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方法初探
2018-01-22李杰
李杰
摘 要:物理概念是构成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关键环节。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探讨了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方法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发展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更是学好物理课程的重要基础。因此,物理概念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网络的建构和物理思维的发展。由此可见,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要重视物理概念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概念、探究概念掌握物理知识的形成规律,不断启迪学生的物理思维,发展学生的物理基础技能和实践能力。
一、巧设情境,科学引入概念
物理概念抽象难懂,由于中学生思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枯燥的说教通常效果较差。如果在概念教学中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对抽象概念的认知中,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去感知物理概念,参与抽象概念的学习,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力的概念时,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会有很多关于力的感知,可以结合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乒乓球、橡皮等物品,将乒乓球、橡皮放在桌上用手轻弹,这些物体就会发生运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橡皮为什么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受到了推动?那么这个推动的过程就是力的作用过程。通过这样真实的教学情境,自然而然引入力的概念,学生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就会对这一抽象的概念产生感性认知,从而对力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引导思维,探究概念的形成过程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对于物理概念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接下来的问题是,该怎样用语言来描述这一现象,引导学生探究这一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即物理概念的内容及其形成过程。通过情境教学,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了关于物理现象的清晰认知,但物理概念的形成还需要进一步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探索。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引导学生对直观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究,抓住事物现象的本质,明确要引入物理概念的必要性,定义物理概念的原因及本质。例如,在乒乓球、橡皮的运动中,力的产生是否一定需要物体的直接接触?很多学生可能会想当然以为答案是肯定的,教师可以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看到苹果掉下来,那么苹果没有和地面接触为什么会掉下来?通过这样的层层引导,带领学生去探究物理概念的本质,掌握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规范定义,深入理解概念内涵和外延
通过直接观察的感性认知和动脑思维的抽象认知,学生对于物理概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但还没有将抽象认识转为具体的概念。但有了形象的感知和抽象的思维认知,概念的学习就可以水到渠成。接下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现象的物理含义、内涵与外延等方面认知概念的本质属性,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物理概念的定义。例如,在力的概念教学中,可以从时间、空间、施力主体、作用效果等方面思考和总结出相关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在时间上力的产生和消失是瞬间的,在空间上力的作用可以不必直接接触,力的效果是可以使物体状态发生改变,而力的产生是离不开施力、受力两物体的作用。这样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物理概念的本质属性,从内涵和外延方面深入理解概念的定义。
四、巩固深化,灵活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学习物理概念,是为了掌握认识自然现象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观察分析和探究能力,能够运用学习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自然现象。因此,完整的概念学习过程,必然包含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这两个过程。运用物理概念解决问题就是运用抽象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是物理概念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运用概念进行习题训练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概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教师要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题型,深入挖掘和探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于概念的认知。在此环节,教师可以从多角度提供概念的变式供学生判断,或者设计阶梯式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思考,逐步理解,提高认识。例如,针对力的概念,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
重2N的物体放在手掌中,对物体施力的物体有哪些?如果手向上运动突然停止,物体被竖直上抛,此时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在此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既能够深化、活化概念,又能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把握和理解。
总之,物理概念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扎实掌握概念的实质,学会灵活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物理教师来说,要摒弃灌输式教学的理念,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结合概念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脑思考,积极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參考文献:
[1]罗涛.浅谈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方法[N].山西青年报,2016-01-17.
[2]何军.基于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研究与实践[D].江西师范大学,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