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背叛”
2018-01-22潘晨
摘 要:俄罗斯电影《小偷》讲述的是主人公桑亚的成长经历,剧中通过男孩桑亚在父爱缺失的情况下,内心深处对于父亲的渴望和依赖,对小偷托杨从开始的讨厌、惧怕直到信任,并称呼托杨为其“爸爸”。再到托杨被抓,母亲去世,自己在孤儿院依然坚信托杨会来找他的“信仰”,直到多年后发现梦想破碎,自己和母亲并未在托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选择了亲手杀掉托杨,结束了“背叛”自己“信仰”的人。
关键词:信仰;缺失;背叛;覆灭
俄罗斯电影《小偷》拍摄于1997年,是一部以一个渴望“父亲”的男孩成长经历作为主线。影片中无不充斥着因“信仰”的缺失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缅怀、伤痛、迷茫和背叛。剧中的每个人物都因心中“信仰”的缺失而成为“小偷”,托杨偷窃财产,母亲偷窃爱情,孩子偷窃父爱,剧中三人,各得其偷。而造成偷窃的根源则来源于故事人物心中对于“信仰“的缺失与迷茫,直到反思重新审视后对于“信仰的背叛”所带来的覆灭。这种缅怀、伤痛甚至是迷茫不止是影片中特定人物的,而是当时整个俄罗斯民族心理的一种折射和反馈。
一、 信仰的“缅怀”与“伤痛”
影片中,男孩因渴望父亲而出现了所谓的父亲形象的“幻觉”。对于男孩而言,从小没有父亲,从对军人外表的男性力量的崇拜,让他第一次在坐火车时产生了“幻觉”。一个高大的军人形象的父亲与自己擦肩而过。朦胧中小男孩看到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他的“信仰”就是希望自己有一个父亲。而在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是不可缺失的。男孩桑亚跟随母亲以火车为家四处飘零,居无定所,缺乏保护,在桑亚的世界中,“父亲”即“保护”,是稳定的象征。可现实却是自己从出生父亲就战死沙场,与父亲从未谋面。一个渴望“父亲”的孩子,他是盲目的,他渴望得到父亲所代表的力量的保护,他渴望得到认可和鼓励,他更渴望拥有一个军人形象的父亲,代表着政权和正义的父亲。这个所谓父亲的“缺失”,不止是表现在桑亚缺失父亲,也是俄罗斯一个时代“信仰及父亲”缺失的反思,他们渴望安定、渴望力量的保护,渴望的这个民族的“父亲”。
托杨的“信仰”是将斯大林和豹头的形象烙刻在自己胸前和肩膀上,“斯大林”的极权、暴力是托杨的信仰,可滑稽的现实却是托杨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军人,而只是一名穿着军人服装伪装的小偷而已。在剧中男孩桑亚被其他孩子欺负时,面对一个家长揪着桑亚耳朵向托杨告状时,托杨用拳头教训了这位家长,并鼓励桑亚揍回欺负自己的孩子,这种以残暴的力量来处理问题的方式,恰恰是对个人专权的一种崇拜。
女主人公卡嘉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在遭遇生活的挫折后,在茫然中她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高大的军人,她的信仰就是一个稳定幸福的家,可以不用再四处漂泊流浪。可现实却是表面上帅气、高大的托杨只是一个惯用伎俩的小偷。她们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内心深处渴望的“信仰”,可现实中这些“信仰”都是虚幻,不复存在的,都是缺失的。试想,一个人、一个民族的“信仰”都是缺失的,他会有何所求?
二、 从“迷茫”、“认同”到反思
影片从苍茫的大雪飘零,崎岖不平的泥泞路中有一位女子孤苦无依,艰难的在路上产下了一个孩子作为开端。并未交代任何背景,缘由,却以这样的方式展现出了一个被生活或者说命运“遗弃”的女子,她的无助与孤独。苍茫的雪地中一个孤苦的女人用坚强的疼痛来换取她的小小的“收获”,这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整个影片的悲凉之处。因为战争,哪怕是一个无辜的女人都要因此而承受更多的负累和伤害,更何况整个民族?
