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2018-01-22宋林飞
〔摘要〕 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就是世界瞩目的“中国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结中国经验、作出重大决策与部署未来,从而揭示了“中国成功”的秘密,即以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成功”的动力是改革开放,“中国成功”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发展了“四个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国防与军队现代化等一系列现代化重要论述;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按照习近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勾画现代化的目标”等要求,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2020年有望如期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
〔关键词〕 中国成功;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区域率先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8)06-0001-06
〔作者简介〕宋林飞,常州大学苏南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江苏南京 210004。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1978-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按照联合国标准,7亿多贫困人口已经脱贫,达到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这就是世界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中国崛起”“中国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国人的自信,也给全球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鼓舞与发展热情。
一、“中国成功”的秘密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和解读中国工作室合作拍了一个短片。在短片中,格雷厄姆说,在过去的10年内,美国在旧金山与洛杉矶建造一条500公里的高速铁路,本来预计2017年完成施工,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这条铁路没办法建成了。那么中国在这10年内建成了多少条已经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呢?16000条。为此,他感慨地说,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崛起到如此高度、如此快速,涵盖如此宽广的领域。正如捷克前总统哈维尔所说:“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以至于我们连震惊的时间都没有。”
这个短片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可以找到一个答案:以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是“中国成功”的秘密。
总结过去,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秘密。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工作时说,“过去五年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部署未来,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秘密。2014年12月13-14日,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重大决策,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个秘密。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
在这里,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提并论,它们是什么关系?改革开放是方法、路径、动力,是解决过河的桥的问题;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目的、过程、结果,是满足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愿望。把二者结合起来,是理解“中国成功”秘密的钥匙。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关系的重要论述,是在实践中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具有显著的理论品格和本质特征。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各个领域取得巨大进展与成就的动力,这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个动力强,中国现代化进程就会快速;这个动力弱,中国现代化进程就会缓慢。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走出溫饱、进入小康以及美好生活的需求,符合世界人民要发展与追求幸福生活的历史进步潮流。
我们自豪地看到,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看到“中国成功”却焦虑丛生甚至与日俱增。从前,我们见识过西方贵族式的“傲慢与偏见”;现在,我们面对的是美国霸权主义的“欺凌与遏制”。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怎么就成了“中国威胁论”的缘由?西方有的发达国家每当总统竞选、国防拨款,总爱拿中国说事,欺骗选民、欺骗舆论。我在国外参加的学术会议上也多次听到这种论调。这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了福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1〕
改革是有阻力的。对此,习近平有清醒的认识,他说:“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2〕其中,关键是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从而让改革的收益与代价在各种群体与人们之间公平地分配。
开放也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美国,根据国内法对中国实施单边贸易制裁的规模之大史无前例,世界自由贸易多边体制受到严重破坏。防范“逆全球化”风险,成为摆在中国政府与企业面前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要坚持始终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3〕这是中国政府庄严的承诺,应该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重与支持。
二、从“中国式现代化”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用“小康之家”“小康社会”等概念来论述 “中国式四个现代化”,即“中国式现代化”。〔4〕邓小平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贡献在于实事求是地界定了“四个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对20世纪末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作了合理和科学的调整。“小康”是“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阶段。
2018年宪法修改本指出:“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与科学技术现代化。”这表明,“四个现代化”仍然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目标追求。习近平对“四个现代化”进行了新的论述,在更深层次、更多领域提出了现代化概念与目标任务。
习近平将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进行了许多深刻的论述。他指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5〕他对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6〕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张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大中小城市有不同要求,要明确工作重点。〔7〕
习近平论述农业现代化时,提出了农业现代化与科技进步相结合的要求。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山东农科院召开的座谈会上就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他提出“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概念,要求加快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这就告诉我们,推进农村改革,必须在始终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和动力。同时,提出“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概念。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习近平论述工业现代化时,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概念与要求。他认为,我国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至今已经二百多年。而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 〔8〕为此,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发展。〔9〕结果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比西方国家更加快速。叠加发展需要更大的激情、更好的协调和更强的组织力,这就是中国发展快的奥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概念与任务,要求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加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战略支援部队;努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后勤;深化武警部队改革,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等。
改革开放的目标始终对准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10〕他在“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等四个方面的对标之后提出,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对深化党政机构改革作出重大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措施,是新时代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崭新契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绩效的重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他要求全党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11〕
中国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指出,“小康”“不是西方的现代化”,而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全国人民共同进入小康社会、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继承了邓小平的观点,他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关于扶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突出地体现在精准扶貧、全面脱贫的重要观点上。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论述的新发展。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要求,2030年消除极端贫穷。5年以来,中国有6853万人摆脱贫困,年均脱贫人数137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以下,2020年将消除贫困。这是对联合国期待的积极响应,是促进人类公平发展的重大实践。全球反贫困的中国实践,创造了人类反贫困的新奇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中国在减贫方面的骄人业绩,对全球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
