就业指导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求职和就业技巧,还要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不断地渗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在无形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养,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使得整个就业指导工作变得专业化,全面化和系统化以及人文道德化。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结合途径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就业指导教育的全過程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在就业指导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引入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教育等内容。因此需要指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纠正错误的择业观和就业观[2]。从而使大学生在整体上的政治思想理论得到提高。另外在学生进入高校开始时就实行就业指导教育制度,增强学生的就业专业性和目标性。

2.注重学生心里健康

心里健康已经成为部分大学生的问题之一,在现代各种各样的压力围绕着自己,其中对于毕业生来说,择业是最大的压力,因此学校在就业指导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咨询,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更加轻松。

3.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和个人责任心

在新时代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发现目前面临就业和毕业压力的主要是90后,这代人承受的不仅仅是就业压力,在逐渐物质和功利性的社会里,他们要面临的是激烈的竞争,赡养父母,买车买房[3]。他们在上学期间,都是自己的服务帮他们承担经济上的负担,很少去进行社会实践,这就导致他们缺乏对社会、家人和他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在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养社会责任心。

(二)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

1.指导工作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

在大学期间,结合政治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专业优势,认真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择业观。

2.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困难

每年都会有很多毕业生从高校毕业,随着就业大军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这其中有很多困难家庭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缺陷,使他们理智地面临就业,这是高校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3.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在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低于全球创业成功率的平均水平,那么创业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和学校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在校生积极参加创业比赛,在比赛中积累经验,适应社会中激烈竞争。

四、结语

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会刺激国民经济的发展,另外实现我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综上来看,我国的就业指导形成比较晚,但是在各个部门的努力下已经形成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在新时代下,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罗旭.如何实现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J].党史博采(理论),2016,(07):61-62.

[2]李卓.探究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

[3]牛天宇.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J].戏剧之家,2018,(13).

(作者简介:唐文翰,硕士,助教,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毕业生思政教育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学生就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