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实效性路径初探
2018-01-22王安生
王安生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作为中学阶段重要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新课标将“拓展延伸”环节,视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拓展延伸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应审视教学行为的实效性。本文将从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拓展延伸教学作初步解读,并提出加强语文课堂延伸环节实效性的具体方法,希望对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语文教学 拓展延伸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85-01
1.前言
自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无论是课堂教学方法,还是课堂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由于教材内容单调、枯燥、乏味,大多数教师都能将文本内容变得有趣味性,有效地将“拓展延伸”环节引入教学之中,这样既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在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材是唯一的学习资源,教室是主要的学习场所,教师是课堂的主体等等现象依然时有发生。因此,应该加强对语文教学的研究,积极探讨语文课堂延伸环节的实效性。
2.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教学解读
教师逐渐接受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材内容,但有些教师机械地为了拓展而拓展,导致语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延伸拓展脱离了文本内容。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形式,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文本,刚开始打开课本就大谈课外知识,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也是囫囵吞枣,造成了文本资源的严重浪费;第二,忽视了对语言的品读。语文教学,是通过文本内容来传递人文情感,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有些教师过分强调人文性。忽视了对语言的品读,对课文解读粗枝大叶,最终导致学生的人文素养没有提升;第三,拓展追求形式化。新课标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有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的应用,过分追求课堂形式,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主体性地位,将一篇优美的散文变成风景照片在课堂上展示,脱离了文本。
上述存在的问题,影响了语文课堂延伸环节的实效性。笔者认为,课堂延伸要尊重教材、立足于课堂,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的拓展,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教学完成质的飞跃。所谓课堂拓展,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去突破限制,超越文本。在运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植根于文本。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遵循文本阅读的本色,因此,拓展延伸要植根于文本阅读,立足于文本的基础展开教学;其二,拓展延伸内容需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主线,也是驾驭课堂的主宰,任何一门课的教学内容都应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瞄准目标并结合教材内容,再进行拓展延伸;其三,联系生活经验。要想提高课堂延伸环节的实效性,拓展的内容应结合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下,设计真实、系统性、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迁移拓展;其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由于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学困生和学优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能力不同,因此拓展延伸要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主体差异和多元化的教学需求;第五,拓展延伸要符合课堂实际。拓展延伸不一定作为独立的模块存在教学中,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得拓展延伸内容更有价值。
3.加强语文课堂延伸环节实效性的具体方法
3.1引水入渠式拓展延伸
针对课堂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知识迁移,结合语文教材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以培养学生独立的文本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从课本的主题出发,寻找与课文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来对重难点内容反复训练。如在讲《爱莲说》一文时,教师可以选择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作为拓展材料,借助有效的延伸阅读,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以加深其对文章中人文情感的理解。
3.2想象联想式拓展延伸
想象联想式拓展延伸,是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再创造,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课文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形成对文本的是深层认识。比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杜甫当时的感情,让学生描写出诗人在秋风中孤立的情境;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绘故事中的那个世界,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类拓展延伸方式,可以用于童话、诗歌等教学。
3.3借鉴仿写式拓展延伸
借鉴仿写,是以教材中现有的句子为例,让学生对其进行仿写,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语言学习是一种技能学习,仿写式语言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也能帮助学生由机械性地学习变为创造性地学习。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里面有一段描写“雪地捕鸟”的文字,生动描绘除了捕鸟的全过程,也表达了作者捕鸟的兴奋之情,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回忆一件童年趣事”的题目,仿照文章中的描写方式,来进行知识拓展和迁移。
参考文献:
[1]张君潭.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6 (4)
[2]陈红.拓展延伸:让语文教学适度且有效[J].江苏教育.2015 (25) :50-51
[3]徐月明.小學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 (1) :21
[4]宋立萍.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J].科教导刊.2016 (3x) :118-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