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盘古开天地》说开去
2018-01-22陈秀英
陈秀英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承载它的语文教学有其特有的美育功能。语文其实一直都在践行着审美教育,在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等。
关键词:审美教育;探究挖掘;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伟大的巨人盘古抡起一把斧头,果断地劈开了混沌的宇宙;用他强壮而高大的身躯撑起了高高的天和低沉的地。这是多么恢弘壮阔的气势和情境啊!而后,他又英勇地献出他宝贵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美丽的神话故事啊!教学时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它带给我们的美的体验!它是中国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脉络清晰,而且语言形象、巧妙、生动,它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美轮美奂,感受到神话的神奇魅力,感受到想象力的极其丰富,感受到人物伟大的英雄气概!
这是一篇美文,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渗透着语文特有的美育功能。并且,纵观小学一到六年级的语文教科书,此类的非此类的课文都潜藏着不可忽视的独特的各种美,它等待我们去探究和挖掘!所以不单单是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戏曲、戏剧或影视等等美育课程在传递美的教育,我们语文也在为美育悄悄地贡献一份力量呢!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为此到底做了些什么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浓缩成了一篇篇美、质兼优的文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是细细地品味,尽情地感悟课文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通过探究和挖掘发现我们其实一直在渗透着以下这些美育。
一、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字形、韵之美
汉字是充满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的象形文字,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汉字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整体感,而且还有一种审美感,即人们见到汉字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审美愉悦之情,这是因为汉字的形态具有艺术特质。
二、品味感受中华的语言表达艺术之美
来,咱们一起读读叶圣陶的《荷花》、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样的荷花、一样的荷叶,不一样的语言,谁的语言更美?在這里他们都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汉语言之美,在于那辞藻多华丽!更在于那表达的艺术多高超!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回环、顶真、双关、反语、连物、镶嵌、摹绘、互文、移就、拈连、引用,等等。汉语言之美,少不了那几朵语言的奇葩:成语,诗词,谚语……
三、朗读欣赏字里行间描述的自然风光之美
请读一读《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里面树木繁茂,海水绚丽多彩,海底水产丰富,海岛是鸟的天堂……其他课文《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牧场之国》……见文如见景。
四、丰富、神奇、美妙的情境之美
想象以下这些文章《雨点儿》,没有说出特定的一个地方,我们的思想可以纵横驰骋。《盘古开天地》风云突变,混沌变澄清,万物瞬间形成。《我们成功了》人如海,歌如潮,激动,欢呼,热烈庆祝……总之,文中所创设的情境,前后场景奇妙变幻可以任我们尽情想象……
五、礼仪之邦所尊崇奉行的礼仪之美
例如学习文中《孔子拜师》中的孔子和老子互相尊重,顶礼膜拜。《吃水不忘挖井人》毛主席关爱群众,群众立碑怀恋。《掌声》《检阅》真心对残疾人的尊重和鼓励……人类的心灵之高洁值得推广!
六、文章主角、故事名人的高尚、心灵之美
请看《狼牙山五壮士》为爱国悲壮献身。《奇怪的大石头》的李四光为追求科学真理的执着和爱国的精神。《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刻画了一个幽默、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精神高尚的人;体会《詹天佑》勇于实践、做事—丝不苟、勇于创新的精神,为祖国作出贡献的爱国精神……感动我们的心灵。
七、民族流传的各种传统艺术之美
比如以下这些课文:《风筝》介绍了中国风筝的制作和乐趣。《秦兵马俑》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独特兵马俑雕塑艺术,它们惟妙惟肖,手法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还有《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向我们介绍了《清明上河图》作品的精彩内容和古代高超的绘画技艺,提高了学生对画的鉴赏能力。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些任务,让教学的美育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还将之践行到底。为了让汉字的魅力再现,书法写字比赛和展览令人叹为观止!朗诵是人文与技能的融合,当我们把作品的灵魂朗诵出来,当我们的朗诵让人感动到落泪,这也是最美的一场体验。学校每一学期举行的朗诵比赛,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语言之花,真是一场美丽的视听盛宴!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有的还将课文中优美的风景用手中的彩笔描绘出来,涂画出心中的喜爱!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实的世界和生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巧笔写作则可以留住生活的美,展现生活的美。我们一定可以用笔留住那美丽的瞬间,记住刹那的感动,永恒保存其珍贵的精神价值……只要我们当有心人,就一定能够写出一篇篇美的文章。
参考文献:
[1]郑晓玲.在“四读”中感受神奇:以《盘古开天地》为例谈朗读指导[J].学苑教育,2015(22):36-37.
[2]王慧琴.从神话故事中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盘古开天地》文本解读及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11(18):29-31.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