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电力建设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2018-01-22郭祥梅

时代金融 2017年35期
关键词:新经济新常态电力企业

郭祥梅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交通、能源、信息工程等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电力工业在2000年后进入了资本化和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在2010年后进入“新常态”经济形势下,传统的融资方式已经不能再简单地满足电力工业的发展需求。为此,本文对“新常态”下的电力相关企业融资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电力企业 融资 新经济

一、前言

我国的电力工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的,建设策略总体上是“火电为主、水电为辅”,主要投资来源是中央财政和省为实体的集资办电。

1993年在撤销政府产业部门的政策导向下,原能源部撤销并成立电力工业部,并于1996年进一步转型为国家电力公司,2002年分拆成11家独资央企,分别从事发电、电网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等业务;至此,我国电力工业开始全面的市场化竞争、集团化经营、资本化运作和专业化生产,电力工业迅猛发展。

与此同时,电力企业所遭遇的挑战也十分明显:大规模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同步增大,传统的资金筹措方式已无法简单地满足各大电力、电网集团大规模融资需要,BOT、PPP+EPC、投资+EPC等新经济模式蓬勃发展。

二、传统融资模式

1980年代中国开启电力改革之时,许多外国公司纷纷来华进行电力投资,到2000年以后,外商电力投资明显减少;如今,中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明显增加,特别是在“一线一路”国家。一方面是中国公司整体综合实力大幅提高,并在科技、制造和营运能力上开始引领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另一方面是中国电力金融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融资和投资模式上,綜合利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资本金贷款、各大银行商业贷款、各大金融机构财务投资和股份制投资等,逐步引领世界电力工业发展。

(一)财政性资金

财政性资金由政府支出,电力企业无偿使用,曾经是电力建设企业最为重要的经济命脉;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从“拨改租”向“政策性引导资金”和“新能源基金”转变,现在,其数量值更多的是具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象征意义性质。

(二)内源性融资的优劣

内源融资是指公司将自身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在电力工业开始全产业链“一体化”开发的背景下,这种资金的需求是大量的,通常会远远超出来源于电力企业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的自有资金。在实际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内源融资通常不会一次性地全部投入扩大再生产,只能用于组建公司基金或者作为其他融资方式的补充。

(三)银行贷款的优劣

银行贷款是目前我国电力建设公司所使用的最为普遍的融资方式,贷款主要分为政策性贷款和商业贷款。大型电力央企银行贷款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经济、经营和技术实力,融资速度快且比债券融资利息低;时间弹性较大,在借款到期时,尚可协商延期,更充分地发挥财务的杠杆作用。劣势在于还本付息的压力会加重项目公司负担,必要的抵押或担保和限制性条款极大地限制其融资比例(包括确保公司与银行风险共担的贷款比例限制);垫资建设因此成为一种制度性设计。

三、新经济形势下的电力企业融资

大型电力国企的社会公信力是毋庸置疑的。在传统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出了一系列的公司治理新模式和社会融资新方式。

(一)电力基金

一是政府设立的电力产业基金;一是公司设立的电力投资基金。

政府设立的产业引导基金,主要是引导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大力开发清洁可再生新能源,如发展核电与水电、风电光电水电互补新能源、分布式电力储能与供能产业等。

公司投资基金最大的优势是使用方便,既可以使表内融资,也可以使表外融资;既可以可以用作项目公司的股本金,也可以作为金融杠杆,开展新一轮融资。

(二)资本扩大化

这主要是电力建设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让渡一部分股份给社会资本,使其有可能参与到这一高度的技术垄断、资本垄断、经营垄断的行业中来,既因此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又有助于解决行业垄断带来的一系列弊端的一种公司治理新模式。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大国企资本,可以降低公司负债率,增加其融资能力。

当然,不是说混合所有制就没有弊端,而是说,这种模式对于当前国企转型升级、实现供给侧改革和“走出去”战略是弊大于利的。

(三)PPP融资模式

PPP模式是城市/城乡生态、水电气、市政路桥、医院学校和政府办公建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公共基础设施涉及“建、管、服”三大领域,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最具活力的政府主导项目。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侧改革在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的同时,也在“压缩(粗放式建设模式)产能”,因而,成为政府引导建筑类国企、大型民企转型升级的唯一的、法定的“捷径”——政府通过给予SPV公司长期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为相关公司转型升级保驾护航,通过项目上市和股权转让等让与时俱进的公司做大作强作优,也通过绩效考核将“南郭先生(饮鸩止渴)”淘汰出局。

科技与金融相融合发展(科技金融)是一个国家、行业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PPP模式通常和EPC建设模式相结合,成为典型的“科技金融”模式。

PPP模式的核心不仅仅在于公司能否拿到项目和完成EPC建设而生存下来(PPP+EPC),更在于是否有能力经营项目而可持续发展(PPP+EPC+BOT)。

PPP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金融杠杆模式。通常,政府方和核心技术提供方(指项目投标牵头单位)的总投资额度不会超过资本金的30%,且通常由国家发展银行、农业开发银行提供低息贷款(当前,年利率为1.2%);其它部分(含70%的资本金、建设与营运资金等)则主要由金融银行业、财务投资人等社会资本方提供。endprint

(四)商业票据融资

商业票据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短期的无需担保的债务凭证,按其使用方式划分为本票和汇票两大类。商业票据的期限较短,适用于公司短期筹措资金。

从市场现状来看,我国的票据市场还不完善,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电力建设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可以有效的弥补市场的缺陷,这一方式将有机会发展成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力建设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之一。

(五)发展融资租赁

租赁融资可以使承租人迅速获得所需资产,而非一般情况下的现金融资。相对于其他方式,租赁融资更能形成生产力,并保存公司的举债能力。对大型机电设备制造类公司而言,其融资能力相对较强,由其将所研究生产的设备租赁给发电、供电、变电和配电公司,是一项不错的选择,特别有利于机电公司的模块化设计与生产制造,有利于机电公司的产品升级,有利于机电公司参与PPP项目甚至主导供变电与输配电项目,应该能成为目前电力建设企业关注的重点方向。

(六)IPO(股市)融資模式

首次公开募股,即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初次上市募集资金,用于专项建设,这主要适用于公司自己成为业主,对电力建设企业而言,对新兴业务进行混合所有制公司改革,通过股市融资开展特定项目建设(包括市政基础设施、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与再生等)是可行的。

股市代表了国家经济的市场化发展方向,上市融资是公司综合实力的体现,通过股市融资的成本是最低的(几乎为0),但相应的监管和资金回报率要求也是更严格的。

四、结束语

在国家经济“新常态”形势下,电力建设企业转型升级机遇和挑战都将是空前的。“科技金融”这一核心竞争力指标,要求各公司在强化、提升、延伸科技实力和巩固现有科技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大规模融资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适者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在对原有的融资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精细化”升级的同时,大力创新融资模式,实现公司“资本化、资源化、全产业链与专业化、信息化”运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

[2]赵昌文等著.科技金融[M].科学出版社,2009年.

[3]陆琪睿.新经济形势下的电力企业融资[J].现代企业,2012(3):54-56.

[4]唐杰峰.基于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构建[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1):54-57.

[5]成洪斌.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融资方式探讨[J].管理观察,2012(25):146-146.

[6]张文魁.混合所有制与现代企业制度——政策分析及中外实例[M].人民出版社.2017年.

[7]A Rauch,J Wiklund,GT Lumpkin,M Frese.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An Assessment of Past Research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2009,33 (3):761-787.

[8]Amy K.The Research of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patter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2017,1(7):70-8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经济新常态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GDP或增加“新经济”成分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