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先秦礼乐文化的传统价值内涵

2018-01-22刘晓婷

艺术评鉴 2018年21期

刘晓婷

摘要:先秦礼乐文化传承千年,它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内在凝聚的核心,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更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价值所在。我们只有了解礼乐文化的萌芽、确立与发展的过程,在理论上理解礼乐文化的传统价值内涵,才能保证我们在实践中真正去传承民族经典,弘扬中国文化。

关键词:礼乐文化 文化探源 价值内涵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1-0024-04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集中体现了千年来中国集体人格的精神价值。礼乐文化萌芽于中国原始的祭祀文化,在西周时期得以确立,后又在春秋战国儒家伦理教化思想的浸润中不断发展成熟,而后传承千年,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主流文化。当前,国家大力提出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笔者认为,先秦礼乐文化正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我们只有在理论上深刻理解先秦礼乐文化的传统价值,才能保证我们在实践中去传承经典与弘扬文化,否则只能流于形式,甚至渐渐背离传统,丢掉我们民族最宝贵的文化精神。

一、礼乐文化探源

(一)萌芽于原始的祭祀乐舞

远古时期,蒙昧的人们对大自然的种种现象感到神秘、产生畏惧,于是试图通过祭祀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平顺安康的生活。而原始人类在天地鬼神的祭祀仪式中所产生行为规则与秩序意识就是“礼”的源起。为了表达内心的期盼与渴望,远古各部族人们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通过载歌载舞来愉悦神灵,祈求神灵的降福与保佑。礼乐文化滥觞于中国原始氏族人们祭祀神明、祖先,以乐舞为核心的原始巫术文化,这些原始祭祀中的盛大歌舞就是最早的乐舞,远古的“乐”即诗、舞、乐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

相传远古时就有用以祈求丰收的朱襄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伊耆氏之乐。到黄帝时有以云为图腾崇拜的乐舞《云门》,尧帝时有祈福的乐舞《咸池》,舜帝时有歌颂舜帝功德的乐舞《韶乐》,夏启时歌颂大禹治水的乐舞《大夏》,商汤时颂扬武王伐纣的乐舞《大濩》。当远古时期事神祭祀的仪式与事神祭祀的乐舞相互结合,“礼乐”文化的生命之种就在中华大地萌芽了。

远古的祭祀乐舞已有很高的艺术和表现力,同时也具有道德的教化作用,其中舜帝时的《韶乐》最为经典,并传世千年,一直被奉为历朝国之大典的最高典范。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虞夏书·皋陶谟》记载了舜帝时祭祀仪式中《韶乐》表演的盛况: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也记载了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赏《大夏》乐舞感叹:“美哉!勤而不德,非禹谁能修之?”而当观赏完《韶乐》时,更是惊叹:“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有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季札认为《大夏》很美,而《韶乐》完善到了极致,如天地一样无所不包!

远古的乐舞与通天地神灵的祭祀仪式融合在一起,是礼乐文化的萌芽阶段,也为后世中华礼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確立于周朝的礼乐治国制度

礼乐文化萌芽于先周时期远古三皇五帝的祭祀仪式,确立于西周时期。周王朝建立之初,周公辅佐成王,为安邦定国,周公制礼作乐,开启以礼乐治国的政治制度,也为中国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底蕴。《礼记·明堂位》记载:“周公贱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从周代开始,礼乐文明就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

周公因袭前代祭祀文化传统,但西周的礼乐制度却逐渐开始脱离了单纯原始的鬼神崇拜,由礼序鬼神世界扩展到礼序人伦社会,更加注重在现实中实施礼乐治国。《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据《周礼·大宗伯》记载,西周的礼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种仪制,除吉礼以继承传统事鬼神之礼,其它四礼均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凶礼为哀悯吊唁之礼,宾礼为接待宾客之礼,军礼为出征操练之礼,嘉礼为沟通人际情感之礼。周朝将五礼的礼仪具体落实到不同等级身份的人的具体行为,从王、候、大夫、士到庶民,从祭祀、丧葬、结婚、穿戴到待人、接物,上至朝廷事宜,下至家中事情,都作了详尽的行为规定。

为配合礼的实施,以乐来调和人心,周公还亲自确定了周王朝的乐制,并以《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为西周的核心雅乐,用于祭祀天神、地示、四望、山川、先妣、先祖,并由大司乐亲受国子,开启乐教,让雅乐世代传承。由此,西周将祭祀事神的乐舞巫术风俗转变为以礼乐治国的政治文化制度。

