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中的前置性小研究的设计
2018-01-22李文娟
李文娟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摒弃从前的老师讲、学生记的方式,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中,通过思考、参与、质疑进行学习,让他们真正顺应“天性”而学习。在生本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的发言滔滔不绝,学生的讨论热闹非凡,学生的思维火花绽放……在羡慕之余,我们不得不思考,普通的课堂中学生为什么不愿回答、不肯思考,究其原因是生本课堂中的前置性小研究的作用,它是在老师授课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的、自主性的学习。那么如何设计前置性小研究就成了“生本教育”的重要环节。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前置性小研究的设计。
一、前置性小研究不等于预习
在我实验的最初阶段,每节课我都会安排前置性小研究,原本期待学生上课的口若悬河没有出现,却发现前置性小研究的完成质量一天不如一天,课堂汇报千篇一律,仅限于对课本文字的搬运。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我不得不进行大量补充,课中的付出更多,教学效果却日渐下滑。我不得不停下脚步,细细反思才发现,自己布置的前置性小研究就是以前我们所说的预习,学生的學习更多的处于被动接受和模仿例题的阶段,而前置性小研究不仅明确了学生的预习方向,同时也给予学生自主的发展空间,通过前一天的研究,让他们自己产生思考,从而在第二天的学习中目标明确。由此,我做了一些调整,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同底数幂的乘法”一课,从前的预习目标为:(1)认真阅读课本2、3页,说一说同底数幂的运算方法。(2)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是什么。(3)根据法则进行计算。经过调整后,本课的前置性小研究为:(1)计算:100×1000和102×103并观察运算前后的底数以及指数的变化。(2)仿照以上运算自己出题,想一想同底数幂乘法如何运算。(3)尝试计算2m×2n。(4)通过以上运算,你有什么发现?两种设计的区别不言而喻,后者从具体问题出发,强调探索研究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从自身角度去完成,在第二天的交流中,通过集思广益发现不同的方法,在辩驳中增长知识,这才是前置性小研究效果大于预习的意义所在。
二、前置性小研究的设置遵循的原则
1.前置性小研究要目标准确
在布置前置性小研究前,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并且是为降低难度、解决问题而设计,如果设计时脱离了目标定位,课堂上学生的交流就只能停留在表面,教师也就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提升。
设计的素材选择要灵活,如果完全照搬课本例题,就与课本无异,学生则失去研究的兴趣,前置性研究也失去了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灵活地选取教材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选取例题之外的信息设计问题,将课后的习题前置,作为研究内容或根据生活实际为素材设计小研究。
2.前置性小研究要低入
前置性小研究的难度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低入”要求设计的研究谁都能做到,每个人都能发现一点,只是发现的多和少,每个人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独立、自主地进行有效的学习,再通过课堂上的相互补充,突破难点。
3.前置性小研究要具体
在生本理念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一定要具体,不能笼统,以免造成学生不明白设计意图,无法展开研究,只能照本宣科。那么就要为学生找到一个明确的入口,让他们可以借助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任务。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前置性研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课前和课中相结合的形式,可课前先学,也可课中先学,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
4.前置性小研究要开放
前置性小研究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我们要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留给学生去研究探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理解。
三、前置性小研究的落实
前置性小研究作为“生本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全面跟踪和及时反思,在教学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课后做好反思,包括前置性小研究的有效性,学生课堂活跃度,知识的得出和延伸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等。通过反思,为下节课做好准备,只有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才会减少盲目性,将“生本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2.在进行课堂交流之前,教师要对前置性小研究的结果作一个粗略检查,既是对作业的检查,又能对学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课堂指导。
3.前置性小研究的成果要尽量展示。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成果,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和个人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得以保持,在学习中才能获得更大的自信心。
郭思乐教授说:“前置性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学生会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长此以往,学生自学的兴趣就浓厚,自学的能力就得到提高,这就更好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