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遗之后

2018-01-22吴双

艺术评鉴 2018年21期

吴双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嘉禾伴嫁歌的生存现状,试图展现其成功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后,在活动组织、表演、形态等层面的变迁,以此进一步探讨非遗保护政策给嘉禾伴嫁歌带来的影响,以及嘉禾伴嫁歌在非遗背景下的应变方式。

关键词:嘉禾伴嫁歌 伴嫁仪式 嘉禾县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1-0047-02

嘉禾伴嫁哭嫁歌,人们习惯将它简称为“嘉禾伴嫁歌”,主要流行于湖南嘉禾地区,当地人习惯将其称为“伴嫁歌”。本文通过民间艺人的口述文本、当代学者的研究文本和田野考察实录这三种途径,对申遗之后的嘉禾伴嫁歌进行研究。在调查研究时,笔者发现现有伴嫁歌的研究文献,主要从音乐形态出发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暂未有对伴嫁歌在申遗前后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文献。笔者通过伴嫁歌这一个案,对其在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前后的变化进行整体观照,由此来探讨非遗保护政策给嘉禾伴嫁歌带来的影响,以及嘉禾伴嫁歌在非遗背景下的应变方式。

一、申遗前后:历史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前,伴嫁歌作为婚嫁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存于民间。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其发展特征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50年代对传统伴嫁歌的发掘与继承,这是它首次从民间正式进入文艺工作者的视野;第二阶段是文革后,将文革时全面禁唱的嘉禾伴嫁歌进行恢復,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新伴嫁歌创作的初探;第三阶段是2006年成功申请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这一时期主要是创新伴嫁歌——新词、新曲、新舞台化表演形式。

建国后嘉禾伴嫁歌与社会变迁、文化政策之间的关系

上图所示为社会变革、文化政策与伴嫁歌三者的历史关系,笔者的研究重点置于2006年之后。由图示可见,2004年、2005年国家相继出台非遗保护的相关条例后,嘉禾伴嫁歌积极响应了这一政策,并围绕展开了一系列活动。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2006年后非遗政策开始在嘉禾地区上上下下产生作用和影响。以官方为主导,民间艺人、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三方为呼应,进行了一系列活动。申遗之后,官方以发展、推广和创新伴嫁歌为关键词举办了五类不同活动——现场活动、民歌征集活动、专本出版、资料片拍摄以及非遗主题性活动,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伴嫁歌的发展进程。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申遗后有关伴嫁歌的新闻报道有六十多篇,而申遗前的报道大约只有十几篇,二者数据相差之大。申遗后的研究文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发展了变化,笔者对收集的29篇伴嫁歌研究文献的出版年份进行统计,发现申遗前出版的文献数量明显少于非遗后,申遗前出版的只有3篇,余下都是在申遗后公开发表,而且研究角度更加多元化,研究层次也更加深入。在民间,传承人、艺人、爱好者、文学者有条不紊的开展了各类活动,这些活动也推动了伴嫁歌在民间的发展。

二、两种姿态:婚嫁习俗与舞台表演

据笔者田野考察所知,现今伴嫁歌主要有两种表演形式,即婚嫁习俗和舞台演出。婚嫁习俗是传统的表演空间,舞台是新加入的表演空间。笔者分别对婚嫁习俗和舞台表演的伴嫁歌进行详细描述与分析,并将二者的特征进行比较、提炼,最后总结出仪式语境中的伴嫁歌在申遗前后的变化。

通过对仪式语境与舞台表演语境的伴嫁歌特征的比较分析,二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演出人员、演出场地、节目规模、表演形式、演唱形式、表演内容等方面。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表演内容的专题性与非专题性的区别;表演形式的群体性和个体性的区别;表演的即兴性与固定性的区别。导致仪式与舞台表演语境差异性的原因有三:舞台演员的限制;舞台演出场所的局限性;舞台表演需要一定的固定性和规范性。

申遗后,随着新的舞台表演形式的出现,仪式中的伴嫁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笔者观看的5场伴嫁活动(时间分别为2000年、2004年、2012年(两场)、2014年)的影像资料和亲自参与的一场伴嫁仪式(2015年)来看,仪式中的伴嫁歌在表演形式的变化体现在表演形式、演唱曲目、表演程序、演唱方式、观众参与这五个方面。

