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率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8-01-22李玲
李玲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未来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上好每一课,是一线教师所关心的首要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和学生交流问题,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领航员的作用。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造出高效率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率;素质教育;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严密性比较强的学科。和小学数学相比较,初中数学知识面有所拓展,而且知识的深度也加大了。在数学知识点广度和深度的双重作用下,使得初中数学的难度大大增加。这样对初中生的思维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科学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数学知识的传授工作,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进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学习意识。在减负背景下,讲究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在减负教育的新课改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落到课堂上来,因此,笔者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
一、运用发散思维法,提高学生的解题策略
发散思维就是学生在遇到问题之后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进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策略。发散思维法的核心是发散,因此,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对学生提问“为什么”,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从而形成发散性思维。要想把数学研究的科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循循善诱,科学引导,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大胆质疑。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不仅要注重给学生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要经常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知识的能力,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充分发挥出来,正确判断、周密考虑、迅速作答,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科学设计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學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设计课堂内容,把学生的眼球吸引到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来。学生一旦对数学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探索数学里面蕴藏的奥秘。所以要想进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首先就要了解学生,想学生所想,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内容,把学生平时生活里面的一些事例摆到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来,学生就会兴趣大增,这样就会使得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活起来了,学生都自主进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做好领航员的工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没有学习压力的环境中,自由地翱翔,吸吮知识的乳汁。
三、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所以学生的学习往往是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一点主动权。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师生之间平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在学习中关心学生,而且在生活中也要爱护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课堂的温暖,感受到老师的爱。只要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经常向你吐露心思,这样你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使你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针对性、有实效。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满足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地做出正面评价,哪怕微乎其微的进步,也要对学生进行赞扬,满足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二是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公平公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实事求是科学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要一碗水端平,让学困生感觉到在老师的心中还是有地位的。三是要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学生才会没有忌讳地在课堂中发挥自己,展示自己。
四、让实验走进数学教学课堂
初一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充满好奇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设计一些动手的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让学生自制一些立方体、圆柱、圆锥、棱锥等模型,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使他们知道了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并且也了解这几种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对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章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在动手做实验或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通过相互探讨,分工合作,教师从旁进行指导,促进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教学十分轻松,学生在做中学到了丰富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课堂中师生一起动手,气氛非常融洽。
参考文献:
[1]梁生龙.有效的提问,能够活跃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J].赤子(上中旬),2015(2).
[2]郑丽年.高中数学课堂评价的现状[J].中学数学月刊,2013(2).
[3]马锦雨.关于新课程下初中生数学学习评价探讨[J].中学时代,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