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创新理念的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多元化资助模式
2018-01-22卢齐伟
卢齐伟
摘要:安徽省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高职生资助模式,提出了“微创新”理念,探索多元化方式,从而真正实现了“立体式”资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学生 资助模式
一、家庭经济困难高职学生资助工作现状
目前,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选择就读高职学校的贫困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我国在贫困学生资助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资助管理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资助管理体系与当前社会发展存在的矛盾日益凸显,许多现实问题急需解决。
1.资金援助渠道单一化
从现在的贫困学生资助现状来看,最主要的困难是高职院校没有多元化的资金援助渠道,而且资助政策不完善,没有让所有的贫困学生都得到资助,同时在校际性、区域性方面的资助工作也没做到位。因此,我国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问题是开拓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2.重视资金资助,忽视精神鼓励
目前,我国对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资助以经济资助为主,虽然解决了他们无法上学的问题,但是对贫困学生的心理疏导、思想交流等关注相对较少。
3.毕业后的贫困学生未得到社会认可
由于家庭教育缺失,人脉范围较窄,经济环境差,导致毕业后的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在适应社会时容易产生自卑等心理,以至于影响他们的就业问题。
二、基于微创新理念的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多元化资助模式
随着暴露出来的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问题越来越多,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需采用微创新模式来调整资助结构,做好资助服务,找到突破点,从而创建出最合适的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模式。“立体式”资助是对经济困难学生有效的一种资助模式,该模式不仅在经济上能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还能指导他们就业,有效帮助高职院校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的资助体系。
1.雪中送炭,对高职院校贫困学生采取分层资助模式
高职院校应做好最基本的贫困学生资助工作。高职院校应先统计、审核和确认贫困学生的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级别贫困学生相应的经济资助。主要资助方式以资金资助为主,对于学习期间表现较好的贫困学生,高职院校可以奖励其现金,或者减免住宿费等。为了解决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生活费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安排贫困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勤工俭学,获得酬劳。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设置多种捐资助学渠道,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在校贫困学生进行资助。
2.贴心服务,重视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
心理因素对于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要想做好心理辅导,完善的心理帮扶机制不可缺少。高职院校要及时制订完善的心理健康动态预警系统,发挥心理咨询的帮扶作用。首先,贫困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要对所有的贫困学生进行心理摸底,建立相关档案,注重对学生经济和心理的帮扶,让贫困学生重拾信心,减少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其次,不管是高职院校还是社会组织的公益活动,都应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同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多与其他学生沟通,提高他们团结互助的能力,让贫困学生能够多多展现自我;最后,高职院校应注重心理关怀,为贫困学生举办不同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开展相关讲座,培养贫困学生健全的人格。
3.促进就业,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这也是高职院校资助他们的最终目的。首先,高职院校要重点关注贫困学生的就业情况,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借助校企合作、校内外招聘会等多种方式,让贫困学生体验招聘氛围,让他们对就业产生合理的期望值,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高职院校要针对不同贫困学生应做好相应的指导。每个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就业指导时,做好“一对一”的指导服务。最后,坚持经济资助,做好最后一站。如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存在“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为了缓解贫困学生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应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助,帮助他们度过毕业后找工作这段困难时期,减轻他们的就業压力。
总之,面对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高职院校应开展有效的资助管理,构建完善的资助管理体系。
※本文系课题《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学生为例》的阶段性成果,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编号:2015-2018,RW-65。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城市职业学院)endprint