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车”与“倒车”的同源关系
2018-01-22赵威杰冯青
赵威杰 冯青
摘 要:“转车”或者“倒车”这两个词语均有“中途换车”义。本文对这两个词的语音、语义、语源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以证明它们之间的同源关系。
关键词:转 倒 同源
一、引言
表示“换乘”交通工具时(尤其指公共类交通工具),我们常用的词语有“转车”和“倒车”。检索“BBC语料库”就有大量的例证。如:
(1)他们进城上班,一天来回倒车就有3个小时耽误在路上。《厦门商报》2004-03-15)
(2)出了家门的卫远看着时间还早,索性去坐公交车。中途倒车后,卫远站在了车身后半部。(枫叶不红《随身带着俩亩地》)
(3)徽因、思成一家人从北京乘火车到天津,从天津新港起航往烟台,然后转车到滩坊、青岛,再乘火车前往济南、郑州,最后到了当时的“后方”——长沙。(张清平《林徽因》)
(4)戏一开始,布兰奇寻妹所走的路线是乘一辆叫“欲望号”的街车,到公墓转车,再過六个街区,到“天堂福地”下车。(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
(5)除非他和我一样半路下车。我要在韦尔农转车去加容。(雨果《悲惨世界》)
受汉语规范化的影响,“转车”的表达地位一直居于正统,无论是新闻媒体、文学艺术,还是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地区的日常交流,“转车”往往是“换乘车”这一动作的代称。同时,因基础教育的顺利实施,用“转车”的人群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相反,在部分方言中,表示“换乘”的首选词汇往往是“倒车”。“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每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1](P26)不同社会群体,即使描述对同一事物,其表达形式也有可能不同,这样的差异可能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所致,也有可能是语言演变的结果,后者往往形成不同范畴的同源词,“转车”与“倒车”就是如此。
二、两者同源
“所谓‘同源词,是指音近义通或音同义近,可以认为同一词源,即表示相关意义的音素派生出来的词。”[2](P529)也就是说,一组同源词音义均有互相的联系,只是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字形和现代读音)有一定差别。按照这个思路,“转车”和“倒车”如果音义有紧密的联系,那么同源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如果可以从语音、意义、语源三个方面入手,以有力的证据证明两者之间存在“音义相通”的关系,那就可以说明“转车”和“倒车”的同源关系,其中主要探讨的内容集中在“倒”和“转”两个构词语素上。
(一)“转”与“倒”的语音关系
如果能够证明“转”与“倒”在语音方面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将完成探究同源关系的第一步,所以了解这两个词的声、韵、调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证明过程中至关重要。
转转运——陟兖切,山合三上狝知(元部,仙韵)
捣祷岛倒“仆也”——都晧切,效开一上晧端(宵部,豪韵)[3](P103、P150)
1.声母的探究
“转”为“知母”字,“倒”为“端母”字,“知母”与“端母”在古音韵学上一般被视为同出一源,即“古无舌上音”。很多学者对这个观点已经做了充足的论述。王力先生认为,知彻澄三母归入端透定,可以有四方面的证明[4](P72-73):
(6)谐声偏旁例证。同声符字表现知彻澄和端透定相通:端知:都猪 點沾
(7)异文证明。《春秋》的陈完就是《史记》的田完。
(8)读若与反切证明。《说文》“冲读若动”;长,知丈切,又丁丈切。
(9)现代方言的证明。如闽北方言与闽南方言强烈地反映了端知两系合为一体的原始情况。(材料摘录于索引书籍)
既然“转”的声母是“知”,“倒”的声母是“端”,那么按照“知”和“端”同出上古“端”母,即这两个字的声母是相同的。从现代语音角度看,[t?]在上古等同于[t]。
具体的例证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團(团)”,音[thuan],与“转(轉)”同样以“専[t?uan]”为声符,但“團(团)”的声母现在却读作舌音[th]([t]的送气音,两者可相通),“转(轉)”的声母读作舌上音[t?],这也直接说明了“转”与“倒”的声母是相同的。另外,我们分析反切上字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转”的反切上字是“陟[t??51]”,《广韵》中“爹”的反切上字亦是“陟[t??51]”,即“转”和“爹”的反切上字相同,但“爹”声母的现代读音是[t],“转”为[t?],以“亶”作声符的“邅[t?an214]”与“转”为同源字,也可以证明[t]和[t?]的关系。此外,“琱/彫/雕”与“琢”同源[5](P564),就其语音来说,这组同源词的语音情况与“倒和转”恰好有类似之处。所以找出[t]、[t?]同音的例证是比较容易的。
2.韵的探究
分析这两个字的韵,一方面要对比韵摄或韵母,另一方面要观察古音韵学家的拟音结果,其中比较“韵摄”和“韵部”更能体现两个具有差异特征的韵的亲缘关系。“转”是“山摄、元部、仙韵,三等、合口”字,“倒”是“效摄、宵部、豪韵,一等,开口”字。“山摄三等合口字”可拟音为[ju?n],“效摄一等开口字”可拟音为[ɑu][6](P56-57),主要元音[?]和[ɑ]相近,同为舌面元音;在现代汉语中,“转”的韵母是[uan],“倒”的韵母是[au],主要元音完全相同,由此可说明两字韵的相似性,而音近字可以用“阴阳入对转”和“旁转”的知识来加以证明。根据清代孔广森提出的理论,汉语语音在发展过程中,阳声或入声的韵尾都可以失去,从而转变成同一小类,即变为主要元音相同的阴声韵;同样,根据章炳麟提出的理论,韵尾一样而韵腹不同的韵可以发生转化。“元部”为阳声韵,“宵部”为阴声韵,“元部”失去韵尾变为相同韵腹的阴声韵“歌部”,即发生对转关系,而“宵部”与“歌部”是主要韵腹相似的阴声韵,两者可以发生旁转,所以“元部”字“转”和“宵部”字“倒”可以发声旁对转关系,即可以证明语音相似。
