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2018-01-22闫美玲
闫美玲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将其利用到各种教学活动之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188-01
一、科学教学资源开发意义
在科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开发各种教学资源,能够对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支撑作用。主要意义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教材中所蕴含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开发大量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的开展,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二是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大量的补充资源,能够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使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三是有利于综合能力培养。在教学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学生要增加观察分析的频率,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完善,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次很好的实践。
二、科学教学资源开发原则
1.关联性原则。所开发利用的资源要与所教学的内容密切相关,尽量提高教学资源对教学活动辅助的针对性效果。
2.形象性原则。要尽可能的多运用影音、视频、图像等方式将教学资源凸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更加直观的信息。
3.乡土性原则。在科学教学中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要优先选择本地区的资源,选择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内容体现乡土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感知中提高分析理解的效果。
三、紧扣要点,将教学资源充分融入科学教学
1.科学课堂教学之中补充生动信息。为了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生动形象效果,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将网络中的大量信息运用到教学中。在寻访小动物这课的教学中,笔者向学生播放了小动物们栖息地的一些优美风景,小动物们和谐生活的场景,使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了有更加神奇的感触。在这样的演示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要保护小动物,小动物栖息地保护面临着哪些困难和实际问题,如何更好的保护这些小动物的生存环境。有了这些生动的信息作为基础,学生的感知有了印象,接下来的分析研究活动就会更加生动,摆脱了言之无物的尴尬境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补充大量的信息,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有利于各项教学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2.科学专题探究之中提供论证依据。科学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可以针对一些内容的学习开展专题探索,使学生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例如在热胀冷缩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进行了专题探究,要求学生结合平时观察以及查阅资料所得,提出生活中热胀冷缩原理的一些具体运用和存在现象。学生提出了很多方面的具体运用,如路面连接缝之间的过渡关系、铁轨之间连接缝。甚至有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到,为了提高机械精密度和吻合程度,不同部件设定的不同的温度,这样极大了提高机械零部件融合的精密程度。这些收集的资源对科学的专题研究能够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3.创新思维启蒙之中发挥导向引领。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和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现象的探索,让学生在拓展思维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中,笔者和学生进行了一些趣味现象的探索,以“可爱的兔子不可爱了”为题,向学生介绍了当年澳大利亚因为过于保护兔子,使草原上兔子的天敌大幅减少,导致兔子无序繁殖,对植被产生巨大破坏,最后不得不采取人工干预措施消灭过多的兔子。这样的案例让学生非常感兴趣,原来可爱的小兔子也可以成为灾害,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对生态链与生态平衡方面进行研究,結合动物的食物链进行探讨,对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保持食物链的完整性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4.社会实践调研之中拓展发展空间。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外资源充分整合起来,特别是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调查实践过程中提高思维分析能力、学以致用能力。在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区、深入生活,了解当前在本地区垃圾回收利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以及针对性提出建议。鼓励学生撰写调查小论文,积极地提出倡议,让全社会都重视垃圾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对学生环境意识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帮助。
四、结束语
在科学教学中积极地开展资源整合利用,能够为教学工作提供极大帮助。广大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探索,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瑞清.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33)
[2]赵笑敏.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7(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