三、传统与创新:音乐形态分析

成为非遗项目前,伴嫁歌主要流行于民间伴嫁仪式中。申遗之后,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出现了新创民歌。

(一)传统伴嫁歌

传统伴嫁歌的谱例源于笔者亲自采录的资料,共计32首。通过对32首传统伴嫁歌调式调性、节拍、曲式结构、音乐旋法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调式调性

传统伴嫁歌中,五声各调式均有出现,羽调式最多。音阶基本为五声,也有加入一个偏音的六声音阶。

2.节拍

传统伴嫁歌的节拍多为2/4拍、3/4拍,也有 1/4拍、4/4拍,在曲中经常出现衬字,乐句扩充及乐句重复等,所以时有节拍交替现象。

3.曲式结构

传统伴嫁歌大多为单乐段结构,一般为七言两句体,但也有加入衬词和重复乐句形成扩充,使得乐段结构扩展,形成不对称的上下句结构。

4.音域及旋法

传统伴嫁歌的音域大多是在八度内,旋律以级进、环绕音型为主,也穿插有四五度,六七度跳进。

5.曲同词异与同名不同曲

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仪式中所唱的部分伴嫁歌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曲同词异,另一类是同名不同曲。笔者田野考察中有老伴头①证实了这一点,嘉禾县文化局出版的影像资料中对这一情况也有说明。如传统伴嫁歌《打起锣鼓闹起台》与《我姐生得白如银》,两首伴嫁歌的曲调完全一致,歌词不同。

(二)新创民歌与传统伴嫁歌的联系

申遗之后,嘉禾县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民歌征集活动,在此次征集活动中收集到了多首新创民歌。需要说明的是嘉禾民歌的主体是伴嫁歌,伴嫁歌的数量几乎占到了嘉禾民歌的60%以上,所以在嘉禾当地,有许多人直接将伴嫁歌称为嘉禾民歌。因笔者未能亲自收录新创民歌,故使用嘉禾县文广新局出版的《嘉禾伴嫁歌》的谱例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这些新创民歌与伴嫁歌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曲调的沿用上,常采用“旧曲填新词”的方式创作。

(三)唱响新内容

申遗之后,嘉禾新创民歌中出现将伴嫁歌或伴嫁仪式作为歌曲演唱主题,这类民歌与传统伴嫁仪式中演唱的伴嫁歌不同,它并不具有伴嫁功能。

如新创民歌《围坐堂屋伴嫁忙》②,从“老歌不唱开新腔”“如今伴嫁不忧伤,欢歌笑语满堂乐”等词句可看出,这是一首描述新时代新伴嫁形式的歌曲。虽然没有使用传统伴嫁歌的曲调,但是它的程式结构与传统伴嫁歌有着一定联系。本文所指的“程式”与戏曲程式不同,是广义概念上的程式,指的是在调式、节拍、襯词等方面呈现出传统伴嫁歌的基本特点。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个案调查研究可知,伴嫁歌在申遗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新的表演空间的出现,使得伴嫁歌不能完全按照仪式中的形式进行表演,使其从仪式语境中剥离。但是在笔者的访谈中,有伴嫁歌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伴嫁歌必须“原原本本”依照老一辈人口传心授的版本传承,不可以有丝毫改变,不然就是对祖先不敬。从伴嫁歌个案我们看到了“非遗”保护的有效性,同时也看到“非遗”保护原则的“本真性”和“整体性”③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非遗保护政策如同一把双刃剑,给它带来了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在伴嫁歌保护传承的过程中,由于表演场合转换导致表演形式和音乐形态发生改变,它未能真正做到非遗政策所要求的“本真性”和“整体性”的保护。随着非遗工作的推进,伴嫁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随之带来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多。本文撰写的目的是对音乐类非遗的研究工作提供详实的个案,其他方面还有学者们待进一步研究。

注释:

①笔者采访的一位伴嫁歌手。“伴头”是嘉禾对伴嫁歌最多并演唱得最好的伴嫁歌手的专称。

②嘉禾民歌编委会:《嘉禾民歌》,嘉禾:嘉禾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出版,2014年版,第233-234页。

③王文章:《非物质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26页。

参考文献:

[1]嘉禾民歌编委会.嘉禾民歌[M].嘉禾:嘉禾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出版,2014.

[2]王文章.非物质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中国音乐研究所.湖南音乐普查报告[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