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洋的故事

2018-01-22李涛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外孙女洋洋姥爷

李涛

外孙女洋洋是将近晌午出生的,体重7斤。12点10分,护士把洋洋推进了妇产科,婴儿车里洋洋在扯大嗓门啼哭。这是饿了,我站在婴儿车旁探着头仔细地端详着她那毛茸茸的宽宽的额头,两只大眼睛来回转动,高高的小鼻梁下,樱桃似的小嘴哭成了圆圆的O型。洋洋一出生就这么招人喜欢,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春鸟去秋雁来,眨眼间,与洋洋已分开150天了。与她们母女俩分开后,我就去做每年例行体检,想不到噩运突然降临,从发现到确诊甲状腺恶性肿瘤,再到找医生会诊确定治疗方案,直至手术切除,前后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怕影响女儿正常哺乳,我只是偷偷和女婿联系,让他对女儿保密。直到手術后,度过了危险期,才与女儿通了电话。那一头,听到女儿失声痛哭,我倒是笑在脸上,苦在心里,安慰着女儿:“不幸之万幸,还没扩散。”那一刻的我是达观而开朗的,之前一个多月的担心与焦虑,终于有了一个了结。我挺了过来,又可以呵护着我的外孙女一天天长大。西方人圣诞节那天,我和洋洋姥姥来到了北京女儿家。一进门,就望见了洋洋。小家伙看到我露出既熟悉又陌生的表情,远远地望着我,一动不动似曾相识的样子。我伸手要去抱她,她又有一丝拒绝。过了一会儿,我又伸手,尝试再次去抱她。小家伙似乎是想起一点什么,笑眯眯地躺倒在我的怀里。

洋洋的生活起居,我义不容辞、一马当先。我虽然做过甲状腺手术,但为了外孙女洋洋快乐幸福成长,甘愿辛苦操劳,将疾病置之度外。

带孩子第一关,是做饭关。做大人饭我还可以,但做一岁多婴儿的饭,对于我这个近花甲之年的人来说,确实有点力不从心,但面对现实还得迎难而上。婴儿饭要求清淡,不能太咸,菜叶子要碎些,油也不能太多。有了任务,就要上心。平时胡阿姨做婴儿饭时,我注意观察,看她是怎么做的。吃菠菜时先要焯一下,除去草酸,然后切碎拌到粥里;吃鳕鱼时,先蒸八分钟,然后吃时剔出鱼刺;吃冬瓜时,切碎少许油炒一下;吃肉时将肉末炒一下拌到菜粥里;菜粥有时用棒菇,有时用丝瓜,或者娃娃菜和红萝卜;菜粥里拌少许面糊,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早上一般煮或蒸鸡蛋,拌菜面粥。中午米饭,鳕鱼拌菜面粥,有时再加些花菜、西兰花、土豆和南瓜。晚上面疙瘩汤,菜粥拌肉末或面条或炒米。水果方面有许多,但洋洋最爱吃的还是橙子、石榴和调节肠道菌群、增加免疫力的酸奶。除此之外,还有香蕉、火龙果、蓝莓、苹果。早上九点多左右吃橙子或喝橙汁,午睡起床喝酸奶。橙子富含维生素C,对预防感冒也有好的作用。就这样日积月累,我终于学会了做婴儿饭,洋洋也很爱吃我做的饭。

