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型改革模式研究
2018-01-22罗换玲
罗换玲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涌现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角度入手,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新型教学模式,希望对其他教师有所启示。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中生物;新型;实验教学模式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改进和教学要求的提升,原有的落后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若教师依旧“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不仅会消磨学生的生物学习热情,更会阻碍学生的未来学习发展。因此,广大教师一定要跟随教学改革进程,大胆利用身边的可用资源,创新新型实验教学模式,以此更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改革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改革教育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创新型实验教育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其原因就在于:第一,开展生物实验创新是新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教师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它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习的精髓。第二,高中阶段学生积累了扎实的生物基础,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生物素养,为改革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社会经济的进步带动了教育产业设备的更新,新型的电脑设备使实验创新教学成为可能。基于此,广大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做好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准备,以此在日常实践中大胆进行尝试。
二、日常实践中的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1.自主学习模式
传统应试教育中的灌输教学模式虽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但却桎梏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笔者在新课改倡导下,开始尝试自主学习模式。所谓自主学习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学习、探究、评价和反思。而教师则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不仅要为学生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还要充分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此满足学生求新心理,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显微镜的操作”时,由于该实验内容繁多、琐碎,若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降低学生的记忆力。因此,笔者借助电脑、平板等设备尝试了“翻转课堂”这一自主学习模式。首先,笔者制作了相关微课视频和实验学习导学案。其次,笔者鼓励学生在家自主观看了微课视频,并以学生小组的形式填写了导学案、讨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最后,笔者在生物实验室中邀请学生对照真实的显微镜进行了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的介绍,如此一来不经巩固了学生琐碎的知识记忆,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本领。当然,笔者也就学生遇到的问题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重点解析,以此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提升了学习效率。又如,笔者在教学“临时装片的制作”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若教师亲自示范难免会缩短学生的操作时间,而有些偏难实验更是无法保证成功率,很可能浪费宝贵时间。基于此,为了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笔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相关微课视频,以此帮助学生快速突破了这一学习难点。
2.实验探究模式
生物实验教学不同于知识串讲教学,它需要树立学生的实验意识,活跃学生的实验思维,令其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要点。因此,教师一定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令其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索,以此才能深化知识理解,掌握实验要素及本领。
基于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日常实践中不应再满足于让学生按照既定步骤进行验证,而是要让学生利用条件来探索发现,以此形成相关实验研究经验,认真书写实验报告。例如,笔者在教学“色素提取和分离”时先鼓励学生验证得出了相关实验结果。而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将学生分成了不同小组,并要求他们合作探究“层析纸不同形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接着学生小组选用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形成层析纸,并按照步骤完成了实验探究。最后笔者鼓励学生完成了实验报告填写工作,并就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答疑。如此一来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实验步骤,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此外,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虽然有效,但却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引导,否则就会出现纪律涣散、毫无头绪、效率低下等情况。具体来说,教师该如何制定研究性实验主题?教师该如何保护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动力和途径是什么……笔者认为,实验探究模式的实施虽然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还需教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此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实验能力。
总之,当前有利的教学条件为创新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敢于走出落后教学模式的桎梏,以此将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模式结合起來,有效增强日常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晓峰. 高中生物实验创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张淑伟. 高中生物实验改进与创新[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钱宏伟.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