概括说,周公用“礼”来规范人的等级与行为,用“乐”来抚慰人心、凝聚力量,礼乐相须为用、互为补充,共同约束、协调,有效维护了西周森严的宗法制度与等级分封制度,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社会有序和谐。汉代司马迁《世纪·周本纪》对周公制礼作乐的功绩也有记载,周公“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西周的礼乐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更是为中国后世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三)发展于儒家的礼乐教化思想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正值天下纷乱,礼崩乐坏之时,孔子开创儒家思想,追随周公治国的思想,开始复兴礼乐。《史记》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起社稷者,不可胜数。”周王朝摇摇欲坠,礼乐制度开始崩溃。鲁国大夫季桓子曾僭越礼制,擅自享用天子的“八佾之舞”,孔子对此极为不满,愤然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一生,励志于复兴周礼,要以礼乐教化天下。他曾感慨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礼乐文化就是这一时期在儒家思想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尤为重视“礼”“乐”结合的教化作用。他们认为礼修外,可立德安民;乐治内,可移风易俗。他们用“礼”严格地区别人们的社会等级,以“礼”教化人的言行,用“乐”沟通人们的情感,使君臣敬、父子亲、长幼序、夫妇和。礼离不开审美化的乐,乐更离不开仪式化的礼。礼主外,乐主内;礼重理,乐重情;礼主分,乐主合,二者相须为用,中和互补,共同为统治阶级服务,实现儒家的治国理想。此外,儒家在礼乐教化中极为重视礼乐的内在精神。他将礼乐的核心精神归结为“仁”,即爱人之心。提倡通过礼乐教化,促进人在道德上的内省与自律,追崇君子与圣人的道德品格,进而达到仁者爱人,社会和谐的最终理想。对“仁”的追求正是儒家礼乐文化的精髓所在。

儒家的礼乐思想更富有人文情怀,它以礼序、乐和为思想基础,在礼乐教化中,以仁爱为核心,以修德为途径,努力实现人与家、国、天下的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让礼乐文化精神得以升华。

总之,原始的祭祀礼乐是在礼序神鬼的乐舞中,以悦神灵、先祖,旨在祈福禳灾;周朝的治国礼乐在于强化人伦,宗法等级,达到“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政治目的,以此完成由事神向人事的转变;儒家礼乐文化则是以“礼序,乐和”的思想为基础,并在礼乐教化中不断地兼容中寻求发展,从而为中国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礼乐文化。

二、先秦礼乐文化的传统价值内涵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價值与意义。礼乐文化中的传统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是中华民族存在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更是我们立足于世界之林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传承先秦礼乐文化,弘扬礼乐精神,正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复兴中华的根本保证。笔者对先秦礼乐文化的传统价值内涵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礼序社会,以德修身

通过溯源礼乐文化的发展历史,我们知道“礼”在原始社会与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正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到了西周,礼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由祭祀神鬼的仪式与礼仪发展,为维护统治而制定的国家等级的道德规范,是人们道德情操、伦理思想的行为体现。因此,“礼”是协调社会等级秩序,让人尊卑有级、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是治国的根本保证。

《乐记》云:“礼乐皆得, 谓之有德。德者得也。”礼乐与德相通, “礼”在心即为“德”,“德”在行即为礼。懂得礼乐之人, 必是有德之人。“礼也者,理也”,礼具有道德的规定性和自律性。儒家推崇圣人与君子的德行与人格,并以他们为典范。圣人、君子以德修身,践行礼仪,为百姓确立做人的规范标准,百姓效仿,修德于心,克己复礼,从而实现以礼治国、安定天下的政治理想。

《孟子·离娄上》讲:“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要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理想就离不开个人的“以德修身”。“以德修身”要求人从自身出发,进行道德的自我修养,提升个人的品德与精神。“以德修身”不仅实现个体“安身立命”,也可“立己达人”,最终通过“修身”,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礼”客观地存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强烈人伦色彩,是人人遵守的社会规则,并潜移默化地成为人们制约自身行为的道德要求。正如《孝经·广要道》所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知礼而治天下。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的行为规范关乎天地、国家、社会的有序存在,“序”是“礼”的本质特征,“德”是“礼”的精神内涵,而“礼”则是“序”与“德”的外化表现。中国传统礼乐推行礼的实施,提倡以德修身,旨在以礼规范人道德自律,以有德的圣人与君子为典范,引导百姓遵德守礼,保证社会与国家的政治稳定。

(二)乐和人心,尽善尽美

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乐”被认为是“五声八音”的总称。(五声:宫商角徵羽;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古文字学家罗振玉则认为:“乐从丝附木,琴瑟之象也”。以上两种对“乐”的阐释是狭义上理解,并不能充分概括先秦礼乐文化中的“乐”。在中国礼乐文化中,“乐”融“诗”“舞”“乐”为一体,具有调解人心的作用,与国家制定的礼仪制度相须为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乐”代表着具有审美意义的协调,以情感的共鸣,实现人与人心灵的沟通。因此,“乐”可以凝聚人心,而人心又关乎天地、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由此,可以概括“和”就是“乐”的本质核心,

“乐”为天地之和,古代中国对音乐的认知,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角度,围绕“和”来理解。古人认为以“和”为美的音乐可以诉诸于人心,由“乐和”达到“心和”,再由“心和”达到“人和”,最后实现“政和”的治国理想。