带婴儿的第二关是哄睡觉。别看这哄婴儿睡觉,并不那么简单。婴儿认可谁,她就喜欢谁哄睡,她找的是感觉,要的是熟悉的安全感。我哄洋洋睡的时间有长有短。她情绪好时,半小时就可以哄睡着,情绪不好时,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刚开始哄洋洋睡时,体重十几斤,到后来体重增加到二十多斤。抱着、悠着哄睡有时真是腰酸腿疼。从洋洋百天到现在两岁多,抱着哄睡,至今我的左腰、右手腕和右臂落下了疼痛的后遗症。一岁多前的每个星期六,洋洋的睡觉几乎全是我来哄。于是,洋洋就离不开我,有时半夜三更醒来,哭喊着找姥爷,所以,晚上我经常是“严阵以待”,一听到洋洋的哭叫,我第一时间就抱起洋洋。有时偶尔回趟河南老家,也不敢多停留,每次回去几乎都是来去匆匆。洋洋四五个月时,我刚开始哄她睡的时候,只是简单哼着“哦、哦”的催眠曲,后来感到太单调,不能满足洋洋的需求,就唱《小燕子》歌。洋洋特别喜欢《小燕子》歌,当她听到我哼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的时候,就慢慢地有了睡意。在洋洋一岁多的时候,我就给她唱《葫芦娃》的歌和讲葫芦娃的故事,她也特别喜欢七色的葫芦娃。

2016年初,女儿经常全国各地出差,少则一两天,多则四五天。晚上胡阿姨不在的时候,都是我哄洋洋睡、陪洋洋睡。有时候洋洋刚睡着,我却不瞌睡,等洋洋熟睡后,我却来了睡意,但又不敢睡,洋洋来回翻身和梦呓,都让我牵肠挂肚。洋洋从小养成了喝夜奶的习惯,至今改变不了。夜里一般十点多、二点多要给洋洋沏奶粉。有时一整夜不合眼。像这种情况,我也记不得有多少个夜晚。全天候带婴儿真的很辛苦,尤其是晚上。虽然辛苦,但为了外孙女,用流行的话说,这叫“偷着乐”!

常言说,隔代亲,主要指的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我感到仅仅有血缘关系的亲是不够的,你要是与你的孙子、孙女或外孙子、外孙女朝夕相处,那种亲不仅是血缘的隔代亲,而且是真正的心有灵犀的隔代情深。我是在外孙女一出生就与她朝夕相处在一起的。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看着外孙女长大。从出生的第一声婴啼到咿呀学语,再到一岁时会喊爸爸、妈妈,一岁四个月会叫姥姥、姥爷、阿姨。从洋洋婴啼到小小脚丫步履蹒跚学步,每一点滴成长、每一点点进步,无不凝聚着姥爷的心血。

洋洋有逗大家开心的时候,也有让人牵肠挂肚的时候。2016年12月底,带洋洋的胡阿姨家里突然有事,离开了十几天。那些天洋洋整天闹着要找胡阿姨,尤其到了喂饭和哄睡的时候,那种想念就更强烈了。每到晚上一整夜睡不踏实,有时突然惊醒后喊着找阿姨。在这期间,我们也临时找了两个阿姨,但洋洋就是不认可,三天半就又换了。那些天看到洋洋半夜醒来哭、寝食难安,我的心都在流泪。洋洋哭喊一声,就仿佛针扎一下我的心。

我对洋洋的付出,也换来了洋洋对姥爷的爱。2017年5月,我在301医院打完腰肌封闭针后,麻药未完全退。回到家里,我让洋洋爸爸扶我,想试一下能否站住,不料一不小心没扶好,噼里啪啦倒在地板上。洋洋在客厅正玩儿,听到姥爷的惊叫声,哭着大叫姥爷怎么了?第一个跑到卫生间,小手抚摸着我。瞬间,仿佛抚摸的不是我的腿,而是我的心。那一刻,把我和外孙女两颗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顿时,我鼻子一阵酸楚,发自内心地感动了。洋洋才两岁一个月就这么善解人意。我赶紧说,没关系,是姥爷一时不小心,没伤着。但洋洋两只小眼睛的泪花像断了线的小珍珠不断往下流。第二天,洋洋摸着我的腿说,姥爷还疼不疼啦?要小心!听到外孙女洋洋像小大人似的安慰,我心里好像盛着个小蜜罐。

