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8-01-22张捷
摘 要:互联网教学进入校园后,先进的智能性为广大师生带来教学上的便捷,逐渐形成互联网教学的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时代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带来的新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利用互联网搭建师生政治学习交流平台、利用网络时事热点结合政治教材教学、利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学政治意识的实施策略,进而推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有序推行。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媒介;学科优势
一、 引言
当前社会进入互联网飞速发展时代,信息的传播具有极强的更新性和开放性,以往高职院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需求。在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条件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应结合互联网+背景,利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将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们,同时为政治学科注入新的活力。
二、 互联网+背景给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带来新挑战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一贯以教材为主,课外学习为辅,教材內容更新换代慢,较长一段时间内都要反复学习教材内的信息,而互联网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开眼看世界的视觉冲击,还有对信息更新速度快的满足,因为学生在成长时期会更倾向于每天接收不同的讯息,以满足青少年时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互联网做到了让信息更加智能,达成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的愿景,信息流通的加快促进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受到互联网思维影响的学生们,同样不再会满足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单一性教育模式,这也给教师的授课造成了很大难度。如果再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枯燥的反感情绪,从而让授课效果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学生在网络上浏览信息,难免会接收到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和负面观念,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有弊无利,而思想政治学科最基本的课程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指导学生行为方式的养成,最后达到塑造具有健康健全人格的长远目标。
三、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利用互联网搭建师生政治学习交流平台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有效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媒介的沟通联络优势,比如可以利用学生们喜爱的社交平台,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将课程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在寓教于乐的形式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乐趣。例如,在学习“国家政府机关”知识的时候,学生可能并没有知识基础,直接对学生授课讲解很难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不妨利用学生喜欢的社交媒介,在学习交流群里给同学们留一个小任务,比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协会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自有什么职能?同学们可以上网进行查找资料,上课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最全面详尽的同学可以有3-5分的平时成绩加分,计入期末成绩。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引导一个查找资料的方向,比如可以先查找二者的相同点,再从二者的性质、法律地位、职能和作用的不同上进行查找,等学生记好答案的时候,也基本掌握了需要预习的知识,进行授课工作很容易得到同学们的配合,而且有了牵动期末成绩的重要加分点,学生的自觉性也会上涨。这样另类的查资料预习法,能调动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产生浓厚兴趣。
(二) 利用网络时事热点结合政治教材教学
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信息更迭速度快,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利用这点,尤其是在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中,不要拘泥于教材,要注重发散思维联系实际。比如:在讲到“群众路线”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最近社会发生的儿童遭遇家庭暴力现象,之后提问同学们觉得怎么做才可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同学们感性化各抒己见的活跃氛围下,教师就可以提出国家要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采纳民意、广聚民智的课程内容,让同学们对思想政治知识联系社会热点或者实际生活有更深刻的体会,也能知道生活中面对此类现象应该如何应对,发挥政治学科的魅力。在教材的授课中,用实际问题做导向,用热点时事做引子,用政治知识引导实践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得到政治知识的行为指导,自然会发现政治知识中存在的魅力。
(三) 利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学政治意识
显然,长期以来教材内容的固定性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无聊乏味,要想激发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求知欲,就要创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方法,将教材内容教出新意教出花样,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比如:要学习经济变革历程的知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先向长辈们从衣食住行方面了解以往他们的艰苦生活,和如今的衣食住行生活作个比较,再让长辈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观看改革开放的相关纪录片,让新老一辈共同感受人民生活面貌的巨大改变——从旧到新、从穷到富、从勉强吃饱到家家小康的历程,最后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可以从改革开放入题,引出和市场经济的相辅相成关系,讲解改革开放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规范化深化了改革开放。通过之前观看纪录片和听长辈讲述的学习过程,学生已经对经济生活变革带来如今的幸福生活有所感受,课程知识代入感会更强,在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后,更容易将学习热情辐射到课堂学习上。
四、 结束语
总之,应该意识到互联网+背景对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一面,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是非判断观念,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从课堂到课外都能对思想政治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把握好互联网+背景的时代特征和优势,结合各种教学资源,发挥思想政治的学科优势,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完成得更顺利。
参考文献:
[1]刘媛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2017,(05):231.
[2]熊晓兰.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J].电脑迷,2016,(09):163-164.
作者简介:
张捷,天津市,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