3.声调的探究
“转”与“倒”在上古同为上声字,且在声调分布方面也具有平行性。“转”当“陟兖切”时是上声,“知恋切”时是去声;“倒”当“都晧切”时是上声,“都導切”时是去声。说明这两个字在古音中都有[-s]、[-?]两种韵尾,两者都有“去声别义”现象。
由此可知,“转”和“倒”在声、韵、调上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从语音角度可以证明“转”与“倒”具有同源关系。
(二)“转”与“倒”的语义关系
两词的释义均是“中途换车”,可以认为这两个词指的是同一个动作,即表示的词义相同。从结构上来看,两个词都是动宾式合成词,“车”都为动词的受事宾语,所以“车”这个构词语素不需要做过多分析。由此可假设,只有“倒”和“转”有同义关系,即都承担了[+换乘]这个语义特征,“转车”和“倒车”才可以指同样的动作,“倒”和“转”在这个义位上的等同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现代汉语词典》对“倒dǎo”的第一项释义是“转移;转换:~车,~班,~手。”用“转”来训“倒”,可见语义等同。其次,“倒”和“转”在这个义位构成的词或短语也大多同义,如词语有“倒卖”和“转卖”,“倒手”和“转手”,“倒运”和“转运”(把货物从一地运到另一地)“倒换”和“转换”,“倒载“和”转载”等,例如短语“转手倒卖”还可以说“倒手转卖”。
总之,“倒”和“转”具有共同的义素——[+位置变化],在“~车”结构中,可以具体化为[+换乘]。由此证明,两词在意义上相同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倒”和“转”的语源关系
由上述词义对比可知,至少在“转换、转移”这一义位上两者是同义关系。当然这一组词并非只有这么“一门亲”,它们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查阅《汉字源流字典》可知,“倒”读为“dào”所具备的义项是由“转换”义引申而得,分别引申为“颠倒,跟原来的位置相反”“向相反方向移动”“倾出”“相反的,反面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今天使用的“倒dào”引申义来源于“转换”义。另外,“转”作副词时,有“反而,反倒”义,如《诗经·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7](P602-603)“倒”作副词讲时,表示“反而,卻”,已成为我们口语中经常使用的词,如“这倒是一件好事。”“转”和“倒”都有“反而”之义。现代汉语词汇中有“倒转”(dào zhuǎn)这个词,作动词时,表示“反过来,倒过来”;作副词时表示“反倒”。可见,无论表示哪种语义,“倒转”这个词,“倒”中有“转”,“转”中有“倒”,互相交融,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两者同源。
部分古籍的用例也可证明这一点,例如《普济方·卷四十七·头门风头旋附论》:“天雄散圣惠方,一名远志散,治头目眩运,屋转地倒者。”“屋转地倒”的“转”与“倒”同义,均表示头晕目眩,好似天地旋转的感觉,可证明“转”就是“倒”。
此外,地方方言作为考证汉语语源的重要材料,在探讨同源词方面也具有非常鲜活和直接的例证。海南定安话中,“转车”读为[tuan31 ?ia213],印证了上文声母探源的结果。西南官话中,“倒”有“拐弯,转”的意思,陈文明《厚土》:“老梁真不愧是老梁,闲话告一段落,就拉上正题,连拐拐都不倒。”再如“【倒拐】(?动?转弯。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往前头走不远~就是青年路。”[8](P5010)
三、结语
从“转车”与“倒车”两词同义出发作出“同源”的假设,然后从“转”和“倒”的语音关系、语义关系、语源关系三个方面论证二者在“转换”这一义位上的同源关系。在语音方面,“转”与“倒”语音相近,尤其在声母方面,有众多例证可证明二者的同源关系;在语义方面,现实生活中,“倒车”和“转车”本义所指相同,均表示“换乘”,且在同一义位上具有构词功能;在语源方面,由“转换”义引申出副词“反而”义。在方言中,“转”与“倒”也有一定的对应性。综上所述,现代汉语中“倒车”与“转车”具有同源关系。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10:26.
[2]张世禄.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C].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529.
[3]丁声树.古今字音对照手册[Z].北京:中华书局,1981:103,
150.
[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5:72-73.
[5]王力.同源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64.
[6]赵彤.汉语音韵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56-57.
[7]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602-603.
[8]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
1999:5010.
(赵威杰 冯青 海南海口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