洋洋除了衣食丰足外,爸妈更注重洋洋的精神生活。在洋洋8个月的时候,爸妈就给她买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儿歌三百篇》等200多本图书、小儿书。爸妈周末节假日有空就给洋洋朗读,姥爷、姥姥有空就由姥爷、姥姥读。胡阿姨白天有空白天读、晚上睡觉前再继续读。长期形成阅读习惯,以至于坐汽车、火车在车上洋洋也让读。一岁时候,虽然洋洋不认识字,但只要你给她读一遍,她就能记住。有时读的小儿书她感兴趣但听不太懂,就会让你不厌其烦地给她读,直至她记住。凡是洋洋读过的小儿书,只要她一看到书中的图,马上就能读出上面的字,好像跟认识上面的字一样,一字不错。我很惊讶,并为洋洋超常的记忆力感叹。

洋洋不仅记忆力好,还能纠正姥爷读错的字。一次我在给她读儿歌《啄木鸟》:“啄木鸟,真勤快,帮大树,把病瞧,捉害虫,千万条,保护森林有功劳。”由于眼花没看清楚,我把啄木鸟的“啄”读成了“逐”。洋洋说:“姥爷不对,是啄木鸟!”我恍然大悟,拍着洋洋说:“你真棒!是姥爷读错了。”以后在我给她读书的时候,她不止一次纠正我读错的字,读错音。她现在两岁三个月,《儿歌三百首》能百分之百读下来,有几篇还能背下来。《唐诗三百首》会背《悯农》《静夜思》等八首诗。作为姥爷,我真的为洋洋的点滴进步而高兴。特别是两岁多的小洋洋背唐诗《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非常逗笑,小脸一本正经的表情,读过后问姥爷:“前不见古人是什么意思?后不见来者又是什么意思?” 我解释说:“以前的好人不见了,后面的好人也见不到了,只见大地苍苍,泪如雨下。”她好像似懂非懂,见我笑了,她也跟着哈哈大笑。

说洋洋是小大人,是因为她一岁就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一岁多就能连说三句较完整的话。一岁九个月就能较准确用语。一天清晨,妈妈拿起一瓶爽肤水倒在手上,往脸上拍打。爸爸抱着洋洋打趣道:“洋洋,你看!妈妈在打自己。”洋洋听了,一脸认真地说:“爸爸,不对!妈妈是在打扮自己。”惊喜的妈妈紧紧抱着洋洋说:“我的好乖乖,你怎么这么会说话啊!”我站在一边,也怔住了。语言是思想的窗户。爸爸的一个“打”和洋洋的一个“扮”,一字之差,妙语连珠,意境无穷。说明洋洋顷刻间经过思考后,把它准确地表达出来了。这时,我们都惊喜地异口同声赞叹道,这孩子的表达力和想象力真厉害!

洋洋不仅说话能语达意,而且想做一件事情,还能迂回着说话。8月21日下午,我正在看书,洋洋进到里屋说:“姥爷,到客廳陪我读书吧!”一边说着,一边拉着我的手。我在客厅给她读了《巴巴爸爸的马戏团》等三本小图书后,她忽然推着我的手说:“姥爷,你去屋里看书吧。”我说:“你不读书啦?”她便急不可耐地推着我:“去吧,去吧,看书嘛!”我说:“好,好!”当我还没起身,她从客厅小跑到厨房,喊着:“阿姨,我饿啦!”这时,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她饿了,可饿了却不直接对我说,而是安排我回归到原来看书的状态,还我个“人情”。我再次惊叹,这小丫头好厉害,这么小都会转弯、迂回地说话、做事。有时,我端着榨好的橙汁让洋洋喝,她兴高采烈地说:“姥爷我怎么这么喜欢你啊,我跟你亲!”

听着洋洋正儿八经像小大人似的哄逗我的话,我这个暮年老头,难得心花怒放一回,差点笑弯了腰。

责任编辑:海 霞

猜你喜欢

外孙女洋洋姥爷
一脸青春甜美 活得潇洒强悍 摩纳哥最美王妃的外孙女也很亮眼
姥爷牌饺子
孙国华教授与外孙女孙珠珠在一起
洋洋兔 编绘
姥爷爱泡澡
我的超人姥爷
到底是夸谁
外孙啊,姥爷想念你
蹭饭
竭泽而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