影片中还有一处非常感人的地方,即托杨被抓后跑向警车,男孩桑亚苦苦哀求不要丢下她们的这个情节。这里男孩桑亚第一次开口叫托杨“爸爸”,无论是从开始的讨厌,自己对“父亲”形象的幻想,桑亚一直都是称呼托杨为叔叔的。可是当得知托杨要离开他和母亲时,他的情感寄托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突破,在心底里他承认托杨就是“爸爸”,就是自己长久以来幻想而不得的“父亲”。这种心理表现出的犹豫、迷茫到认同都演绎了该时期整个俄罗斯民族的犹豫、徘徊、迷茫到认同的过程。列宁将苏联的革命成果转交给斯大林时,民众从开始的怀疑,到对于斯大林政治态度的迷茫,再到无可奈何而又别无选择的认同,恰是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的表现,也是整个民族人们内心的成长表现。
包括卡嘉,在与托杨相识并交往后,她得知托杨并非军人,而是一个小偷时,她也曾试图纠结、试图反抗,可是徘徊中的她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出路,她只能无可奈何的选择接受现实。在剧中当卡嘉得知托杨又要以看马戏的幌子欺骗大家时,她的良知选择通过一个水杯砸伤托杨的手来作为反抗。这些细节不仅是剧中人物的情節设定,也是俄罗斯整个民族情怀的展现,整个民族既看不清自己心中的“信仰”又回不到过去,只能茫然的默默的承受现实。但在接受的同时,她们也在反思。卡嘉在与托杨的相爱过程中,既爱的深刻又爱的痛苦。因为卡嘉是善良的,正如整个民族一样。她所接受和追求的是经过努力辛苦所得来的问心无愧的收获,而不是这种通过卑劣方式获得收获的做法,因此当她发现她的儿子可能因为托杨的教育而成为小偷时,她选择离开这个她深爱的人。这种思维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反思,更是整个民族的成长和反思。
三、 “背叛”后的覆灭
影片从各个细节展现着这种“背叛”后所带来覆灭。托杨的身份是个小偷,小偷本就是可耻的,哪里会有什么真情?
可当他与卡嘉母子分别时,这个唯利是图的男人表现出了不舍与真情。他将唯一值钱的金项链送给卡嘉母子,希望她们会遇到一个更好的人。这对于一个小偷而言,真情早于凌驾于唯利是图之上了,可他背叛了“自己”后就遇到了士兵,被抓了。
小男孩桑亚,在母亲去世后,年仅6岁的他埋葬了自己的母亲,并在心理寄希望于托杨,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和他最亲近的人就是托杨了。他原以为托杨会记得他,挂念他,甚至是会来接走他的,可是多年后,当他再度见到托杨时,他才发现,这个小偷不仅偷走了母亲和自己的所有情感的寄托,重要的是托杨背叛了她们母子,依然是个小偷。于是,他选择了自己亲手毁灭自己曾经的这种“信仰”后的背叛。
母亲卡嘉亦是。她原以为在火车上与托杨这个军人的相遇是种幸福,可是得知真相后她很后悔自己爱上了这样一个小偷。她是善良的,可是她不能容忍这样的爱情,她打算离开,她背叛了自己从始至终对托杨的深情。这个背叛了自己感情的女人在第二次生产中难产去世。
以上只是剧情中人物的各种“背叛”,有的是背叛初衷,有的是背叛自己,有的是背叛别人,但是在经历“背叛”后都遭受到了不同形式的覆灭。与同时期的苏联人民何其相似?斯大林的集权、专政是对列宁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背叛”,而背叛的最终结果即是覆灭。因此这种“背叛”后所带来的覆灭,是整个民族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
四、 结论
这部俄罗斯现实主义创作的电影《小偷》,从剧中人物的设定到整个单线情节的构思,既充满荒凉感又略带戏谑意味。斯大林这位卫国战争的英雄、极权政治统治的独裁者,无论后世如何评价他的功过,他都已经夹杂着人们对其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因为这种情感已经深深地融进了俄罗斯民族的心理之中。从伤痛与缅怀、迷茫到认同,再到信任与背叛,这种历史的烙印已在整个俄罗斯民族的心中扎根。而该部影片就有非常巧妙的隐喻,又具象征意义。重要的是他不单纯是历史的反映,更加打动人心的是影片对于俄罗斯历史长河中整个民族精神深层的情感、心理与困境的反思和审视。通过这种反思和审视,能够客观的认识并理解整个民族的情怀。
参考文献:
[1]黎煜.《弑父哀歌——解析电影《小偷》与《回归》中弑父神话的叙事策略[J].俄罗斯文艺,2009年2月.
[2]邹晓燕.《〈小偷〉:俄罗斯历史的伤痛与反思》[J].电影评介,2012年12月.
[3]高文越.缺失—找寻—反思——评电影《小偷》[J].青年作家,2010年11月.
[4]沙蕙.寻找父亲的道路——俄罗斯电影《小偷》观后随笔[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7月.
作者简介:
潘晨,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城建职业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