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邓小平明确了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阶段。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提出,我国经济建设达到小康水平之后,还要“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12〕1987年2月18日,邓小平对21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定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987年10月,在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的包括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得到全党的确认。
习近平的理论贡献,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现代化阶段。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他作出了两个阶段的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个阶段。对于这个重大的战略安排,我们必须有清醒与深刻的认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实现高度现代化。这个阶段,是中华民族振兴、中国梦实现的最高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个目标,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最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名单、世界银行公布的各国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人均GDP 12000美元左右是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门槛;25000美元左右是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45000美元左右是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为此,中国现代化的最高阶段,是达到最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建立先进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高度现代化。
中国人口众多,中外不少哲人、政治人物曾经把中国称之为“一盘散沙”。但是,这种局面早就过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人组织起来的重要标志。在短短的40年中,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是中国人组织起来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中国有强大动员力、组织力、凝聚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我们党有如此强大的动员力、组织力、凝聚力?因为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规范,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中国现代化的三个阶段性任务,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曾指出:“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13〕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需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上世纪一批国家进入中等收入经济体的行列以后停滞不前或者发展缓慢,长时期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只有少数国家进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这被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能够跨過“中等收入陷阱”。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标准划分,人均GDP1006美元至3955美元是下中等收入经济体,3956美元至12235美元是上中等收入经济体,超过12236美元是高收入国家。2017年中国人均GDP达到9482美元,已经成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中国将接近高收入经济体的起点标准,2022年左右有望迈进高收入国家的门槛。
1995年,笔者在《中国经济奇迹的未来与政策选择——国际市场的挑战》一书的前言中,引用了美国哈里·哈丁的一句话:“中国,好走的路已经走完”,我不赞成他的观点,因为我相信中国能够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能够融入国际市场。现在再看这句话,似乎有点道理了,美国政府强力干预国际市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实施单边贸易制裁,严重破坏世界经济治理体系,带来明显的不确定因素。为此,中国前面的路要难走一些了,但更加开放的中国一定能走好前面的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四、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改革开放40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先发,而中西部地区相对后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不仅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的难点,也将成为影响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有条件的地方率先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发挥示范作用,是我们党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做出的重要判断。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七大指出,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党的十八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些重要论述,都体现了差别化指导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东中西梯度。使用联合国衡量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人类发展指数”(人均GDP、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受教育年限)计算方法,对2010年全国各省市发展水平差异进行评估,结果内地排名是:北京、上海(极高人类发展指数),天津、江苏、浙江、辽宁、广东、内蒙古、山东、吉林、福建、黑龙江(高人类发展指数),湖北、陕西、山西(中人类发展指数)等。笔者用30个指标进行评估(2010年数据),结果各地排序如下: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江苏、广东、山东、福建、辽宁、陕西、吉林、重庆、湖北、河北、山西、湖南等。〔14〕显然,这两个评估都表明,处于发展最前列的地区在东部沿海。
早在2009年4月,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15〕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2016年5月25-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时提出,希望浙江努力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16〕
苏南现代化示范区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现代化示范区,是率先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的样本。2013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规划提出一个由4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笔者使用苏南地区2017年数据对这个指标体系进行评估,结果是:已达标或即将达标的指标有38个;6个指标还有差距,个别指标的差距还较大。它们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市空氣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Ⅲ类及以上地表水占比。这是苏南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补短板措施。
201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苏州市为162664元,无锡市为161002元,南京市为141658元,常州市为140651元,镇江市为129047元。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规划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的目标值是18万元。到时,其中多数地区可以达标,个别地区接近达标。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南京达到597%,其他市只达到52%左右,未来三年这些城市可能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2020年多数地区难以达到60%的目标值。农业劳动生产率:目标值是10万元/人,笔者调查过各市农业生产情况,达标程度一般在60%左右。苏南地区的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科技进步等需要同步加大力度,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值是7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目标值是38000元。2017年,苏州市实现值分别是58750、29900元,南京市分别是54538、23133元,无锡市分别为52659、28358元,常州市分别为49955、25835元,镇江市分别为45386、22724元。可见,有些地区离目标值还有差距。
通过评估,苏南地区2020年人均GDP有望接近或超过25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将如期实现。但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高端、核心技术不充分,居民收入有待提高,这些是苏南发展的短板,需要下大力气补上,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2〕〔3〕关于改革开放,习近平这20句经典话语掷地有声〔EB/OL〕.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04-10.
〔4〕〔12〕〔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355,267.
〔5〕习近平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 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6-02-23.www.gov.cn.
〔6〕习近平: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N/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7-03-06.
〔7〕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EB/OL〕.新华网,2015-02-10.
〔8〕习近平谈互联网发展: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7-06-26.
〔9〕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持〔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3-10-01.www.gov.cn.
〔10〕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EB/OL〕.新华网,2013-12-31.
〔11〕习近平: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EB/OL〕.新华网,2018-02-01.
〔14〕宋林飞.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与评估〔J〕.南京社会科学,2012(1).
〔15〕江苏台:在昆山,触摸现代化——同一片蓝天〔EB/OL〕.华语广播网,2013-01-31.
〔16〕习近平再回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有哪些新要求?〔EB/OL〕.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05-28.
(责任编辑:何 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