在礼乐文化中,以和为最高审美理想的乐要具有两个审美标准:尽善与尽美。“美”属于艺术的范畴,“善”属于道德的范畴。只有“善”与“美”的统一才能达到“和”的最高审美理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美”与“善”作为音乐审美的最高标准。《论语·八佾》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在齐国闻听《韶乐》,认为这部舞乐不但具有美的表演形式,同时也具有善的思想内容。《韶乐》歌颂了舜帝德怀天下,体恤万民,用音乐化干戈为玉帛,平息苗汉之战而造福百姓。《武乐》是歌颂武王伐纣,夺取天下的英勇。武王伐纣虽然正义,但必有杀伐。武乐的杀伐之声,无法与《韶乐》具有的仁德之爱的精神相提并论。孔子认为《武乐》只有美的形式,而没有蕴含善的内涵。正因如此,孔子积力推崇《韶乐》,赞叹它“尽善尽美”“不图为乐至于斯也”,并痴迷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状态。

在礼乐思想中,道德上的“善”高于艺术上的“美”。以“和”为最高审美理想的“乐”一定要建立在“善”的基础上。“善”是音乐内容的本质表现,它高于外在表现形式上的“美”。因此,“美”“善”兼备,方能成就天地之和的“乐”。也唯有乐从和,才能实现“心和”,进而达到“人和”与“政和”。正所谓:“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乐和人心的文化传统,经过千年的凝炼,已成为礼乐文化的精神体现,造就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

(三)礼乐教化,仁者爱人

礼乐文化重在教化传承,并在“礼乐教化”中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传承。自周公“制礼作乐”便大力推行“礼乐教化”的制度。孔子更是将“礼乐教化”发展成中国礼乐文化的核心,并与政治、文化相统一,共同成为维护国家统治的制度。孔子云:“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礼可使人具有等级意识,可修身立德,成己而后达人。乐可使人心和,以情育人,引导人们求美、向善。以礼教化,安民立国。以乐教化,君爱民亲。礼与乐共同教化,便是德美相和,人文化成天下的具体体现。

礼乐文化倡导仁爱,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孔子云:“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精神所在,人没有仁德,遵礼、奏乐也将毫无意义。仁在儒家礼乐文化中有两层内涵:第一层“克己复礼为仁”(《论语》》)。仁是个体内在道德约束性。人只有具有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才具有仁德的基础。第二层“仁者爱人”。仁即爱,是道德至善的品格与情感。仁者爱人,就是以爱人之心去关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仁不仅要求自己“克己成人”,更重要的是“由己达人”。论语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由此可见,君子成仁的最高境界就是修养自身,心怀仁爱,使他人安乐,使百姓安乐。

“仁”是礼乐教化的最终目的。正所谓:“礼者,人道之极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孔子家语·儒行解》)。礼乐教化,以禮育仁教民,以乐启仁化民,天下归仁,人皆有爱,人民安乐,国家太平。

(四)以人为本,天地人和

中国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他在《管子·霸言》中云:“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仲所强调的“人”是指黎民百姓,王以民为本才能安邦治国。中国文化中的“人”重在强调人民的集体利益,而非人的个体权利。

历史的发展,儒家在礼乐思想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首先,他们强调要在道德意识上确立人本精神。孟子言“仁也者,人也”。“仁”是至善的道德,是人之本性,是人立世的根本。当孟子以“仁”衡量人的价值,就意味着礼乐文化中个体人格尊严和人本精神的确立。其次,儒家认为人是独立于天地的存在,要与天地并存相和,共同发展。“以人为本”并非让人独尊于天地之外,妄想主宰天地万物,而是要求人一定要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做事,顺应自然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天地人和的理想境界。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国语·郑语》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的事物彼此和谐,共存共生才能生发万物。而当所有事物同时完全一致则停止发展。在礼乐文化中,“和”首先倡导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以德修身、心存仁爱,其次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礼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再次倡导国家、社会和谐发展。国家政治昌明、君臣相遵、父子相亲、夫妻相敬、天下百姓亲如一家,最后倡导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天地人和”的理想境界,实现大同理想的社会。所谓“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礼”与“乐”是天地万物和谐而有序的体现。在礼乐文化中,无论是“礼”,还是“乐”,都是天地运行规律的具体体现,都要遵循天地的自然之道。只有符合自然之道,礼乐才能调“和”人心,天下安宁。礼乐文化是顺应天地之道,是华夏大地孕育而出的独特文化,是“天地人和”的集中体现。人们遵循礼乐思想,传承礼乐文化,正是实现“天地人和”的有效途径。这种“天地人和”的价值理念传承千年,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最宝贵的精神追求。

总之,先秦礼乐文化传承千年,它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内在凝聚的核心,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更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价值所在。我们唯有不忘传统,明确先秦礼乐文化的价值内涵,继承先秦礼乐文化的传统精神,在礼序乐和中以德修身、善美相和,在礼乐教化中以人为本、仁者爱人,才能在天地人和中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文化强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